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逆向思维法的逆向思维法三大类型简介
1、反转型和逆向思维方法。
这种方法指的是在与已知事物相反的方向思考时产生想法的方式。事物的反方向往往是由功能、结构、因果三个方面构成的。
2.、转型反向思考。
这意味着在研究一个问题时,由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是受阻的,而转向另一种手段,或改变思维的角度,以使问题顺利解决的思维方法。
3、逆向思维方法的不足。
这是一种利用事物的缺点,把缺点变成可以利用的东西,把被动变成主动,把缺点变成优点的思维发明方法。这种方法不是为了克服事物的缺点,而是化缺点为优点,找到解决方法。
(1)缺点逆用发明扩展阅读:
正反向思维起源于事物的方向性,客观世界存在着互为逆向的事物,由于事物的正反向,才产生思维的正反向,两者是密切相关的。
人们解决问题时,习惯于按照熟悉的常规的思维路径去思考,即采用正向思维,有时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然而,实践中也有很多事例,对某些问题利用正向思维却不易找到正确答案。一旦运用反向思维,常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功效。
⑵ 什么是逆思维怎么提高个人的逆思维
逆向思维是人们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使解决它变得轻而易举,甚至因此而有所发现,创造出惊天动地的奇迹来,这就是逆向思维和它的魅力。
逆向思维法三大类型:
1. 反转型逆向思维法。
这种方法是指从已知事物的相反方向进行思考,产生发明构思的途径。
"事物的相反方方向"常常从事物的功能、结构、因果关系等三个方面作反向思维。·比如,市场上·出售的无烟煎鱼锅就是把原有煎鱼锅的热源由锅的下面安装到锅的上面。这是利用逆向思维,对结构进行反转型思考的产物。
2. 转换型逆向思维法。
这是指在研究一问题时,由于解决灾一问题的手段受阻,而转换成另一种手段,或转换思考角度思考,以使问题顺利解决的思维方法。
如历史上被传为佳话的司马光砸缸救落水儿童的故事,实质上就是一个用转换·型逆向思维法的例子。
由于司马光不能通过爬·进缸中救 人的手段解决问题,因而他就转换为另一 手段,破缸救人,进而顺利地解决了问题。
3. 缺点逆用思维法。
这是一种利用事物的缺点,将缺点变为可利用的东西,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的思维发明方法。
这种方法并不以克服事物的缺点为目的,相反,它是将缺点化弊为利,找到解决方法。
例如金属腐蚀是一种坏事,但人们利用金属腐蚀原理进行金属粉末的生产,或进行电镀等其它用途,无疑是缺点逆用思维法的一种应用。
知道了什么叫逆向思维,以后在生活学习中多加应用就慢慢锻炼出来了!!!!
⑶ 缺点逆用法实施步骤
(1)确定一个对象,可以是一个东西、一件事,甚至一个人;
(2)尽可能列举这一对象的缺点和不足(在这里你可以采用智力激励法,也可进行广泛的调研、征求他人的意见等);
(3)将呈现在你面前的一个或数个缺点加以归类、整理;
(4)针对每一个缺点进行分析,寻求变废为宝、化弊为利的可能(这一步最关键的就是“逆”,要用逆向思维处理这些缺点)。
⑷ 怎样用逆向思维法解题
1.从结论层层逼近到条件
如:要证。。。。。。只需证。。。。。。
2.从题中的对立面解题
如:将硬币投掷5次,求至少1次正面向上的概率。
可先求其对立事件,也就是5次反面向上,然后用1减去
3.培养逆向思维,遇到难题不要按第一反应去做,多思考,用独特的思维方式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⑸ 发明的十二个方法
发明技巧之1--形态分析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251
发明技巧之2--立体思维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252
发明技巧之3--预测需求创新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253
发明技巧之4--U型思维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254
发明技巧之5--综合专利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255
发明技巧之6--技术辐射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256
发明技巧之7--洞察奇异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257
发明技巧之8--能源变换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258
发明技巧之9--材质替换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259
发明技巧之10--假设思考创新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260
发明技巧之11--强制联想创新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265
发明技巧之12--精细观察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266
发明技巧之13--逼发创意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267
发明技巧之14--分段推进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268
发明技巧之15--动态观察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269
发明技巧之16--调新口味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270
发明技巧之17--时差利用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271
发明技巧之18--突破禁区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272
发明技巧之19--智力激励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273
发明技巧之20--定量实验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274
发明技巧之21--功用发掘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275
发明技巧之22--寻找斜边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276
发明技巧之23--琢磨偷懒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277
发明技巧之24--切割组合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278
发明技巧之25--同物自组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279
发明技巧之26--典型观察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280
发明技巧之27--变换视角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281
发明技巧之28--事故启迪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282
