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成功逃生发明家

成功逃生发明家

发布时间:2021-06-07 20:00:19

① 有那些发明家的故事

瓦特
一个夏日的早晨,天气 晴朗,画眉在树上唱着悦耳的歌。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校园里,有一个人正在散步。他迈着缓缓的步伐,在绿茵茵的草坪上踱来踱去。他时而望着广阔的天空,时而瞧瞧乎坦的操场,时而皱起双眉……突然,他脸上流露出笑容,心情豁然开朗,他想出来了,想出了解决蒸汽机的有效办法。他高兴地跑起来,脚步腾空。霎时间,他的身影便出现在陪伴他多年的操作台上。他就是蒸汽机的发明家瓦特。曾有人说:"瓦特发明蒸汽机,是因为他有超人的天才和智慧。"其实不然。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还是讲讲关于瓦特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发明创造的故事吧。
水蒸汽的启示

随着智育的发展,瓦特对客观存在的一些事物都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好奇和钻研之心。这为他以后发明蒸汽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瓦特的故乡--格林诺克的小镇于上,家家户户都是生火烧水做饭。对这种司空见惯的事,有谁留过心呢?瓦特就留了心。有淮?他在厨房里看祖母做饭。灶上坐着一壶开水。开水在沸腾。壶盖啪啪啪地作响,不停地往上跳动。瓦特观察好半天,感到很奇怪,猜不透这是什么缘故,就问祖母说?什么玩艺使壶盖跳动呢"

祖母回答说:"水开了,就这样。"

瓦特没有满足,又追问:"为什么水开了壶盖就跳动?是什么东西推动它吗?"

可能是祖母太忙了,没有功夫答对他,便不耐烦地说:"不知道。小孩子刨根问底地问这些有什么意思呢。"

瓦特在他祖母那里不但没有找到答案,反而受到了冤枉的批评,心里很不舒服,可他并不灰心。

连续几天,每当做饭时,他就蹲在火炉旁边细心地观察着。起初,壶盖很安稳,隔了一会儿,水要开了,发出哗哗的响声。摹地,壶里的水蒸汽冒出来,推动壶盖跳动了。蒸汽不住地往上冒,壶盖也不停地跳动着,好象里边藏着个魔术师,在变戏法似的。瓦特高兴了,几乎叫出声来,他把壶盖揭开盖上,盖上又揭开,反复验证。他还把杯子、调羹遮在水蒸汽喷出的地方。瓦特终于弄清楚了,是水蒸汽推动壶盖跳动,这水蒸汽的力量还真不小呢。

就在瓦特兴高采烈,欢喜若狂的时候,祖母又开腔了:"你这孩子,不知好歹,水壶有什么好玩的,快给我走开!"她漫不经心地说。

他的祖母过于急躁和主观了,这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的话,险些挫伤了瓦特的自尊心和探求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年迈的老人啊,根本不理解瓦特的心,不知?水蒸汽"对瓦特有多么大的启示!水蒸汽推动壶盖跳动的物理现象,不正是瓦特发明蒸汽机的认识源泉吗?
一七六九年,瓦特把蒸汽机改成为发动力较大的单动式发动机。后来又经过多次研究,于一七八二年,完成了新的蒸汽机的试制工作。机器上有了联动装置,把单式改为旋转运动,完善的蒸汽机发明成功了。

