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古罗马著名的科学家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出生于西西里岛的叙拉古.阿基米德到过亚历山大里亚,据说他住在亚历山大里亚时期发明了阿基米德式螺旋抽水机.后来阿基米德成为兼数学家与力学家的伟大学者,并且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阿基米德流传于世的数学著作有10余种,多为希腊文手稿.
李维 Livius,Titus,公元前59~公元17),全名提图斯·李维,古罗马历史学家.生于意大利北部的帕塔维乌姆(今帕多瓦),卒于帕塔维翁.其家世和父母不得而知,据说出生于贵族,早年受过良好的传统教育.他学习了文学、史学、修辞学、演说术等,是罗马共和后期学问渊博、几乎无所不知的大学问家.后移居罗马,与屋大维过从甚密.此时屋大维已经打败安东尼,罗马局势恢复稳定,李维奉命教授屋大维的继孙克劳狄,即后来的皇帝.
塔西佗 普布里乌斯·克奈里乌斯·塔西佗(Publius Cornelius Tacitus) 塔西佗(Tacitus,约A.D.55~120年)是古代罗马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李维的史学传统和成就,在罗马史学上的地位犹如修昔底德在希腊史学上的地位.
B. 欧洲古代有哪些发明
外国的发明。。。大多都是近代的。。。
1、手电筒、电灯、电话、手机、卫星……
2、铅笔、圆珠笔、钢笔、打字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电脑……3、自行车、摩托车、拖拉机、汽车、坦克车、火车、轮船、航空母舰、潜艇、飞机、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空间站……
4、手枪、步枪、机关枪、大炮、导弹、原子弹……
5、股票、债券……是外国人发明的。
6、话筒、CD、VCD、DVD、收音机、录音机、留声机、广播、电视、Internet…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四大发明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外国人对这四大发明进行了充分应用在科学,文化研究方面,尤其是指南针和火药.指南针被用于航海,航海发现新大陆,掠夺了巨额的黄金等财富,为资本主义在西方的萌芽和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火药被用于军事,增强了军队战斗力,为航海征服世界提供了保障.西方在四大文明的帮助下,文明随之而来,特别是文艺复兴,三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大量涌现,领先于世界.而我们中国呢?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统治之下,学术研究没有自由,受到限制,由于是科举制度,束缚了很多人的思想,科学研究极少,学术氛围低迷!指南针最早是用于看风水的,迷信!火药用于军事应用也不充分,战斗力很低!中国近代落伍的原因是很多的,不过主要的还是腐朽的封建统治!
C. 古罗马羊皮纸是怎么发明的
羊皮纸和中国蔡伦发明的造纸术,它们都大大地促进了人类的文明进程,使古罗马和中国的文明流传至今。
古代世界各国文化人写字的用具和方式真是五花八门:中国人最先是将象形文字刻在甲骨上,然后是刻铸于铜器上,后来用笔写在丝绢上,称为“帛书”;而古埃及人把字写在采自尼罗河畔的一种芦草上,后人称之“纸草书”;古印度人则把椰树叶压平、剪裁整齐用以记事,并称为“树叶书”;西亚两河流域的先人则是将文字在泥板上刻好后,再放到火上烧制而成“泥版书”……
而古希腊人、古罗马人则是将小牛皮或羊皮加工制作成“皮纸”,当做高级书写材料。皮纸是由专门的工匠制作,工匠首先把胎牛皮、小牛皮或羊皮加工鞣制,使其软化,然后用器具刮去上面的附属物,使组织表面平整光滑,而且柔韧稀薄,人们习惯把它叫“羊皮纸”。
人们用羽毛或芦管当笔,蘸了墨水之后把字写在羊皮纸上,然后装订成册。他们看的书是手抄本的,谁要是想得到一本书,就只有去抄写了,当时的富贵之家都有抄书的奴隶。
另外,为了便于保存和携带,聪明的古罗马人还常把厚叠的书册用木板进行上下固定,称其为“书板”,这样还可以防止乱页、掉页。当时著名政治家、大学者西塞维,每次去竞技场观看角斗表演时,都随身带着“书板”,当表演项目惨不忍睹时便独自翻阅起“书板”。
