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留置针的发展历史
1962年,德国贝朗公司发明了第一支留置针“Braunüle”。80年代初,静脉留置针进入亚洲发达国家和地区; 90年代,开放式留置针率先进入中国手术室, 此后,由于留置针能够相对普通钢针减少多次穿刺的痛苦,在儿科受到广泛的应用,并逐渐地影响到住院病房的其他科室。
留置针设计经历了从最初的开放式到密闭式,从普通型到防针刺伤安全型.开放式留置针是最早的留置针形式,顾名思义,导管座的末端是开放式的,因此在穿刺结束撤出枕芯时,容易造成血液外漏,增加医务人员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风险,即便佩戴手套操作,这种风险依然存在;而密闭式留置针则在设计上根本避免了这一弊端,它是包含延长管、导管和密闭式输液接头(比如肝素帽)的一体式的设计。同时,除了直接的血液暴露外,80多名医务人员因针刺伤而感染艾滋病的案例,直接推动了留置针向防针刺伤安全型设计的转变,这种设计使得在钢针撤出后,钢针被特定装置覆盖或包裹起来,从而避免医护人员,包括医疗废物处理人员因被这些已被病人血液污染的钢针扎伤而感染血源性疾病。
同时,留置针的导管材料也经历了从普通poly塑料到TEFLON到聚氨酯(以BD Vialon为代表)的变革。导管材质从根本上决定了留置针的留置结果,因此导管不仅要具有一定的强度易于穿刺,还要具有抗打折性能力让导管打折或扭曲后迅速复原,同时导管表面要光滑,不易形成血栓,从而减少细菌定植带来的感染风险,更要具有不透X光功能确保导管在静脉中被清晰定位,这在发生导管断裂等罕见并发症时显得尤为重要。新的材料的应用,尤其是Vialon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上述对导管的要求,经过循证证实,能相对Teflon材质减少并发症,增加留置时间,减少不必要的额外费用支出。
此外,留置针的连接头也从无连接头的开放式留置针到有有连接头的带肝素帽的密闭式留置针,进展到无针正压接头:机械阀无针正压接头和分隔膜无针接头。
留置针变革的历史也是其核心部件的变革历史,包括导管材质,输液接头和防止血液暴露和针刺伤害的功能 。
② 穿刺纹身针最多的人是谁
2014 年12 月14 日, 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鲁斯·福克斯在8 小时12 分钟的时间内为马修·蒙茨克穿了4,550 根纹身针。
③ 发明seldinger穿刺技术的是哪个国家的人
发明seldinger穿刺技术的是瑞典人Sven-Ivar Seldinger (1921-1998)
④ 谁发明的注射器
注射器发明的经过
公元15世纪,意大利人卡内蒂尔最先提出注射器的回原理,设想用一种推进器可答以将药液注入人体。
17世纪,美国人雷恩根据卡内蒂尔的假说,用羽毛管做穿刺针,用狗膀胱做药液容器,装进药液后,压挤狗膀胱将药液注入人体。由于使用不便,没有能广泛应用。
19世纪(1853年),法国人普拉瓦兹(Praraz)发明了活塞式皮下注射器。当时他研发的注射器是用白银制作的,容量仅1毫升。
后来,美国人弗格森改用玻璃注射器,不仅透明度好,而且便于煮沸消毒。
⑤ 是谁发明网页里的广告啊,他是不是脑袋穿刺了,那他(她)会有报应,因为我会诅咒她(他)死
浏览器被广告弹出骚扰、恶意跳转链接和更改首页问题解决方案 :
(原创答案,欢迎分享→请活学活用→仅供参考)
1、C:\Program Files\Internet Explorer到这里找到浏览器——〉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用这个。 2、删除地址栏的快捷方式,也换成上面那个快捷方式(通过鼠标拖拽)。
3、把桌面上那个删除或者:桌面上右键——〉属性——〉桌面——〉自定义桌面——〉去掉Internet Explorer的钩选。
4、打开浏览器,点“工具”→“管理加载项”那里禁用所有可疑插件,或者你能准确知道没问题的保留。然后→工具→INTERNET选项→常规页面→删除cookies→删除文件→钩选删除所有脱机内容→确定→设置使用的磁盘空间为:8MB或以下(我自己使用的设置是1MB)→确定→清除历史纪录→网页保存在历史记录中的天数:3以下→应用确定(我自己使用的设置是“0”天)。