由于蒸汽机的发明,加之英国当时煤铁工业发达,所以英国就成为世界上最早利用蒸汽推动铁制"海轮"的国家。十九世纪,开始海上运输改革,一些国家进入了所谓的"汽船时代"。从此,船只就行驶在茫茫无际的海洋上了。随之而来,煤矿、工厂、火车也全应用了蒸汽机。体力劳动解放了,经济发展了。这不能不说是蒸汽机发明的成果。当然也是蒸汽机的发明家瓦特的功劳。因此,瓦特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瓦特的一生充满着艰苦和斗争,他走过的道路是多么坎坷不平啊。他在艰苦和坎坷中为人类造了福,为人类前进,开辟了新的里程。瓦特十分重视学习和实践。学习,丰富了他的智慧;实践,结出了丰硕的成果。诺贝尔是闻名世界的大科学家、发明家,也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发明的炸药、雷管开创了人类征服自然的新纪元,以他身后庞大的基金所设的诺贝尔奖金,更使他饮誉世界。
艾尔弗雷德.伯哈德.诺贝尔于1833年10月21日出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一个贫困潦倒的工程师兼商人家里。他的父亲英莫纽?诺贝尔(人称老诺贝乐)是一位富有才华的发明家和商人,曾创建瑞典第一家橡胶公司。
----------------------------------------------------------------------

就在诺贝尔出生的前一年,一场大火把家业烧了个精光,老诺贝尔的生意由此开始衰落,并在诺贝尔1岁时破产。被生活所迫,老诺贝尔后来不得不只身离家到俄国从商谋生。

诺贝尔自幼勤奋好学,好奇心很强。到俄国后,为了学好俄文,他常常挑选一些俄文名著译成瑞典文,再翻译成俄文。后来他又用这种方法学会了英文、法文和德文。有一次,他父亲的一位叫西蒙的教授请诺贝尔父子观看硝化甘油爆炸力的试验。锤子落在铁砧上,受锤地的硝化甘油立即发生爆炸。小诺贝尔被这奇妙的现象迷住了。当他得 知这种爆炸力极强的东西可以用来开矿凿山,但危险性极大无法使用时,就萌发了发明炸药的念头。

到16岁时,迫于生计,他不得不中断学习,孤身远渡重洋到了美国,在一家工厂当学徒。此后,他还曾到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国的几家工厂当过学徒。学徒期间,他每天在劳动10多个小时之后,仍坚持学习,困了就把脑袋伸到水龙头下冲一冲。就这样,他凭自学学到了不少的技术和科学知识,不但在科学、文学和哲学方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且在机械方面做出了好几项革新,表现出了很强的独创能力。

1854年,诺贝尔回到彼得堡,和父亲一起,一边从商,一边从事炸药的研制工作。一次,由于公司遇到了财政困难,父亲派他去伦敦、巴黎,向当地银行磋商贷款。结果是空手而归,家业再遭破产。不得已,全家于1859年返回瑞典。

当时为了适应开矿山、发展工业和加强军事力量的需要,许多化学家都在致力于炸药的研制。炸药的应用前景很广阔,市场很大。诺贝尔父子看准了形势,为了实现自己的发明愿望,也为了重振家业,他们从事起如何利用硝化甘油巨大爆炸力潜能的研究。但手头上缺乏资金,无法进行规模大的试验。诺贝尔再次奉父命前往巴黎寻求贷款。这一次,他很顺利,带回了10万法郎。用这笔钱,他们办起了自己的工厂。

经过反复试验,诺贝尔认识到,要使硝化甘油发生爆炸,只须把它加热到170摄氏度至180摄氏度。为此,必须寻找出一种安全的引爆装置。

1862年初夏,诺贝尔进行了一次探索性试验。这次试验获得了成功。但是,引爆所用的火药多而硝化甘油少,威力小成本高,没有实用价值。 为了找到一种量少但能引爆硝化甘油的可靠物质,诺贝尔又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带有极大危险性的实验,但均告挫折。经过多次的失败,诺贝尔发现了失败的原因,并最终成功地发明了用少量的一般火药,引爆硝化甘油的引爆物。这项"诺贝尔引爆法"的发明,使诺贝尔于1864年生平第一次获得了由瑞典政府签发的专利证。