发明技巧之29--线型组合创新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283
发明技巧之30--藤型组合创新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284
发明技巧之31--缺点逆用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285
发明技巧之32--对比实验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286
发明技巧之33--特性扩缩创新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287
发明技巧之34--扇型组合创新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288
发明技巧之35--角型组合创新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289
发明技巧之36--缩减元素创新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290
发明技巧之37--析因实验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291
发明技巧之38--互为补偿创新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292
发明技巧之39--等价变换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293
发明技巧之40--因果互易创新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294
发明技巧之41--荒唐启示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295
发明技巧之42--树型组合创新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296
发明技巧之43--添声设计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297
发明技巧之44--分解重组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298
发明技巧之45--承旧更新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299
发明技巧之46--救命的枪声---逆向创造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300
发明技巧之47--缺点改进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301
发明技巧之48--性别差异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302
发明技巧之49--反向思维助发明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303
发明技巧之50--删繁就简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304
发明技巧之51--主体附加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305
发明技巧之52--集优混合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306
发明技巧之53--变粗为精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307
发明技巧之54--以毒攻毒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308
发明技巧之55-因势利导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309
发明技巧之56--放大创新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310
发明技巧之57--物化原理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311
发明技巧之58--情趣添加法 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312
参考资料:http://www.pt321.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313
⑹ 数学百多帮一个小桶能装5千克油,大桶能装7千克油,你能用这两只桶量出8千克油吗
能用这两只桶量出8千克油。
解题思路:逆向思维理解,把问题的实质理解为5和7如何计算能得到的8,5+5+5-7=8。
1、用小桶装5千克油,倒入大桶,这样大桶的剩余容量为2千克;
2、用小桶再装5千克油,倒入大桶,大桶满时,小桶还剩3千克;
3、把大桶的油全部倒掉,将剩下的3千克倒入大桶,用小桶再次装5千克油;这样两个桶内的油一共8千克。
(6)缺点逆用发明扩展阅读:
逆向思维法三大类型:
1、反转型逆向思维法。
这种方法是指从已知事物的相反方向进行思考,产生发明构思的途径。
"事物的相反方方向"常常从事物的功能、结构、因果关系等三个方面作反向思维。·比如,市场上·出售的无烟煎鱼锅就是把原有煎鱼锅的热源由锅的下面安装到锅的上面。这是利用逆向思维,对结构进行反转型思考的产物。
2、转换型逆向思维法。
这是指在研究一问题时,由于解决该问题的手段受阻,而转换成另一种手段,或转换思考角度思考,以使问题顺利解决的思维方法。
如历史上被传为佳话的司马光砸缸救落水儿童的故事,实质上就是一个用转换·型逆向思维法的例子。
由于司马光不能通过爬·进缸中救 人的手段解决问题,因而他就转换为另一 手段,破缸救人,进而顺利地解决了问题。
3、缺点逆向思维法。
这是一种利用事物的缺点,将缺点变为可利用的东西,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的思维发明方法。
这种方法并不以克服事物的缺点为目的,相反,它是将缺点化弊为利,找到解决方法。
例如金属腐蚀是一种坏事,但人们利用金属腐蚀原理进行金属粉末的生产,或进行电镀等其它用途,无疑是缺点逆用思维法的一种应用。
⑺ 如何进行逆向思考
(1)检查有没有自我逆向意识。
我们要树立逆向思维意识,首先要对市场的本质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市场是怎样运行的?由谁来操作?目的是什么?大家都能赚钱吗?钱从哪里来?上市公司的分配是我们利润的全部吗?主力获利来自哪里?等等。这些我们是否都充分认识到了?只有对以上这些问题有了彻底的了解,才能够真正树立起逆向思维的意识。我们也只有有了逆向思维意识,才能够突破僵化的思维和固定的思维模式,并培养逆向思维的理念和方法。
(2)我们有没有从逆向角度思考问题。
我们看股票和大势时,要从反面或换个角度来看股市,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分析股市。
(3)要树立逆向投资的理念。
① 投资要以投机看,投机要以投资做。涨不一定好,跌不一定坏,关键在于判断股价所处的位置和把握股价涨跌节奏和进退时机。
② 上涨和下跌终归有极限,股价总是有跌就有涨,有涨就有跌。
记住:我对就是错,我错就是对;下跌就要想着涨,上涨就要想着跌。只有树立这种逆向思维方式才能成功。
有两个南方商人,他们各自带了一大批雨伞到北方去卖,因为南方的伞质量好而且便宜。
可到了北方,他们渐渐发现,北方人很少用伞,因为那里的天气常年干旱少雨,两个商人都陷入困境。一个月后,两个商人在回家的路上相遇,一个垂头丧气,一个却志得意满。
"看你这样子是把伞都卖了,赚了不少的钱?""是啊,都卖了。""北方不常下雨,谁用雨伞啊,我都为此而破产了。你是怎么卖掉的?""伞还是那些伞,我只是卖的时候把所有的'雨伞'字都改成了'阳伞',伞可以挡雨,难道就不能遮阳吗?"
