① 如何计算劳务报酬,请教
应纳税款=劳务收入*(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4000*(1-20%)*20%=3840元
附计算依据:
1、不到4000元的,扣除费用800元:
应纳税所得=收入-800元
2、收入超过4000元的,扣除20%的费用:
应纳税所得=收入*(1-20%)
3、应纳税款可以用速算公式计算:
应纳税款=应纳税所得*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收入不超过20000元的,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0;
收入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2000元;
收入超过5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7000元;
② 劳务报酬计算
劳动报酬所得(4000元以上)的个人所得税额=[每次所得收入×(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收入不超过20000元的,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0;
收入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2000元;
收入超过5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7000元.
王某收入87000元,超过50000元,税率按40%,速算扣除数7000元。应交个人所得税=[87000×(1-20%)]×40%-7000=20840元
③ 麻烦帮忙解答下 职务发明的报酬约定怎么定制对公司有利想要个规章制度类型的计算方法。 谢谢
看上去你们算个规模不小,有潜力的公司。
告诉你老板,别吝啬。就把这块从专利的申请、到报酬计算及合约定制,交给一个专业的律师事务所来处理。多花不了多少钱,相反没有后顾之忧。
④ 取得一个专利权,能获得多少报酬
这个要看你所在的单位、学校或地区的政策;现在随着审查制度的改变,专利的授权补助在逐步取消,建议直接电话联系所在地科技局;另外还需注意该专利是否属于职务发明。
⑤ 职务发明 获得奖励和获得报酬的区别
目前我《专利》及《专利实施细则》职务发明奖励报酬作明确规定《专利》第十六条规定授予专利权单位应职务发明创造发明或者设计给予奖励;发明创造专利实施根据其推广应用范围取经济效益发明或者设计给予合理报酬所说经济效益既包括授予专利权单位自实施专利所取经济效益广义包括许实施或者转让专利权所取经济效益
《专利实施细则》则专章形式规定奖励报酬制度约定优先原则、低保障金额及报酬比例等授予专利权单位与发明、设计约定或者其依制定规章制度规定专利第十六条规定奖励、报酬式数额企业、事业单位给予发明或者设计奖励、报酬按照家关财务、计制度规定进行处理
(1)授予专利权单位未与发明、设计约定未其依制定规章制度规定专利第十六条规定奖励式数额应自专利权公告起3月内发给发明或者设计奖金项发明专利奖金低少于3000元;项实用新型专利或者外观设计专利奖金低少于1000元由于发明或者设计建议其所属单位采纳完发明创造授予专利权单位应优发给奖金
(2)授予专利权单位未与发明、设计约定未其依制定规章制度规定专利第十六条规定报酬式数额专利权效期限内实施发明创造专利每应实施该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营业利润提取低于2%或者实施该项外观设计专利营业利润提取低于0.2%作报酬给予发明或者设计或者参照述比例给予发明或者设计性报酬
(3)授予专利权单位许其单位或者实施其专利应收取使用费提取低于10%作报酬给予发明或者设计
⑥ 职务发明的报酬约定怎么定制对公司有利想要个规章制度类型的计算方法。 谢谢
中国专利局、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局关于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的发明人、设计人奖酬提取办法的规定(1989年12月10日)颁布日期:19891210 实施日期:19891210 颁布单位:国家专利局、 财政部、 人民银行、 税务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的发明人、设计人的奖励报酬,应认真兑现。为此具体规定如下:
一、授予专利权后,专利权持有单位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要依法给予奖励。 二、授予专利权后,专利权持有单位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奖励金额,一项发明专利的奖金最少不低于200元,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或者外观设计专利最少不低于50元。
由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建议被其所在单位采纳而完成的发明创造,授予专利权后,专利权的持有单位应从优发给奖金。
上述奖金,企业单位可以计入成本,事业单位可以从事业经费中列支。
三、专利权持有单位在专利权有效期限内,实施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后,每年应从该项专利实施后的所得税后留利中提取0.5%-2%,实施外观设计专利后,每年应从该项外观设计专利实施后的所得税后留利中提取0.05%-0.2%,作为报酬发给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或者参照上述比例,发给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一次性报酬。
专利权持有单位,许可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实施其专利的,应当从收取的使用费中纳税后提取5%-10%作为报酬发给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上述报酬,不计入单位的奖金总额,不计征奖金税。但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个人所得,应依法纳税。
四、本规定适用于单位的职工和其他临时工作人员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专利。 五、奖励报酬现金的提取,按照国家有关现金管理的规定办理。
六、对本规定的有关事项,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同本单位发生争议时,由所在地的专利管理机关负责调解裁定,或由主管部门的专利管理机关负责调解裁定。
七、本规定适用于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和其他单位可参照执行。 八、本规定在执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由中国专利局负责解释。
九、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⑦ 专利的职务发明人能够获得多少报酬
目前,我国《专利法》及《专利法实施细则》对职务发明的奖励和报酬作了明确规定。《专利法》第十六条规定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应当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奖励;发明创造专利实施后,根据其推广应用的范围和取得的经济效益,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合理的报酬。这里所说的“经济效益”,既包括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自己实施专利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广义上也包括许可他人实施或者转让专利权所取得的经济效益。
《专利法实施细则》则以专章的形式规定了奖励和报酬制度的约定优先原则、最低保障金额及报酬比例等。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可以与发明人、设计人约定或者在其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中规定专利法第十六条规定的奖励、报酬的方式和数额。企业、事业单位给予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奖励、报酬,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处理。
(1)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未与发明人、设计人约定也未在其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中规定专利法第十六条规定的奖励的方式和数额的,应当自专利权公告之日起3个月内发给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奖金。一项发明专利的奖金最低不少于3000元;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或者外观设计专利的奖金最低不少于1000元。由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建议被其所属单位采纳而完成的发明创造,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应当从优发给奖金。
(2)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未与发明人、设计人约定也未在其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中规定专利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报酬的方式和数额的,在专利权有效期限内,实施发明创造专利后,每年应当从实施该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营业利润中提取不低于2%或者从实施该项外观设计专利的营业利润中提取不低于0.2%,作为报酬给予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或者参照上述比例,给予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一次性报酬。
(3)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许可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实施其专利的,应当从收取的使用费中提取不低于10%,作为报酬给予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⑧ 职务发明报酬的问题
qhaydbyqwe.qwdodka/wed/wd/wad/aw?WA.;d'.WVERc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