这种炸药的威力极大,在爆破工程中可以节省大量人力财力。因此,它刚一问世,就得到普遍运用。

诺贝尔的公司由此重新振兴起来。 正当诺贝尔四处推广由他发明的炸药的时候,却发生了一系列的意外爆炸事故,使人们对诺贝尔的新发明产生了怀疑和恐惧。瑞典政府下令禁止运输炸药,不准诺贝尔在陆地上试验,法国、英国、葡萄牙等国也下令禁止制造、贮存和使用新炸药,这使他的炸药和公司陷入困境之中。 面对四面楚歌的形势,诺贝尔决心走出困境。经过认真的多方思考和大量的秘密试验,诺贝尔首先解决了硝化甘油的就地制造问题,以避免长途运输中发生的爆炸危险。接着又集中精力研究硝化甘油的安全运输方法。经过反复试验,他终于找出稳定硝化甘油化学性质的方法,并且又利用硅藻土吸收硝化甘油的方法,制 成了两种安全的硅藻土猛炸药。为了解除人们的顾虑,挽回已经造成的不良影响,他亲自到各地表演,用事实证明猛炸药的爆破威力和安全性能。终于这种新型炸药又一次被利用到了开矿和筑路上。后来,就是这类炸药炸穿了阿尔卑斯山,提前好几年打通了长达14.5公里的隧道,节约开凿费用500多万元。诺贝尔也由此名扬天下,瑞典政府收回了当初的禁令,由驱逐变为欢迎,英国、法国、德国为他签发了发明专利证。诺贝尔的公司终于又柳暗花明。

------------------------------------------------------------------------------
爱迪生小时并不聪明,但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喜欢追根问底.有一次,父亲见他一动不动地趴在草堆里,非常奇怪地问:”你这是干什么?”小爱迪生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在孵小鸡呀!”原来,他看到母鸡会孵小鸡,想自己也试试.父亲又好气又好笑,告诉他,人是孵不出小鸡的.回家的路上,他还一个劲地盯着父亲问:”为什么母鸡能孵小鸡,我就不能呢?”从此,大家都说爱迪生是个”呆子”.有一次,为了想知道火的奥秘,他竟在邻居谷仓里燃起一堆火,引起了一场火灾.事后,他挨了父亲一顿毒打.

爱迪生7岁时上学,当时学校课程设置十分呆板,还搞体罚.幼小的爱迪生对此十分不满意.老师讲得枯燥无味,引不起他的兴趣.他功课学得不好,可脑子里却装着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同学们都说他笨,老师也说他是个低能儿.在学校学习不到3个月,他就被迫退学.这是他一生所受到的唯一的正规教育.

爱迪生的母亲亲自教孩子读书写字,不厌其烦地解答他所提出的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一次,母亲给他买了本《自然读本》,他立即被书上介绍的小实验迷住了.他在家里搞起了小实验室,把零花钱都用在购买实验用品上,一有空就做实验.

爱迪生11岁时,到火车上当了报童.在得到列车长允许以后,他在行李车的一个角落里,布置了一个简单的小实验室.一次,火车的震动把一瓶黄磷震翻在地,着起了火.火舌向行李堆舔去.爱迪生急忙脱下衣服扑打,拼命地喊:”救火啊!”大家闻声赶来,把火及时扑灭了.列车长勃然大怒,狠狠地打了爱迪生一记耳光,并把他的实验用品统统扔出车外,爱迪生的右耳被打聋了.

后来,爱迪生当了一名夜班报务员.一天清晨三四点钟,他下班扛起白天从旧书店买来的几十本书回住处.巡逻的警察远远看见他,疑心是小偷,就大声喊他站住.可惜他耳朵聋,听不见,仍然急急忙忙地赶路,警察以为他要逃跑,忙举枪射击.当呼啸的子弹擦着耳边飞过,爱迪生才站住了.警察追上来,一问才知道是个聋子,扛的全是旧书,不觉抽了一口凉气,说:”算你有运气,要是我的枪法准,那你白送了一条命!”

由于爱迪生对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受到了全世界的尊重.1922年,他被评选为美国当代12大伟人中的第一名.