记住:我们的失败,常常因为我们的思维定式,而成功也许只是思维创新的一点小火花,让思维"跳槽",跳出固有的圈子,你肯定会有令人惊奇的收获,不要有惯性思维,要随市场变化改变思维。
⑻ 求教,求学“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人们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使解决它变得轻而易举,甚至因此而有所发现,创造出惊天动地的奇迹来,这就是逆向思维和它的魅力。
逆向思维是什么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当大家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时,而你却独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这样的思维方式就叫逆向思维。例如“司马光砸缸。”有人落水,常规的思维模式是“救人离水”,而司马光面对紧急险情,运用了逆向思维,果断地用石头把缸砸破,“让水离人”,救了小伙伴性命。
与常规思维不同,逆向思维是反过来思考问题,是用绝大多数人没有想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运用逆向思维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实际上就是以“出奇”去达到“制胜”。因此,逆向思维的结果常常会令人大吃一惊,喜出望外,别有所得。
逆向思维的特点
1.普遍性
逆向性思维在各种领域、各种活动中都有适用性,由于对立统一规律是普遍适用的,而对立统一的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有一种对立统一的形式,相应地就有一种逆向思维的角度,所以,逆向思维也有无限多种形式。如性质上对立两极的转换:软与硬、高与低等;结构、位置上的互换、颠倒:上与下、左与右等;过程上的逆转:气态变液态或液态变气态、电转为磁或磁转为电等。不论那种方式,只要从一个方面想到与之对立的另一方面,都是逆向思维。
2.批判性
逆向是与正向比较而言的,正向是指常规的、常识的、公认的或习惯的想法与做法。逆向思维则恰恰相反,是对传统、惯例、常识的反叛,是对常规的挑战。它能够克服思维定势,破除由经验和习惯造成的僵化的认识模式。
3.新颖性
循规蹈矩的思维和按传统方式解决问题虽然简单,但容易使思路僵化、刻板,摆脱不掉习惯的束缚,得到的往往是一些司空见惯的答案。其实,任何事物都具有多方面属性。由于受过去经验的影响,人们容易看到熟悉的一面,而对另一面却视而不见。逆向思维能克服这一障碍,往往是出人意料,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逆向思维趣味应用
有一道趣味题是这样的:有四个相同的瓶子,怎样摆放才能使其中任意两个瓶口的距离都相等呢?可能我们琢磨了很久还找不到答案。那么,办法是什么呢?原来,把三个瓶子放在正三角形的顶点,将第四个瓶子倒过来放在三角形的中心位置,答案就出来了。把第四个瓶子“倒过来”,多么形象的逆向思维啊!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通过逆向思维取得成功的例子。
某时装店的经理不小心将一条高档呢裙烧了一个洞,其身价一落千丈。如果用织补法补救,也只是蒙混过关,欺骗顾客。这位经理突发奇想,干脆在小洞的周围又挖了许多小洞,并精于修饰,将其命名为“凤尾裙”。一下子,“凤尾裙”销路顿开,该时装商店也出了名。逆向思维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无跟袜的诞生与“凤尾裙”异曲同工。因为袜跟容易破,一破就毁了一双袜子,商家运用逆向思维,试制成功无跟袜,创造了非常良好的商机。
据说,逆向思维可以使人年轻。每个人都要走向明年,明年会比今年大一岁,所以今年比明年年轻一岁。对于老年人,这样的逆向思维,可以让人越活越年轻;对于年轻人,则可以珍惜时间,更加努力。