羊皮纸的使用,让罗马人发明了奇特的“蜡版书”。蜡版制作方法是:先用黄杨木或其他细质木材做成小板,在木板中同部位挖出长方形凹槽,用以盛放黄色或黑色热熔的蜡,内侧上下两角(相当于当代书的订口位置)钻有小孔,然后用绳穿过小孔将许多木板串联起来,这样可以使里面的蜡版不受磨损。
蜡版的书写工具是用金属做成的针,也有用象牙或骨头做的。这种针一端是尖的,用以在蜡版上划字;另一端则是圆的,用以修改写错的字。因为可以修改,所以蜡版可以反复使用,他们多用它来记事,它还有练字、写诗或记账等等多种功能。
蜡版书的流传和使用颇为广泛,无论学者、诗人,还是僧侣、商人都用它。蜡版书,用金属和象牙作为底板和封面,做工精致,画面美丽。但蜡版图画在当时是比较珍贵的。
据说,古罗马人发明的蜡版书在欧洲一直沿用到十九世纪初。目前,在罗马以及那不勒斯城的国家考古博物馆中,都珍藏有古罗马时代的蜡版书。
但蜡版书也有其缺点:在流动中蜡版上书写的字迹比较容易因为受到磨擦而变得模糊不清,而且由于使用的材料和工具比较粗糙坚硬,不便于进行精细和工整的书写,多为草书。
D.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有哪些发明创造呀
古埃及:太阳历,象形文字,金字塔
古巴比伦:楔形文字,轮子和陶轮,星期制度,六十进位制,图书馆
古印度:佛教,梵文字头(0-9通用数字的源头)
古希腊:西方哲学、科学,历史学之源头,民主政治制度,希腊字母,神话,回廊列柱式建筑
古罗马:罗马法,拉丁语拉丁字母,行省制度,圆形竞技场,罗马式拱券会堂建筑,基督教
E. 古罗马发明了什么
古罗马人发明了铜制算盘
古罗马人发明了铜制算盘
古罗马人发明了铜制算盘
F. 古代的西方发明
按照中国历史的时间划分, 1840年以前古代,1840-1919年是近代,1919-1949年是现代,1949年迄今是当代 。
以前以为古代发明主要来自4大文明古国,其实不然,改变世界的50项发明,古代共有21项,其中9项来自西方。
纽扣----1235年古希腊人用原始的纽扣和套环固定束腰外衣。
眼镜----(1451年) 眼镜最早出现于1289年的意大利佛罗伦萨,据说是一位名叫阿尔马托的光学家和一位生活在比萨市的意大利人斯皮纳发明的。
显微镜---(1590年) 一个叫做札恰里亚斯·詹森的荷兰眼镜商发明了最早的显微镜。
望远镜---(1608年) 荷兰小镇一家眼镜店的主人利伯希(HansLippershey),为检查磨制出来的透镜质量,把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镜排成一条线发明。
电池---178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伐尼发现,用两块金属触及死青蛙的腿,蛙腿会抽动。他的朋友伏打受此启发发明了伏打电池。
缝纫机---- 1790年,美国木工托马斯· 赛特发首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先打洞、后穿线、缝制皮鞋用的单线链式线迹手摇缝纫机。
火柴---1826年来自斯德哥尔摩的化学家约恩·瓦尔克第一个发现,裹有氯酸钾和硫化锑的木棒能够在擦过石头表面时燃烧起来。
相机---1826年最早的一种相机是英国博学家陶尔博特发明的,但是尼埃普斯1826年制作出最早的永久性相片。
冰箱----1834年珀金斯第一个描述了装有挥发性化学物质的管子怎样可以冷却食品。
G. 古罗马人是怎样发明混凝土的
聪明的古罗马人发明了现代化建筑的最基本材料混凝土。古罗马人在石灰和沙子的混合物里掺合进碎石子制造出混凝土。他们使用的沙子是称为“白榴火山灰”的火山土,产自意大利的玻佐里地区。
古罗马人将混凝土用在许多壮观的建筑物上。如古罗马最伟大的圆形露天竞技场,假如没有混凝土,建造起来就非常困难。
公元476年古罗马衰亡后,用白榴火山灰制作混凝土的技术在西方逐渐被人们遗忘了。
但1756年,英国工程师约翰·斯米顿重新发现了这一技术,那时他正在寻找一种用来建造德文郡的埃梯斯通灯塔地基的材料。工程师发现用沙子可以代替白榴火山灰,这样,在建筑物中使用混凝土再次流行起来。19世纪60年代,法国约瑟夫·莫里尔首次将混凝土用于摩天大楼等大型建筑物中。
H. 西方古代的发明有哪些
古代人类的发明主要是中国、埃及、印度已经两河流域的居民发明的,跟西方人关系不大。那时候西方相当于现在的第三世界。
古代西方的发明主要有以下:
中国的火药西传后,十四世纪,欧洲人发明了发射铅弹、铁弹和铁器的火炮,十五世纪出现了带炮耳的火炮(可使火炮俯仰)。