② 世界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发明家

1、贝尔,发明了电话

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Alexander Graham Bell,1847年3月3日-1922年8月2日),美国发明家、企业家。

他获得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用的电话机的专利权,创建了贝尔电话公司(AT&T公司的前身)。关于电话的发明者尚存争议,美国国会2002年6月15日判定意大利人安东尼奥·梅乌奇为电话的发明者。

加拿大国会则于2002年6月21日通过决议,重申贝尔是电话的发明者,另外一部分人则认为伊莱沙·格雷是电话的发明者。

③ 世界上著名的发明家

世界十大发明者制
1.达芬奇(意大利)
发明的东西:计数器
2.特斯拉(美国)
发明的东西:无线电、特斯拉线圈,粒子束武器
3.伏特(意大利)
发明的东西:电池、起电盘
4.贝尔(法国)
发明的东西:电话
5.牛顿(英国)
发明的东西:微积分
6.莱特兄弟(美国)
发明的东西:飞机
7.富兰克林(美国)
发明的东西:双焦距眼睛、避雷针、电轮、三轮钟、自动烤肉机、玻璃乐器、高架取书器、新式路灯
8.瓦特(英国)
发明的东西:改进型蒸汽机
9.古腾堡(德国)
发明的东西:现代印刷术
10.爱迪生(美国)
发明的东西:灯泡、留声机、电影

④ 逃离死神的小发明家是谁

在欧洲的岛国英国林肯郡格兰瑟姆镇南面约10公里处,有个偏僻的乌尔索普村。

1642年12月25日圣诞节的清晨,静悄悄的乌尔索普村里一幢用石头砌成的小楼,不一会儿,从小楼里传出了婴儿落地的呱呱哭声。

产妇边呻吟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边望着自己的早产儿,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原来,这个只有1.5公斤重的男婴,不但瘦得可怜,而且出生不久就全身痉挛(luán),连呼吸都越来越急促。两个接生婆低声商量了一阵之后,决定到城里去求医购药,以尽力挽救这个垂危的小生命。

在古老的双层石砌的农舍里,只剩下照料他们母子俩的邻居依莎。那个刚出生的小婴儿,因痉挛的关系,呼吸越来越急促,啼哭不止,像是十分难受。

不久,两位接生婆及时带回来的药,使这个奄奄一息的婴儿,终于从死神的手中逃脱,侥幸地活下来。

汉娜妈妈为了纪念过世的丈夫,给这个婴儿起名伊萨克·牛顿。

一出生就失去父亲的牛顿,在母亲细心的呵护下,终于安然地度过了多病的童年。

年轻美丽的汉娜,经人介绍要改嫁邻近牧区一个牧师史密斯。史密斯牧师比汉娜大十多岁,也许是因为小牛顿身体弱小,说话有些迟钝(dùn),外表也显示不出来聪明的缘故,史密斯不愿让汉娜带着孩子过门。

双方商定的条件是:女方不带孩子,男方割让每年收入50英镑的土地给孩子。

在当时的英国,牛顿有50英镑的年收入,再加上自家年收入30英镑,便可以维持生活了。

牛顿的外婆是位勤劳善良、待人亲切和蔼(ǎi)的老人,女儿改嫁以后,她担负起照顾外孙的职责,对这个没了父亲、又离开了母亲的孩子特别疼爱。

牛顿的外祖母主要靠租佃过活,她也时常干些农活,还在家里饲养禽畜,所以小牛顿只顾自己玩耍。

就这样,牛顿从小养成孤僻的性格,不太喜欢和别的孩子玩,沉默寡(ɡuǎ)言,胆小腼腆。

牛顿特别喜爱大自然。自然界太美了,叫不上名字的树木、花草,五颜六色,光怪陆离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这都使牛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牛顿从小喜欢摆弄小物件,会制造各种小玩具。放学回家之后,他就拿起锤(chuí)子、锯什么的干起来。

