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谁说中国学生没创造力

谁说中国学生没创造力

发布时间:2021-06-08 08:15:08

A. 中国教育失去创造力了吗创造力缺失的原因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十三五规划提出以来,创新一直是引发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在创新的时代,要回答“钱学森之问”,就要找到中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方法出路。
给予学生自由开放的发展空间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
很多老师忘了,教育活动是让学生理解原理,“记住就能过关” 的应试教育让很多学生失去创造力。应通过招生制度和教学观念的变革,让教育活动回归其本来目的。
学业负担阻碍创新伪命题
讲到创新,最具象征意义的就是诺贝尔奖,这是我们民族长期以来的一个“心病”。截止到2014年,日本拿了20个诺贝尔奖,今年又有人得奖。巴基斯坦也拿过一次诺贝尔奖,在科技领域的获奖数量和中国相同。这确实很让中国人着急,大家都在追问:中国的教育是哪里出了问题?
某些专家认为,中国孩子创造力低,是因为负担太重,怎么可能有创造力?这种负担是高考导致的。教育改革就是要“减负”,要改革高考。
但是,“减负”解决不了培养创新人才问题。一个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行为应该受到鼓励,孩子学得多我们应该高兴,怎么成为了负担?实际上,学业负担是一个虚假的问题。知识多了不可能是创造力减弱的原因。
中美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目标不一样
通过考察我们发现,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有个明显的差异,就是学习方式不一样。中国的孩子认为笔记太重要了,记笔记,背笔记,考笔记,如果这样学,大学何必上四年呢? 美国学生似乎不认真,不但不认真记,还不断地举手,说教授,这个地方我跟你理解得不一样啊。
课后的情况截然相反。美国的老师,每堂课上完都要给学生开一百多条书目,里面既有论文又有专著。我当时发现,很少中国孩子在图书馆里看书,中国孩子告诉我,我们不去看书,看那个干嘛,考试又不考那个。
谈到中国人对于美国学生的印象,美国学生反问到:谁告诉你美国人不认真学习啊?我们不认真学毕不了业,不认真学找不着工作!所以只有一条路,拼命学。
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距,我们发现,学习目标不一样。中国孩子学习目标非常明确:考试过关,答辩过关,不管我以后能做什么。美国公司雇主可不在乎这一套,他们只有一个标准,能帮我挣钱,我就聘用你。中国孩子学一门考一门丢一门,美国人却在学习中不断讨论为什么要学这个,这个要怎么用。
多元课程与开放的发展空间才能培养创新力
慢慢的我们发现一个规律,很多创造力高的孩子,他们中小学都来自非公立学校,如私立学校,特许学校,教会学校等。当我们看到私立学校的课程的时候,我们震惊了。我下载了一份普通私立高中的课表,用A4纸打印下来,竟然一共印了111页。
微积分这门课,中国80年代下放到高中,因为太难曾被取消过一段时间,现在拿回来,又被学生抱怨太难。这是因为学校让班上每个学生都学微积分,它就难,只让班上的数学尖子去学,它就简单。美国高中一些数学天才在高中阶段就可以继续学大学的数学课程,高中老师不能教,就送学生去旁边的大学去学,将来去任何一所美国大学,这个学分有效,不用再修了。
一个美国私立高中,会开地球与空间科学这门课。美国的高科技实力绝对不是“减负”减来的,能造出航天飞机、宇宙飞船,是靠美国人从小拼命学来的。思科微软证书是我们大学计算机系学生毕业要考的证书,美国高中生就可以考。
这些课程给了孩子最大的发展空间和完全开放的教育支持。什么是开放,就是上不封顶,而且给学生丰富的选择。我们的课程设置,我们的教学,将那些有应试科目之外的天赋的孩子排除在外,我们能说中国教育是公平的吗?

B. 为什么中国的学生缺乏创造力

应试教育下的成果。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周围环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压迫。把学生回培养成类答似机器一样的思维,一个命令只对应一个结果,没有殊途同归,没有所谓更好的解决方案。最后思想僵化,以便领导等人加以控制。起到类似洗脑的效果。不过就中国国情来说,应试教育却是最适合的。

C. 为什么说中国教育培养的学生没有创造能力,没有能力

为什么不说中国教育的学生有创造力,有能力?
1.这是事实.
2.中国的教育专始终还在属沿袭历年的传统模式,即使教材在更新,教师在提升,但始终没有把”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本质去掉,当然没有创造力了.
3.中国的学生创造力扼杀在摇篮里了.指”高考”.
先说这么多.