1450年,欧洲人发明了油漆和火绳枪。
圆规和卡钳是古罗马人发明的。
冰鞋是北欧人发明的。
放大镜是英国人发明的。
眼镜是意大利人发明的。
印刷机和螺丝钉是德国人发明的。
I. 古罗马人发明了什么
西古罗马帝国的没落已过去近1500年,但其在创造发明方面所留下的富饶的文化遗产依然鲜活如新。罗马人乃令世人惊讶的建设者,更是土木工程界的资深专家,其蓬勃发展的社会文明使古罗马帝国数个世纪以来在科技、文化、建筑等方面都保持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从修建大型输水道到创立报刊,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古罗马的10大创新之举。
10.战地外科
罗马人发明了许多外科手术工具,并率先进行了剖腹产手术,但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在医学上最有价值的贡献都是在战场上。在奥古斯塔斯的统领下,他们组建了一个军队医疗队,这是最早致力于专业领域的一支医疗队伍。这些经过特殊训练的医务人员使用止血带止血,使用动脉手术钳抑制术中出血等,通过这些医疗创新手段在战乱中拯救了无数条濒临死亡的生命。罗马的战地医生还为新入伍的军人进行体检,并监管军营的卫生条件以遏制疾病的传播。他们甚至知道在使用医疗用具之前需要在热水中对其进行消毒,开创了抗菌手术的先例,尽管这种手术形式直到19世纪都没有完全被世人接受。罗马军事医学鲜明的证实了其在愈伤及保健方面技术的先进性,以至于士兵尽管饱受战争之苦,却依然比平民百姓的寿命要长。
9.十二铜表法及罗马民法大全
传票,人身保护权益,义务法律,证词,所有这些条款都出自罗马的法律制度,几个世纪以来,该制度在西方法律和政府管理中都占有重要的统治地位。最初的古罗马法律起源于十二铜表法,该法则为共和党时期制定的宪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十二铜表法于公元前450年首次通过,详述了财产、宗教和离婚方面的相关条例,并列出了从盗窃到巫术等所有罪行的刑罚措施。然而,同十二铜表法相比,罗马民法大全更具影响力,这是一部雄心勃勃试图融合整个罗马史法律的网络全书。民法大全由拜占庭国王查士丁尼(公元529-535)起草,涵盖了很多近代法律原理,比如“除非被告被证明有罪,否则就无罪释放”这样的概念。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其成为世界众多法律体系的基石。之后,英国普通法和伊斯兰教教法相继颁布,但古罗马法典仍发挥着其不容小觑的影响力,在一些欧洲国家以及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等地的民事法案上依然奏效。
8.罗马儒略历(公历)
现代的公历与2000多年前的罗马儒略历极为相似。而罗马早期的日历又极有可能是抄袭自古希腊月亮运行周期的模型。由于罗马人认为偶数是极不吉利的,于是他们改写日历,使每个月都变为奇数天。这一做法在儒略历出现前一直被延用,直到公元前46年,罗马统帅尤利乌斯·凯撒(Julius Caesar)与天文学家索西琴尼(Sosigenes)一起,创立了同阳历相符的儒略历。凯撒将当时的一年355天改为现在我们所熟知的一年365天,并最终将一年划分为12个月。儒略历几乎可以说是完美的日历了,但美中不足的是,我们实际一年的时长是同365天相比存在11分钟的误差。于是人们最终采用了1582年设立的公历日历,该年历考虑到了由于闰年改变所存在的误差,使得日历更为精确。
7.罗马凯旋门
凯旋门从建立之初至今,已有将近4000年的历史了。古罗马是首个充分利用自己的力量来建桥、建纪念碑、建房的国家。凯旋门的拱门设计极为巧妙,使得建筑的重量均匀分散在拱门上。正是因为有了这巧妙的设计,像罗马斗兽场这类的大型建筑才不至于被自身的重量压垮。古罗马的建筑师致力于改良拱门的设计,最终设计出了形状更为扁平的“平圆拱”,并将它运用到桥梁和渡槽的建造中。多个不同间距的平圆拱合在一起能构成更稳固的支承,可以加大桥梁和渡槽的跨度。于是,圆柱、圆屋顶和拱形天花板成为了古罗马建筑风格的典型特征之一。。
6.马路和高速公路
