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8开学第一课主题
2018年
主题:创造向未来
主持人:撒贝宁;何炅
2018年8月16日,由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大型公益教育节目《开学第一课》完成录制,计划于2018年9月1日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间播出。
该节目聚焦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以“创造 向未来”为主题,分为“梦想、探索、奋斗、未来”四个篇章,以充满前瞻性和未来感的设计,展现中国人民伟大的创造精神,启发青少年的创造梦想,激励他们用新理念、新知识、新本领去适应和创造新生活。
节目邀请C919总设计师吴光辉、中科院院士薛其坤、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等科技和教育领域公众人物,回顾探索历程、讲述奋斗故事,加深中小学生对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开启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同时,节目与北京冬奥组委合作,在录制现场启动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征集活动。
(1)2018创造向未来人物扩展阅读:
《开学第一课》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教育部合作并从2008年开播至今的大型公益节目。
2018年,节目将以“创造 向未来”为主题,探讨梦想的崛起、探索的力量、奋斗的重要和未来的美好。此外,曾多次加盟《开学第一课》的王源学长也将惊喜亮相,或成节目一大看点。
作为中国新生力量的榜样,王源将与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上演一场跨越近40年的演讲,共同诠释了“创造向未来”的意义,诉说两代人对改革开放40年历史的回顾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该节目于2008年9月1日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首播,2010年9月1日起改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
② 开学第一课创造向未来2018中王源演讲讲的话是什么
这是最后一部分。主题创新。
③ 开学第一课人物2019中科学家是谁
《开学第一课》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教育部合作并从2008年开播至今的大型公益节目。
2018年,节目将以“创造 向未来”为主题,探讨梦想的崛起、探索的力量、奋斗的重要和未来的美好。
④ 2018开学第一课200字内观后感主题“创造向未来”怎么写
科学创造的魅力
《开学第一课》终于播出啦,每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都不同,今年的主题为创造向未来,由此也引发了我的深思。
每当我遥望繁星点点的夜空,那茫茫夜空总使我产生一种神秘感,它那深邃、遥远和无穷无尽让我产生无限的遐思……
在我国古代科技还不发达的时候,就有天上人间的传说,幻想着天上有皇宫、有玉帝、有王母娘娘、有天兵天将……《西游记》中描述的孙悟空一个跟头腾空而起十万八千里,翻山越岭不在话下,这就是人们在幻想着人能够上天,而且能在极短的时间里飞出很远的距离,在当时科技还不发达的时候,人们只能凭空梦想,随着科技的发展,梦想变成了现时--有了飞机、人造卫星、宇宙飞船,上天的目的实现了,这就是科技带来的今天。科技在进步、人类文明在发展,这就是科技创造的未来。
科技在社会发展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总是在崎岖的道路上,怀抱着一些微小的希望,伴随着无数次的失败和希望才带来了成功的喜悦。科技使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在车子出现以前,人们远距离运送物资或长途跋涉,都是靠人的两条腿和肩拉背扛的,慢慢的出现了牛车和马车,这样就减少了许多人力物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汽车、火车。蒸汽机的发明使火车出现在人们的面前,火车出现以后,人们大量繁重的物资交流已是轻而易举的了。
随着微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正幻想着把电脑芯片植入人的大脑中。美国布朗大学最近进行了一项实验:首先训练3只猴子,使它们学会利用游戏手柄控制电脑光标的技术;然后把微小的电极接入猴子的大脑皮层。确定了猴子操纵电脑光标的"想法"与其产生的脑电波之间的对应关系。当他们拿走游戏手柄后,猴子产生的脑电波被转化成相应的操作命令,电脑光标随即作出响应--大脑控制电脑的实验取得了初步成功!