5、还原浏览器高级设置:工具→INTERNET选项→高级→还原默认设置。
6、恢复默认浏览器的方法“工具”→Internet选项→程序→最下面有个“检查Internet Explorer是否为默认的浏览器”把前面的钩选上,确定。
7、设置主页:“工具”→Internet选项→常规→可以更改主页地址→键入你喜欢的常用网址→应用。
8、如果浏览器中毒就使用卡卡助手4.0版本修复,然后做插件免疫:全部钩选→免疫。然后→全部去掉钩选→找到“必备”一项,把能用到的插件重新钩选→取消免疫。能用到的就是FLASH和几种播放器的,其余的不要取消免疫。
⑥ 是谁发明的注射器
注射器发明的经过 公元15世纪,意大利人卡内蒂尔最先提出注射器的原理,设想专用一种推进器属可以将药液注入人体。 17世纪,美国人雷恩根据卡内蒂尔的假说,用羽毛管做穿刺针,用狗膀胱做药液容器,装进药液后,压挤狗膀胱将药液注入人体。由于使用不便,没有能广泛应用。 19世纪(1853年),法国人普拉瓦兹(Praraz)发明了活塞式皮下注射器。当时他研发的注射器是用白银制作的,容量仅1毫升。 后来,美国人弗格森改用玻璃注射器,不仅透明度好,而且便于煮沸消毒。
⑦ 静脉留置针谁发明的
1962年,德国贝朗公司发明了第一支留置针“Braunüle”。80年代初,静脉留置针进入亚洲发达国家和地区; 90年代,开放式留置针率先进入中国手术室, 此后,由于留置针能够相对普通钢针减少多次穿刺的痛苦,在儿科受到广泛的应用,并逐渐地影响到住院病房的其他科室。
⑧ 静脉输液是什么时候,什么人发明的
静脉输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近500年的波折,在20世纪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成为最
常用、最直接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之一。William Harvey于1628年提出关于血液循环的理论,为后人开展静脉输液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被称之为现代静脉输液治疗的鼻祖。
而1656年将药物用羽毛管为针头注人狗的静脉内的英国医师Christophe:wren和Robert,开创了静脉输液治疗的先河。
1831年,正当霍乱肆虐西欧之际,苏格兰医师ThomasLatta用煮沸后的食盐水注人病人静脉,补充因霍乱上吐下泻而丢失的体液。
因此,ThomasLatta医师理应被认为是第一位成功地奠定人体静脉输液治疗模式的医师。
随后人体静脉输液进人了快速发展时期。1907年捷克人JohnJansky确定ABO血型系统,使得经静脉输血成为安全的急救手段。
但是,当时困扰医生的是静脉输液治疗当中的感染和热源反应问题。所以在1930年之前静脉输液仍只能被用于急症患者,且规定护理人员只能协助准备静脉输液所需的耗材,而真正执行静脉穿刺操作,只限于医师亲自为之。所有输液用液体均为医院自行制备。
1931年,美国医生Dr.Baxbr与同伴合作在改造后的汽车库内生产出世界上第一瓶商业用输液产品一5%葡萄糖注射液,这种工业化生产的输液产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大量应用于
伤、病员的抢救。
静脉输液产品的模式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迁。
20世纪50年代之前,全开放式静脉输液系统一直广泛应用于临床,这种由广口玻璃瓶和天然橡胶材质制造的输液管路所组成的系统
第二代静脉输液产品属于半开放式输液系统,它是由玻璃或硬塑料容器与带有滤膜的一次性输液管路构成的。改进了输液管路,减少了污染机会,溶液的生产变得集中,工业化程度高,质量和安全性得到很大提高。
第三代静脉输液系统又名全密闭静脉输液
系统,它是将输液容器替换为塑料材质的软袋,在重力滴注过程中软袋受外界大气压力会逐渐扁瘪,不必用进气针使袋内外气体相连,同时软袋一次成型,进针和加药阀均为双层结构,避免了溶液与外界或橡胶的直接接触,因而具有非常优越的防止污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