在其鼎盛时期,罗马帝国包含近170万平方英里,甚至覆盖了欧洲南部的大多数地区。为确保这个庞大领域的管理高效有序,罗马人建造了古代世界最为复杂的道路系统。这些罗马公路至今仍被大量使用,它们由花岗岩或硬化火山熔岩形成的泥土、碎石和砖构造而成。在设计公路时,罗马工程师秉持严格的设计标准,创建笔直的道路,以便排水。到公元200年,罗马人已经建造超过50000英里的道路,主要是服务于军事征服。高速公路允许罗马军团每天步行25英里,一系列的网状驿站使得信息和其他情报以惊人的速度广为传播。这些道路通常以现代高速公路的模式被管理:石碑上的英里标记和标志告知旅客距离到达目的地的里程数,与此同时,被民众广为歌颂的士兵也成为了“公路巡警”。
5.纸质书
在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期,文学作品都采用在笨拙的泥板和卷轴上创作的形式。罗马人通过创造法典(被认为是最早的书的原型),使这种形式得以简化。首部法典由蜡质的纸制成,随后就被动物的皮毛羊皮纸所取代,因而能更清晰的显示纸页。古历史学家指出,尤利乌斯·凯撒(Julius Caesar)创造了早期的莎草纸页形式的法典版本,但这种纸质法典直到公元一世纪左右才被推广。早起的基督教徒成了首批利用此项革新的民众,他们运用此技术大批量的印制圣经。
4.福利事业
现代政府的很多福利事业,其雏形都起源于古罗马,包括为救助贫困居民所制定的发放粮食补贴标准、教育经费以及其他费用补贴的发放标准。这些福利项目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2年,当时的保民官盖约·格拉古(Gaius Gracchus)设立《粮食法》(lex frumentaria),要求国家政府实现罗马公民低价购进谷物的需求。罗马皇帝图拉真(Trajan)在位期间,保留了这些福利项目,还实行一项“供给”(alimenta)福利,用以养育贫苦无靠的孤儿,确保他们衣食无忧,还可以接受教育。同时,为了控制物价,颁发了一种“代币券”(tesserae),包括玉米,粮油,酒品,面包和猪肉在内的物品价格都得以控制。图拉真皇帝这些慷慨的行为深受罗马民众爱戴,但有些历史学家认为,正是他如此慷慨的行为才导致了罗马经济的衰落。
3.报刊雏形
古罗马会发布《罗马公报》(或称《每日纪闻》),里面会涉及到处理军事、法律和民事的问题,让民众通过文章了解这些事项的结果;这些内容,会写在金属或刻在石头上,放在诸如古罗马广场这样的闹市区,供民众浏览,这便是报纸雏形。据考证,《罗马公报》最早出现于公元前131年,设及内容相当广泛,包括罗马军事捷报、比赛事项、格斗回合场次、出生喜讯和讣告等,甚至还会写些民众喜欢的故事。此外还有《元老院记事录》,用来记录叫罗马元老院会议的讨论和决议,虽然也算报纸雏形,但其内容保密,禁止公诸于众。直到公元前59年,古罗马执政官尤列乌斯·凯撒(Julius Caesar)在第一任期内实行民主改革,下令公布元老院及公民大会的议事记录,这些内容才得以流传开来。
2. 混凝土
罗马混凝土的出现使得许多古罗马建筑,诸如万神庙、斗兽场、古罗马广场屹立至今。罗马人首次利用混凝土建造房屋大约源于2100年前,那时,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地中海地区所有的建筑中,包括引水渠、桥梁以及纪念碑等等。罗马混凝土在强度上远不如现代混凝土,但罗马混凝土独特的成分使其更加持久耐用。罗马混凝土是罗马人利用熟石灰和一种在维苏威火山地区发现的粉尘物(Pozzolana)与水混合制成的具有高粘性的糊状物。加入了火山凝灰岩的罗马混凝土具有超强的抗化学腐蚀性,而维苏威火山地区的粉尘物(Pozzolana)使得罗马混凝土即使在海水中也能够迅速凝结硬化,得益于此,罗马人精心建造了浴场、码头和港口。
1.引水渠
古罗马拥有大量的公共设施,诸如公厕、地下排污系统,喷泉和公共浴池等等,大大方便了罗马人的生活。但是如果没有罗马引水渠的发明,一切与水有关的创新设施都将无法实现。第一条引水渠建造于公元前312年,在重力作用下,以石管、铅管和陶管作为输水管道把水引入城区。引水渠解决了罗马城的用水问题,对城市公共健康和卫生设施的发展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引水渠出现之前,埃及、巴比伦和亚述人用原始运河引水灌溉,而罗马人则利用土木工程技术对运河进行改进,从而发明了引水渠。罗马帝国时期,数百条引水渠遍布整个帝国,其中一些水渠甚至长达60英里。水渠的伟大之处在于其历经千年岿然不动,时至今日,部分水渠仍在发挥作用,令人叹为观止。罗马著名的特莱维喷泉(Trevi Fountain)正是位于古罗马十一条大型水渠之一的维戈水渠(Aqua Virgo)的水源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