到目前为止,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远距离通讯、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以及生物工程的发展,都使人类对科技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能征服、改造大自然,科技能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一次次的进步让我们感悟科学创造的魅力和重要意义。
⑤ 2018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00主题是创造向未来
观看了今天的《开学第一课》,让我再一次感叹人类的创造能力。因为创造,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因为创造,我们的生命更加精彩,因为创造,我们拥有美好未来。
仓颉造字,为人类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蔡伦造纸,为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提供了传承的条件;爱迪生造灯,为人类在灯光下工作学习提供了条件。 只有创造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才能成功。
创新是什么?创新是人类进步的原因,只有不断地创新,人类才能进步。所以小李是最有风采的。人类的社会没有缺少过创新。牛顿发现了微积分,创新了数学和物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才使得更多的人才得以被采用;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认识万物的尺度”,创新了哲学的思想。正式因为有了他们的创新,才有了物理、数学、教育、哲学方面的发展,才引起了社会的边个,社会的发展。
为什么要创新呢?创新不但是社会进步的原因,更是人类自身的需求。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人类可以录下各种声音;诺贝尔发明了炸.药,人类可以用来开采矿石;温特研究生长素的作用,人类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发育;范霍夫提出了碳价四面体学说,人类对化学的研究更加深入;德布罗意发现了德布罗意波,是人类所用的显微镜更加精准。只有创新才能是人类的生活水平提高。人类有了创新就像是鸟儿拥有了翅膀;就像是在漫步目的的度日中找到了目标;就像是在未来的道路上点亮了火把;使得人类的发展更加迅速,有了创新人类才能解除自身的疑惑,没有疑虑。
创新会使得社会进步。大禹治水创新的使用了“改堵为疏”的方法,使得黄河流域的经济得以发展;诺贝尔获奖者黑格、白川英数、马克迪尔米德发明了导电高分子、有机半导体。使得人类看上了彩色电视机;贝尔发明了电话,使得人类从此可以远程通话。方便了人类之间的交流使生活更加美好。只有创新才会使得社会进步,纵观历史,那一次重大的变革能没有创新呢?那一次进步能没有创新呢?
总的来说,创新会给人类美好的生活,推动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发展……
⑥ 2018《开学第一课》创造向未来读后感200字
未来,是美好的。因为在-那个时代科技在不断进步,梦想已经成为现实。科技实现了过去许多内疯狂的想法,容让我们去大胆想象。 2089年的未来,汽车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飞碟,未来的人们把它称为UFO。UFO的外形圆滑,给人以光滑的质感,它的动力来源于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这样不仅可以给UFO带来无穷的动力,还可以净化空气,真是一举两得啊! 未来,人们的家里都有一个机器管家,这个管家会做饭、扫地、还会擦天花板……几乎什么家务活都会,人们只要有他,就可以过上无忧无虑的美好生活。未来,每家每户都安装有模仿*网而发明的强力黏贴网。只要坏人一碰上它,就会被粘得动弹不得,相当于自投罗网。这下可有小偷好受的了!所以在未来小偷日益减少,直到没有偷盗事件发生。这就是美好的未来,快乐的未来,神奇的未来。
⑦ 2018中国创新十大诚信人物有哪些
遇到不会的题就上网找答案照抄,根本不想动脑筋,会让学生养成,在网上是问不到答案的哈不思考的习惯,改正吧,多思考 做题不怕做错,就怕不思考
⑧ 2018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卢永根
2017年3月,卢永根教授在夫人的搀扶下来到银行,将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卢永根夫妇一共捐出8809446元,这是他们毕生的积蓄,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卢永根没有将财产留给唯一的女儿,他说:“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作最后的贡献。”卢永根的秘书赵杏娟说:“钱都是老两口一点一点省下来的,对扶贫和教育,两位老人却格外慷慨,每年都要捐钱。”
卢老在病榻上领到奖杯。颁奖词: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是春风、是春蚕,更化作护花的春泥,热爱祖国,你要把自己燃烧。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
廖俊波
廖俊波出身普通家庭,毕业后当过中学老师、乡镇干部,在县乡两级做过主要领导,在政和县工作的几年,始终牵挂群众,惦记着群众的冷暖安危,他把群众当亲人,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廖俊波经历的岗位,都是“背石头上山”的重活累活,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但他始终把工作当事业干,乐在其中。离开政和时,全县财政总收入翻了两倍多,连续3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实现了贫困县脱胎换骨的蜕变。2017年3月18日傍晚,廖俊波出差途中因公殉职,年仅49岁。2017年6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廖俊波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⑨ 2018年十大杰出人物
2018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是:卢永根、廖俊波、杨科璋、卓嘎和央宗、刘锐、黄大年、卢丽安、王钰、黄大发、谢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