我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开染布作坊,小儿子做雨伞生意。每天,这位老母亲都愁眉苦脸,天下雨了怕大儿子染的布没法晒干;天晴了又怕小儿子做的伞没有人买。一位邻居开导她,叫她反过来想:雨天,小儿子的伞生意做得红火;晴天,大儿子染的布很快就能晒干。逆向思维使这位老母亲眉开眼笑,活力再现。
在创造发明的路上,更需要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可以创造出许多意想不到的人间奇迹。
洗衣机的脱水缸,它的转轴是软的,用手轻轻一推,脱水缸就东倒西歪。可是脱水缸在高速旋转时,却非常平稳,脱水效果很好。当初设计时,为了解决脱水缸的颤抖和由此产生的噪声问题,工程技术人员想了许多办法,先加粗转轴,无效,后加硬转轴,仍然无效。最后,他们来了个逆向思维,弃硬就软,用软轴代替了硬轴,成功地解决了颤抖和噪声两大问题。这是一个由逆向思维而诞生的创造发明的典型例子。
传统的破冰船,都是依靠自身的重量来压碎冰块的,因此它的头部都采用高硬度材料制成,而且设计得十分笨重,转向非常不便,所以这种破冰船非常害怕侧向漂来的流水。前苏联的科学家运用逆向思维,变向下压冰为向上推冰,即让破冰船潜入水下,依靠浮力从冰下向上破冰。新的破冰船设计得非常灵巧,不仅节约了许多原材料,而且不需要很大的动力,自身的安全性也大为提高。遇到较坚厚的冰层,破冰船就像海豚那样上下起伏前进,破冰效果非常好。这种破冰船被誉为“本世纪最有前途的破冰船”。
由我国发明家苏卫星发明的“两向旋转发电机”诞生于1994年,同年8月获中国高新科技杯金奖,并受到联合国TIPS组织的关注。1996年,丹麦某大公司曾想以300万元人民币买断其专利,可见其发明价值之巨大。说到“两向旋转发电机”的发明,也应归功于逆向思维。翻阅国内外科技文献,发电机共同的构造是各有一个定子和一个转子,定子不动,转子转动。而苏卫星发明的“两向旋转发电机”定子也转动,发电效率比普通发电机提高了四倍。苏卫星说,我来个逆向思维,让定子也“旋转起来”。这是他得以发明的思维基础,也是他对创造发明思想的一大贡献。
日本是一个经济强国,却又是一个资源贫乏国,因此他们十分崇尚节俭。当复印机大量吞噬纸张的时候,他们一张白纸正反两面都利用起来,一张顶两张,节约了一半。日本理光公司的科学家不以此为满足,他们通过逆向思维,发明了一种“反复印机”,已经复印过的纸张通过它以后,上面的图文消失了。重新还原成一张白纸。这样一来,一张白纸可以重复使用许多次,不仅创造了财富,节约了资源,而且使人们树立起新的价值观:节俭固然重要,创新更为可贵。
60年代中期,当时在福特一个分公司任副总经理的艾科卡正在寻求方法,改善公司业绩。他认定,达到该目的的灵丹妙药在于推出一款设计大胆、能引起大众广泛兴趣的新型小汽车。在确定了最终决定成败的人就是顾客之后,他便开始绘制战略蓝图。以下是艾科卡如何从顾客着手,反向推回到设计一种新车的步骤:顾客买车的惟一途径是试车。要让潜在顾客试车,就必须把车放进汽车交易商的展室中。吸引交易商的办法是对新车进行大规模、富有吸引力的商业推广,使交易商本人对新车型热情高涨。说得实际点,他必须在营销活动开始前做好小汽车,送进交易商的展车室。为达到这一目的,他需要得到公司市场营销和生产部门百分之百的支持。同时,他也意识到生产汽车模型所需的厂商、人力、设备及原材料都得由公司的高级行政人员来决定。艾科卡一个不漏地确定了为达到目标必须征求同意的人员名单后,就将整个过程倒过来,从头向前推进。几个月后,艾科卡的新型车,野马从流水线上生产出来了,并在60年代风行一时。它的成功也使艾科卡在福特公司一跃成为整个小汽车和卡车集团的副总裁。