D. 为甚么中国教育出来的学生没有创造力

因为中国教育是以过去为参照,以分数定英雄,没有创造性。

E. 大学英语:为什么中国的学生缺乏创造力

中国学生一点都不缺乏创造力!像你说的,就是缺乏培养。天天死读书,人都要废掉,课外活动全被占用。尽管大家都呼吁劳逸结合,但没太大作用。毕竟跟国家制度有关!

F. 为什么中国学生缺乏创造性

为什么中国的学生缺乏创造力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经撰文称,未来中国的GDP将不可避免地追上美国,但创新能力可能很难与美国匹敌。因为创新需要思想竞争与自由交流,不然如何解释一个人口四倍于美国的国家(假设中国人才也应是美国的四倍)没有很高的技术突破?
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除了体制及基础研究薄弱等原因,主要是中国的教育出了问题。我们的教育模式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至于我们在思想竞争方面大大滞后于美国。
中国人的高智商是公认的,但中国孩子却被普遍认为想象力、创造力缺乏。几年前,一个国际教育评估组对21个国家的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中国学生的想象力排在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在倒数第五。每年,中国学子有2000多人拿到美国大学的博士学位,但获得的一致评价却是“中国学生的想象力贫乏”。
绝不是中国孩子的创造力天生就弱,这个结果是中国家长和学校联手提供的教育环境造成的。学校严格的纪律和统一的标准压制了孩子的个性,“好孩子”、“优秀孩子”都以好成绩为导向,在这样的环境里,很多孩子努力学习只是为了获得外界认可,内在兴趣和动机都很弱。中国采用“标准答案”的教育方式也极大地限制了孩子们的思维发展,这些都使中国孩子的创造潜能被过早地扼杀了。

G. 这故事什么意思原文:中国的孩子太没有创造力!故事二组委会叫来一群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让他们测

这是漠视科学吗?这些金属全部会和水反应而且一个比一个剧烈啊

H. 谁说中国人没有创造力,这些中国90后的发明,让西方哑口无言

“中国人没有创造力”,我相信这句话大多数国人都听过,老铁也不例外。
依稀记得十多年前,每当谈到中国与美国的差距时,总有人会说:“哎呀,谁怪我们不会创新呢?只知道抄抄抄!”
听到这番话,就像有人当面煽了一巴掌似的,脸火辣辣的疼。
好在,十多年过去了,中国已经从当年“抄袭大国”的阴影中走了出来,成为名副其实的创新大国!
大到航天飞船,小到工业原件,这些曾经外国卖都不卖的宝贝最终都烙印上了中国的大名!
然而更值得兴奋的是,如今的中国不止那些深居简出的科学家在为国争光,还有不少年纪轻轻的90后也在为祖国喝彩。
今天,我们来讲讲他们的传奇故事...
湖南才子造滑梯,拯救千万生命
还记得前不久的伦敦大火吗?

还记得前两天的杭州纵火案吗?

英国大火,遇难人数已达80多人,数字仍在增加...
杭州纵火案,一家四口全部遇难(一个女主人三个小孩)...
在这两起事故中,都暴露出同样一个问题:一旦大楼遭遇大火,该如何展开救援?
在这里,如果不提人为因素,只从技术层面考虑的话,高楼救援一直都是世界各国的难题。
然而,就在最近,一位来自中国湖南的小伙子范石钟,用他极具创意的设计,成功解决了这项难题。

这,就是范石钟设计的救灾神器——生命滑梯!

范石钟介绍,这个设计吸取了滑梯、起重机械、救援云梯等设计理念,当消防员进行救援的时候,生命滑梯可以准确地把救援滑梯送到被救援的窗口,这样人就可以像玩滑梯一样,咻地一下子从高楼窗户中滑下来。

救援滑梯分为三段,每段连接处有一个缓冲区域,人可以站在上面引导和帮助其他人。

滑梯使用航天隔热涂料,可以耐受高温;滑梯顶部设有抽风装置,可以阻挡浓烟,此外还能打破窗户伸入房内。
看到这里,或许网友会认为这肯定又是吹牛的玩意。
No!
这个设计可不是小伙子一拍脑门子想出来的,而是人家历时整整两年设计出来的,其中还多次前往长沙消防中队,与一线官兵一起研究探讨。
他说,“我的所有设计都是从具体的实践、实际的体验中进行创作。”

正因如此,这款救援神器不仅得到消防中队的认可,还获得了不少国际大奖!
什么红点设计大奖、德国IF奖、亚洲设计大奖、意大利A设计奖、金点奖、光宝创新奖、市长杯等12项大奖,通通被小伙子收入囊中。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个90后小伙子早在2015年就被《福布斯》评选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设计师之一”,而范石钟是最年轻、也是唯一的学生代表。

这位90后在接受采访时谈到:“我们也要出苹果、微软公司那些风靡全球的设计。我们总是在谈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这里面就离不开设计复兴。”
90后工程师造机械臂,秒杀德国制造
还记得那款火爆网络的德国砌墙机吗?

