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电子琴的来历与亮点
电子琴最早是由美国发明家哈蒙德(Hammond)于上世纪20年代末发明,并于30年代制造投放市场的。1959年日本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立式双排键电子琴,取名Electone,它有三层键盘。 我们现在常见并熟悉的双排键电子琴是日本于1991年之后生产的EL,ELS系列以及便携式双排键DDK7。日本是双排键电子琴的主产国,流行于亚洲诸国。
B. 电子琴的由来
双排键电子琴的真正称谓是电子管风琴,其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这件乐器从人们了解、认识到使用所走过的时间历程要远远短于其他乐器。近20年来,双排键电子琴在我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各大音乐院校窜红,它在中国的成长、壮大没有任何一件乐器能够企及。在今天数码盛行的时代,它的演奏效果吸引、打动了无数人,广大音乐爱好者迫切希望了解它、学习它,特别是能有一套实用并具指导价值的教材。为此《乐器》杂志及我论坛特别邀请了我国电子琴专业教育的创始人,并为双排键电子琴推广、普及做出贡献,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沈晓明教授为大家讲解双排键电子琴知识。希望借此为渴望学习或正在学习双排键电子琴的读者“授业解惑”指明前进的方向。今后沈晓明教授将陆续为我论坛提供他的文章及论文。
一、双排键电子琴的发展简史
双排键电子琴发明于20世纪的30年代,在1934年,由美国人劳伦斯·哈孟德最终把它制成了乐器并申请了专利。第一架由电子原件组成的双排键电子琴大约有10吨重,体积有一个房间那么大。虽然笨拙,但它毕竟以崭新的面貌登上了乐器的历史舞台。至今,以劳伦斯·哈孟德命名的琴仍在使用。双排键电子琴的英文名字为Electronic organ,译作电子管风琴。由于称谓习惯的不同,所以它有好几个名字,亚洲人习惯叫它双排键电子琴;欧洲则叫它为电子管风琴,在德国还有人把它称为数码管风琴。
上个世纪40年代的一部美国电影——《出水芙蓉》,填补了我国对双排键电子琴的认识空白。影片中美丽的女教师双手演奏两层键盘的同时,脚在下面演奏另一层键盘,这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同时,人们对这个手脚并用的乐器产生了极大的好感。
1950年,日本的松下公司在买下了双排键电子琴的制作专利后,成功地制造出了一台双排键电子琴。9年后,日本雅马哈公司成功地研制出世界第一台晶体管双排键电子琴,取名Electone。日本电子巨头公司以及欧美等一些国家对双排键电子琴的青睐,致使双排键电子琴专业教育体系迅速形成。20世纪70年代国外已有几百所大学把包括双排键电子琴在内的电子乐器教学列入正式课程。
二、双排键电子琴在我国的发展简介
20世纪80年代,我国正值改革开放时期。各种电子产品源源不断地涌入我国,人们从内地一些音像社的磁带中、一些电影中,听到了一种不同以往的旋律音色。当时的电子琴以其美妙的音色、独特的功能和巨大的兼容性,很快被大家接受、喜爱,并成为了当时音乐艺术活动中一件时尚的乐器,学习和掌握电子琴演奏技艺也变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需求,我国的电子琴专业教育在这个背景下开始起步了。