逆向思维不但在现代生活中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在战争时期,有一个小八路,运用逆向思维成功地闯过了敌人的种种关卡,把重要情报送到了目的地。事情是这样的:在八年抗日战争时期,有一次,敌人把一个村庄包围了,不让村里的任何人出去,派了一个伪军在村子通向外界的唯一通道----一个小桥上把守,正巧村里有一个重要的情报要报告给在村外的八路军领导人,在敌人看守如此严密的情况下,怎样才能把情报顺利、又安全送出去呢?村里的一个小八路,勇敢地担当起这个任务,这个小八路在黄昏时趁着夜色的掩护,悄悄的来到了小桥旁边的芦苇地,躲藏了起来,他认真地观察小桥上发生的一切,他注意到守关卡的敌人打起了瞌睡,凡是由村外的人来,他总是头也不抬就说,回去,回去,村里不让进,如此几次,小八路心里有了主意,于是小八路,钻出了芦苇地,悄悄接近并上了小桥,就在敌人抬头发话之前他突然转身向村里的方向走来,并且故意把脚步声弄得挺大,敌人听到后,还是头也不抬的说,回去,回去,村里不让进,结果小八路顺利过关把情报安全的送了出去,为部队打胜仗立下了汗马功劳,这难道不也是成功运用逆向思维的结果吗?由此可见,学会并灵活运用逆向思维是多么重要呀!
1964年6月,王永志第一次走进戈壁滩,执行发射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种中近程火箭任务。当时计算火箭的推力时,那时7、8月份,天气很炎热。火箭发射时推进剂温度高,密度就要变小,发动机的节流特性也要随之变化。
正当大家绞尽脑汁想办法时,一个高个子年轻中尉站起来说:""经过计算,要是从火箭体内卸出600公斤燃料,这枚导弹就会命中目标。""大家的目光一下子聚集到年轻的新面孔上。在场的专家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有人不客气地说:""本来火箭能量就不够,你还要往外卸?""于是再也没有人理睬他的建议。这个年轻人就是王永志,他并不就此甘心,他想起了坐镇酒泉发射场的技术总指挥、大科学家钱学森,于是在临射前,他鼓起勇气走进了钱学森的住房。当时,钱学森还不太熟悉这个""小字辈"",可听完了王永志的意见,钱学森眼睛一亮,高兴地喊道:""马上把火箭的总设计师请来。""钱学森指着王永志对总设计师说:""这个年轻人的意见对,就按他的办!""果然,火箭卸出一些推进剂后射程变远了,连打3发导弹,发发命中目标。从此,钱学森记住了王永志。中国开始研制第二代导弹的时候,钱学森建议:第二代战略导弹让第二代人挂帅,让王永志担任总设计师。几十年后,总装备部领导看望钱学森,钱学森还提起这件事说:""我推荐王永志担任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没错,此人年轻时就露出头角,他大胆逆向思维,和别人不一样。""这是一个运用辩证法的逆向思维例证。
逆向思维的优势
通过以上实例,我们可以总结出逆向思维的几大优势
逆向思维优势一:在日常生活中,常规思维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逆向思维却可能轻松破解。
逆向思维优势二:逆向思维会使你独辟蹊径,在别人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有所发现,有所建树,从而制胜于出人意料。
逆向思维优势三:逆向思维会使你在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中获得最佳方法和途径。
逆向思维优势四:生活中自觉运用逆向思维,会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使办事效率和效果成倍提高。
逆向思维最可宝贵的价值,是它对人们认识的挑战,是对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化,并由此而产生“原子弹爆炸”般的威力。我们应当自觉地运用逆向思维方法,创造更多的奇迹。
逆向思维法三大类型:
1. 反转型逆向思维法。
这种方法是指从已知事物的相反方向进行思考,产生发明构思的途径。
""事物的相反方方向""常常从事物的功能、结构、因果关系等三个方面作反向思维。•比如,市场上•出售的无烟煎鱼锅就是把原有煎鱼锅的热源由锅的下面安装到锅的上面。这是利用逆向思维,对结构进行反转型思考的产物。
2. 转换型逆向思维法。
这是指在研究一问题时,由于解决灾一问题的手段受阻,而转换成另一种手段,或转换思考角度思考,以使问题顺利解决的思维方法。
如历史上被传为佳话的司马光砸缸救落水儿童的故事,实质上就是一个用转换•型逆向思维法的例子。