有一次,外婆给他买了一套木工工具,他高兴极了,很快做了一辆四轮车。他把小车推到村边的山坡上,然后坐上去往下滑。不料,车轮碰上一块石头,小车翻进沟里,摔坏了。他伤心得大哭起来。看热闹的孩子们都笑他“傻”。

牛顿没有灰心。他又做了一个小水车,拿到河边去玩,一试验,水车真地转动起来。同学们这回才知道牛顿并不傻,而是个心灵心灵:心思灵敏。手巧的人。

1649年,牛顿被送到一所离家不远的小学去读书。

本来,牛顿还对学校抱着许多幻想,以为那一定是很有趣的地方,甚至想象老师也许会教他做风车呢。但一进学校,他的幻想就破灭了。老师不像他想象中的和蔼(ǎi),每天拿着教鞭,一会儿敲敲黑板,一会儿敲敲桌子,弄得人心惊胆战。而且,老师并不教学生做风车,而是要他们扳(bān)着指头数数儿,或到黑板上写字母……

牛顿对这些功课非常厌烦,期待中的好玩事儿一样也没有,因此他对学校生活非常失望,每天都要外祖母催促着才肯去上学。

牛顿在学校表现不佳,可对制作的兴趣始终不减。他制成了一架精致的水车模型,带到学校里。同学们看到这么漂亮的模型,都纷纷围拢过来,赞叹不已。当他们知道这是牛顿自己制作的时候,对牛顿不禁刮目相看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有一班上的大个子看牛顿居然抢了他的风头,大为不满,想羞辱他。他走过来看了看模型,撇撇(piě)嘴说:

“这根本不是牛顿做的。谁不知道牛顿是著名的笨蛋!”

“是我做的。”牛顿小声申辩。“怎么,你还不服?我问你,这水车既然是你做的,那你知道它为什么能转吗?”

牛顿确实没想过这个问题,一时语塞。

“骗子!”那大个子同学得意洋洋地说,一边拿起水车模型用力向地上摔去,然后转身想离开。

只见牛顿握紧了瘦小的拳头,用尽全身的力气,大声喊叫起来:

“你想干什么?你太欺负人了!”

随着喊叫声,牛顿猛地冲向那个摔坏水车的同学,连哭带叫发狂地攻击着。牛顿的举动使那个班上一向自诩(xǔ)为“大力士”的同学毫无准备,竟然在慌乱中被撞倒在地上。豁出命来的牛顿挥拳猛打,那大个同学居然被打得头破血流,连连求饶。

在一旁围观的男孩都睁大了眼睛,对牛顿的举动感到非常惊讶:呀!牛顿不是好欺侮的,看他现在多么凶猛!

这是牛顿有生以来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打架。这场架,大大改变了牛顿的一生。从前他总是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柔弱的人,别人嘲笑他,他也不敢讨回公道,总是一味忍气吞声,别人也因此更加看不起他。经过这次的打架事件,他知道:要赢得别人的尊重,就要事事胜过别人,不仅要在平常得到别人的尊重,也要在学业上领先其他同学。

牛顿升入中学后,也许是因为课程科目比小学多了,学习有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各科成绩都不十分好。

同班同学中,有人过去学习基础好,到校后刚刚取得一点点成绩就沾沾自喜沾沾自喜:形容自以为很好而得意的样子。,他们在牛顿的背后指指点点,说牛顿是“呆子”,而他们却自认为是“天才”。

对周围同学背后的种种议论,牛顿毫不介意,置之不理,仍然我行我素。上课时,他认真听讲,课后,他认真完成作业,严格地遵守学校的纪律。

放学后,牛顿从不在学校逗留,也从不到街头去玩耍,他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回到药店的二楼居室,关上房门,常常沉浸在独自思考中。这是他不同于一般儿童的地方。

有一段时间,牛顿放学后先不回药店,却背着书包跑到格兰瑟姆镇的野地里,他是去观察风力和风向,然后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去改进以前制作的风筝。

一天,夕阳西下,格兰瑟姆镇的广场上聚集着一群中小学生,他们将各种风筝放上天空,有老鹰、有蜻蜓、有别有蝴蝶……

人群中一个孩子高喊:“快看,那个风筝飞得多高!”