王立平先生是我国第一个将双排键电子琴音乐伴奏运用在音乐作品中的人,如当时人们耳熟能详的《潜海姑娘》与《太阳岛上》这两首歌曲,其中神话般的音乐伴奏音色都是出自双排键电子琴。那个时期,每一个人都对新生活有美好的向往,当然也包括对一种新的音乐模式、发声手段的向往,双排键电子琴正迎合了当时人的需要,毫不夸张地说,当时双排键电子琴的音色真的是给了人们一种梦幻般的、心驰神往的感觉,一些音乐爱好者很快便接受、喜爱上了这件乐器。1985年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与日本的雅马哈音乐振兴会共同创办了“雅马哈高级立式电子琴师资培训班”,这为我国双排键电子琴走向专业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88年,就职于沈阳音乐学院的沈晓明被公派到日本作阳大学系统学习双排键电子琴,并于1990年9月,在沈阳音乐学院率先开设了我国第一个大学本科双排键电子琴演奏专业,迈出了中国电子琴专业教育的第一步。作为新生专业,沈阳音乐学院全体双排键电子琴专业的老师、学生所取得的成绩是明显的,效果是显著的,这些我们可以从现在各大院校的骨干双排键教师几乎都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上找到答案,如第一届毕业生尚方(现为沈阳音乐学院电子琴系讲师),第二届毕业生朱磊(现为上海音乐学院电子琴专业副教授),第三届毕业生谢及(现为广州星海音乐学院电子琴专业讲师);另外还有现工作于武汉音乐学院的朱波老师、四川音乐学院的王茜老师、西安音乐学院的张伟松老师等等。沈阳音乐学院开设的双排键电子琴演奏专业在全国产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影响,它在中国迅速落地生根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双排键电子琴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我国9所重点音乐院校中,现如今已有8所院校开设了本科的双排键电子琴演奏专业。为了使人们更快了解、认识这件乐器,推动双排键电子琴在我国的发展,从1991年开始至今,沈晓明教授已带领他的学生举办了上百场大、中、小型的音乐会和全国巡回演出。如到四川、武汉等地的巡回演出,不仅向各兄弟音乐院校展示了这件乐器的演奏方法,更使得各院校师生认识到了这件乐器是有一整套非常系统、完善的教学体系的。通过座谈会和音乐讲座,音乐院校对这件乐器有了更彻底的了解与认识。有理可依,有据可查,所以很多院校开始陆续引进师资,开设起了这个专业。
双排键电子琴比赛的举办对双排键电子琴整体演奏水平的提高功不可没。从1996年筹建全国第一届双排键电子琴比赛至今,前三届都是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后来陆续在各个音乐学院(如沈阳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等)举办。大赛的评委由各个音乐学院的院长组成,并且参赛的选手也是经由各院校选拔出的最优秀、突出的。评委的阵容之大、比赛的规格之高,是前所未有的。大赛脱颖而出的选手经挑选后再参加亚洲比赛,这种层层选拔选手参赛的方式,使我国的双排键电子琴的演奏水平进步飞快。从1996年以来,亚洲比赛的第一名几乎都由中国选手获得,我国的双排键电子琴演奏水平已经步入了国际先进行列。
中国的双排键电子琴与单排键电子琴教育好似一个金字塔,站在塔尖上的是正在学习双排键电子琴的学生和教师,而真正架构起这座金字塔的是中国千百万学习过或是正在学习单排键电子琴的学生和几十万名教师,他们的存在使这座金字塔有了它存在的意义。双排键电子琴的迅速发展给了千百万学习单排键电子琴的学生和教师一种触动。目前,我国已成为全世界单排键电子琴拥有量最大的、普及率最高的国家,这是中国音乐教育、普及教育的一个非常引人瞩目的现象,透过这种现象,我们看到了双排键电子琴的未来。