要知道,早在两年前,咱们中国小伙子造出的下面这款神器,一点儿也不比它差!

它叫作DoBotd,中文名又称全自动化机械手臂。
这款产品有五名中国90后工程师共同打造,并且已经成功量产。
这款机械手臂的牛X之处在于,它比德国砌墙机更灵巧,更准确无误!
不信,我们马上来看看:
毛笔字,so easy!

英文书写,小意思!

画画也在行...

还会帮你切香肠...
端水杯...完全不会倒出来哦!

打字...

甚至可以用它来穿针引线

然而,更diao的事,这家伙还可以肢体控制甚至意念控制...

这回你们明白了么?为什么美国人民看到Dobot这么激动,这简直就是拯救了全世界的工厂主啊,如果Dobot批量生产的话,可以预见它就是机械臂界的下一个苹果。
而且它还是开源的,这个机械臂的控制是基于Arino,一个非常容易上手的开源硬件平台。也就是说创客们将Dobot买回家以后,可以自己编程,打造自己的Dobot,那么,Dobot将无所不能!
编后语:
这就是我们身边的90后,用实际行动诠释:勇气、担当、有创意,一次次证明着自己是“玩得酷、靠得住”的一代。
为90后点赞!
为中国设计点赞!
为中国制造点赞!

I. 中国学生缺乏创造力论文的论据

(1)联系工作实际
选题要结合我国行政管理实践(特别是自身工作实际),提倡选择应用性较强的课题,特别鼓励结合当前社会实践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建议立足于本地甚至是本单位的工作进行选题。选题时可以考虑选些与自己工作有关的论题,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上升为理论,或者以自己通过大学学习所掌握到的理论去分析和解决一些引起实际工作问题。
(2)选题适当
所谓选题要适当,就是指如何掌握好论题的广度与深度。选题要适当包括有两层意思:
一是题目的大小要适当。题目的大小,也就是论题涉及内容的广度。确定题目的大小,要根据自己的写作能力而定。如果题目过大,为了论证好选题,需要组织的内容多,重点不易把握,论述难以深入,加上写作时间有限,最后会因力不胜任,难以完成,导致中途流产或者失败。相反,题目太小了,轻而易举,不费功夫,这样又往往反映不出学员通过几年大学阶段学习所掌握的知识水平,也失去从中锻炼和提高写作能力的机会,同时由于题目较小,难以展开论述,在字数上很难达到规定字数要求。此外,论文题目过小也不利于论文写作,结果为了凑字数,结尾部分东拼西凑,结构十分混乱。
二题目的难易程度要适当。题目的难易程度,也就是论题涉及的深度。确定题目的难易,也要根据自己的写作能力而定,量力而为。题目难度过大,学员除了知识结构、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外,资料搜集方面也有局限。这样,就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致使论文写了一半就写不下去了,中途要求另选题目。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既不要脱离实际,好高骛远,去选一些自己不可能写好的论题;又不能贪图轻便,降低要求,去写一些随手可得的论题。
(3)选题要新意
所谓要有新意,就是要从自己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出发,在研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善于发现新问题,敢于提出前人没有提出过的,或者虽已提出来,但尚未得到定论或者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只要自己的论文观点正确鲜明,材料真实充分,论证深刻有力,也可能填补我国理论界对某些方面研究的空白,或者对以前有关学说的不足进行补充、深化和修正。这样,也就使论文具有新意,具有独创性。

阅读全文

与谁说中国学生没创造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全套多少钱 浏览:568
艾丁顿发明了什么 浏览:651
希腊谁创造了人类 浏览:415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66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案 浏览:752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总结 浏览:490
郴州学府世家纠纷 浏览:197
马鞍山ok论坛怎么删除帖子 浏览:242
马鞍山恒生阳光集团 浏览:235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
乡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310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