怎么,那上面好像挂着个小灯笼?”

“那是谁放的风筝啊!”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

一会儿,大家弄清楚了,那是牛顿放的风筝,他的风筝与其他孩子的不同,不是从商店买的,而是他自己动手制作的。

格兰瑟姆镇与乌尔索普比较起来,不仅地方大,而且也先进得多。镇上有一座风车磨房,牛顿每当经过这里,都要琢(zhuó)琢磨:思考;考虑。磨:风车为什么会转动呢?一向有好奇心的牛顿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牛顿经过反复观察,风车渐渐在脑子里活起来。他回到自己的小房间以后,就凭着记忆勾画草图。草图画成后,牛顿兴奋极了,他跑着去找好朋友,药店老板的女儿斯托丽,经过一番努力,两个小伙伴亲密合作,一架风车模型制成了。

药店老板克拉克先生,见到精致的风车模型,赞不绝口。他对牛顿说:“伊萨克,如果你愿意的话,就把它安装在药店的屋顶上吧!”

自此,风车在药店的屋顶上随风转动,吸引着过往的行人,它自然成了药店的招牌。

打这以后,克拉克先生明确表示,凡是药店里的物品,只要是牛顿感兴趣的,无一不可以供他动脑筋去研究。

药店里有一个沙漏时钟,它引起了牛顿的好奇,勾起了他研究的兴趣。

牛顿喜欢上沙漏时钟,就天天观察来观察去。他看到沙漏时钟有上下两个容器,沙就是通过中间连接容器的线管,从上方慢慢落入下方,而下边的容器外面有表示时间的刻度,根据沙子落下的多少来看时间。于是,他发现,由于沙子流动的快慢不均匀,所以造成计时不够准确。

这时候,牛顿联想到过去曾经读过的一本书,那上面记载有水漏时钟的说法。他觉得水漏时钟似乎比较精确,只要开一个非常小的洞,让水一滴一滴均匀地滴落,不是计时就会更准确了吗?他想着想着,就开始动手干起来。

当牛顿制成水漏时钟时,已是第二天清晨了,牛顿打开窗子,贪婪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

“当、当、当……”教堂响起了洪亮的钟声。

这钟声每天早晨6时敲响。这时,牛顿快速把水装入槽,把指针拨向6点。

牛顿跑下楼去,今天是礼拜天,他快步涌入人流,到教堂去做礼拜。当他做完礼拜,飞快地跑上药店二楼时,见到水漏时钟正指着7时24分。牛顿怎能不高兴呢?他制作的水漏时钟能正确指示到分。

就在牛顿制作水漏时钟以前,意大利的科学家伽里略在1583年发现了摆的等时性,从那时起世界上开始有了机械钟表。可是,由于钟表的每个零件都需要经过手工精细制作,价格十分昂贵,所以当时一般的家庭还是使用沙漏时钟的多。

“牛顿制成了水漏时钟!”

“这可真不简单啊!”

这消息很快在格兰瑟姆镇上传开了,人们扶老携(xié)幼,都赶着来参观。消息传到格兰瑟姆中学,校长欣喜异常,也赶来参观。

格兰瑟姆镇因此热闹非凡,人们为这件事轰动了!