双排键电子琴的迅速发展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是相融的,它在我国的发展是有潜力的。我国音乐教育界对于双排键电子琴的认同和对未来新的教育模式、演奏形式发展的渴望和向往,给双排键电子琴在中国迅速成长、壮大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双排键电子琴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充分说明了这件乐器的优越性。从事音乐教育的人们期待着新的教育模式出现,并对电子时代、数码时代的到来抱有很大的期望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力的提高、人们生活的富裕、各个院校教学情况的改善,将给双排键电子琴的发展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也更坚信双排键电子琴将为从事双排键电子琴这项工作的人们、音乐院校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C. 电子琴的发明意义
电子琴的发明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电子琴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流行音乐的发展;
现代的流行音乐离不开电子琴,键盘手一般是现代电声乐队的中坚力量。(单排键)电子琴、电吉他、架子鼓是流行音乐的三项主流乐器。
(二)电子琴的发明使人们可以演奏出未曾拥有的音色,丰富了人们情感的表现;
电子琴创造出了许多其他乐器无法演奏出的音色,甚至自然不存在的音色,这些音色帮助了人们通过音乐表现自己的情感,在很多电视节目或者音乐作品中都有运用。
(三)电子琴的发明推动了音乐的普及,它让音乐真正成为了大众的音乐,成为了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东西;
电子琴是目前用于音乐普及教育和音乐素质培养最多的乐器,它的经济性为他在普通家庭中的普及带来了可能;
电子琴作为科技与音乐的产物,在信息化和电子化的时代,为音乐的大众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代歌曲的制作,很多都需要电子琴才能完成,然后才通过媒介流传开来,电视剧电影插曲、电视节目音效、甚至你的手机铃声,都很可能包含电子琴的身影。
D. 电子琴是谁发明的
1935年德国E.韦尔特、W.法斯和管风琴制作家K.曼伯格共同开发了利希特风琴,利用光线照射印上声音模式的玻璃转板上,从光变化引起的电流变化形成声音,但这种琴仍然庞大,要两间房才能安置。
1930年美国发明家L.哈蒙德推出有实用意义的机电式风琴,称为哈蒙德琴。它靠电磁线圈靠近91个多角钢音轮发出交流波,整理为正弦波合成音色。它有两层61键手键盘和一组32键脚键盘,能模拟20多种音色,这种琴于1934年申请专利权,1935年开始大量生产。仅1937年就销售3000多台。不过哈蒙德琴因为发声原理为机电,故只能称为第一台电风琴。但它的造型和结构成为了后来双排键电子琴的雏形。
当美国人制造的哈蒙德电风琴在全世界风靡一时之际,东方的日本却在默默地进行模仿研究,籍着新器件技术的发展,日本YAMAHA公司于1959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双排键电子琴:D-1,并以electone作为注册商标。D-1实际上是哈蒙德琴的翻版,但由于采用先进的晶体管技术,内部电路和综合性能都有相当的进步。后来更发展出FS、ME、HS、EL等众多系列,确立YAMAHA的双排键电子琴霸主地位。
总的来说,电子琴的发明是从30年代到50年代。而常见的单排键电子琴是60年代发明的。
所以大致可以说那些欧洲人和美国人是先驱,YAMAHA是第一台真正意义的电子琴
E. 简介电子琴
最早的电子琴是为了代替“管风琴”而设计的。所以早在七十到八十年代的专业“三排键电子琴”沿用了管风琴的“音栓”如:16尺、8尺、5又1/3尺、4尺、2又2/3尺、2尺、1又1/3尺、1尺。这时的电子琴演奏的强弱音是靠“感情踏板”(利用感情踏板控制力度)来实现的。电钢琴与钢琴一样是要有琴键的触感(利用琴键控制力度)与电子琴不同。最早的电钢琴为了实现琴键的触感问题,采用的是半机械半电子,后来用纯电子的方法解决了电钢琴的触感问题,直到今天所有的一切全由电脑搞定。