由于司马光不能通过爬•进缸中救 人的手段解决问题,因而他就转换为另一 手段,破缸救人,进而顺利地解决了问题。
3. 缺点逆用思维法。
这是一种利用事物的缺点,将缺点变为可利用的东西,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的思维发明方法。
这种方法并不以克服事物的缺点为目的,相反,它是将缺点化弊为利,找到解决方法。
例如金属腐蚀是一种坏事,但人们利用金属腐蚀原理进行金属粉末的生产,或进行电镀等其它用途,无疑是缺点逆用思维法的一种应用。
⑼ 怎么当发明家
发明究其含义,就是创造出新的机械、仪器、产品与操作方法。要做大发明家,就必须有重大的发明,有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或技术面貌的重大发明。
发明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发明的突破口,就是在某个领域无视传统与常规,敢于设想,在人们屡见不鲜和习以为常的地方提出疑问,看出发明创造的必要性,通过努力实现错误的假说或偶然的观察而实现发明创造。因此,外行在发明上也有有利之处,只要他们敢于设想,大胆创新,是可以找到发明的突破口的。
2.但作为一位多产的和优秀发明家,要掌握必要的相应知识,如物理、化学、机械、数学知识与实验操作技能,收集大量有关资料与信息。
3.提出发明构想或目标后,头脑必须灵活,观察必须敏锐,善于从科学研究和身边的事例与现象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窍门。例如,鲁班在思考制造新的伐木工具时,他的手不小心被带齿形的草割伤了。他立即从齿形草的形状与其锋利的刃的关系中,悟到齿形工具可用来伐木,于是发明了锯子。
许多重大的发明都不外是遵循了一些基本的发明方法。了解并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对作出重大发明大有种益。
类比借用法。把生活或科学中某种类似的现象或原理运用到发明上来。
英国医生弗莱明在做实验时,发现青霉素周围的葡萄球菌全部不见了。他想起英国民间盛行的用青霉治割伤的治疗方法,把这个情况与这个实验联系起来,决心尝试用青霉素作为杀菌药。后来他一举成功。
组合法。把两种工具、功能或原理组合起来,成为新产品。例如,人们把近视镜和墨镜组合在一起,创造出变色的近视眼镜,大受用户欢迎。
偶然发现法。对偶然发现的现象进行推敲,追根问底,找到新的原理与现象,从而作出发明。例如,工程师詹斯基在研究穿越大西洋的电话通讯时,偶然发现一种微弱而又稳定的天电噪声。他立即把握住这个问题不放,断定这噪声是外层空间的射电波引起的。他深入研究,创立了射电天文学。
希望点列举法与校核目录法。前一种方法是把你希望发生的一种事情写出来,如希望下雨时自动关窗、希望温水保持在一定温度、希望遥控立体音响等,然后努力通过发明创造达到目的。
后一种方法:逐一列出某产品应具备的性能,如某种自行车应十分轻便,可在登山时折叠起来背走,在平坦路上行走迅速,又可在水上行走,然后找出使该产品具有这些性能的办法。
缺点逆用法。用新眼光打量每件事物,找出其缺点,然后设法加以克服。这便可作出新发明。
逆向思考法。先设想已发明出了新产品,然后一步一步推断它会有什么特点,再反过来推论它的原理,最后确定这个发明的具体步骤。
模仿(仿生)法。模仿某生物的某一器官或组织。例如,人们模仿鸟类的样子,造出了飞机,模仿蝙蝠的耳朵结构造出声纳。
改变形态法。改变物体的样子来作出新的发明。如人们把旧式伞改成可以折叠的,发明出折叠雨伞;把大
座钟缩小,发明出手表,改变形态可以是由大变小,也可以是由小变大,也可以由方变圆,由直变弯,由无声音到有声音等等。
实验法。多做实验,同时不断观察;多作思考,从而作出新发明。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时,找了包括竹条、木条、铁丝在内的数十种材料作为灯丝,最后决定用钨丝作为灯丝。钨丝在高温下可发亮,而且可持续相当长时间,爱迪生是经过反复实验才得出这一结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