爱动脑筋的牛顿,不仅在发明创造上心灵手巧,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各门功课的成绩也日趋进步。他读书喜欢钻研,爱提问题,也乐于和同学们共同研究探讨。他的热情、他的虚心,受到老师的喜爱,也得到同学们的赞扬。

1656年,当牛顿14岁的时候,他的继父史密斯去世了。

汉娜带着与牛顿同母异父的两个妹妹、一个弟弟回到乌尔索普村。这时为生活所迫的牛顿,也中断了学习,他的母亲亲自到格兰瑟姆镇把牛顿接回家。

回到乌尔索普的牛顿,成了一家的顶梁柱。汉娜把经营家业和耕种农田的事交给了牛顿,他不得不挑起这副担子。

有一次,牛顿赶着几只羊到野外去,羊去吃草了,他便拿起书专心致志专心致志:一心一意;集中精神。读起来。由于全身心投入读书中,就忘掉了周围的一切,羊闯进邻居的庄稼地,糟蹋糟蹋:浪费或损坏。了禾苗,他竟一无所知。邻居找到他,他忙着去道歉。

1658年的一天,一场罕见的风暴袭击着英伦三岛。风暴引起河水泛滥,树木也被连根拔起。

牛顿的家乡林肯郡(jùn)乌尔索普村也遭到劫(jié)难。风暴袭来了,树被刮得东倒西歪,农田里庄稼倒伏,村子里能干活的人,无一不冒着狂风暴雨,下到田里抢救压稼。

牛顿面对这少见的大风暴十分感兴趣。他想知道:这么强的风能把树吹倒,究竟它有多大的力啊!牛顿脑子里闪过这个念头,便兴奋得犹如着了魔。他在狂风中奔跑起来。

自从牛顿中途辍学后,格兰瑟姆中学的不少老师和同学都为这位初露才华的学生惋惜,特别是中学的校长时时挂记着牛顿。

这天,格兰瑟姆中学的校长也亲自到牛顿家里,校长是来说服汉娜让牛顿复学的。

在牛顿即将复学的日子里,詹姆士牧师嘱咐外甥说:“伊萨克,你就要回到中学读书去了。要记住,要么你是一个无所事事的大废物,要么你是一个大天才。究竟是什么,只有天晓得了!”

牛顿再次进入格兰瑟姆中学后,刻苦学习,他对数学、几何学特别钟情。除此之外,他还用心学习拉丁文、神学。为此,校长经常表扬他,并号召其他同学向他学习。

⑤ 求发明家的发明被迫害的故事

哥白尼:在古代,人们由于眼界狭小,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是有限的,太阳、版月亮和众星都围权绕地球运行.16世纪,波兰杰出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根据30年的天文观察和推算,认为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样,在每时每刻地环绕太阳运转.但那时欧洲的封建教会不支持这样的观点,谁提出这个观点,就会遭到教会审判异端教徒的法庭的迫害.所以,哥白尼直到临死前,才把自己关于“太阳中心说”的著作发表.
意大利的科学家布鲁诺:他是哥白尼的推崇者,而且发展了哥白尼的学说.他指出宇宙中有许许多多像太阳系一样的星系,而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中心.由于热情传播这一新天文学说,他被教会推到审判异端的宗教法庭,在监禁7年后被活活烧死.
伽利略:17世纪,意大利的天文学家伽利略,非常赞同哥白尼的观点,他寻找方法,给这种观点以科学的证实.但是他还是遭到了教会的谴责.宗教法庭把他传去,不断地审讯他,折磨他,让他跪下宣誓放弃自己的观点.但是当伽利略站起来后,他不禁喃喃自语道:“可是,地球仍然在转动呀!”后来,伽利略被监禁在家中,不许外出.

⑥ 我国有哪些著名的发明家

鲁班 建筑 春秋战国 木工用的 锯子、曲尺、墨斗、刨子、铲子、铺首、钻、凿等 鲁班--春秋战国时代鲁国人,姓 公输,名般,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建筑师。鲁班他有很多发明创造,如木工用的 锯子、曲尺、墨斗、刨子、铲子、铺首、钻、凿等。攻城用的可活动的云梯。相传,锁也是鲁班发明的。

喻皓 建筑 北宋初年 《木经》 喻皓--亦称预浩,是中国五代末年,北宋初年的建筑师。出生于杭州,他设计的最杰出的建筑是北宋国都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安远门内开宝寺中的灵感塔。他还写了一部木工手艺的书--《木经》,共 3 卷。他有造塔鲁班之称。

