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新四大发明的发展趋势
高铁、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网络购物。体现了市场规模效应的优势+应用创新。
深入思考后,发现所谓新四大的成就相当巨大,但是都并非独门绝技。全部的基础技术大都是舶来品,海外都能找到更早吃螃蟹的,只不过我们国家的体制优势和市场规模更适合这些创新应用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
所以,没有一成不变的经验,全世界每天的应用发明千千万,只有适合自己的的才是最好的。
另一方面不能一味盲目乐观,我们要看到我们还是缺少很多原生的应用发明,同志们仍需努力
『贰』 2014年有什么新的发明产品,有创意,有市场前景
创意来自于生活,高于生活
『叁』 在中国搞小发明有前景吗
应该会有,主要是看你的发明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用处
『肆』 我想发明一种东西 但是不知道有没有专利 也不知道有没有前景
很新颖、很实用的想法啊,赶紧申请专利吧!
『伍』 在中国搞发明有前途吗
在中国搞发明 永远也别想卖出去,除非你有本事 自己开公司,千万别轻易去专利 人生在世几春秋 还是多陪陪家人吧 我就是案例
『陆』 本人有一个新的发明,想找一个有钱而具有事业心的人士来投资
找人投资可以,但你别申请专利,你的东西的技术得自己能掌握住才行,否则,你无钱投资将会一无所有!
你网络一下知道里的 关于请教专利的常识 你就会明白了。
你再 网络一下 任文林 他是中国的专利大王,他的专利的社会效益达到了几个亿。
『柒』 有一个比较有市场前景的发明,想尽快推出市场,专利这一块应该怎么弄,求专业人员的回答,谢谢
首先复,您对于专利市场化的热情非常制值得赞赏!
告诉您,产品一定要等专利下来了才可以推向市场,否则专利可能会被无效!
因为,产品一推向市场事必会公开技术.推向市场后专利审查员可能会了解到这一公开,并可能不予授权.除非您附上公开的证明文件!但一般都不会.
再而,专利没有授权就跟人谈合作缺少保护,而且合作方有权质疑您的技术并选择不合作.
您的专利可能是实用新型专利,结构原理不复杂可能技术比较简单.即便申请了专利也不一定有实质的专利权存在,所以您可以考虑不申请专利,迅速去生产并占领市场,占领销售渠道!
因为技术比较简单别人容易超越或仿造,无论超越或仿造目的皆是为了赚钱,但有销售渠道的才能赚.
『捌』 为新设计申请专利有什么前景
太天真了吧,专利能成功转化为社会生产的比率还是很低的。
你的专利是不是有市场,还有是否是可以替代的,是否容易仿冒..很多种因素都会使专利仅仅沉寂于浩如烟海的档案中无法被市场发掘。
『玖』 发明家在未来十年的发展前景如何
发明家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融资以支持自己在技术方面的研发。可以通过众筹,寻找投资人,等等。爱迪生作为一个发明家,其实更是一个企业家,爱迪生国际公司即为爱迪生创办的公司发展而来。没有资金的支持,在将发明计划付诸实施是很困难的。
『拾』 新科技发明的应用前景怎么写
科技世博绿色建筑与材料新科技新理念及其应用前景
21世纪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预计到2010年底,全球总人口将有55%居住于城市。因此,对未来城市生活的憧憬与展望是一项全球性的课题,它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人民都休戚相关。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以城市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乡村的互动为副主题,展现了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创造了世博会史上最大规模的记录,也为上海的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240多个展馆中最能代表先进建筑和建材技术发展的是本届世博会新设立的城市最佳实践区,展示了来自五大洲55个城市案例; 其中欧沙}}29个、亚洲15个、美洲7个、非洲2个、大洋洲1个,加上1个跨越欧亚大陆两座城市的案例;从中可以得到启迪,引领未来上海先进土木工程、绿色建筑与材料的发展方向。 1国外典型展馆绿色建筑与材料新科技、新理念 1.1汉堡案例馆一德国“汉堡之家” 以德国汉堡市港口新区沙门码头60号的“H20" 作为原型的“汉堡之家”是一座以极低的能耗标准为特征的“被动房”,基本无需主动供应能量,所需能源均由房屋自行产生;与其母体相比,它更先进,而且是针对上海的地理、气候、文化等特点进行了改良。 “被动房”概念始于19%年,在德国城市达姆施泰德,科学家发明了一座几乎不需要外部供电的房屋,它只需要很少的能源启动,之后它就能做到能源自给自足。“汉堡之家”是目前被动房中节能标准最高的,可以说,世界上最乡七进的“被动房”在上海。
这是未来中国节能低耗建筑的样板之一,将为中国未来城市建筑的发展提供标杆。 “汉堡之家”是一座保温又透气的“密封”房屋,体积紧凑、保温效果和气密性良好;建筑屋顶有厚达 18cm的隔热层;外墙的红砖其烧制方法十分特殊,能提供很好的隔热效果;而看似普通的窗户是由敷设特殊材料的木质窗框与三层镀膜玻璃等制成,隔热效果良好;窗外还配有防热辐射层和可移动的网状遮阳板。 “汉堡之家”使用的能源来自太阳能、地源能、江水源能,甚至利用空气冷热交换获取能源,即电器和屋内人员散热都被转换成了电能。 1.2伦敦案例馆一英国伦敦的“零碳馆” “零碳馆”以英国伦敦的贝丁顿零碳社区为原型,结合上海的气候特征,通过节能设施减少对能源的需求,并采用可再生能源实现建筑的二氧化碳零排放。 2002年建成的贝丁顿零碳社区又被称为“未来之家”,整个小区使用可再生资源产生的能源,就能满足居民生活所需,不会要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以有效减少能源和水的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