F. 电子琴 起源于哪个国家 还有他的发展~!
电子琴分为双排键电子琴和单排键电子琴。单排键是从双排键演变而来,而双排键电子琴的发展与管风琴是密不可分的。
上世纪初,世界各地的教会都普遍使用巨大、宏伟、声音洪亮的管风琴,它是靠人力或水力操控风箱,形成风压吹响管子发出声音的。由于体积过大,有的高达三层楼房,重几十吨,制造、运输、使用都十分不便,于是,人们就把目光投向电能应用。
1935年德国E.韦尔特、W.法斯和管风琴制作家K.曼伯格共同开发了利希特风琴,利用光线照射印上声音模式的玻璃转板上,从光变化引起的电流变化形成声音,但这种琴仍然庞大,要两间房才能安置。
1930年美国发明家L.哈蒙德推出有实用意义的机电式风琴,称为哈蒙德琴。它靠电磁线圈靠近91个多角钢音轮发出交流波,整理为正弦波合成音色。它有两层61键手键盘和一组32键脚键盘,能模拟20多种音色,这种琴于1934年申请专利权,1935年开始大量生产。仅1937年就销售3000多台。不过哈蒙德琴因为发声原理为机电,故只能称为第一台电风琴。但它的造型和结构成为了后来双排键电子琴的雏形。
当美国人制造的哈蒙德电风琴在全世界风靡一时之际,东方的日本却在默默地进行模仿研究,籍着新器件技术的发展,日本YAMAHA公司于1959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双排键电子琴:D-1,并以electone作为注册商标。D-1实际上是哈蒙德琴的翻版,但由于采用先进的晶体管技术,内部电路和综合性能都有相当的进步。后来更发展出FS、ME、HS、EL等众多系列,确立YAMAHA的双排键电子琴霸主地位。
总的来说,电子琴的发明是从30年代到50年代。而常见的单排键电子琴是60年代发明的。
G. 电子琴之父是谁
雅尼(Yanni), 作曲家,1954年出生于希腊卡拉马塔,原名雅尼
H. 电子琴是谁发明的
键盘乐器。声音由电子电路产生,用扬声器播送。它出现于20世纪初期,整个外形与羽管键琴或立式钢琴相似。这类乐器大多数依靠电子振荡器发声。其基本原理是将电子音源产生的波型经频谱合成及滤波电路形成多种不同音色,再经音型电路(包括产生器)形成吹、拉、弹的演奏效果。第一架电子琴是美国发明家卡希尔于1904年制造的 ,重200吨。此后,美国、德国电子琴的制造家进行各种试验,最重要和最知名的电子琴是哈蒙德风琴,有两层手键盘和一套脚键盘,在某种程度上可模仿小提琴 、长笛 、双簧管 、打击乐器等。20世纪60年代,电子琴的制造商改进了造琴工艺,先后用晶体管和集成电路代替电子管。家用电子琴具有了自动打击乐节奏、自动配置和声及分解和弦伴奏以及人工残响等功能 。70年代,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使电子琴更小型化和多功能化。
I. 电子钢琴是谁发明的
1923年雨果•根斯巴克和Clyde.J.Fitch共同设计了电子乐器“Pianorad”,利用电子设备发出钢琴的音色,还进专行了成功演属奏。
这时正好是钢琴诞生二百年。
雨果在设计中阐发了他对于未来音乐传播的设想:“它能够超越乐器的限制,只要能连接扬声器的地方就能听到它弹奏的音乐。”
J.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琴几年几月几发明的
电子琴分为双排键电子琴和单排键电子琴。单排键是从双排键演变而来,而双排键电子琴的发展与管风琴是密不可分的。 上世纪初,世界各地的教会都普遍使用巨大、宏伟、声音洪亮的管风琴,它是靠人力或水力操控风箱,形成风压吹响管子发出声音的。由于体积过大,有的高达三层楼房,重几十吨,制造、运输、使用都十分不便,于是,人们就把目光投向电能应用。
1935年德国E.韦尔特、W.法斯和管风琴制作家K.曼伯格共同开发了利希特风琴,利用光线照射印上声音模式的玻璃转板上,从光变化引起的电流变化形成声音,但这种琴仍然庞大,要两间房才能安置。 1930年美国发明家L.哈蒙德推出有实用意义的机电式风琴,称为哈蒙德琴。它靠电磁线圈靠近91个多角钢音轮发出交流波,整理为正弦波合成音色。它有两层61键手键盘和一组32键脚键盘,能模拟20多种音色,这种琴于1934年申请专利权,1935年开始大量生产。仅1937年就销售3000多台。不过哈蒙德琴因为发声原理为机电,故只能称为第一台电风琴。但它的造型和结构成为了后来双排键电子琴的雏形。 当美国人制造的哈蒙德电风琴在全世界风靡一时之际,东方的日本却在默默地进行模仿研究,籍着新器件技术的发展,日本YAMAHA公司于1959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双排键电子琴:D-1,并以electone作为注册商标。D-1实际上是哈蒙德琴的翻版,但由于采用先进的晶体管技术,内部电路和综合性能都有相当的进步。后来更发展出FS、ME、HS、EL等众多系列,确立YAMAHA的双排键电子琴霸主地位。
总的来说,电子琴的发明是从30年代到50年代。而常见的单排键电子琴是60年代发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