祖冲之 数学 南朝 л的更精确的上下界 祖冲之--南朝的祖冲之利用刘微的割图术提出了 л的更精确的上下界。 即3.1415926〈л〈3.1415927。

刘微 数学 225 ~ 295年 割图术 刘微--魏晋时期的刘微,发明了割图术的方法,他取л值3.14。他还发明了介线性方程组的新分法。提出了不定方程问题,建立了等差级数前几项和公式。刘微应和欧几里德、阿基米德相提并论。

朱世杰 数学 元代 《四元玉鉴》 朱世杰--中国元代数学家。1299 年编撰成中国第一本算学启蒙,从四则运算到天元术,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1303年,他又写成了 《四元玉鉴》,把天元术推广为“四元术”,这是一种高次方程的解法(最高可包括4个未知数)。欧洲到 1775 年才提出同样的解法 ——消元法。美国科学史家萨顿评价他所著的《四元玉鉴》是整个世界中最杰出的数学著作之一。

张衡 天文学 东汉时期 漏水转浑天仪、候风地动仪 张衡--是中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对在宇宙结构的认识上,张衡是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天像个鸡蛋壳,地像鸡蛋黄,天大地小,他认为天壳之外还有无限的宇宙。张衡设计和制造了漏水转浑天仪、候风地动仪,并对日月星辰做了许多观测和分析。他测量出了太阳和月亮的角直径是周尺的1/736,即29'24'。他统计出在中国的中原地区能看到的恒星约有2500颗。国际天文学会为了纪念张衡对天文学的突出贡献,将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

郭守敬 天文学 元代 高表、玲珑仪、观象台计 16 种仪表 郭守敬--是中国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他创制了高表、玲珑仪、观象台计 16 种仪表,仪器专门测量天体使用。还制作了简仪,现存紫金山天文台。郭守敬测定了黄赤交角。法国科学家 Laplace 提出黄赤交角变小理论,引用的根据就是郭守敬的。丹麦天文学家第谷所做的同类测量比郭守敬晚300年。

姓名 领域 年代 发明作品 简介
石申 天文学 战国时期 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 石申--战国时期的天文学家,石申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西汉后,人们尊称“天文”一书为“石氏星经”。书中标有 121 颗恒星的位置,书中还记有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及交食等情况。石申编制了最早的星表。并称之“少阳”已认识到能自身发光。

刘焯 天文学 隋代 《皇极历》 刘焯--隋代天文学家。创制了《皇极历》,他首先考虑到了日、月视运动的不均匀性,创立了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计算日月视运动的速度。同时他把差岁改为 75 年差一度。

一行 天文学 唐代 《大衍历》 一行--唐代天文学家。他编制出一部新的历法《大衍历》,它包括十篇历议,是古代非常先进的历法。早在公元前 13 世纪,中国人以太阳和月亮运动为依据,创立了一种阴阳历法。

杨忠辅 文学家 南宋时期 《统天历》 杨忠辅--中国南宋时期天文学家。他创制了《统天历》,他确定回归年长度为 365.2425 日。并发现回归年长度有消长现象。

洛下闳 天文学 汉代 赤道式仪器 洛下闳--中国汉代天文学家。改创了赤道式仪器,定下了赤道式浑仪的基本结构。

苏颂 天文学 宋代 天象仪 苏颂--中国宋代天文学家。和韩公廉合作制成了天象仪及水运仪象台,是中国古代第一架天象仪。有 8 人高,每层有门,一到时间门开,木人出来报时。(后面有漏壶和机械系统)。

莘七娘 10 世纪 孔明灯,走马灯 莘七娘——在10世纪时发明了松脂灯(孔明灯)作为打仗时的信号灯,这是中国人最早利用热气球。同时发明了走马灯,这是航空燃气涡轮的始祖。

裴秀 224~271 创立了绘制平面地图的理论“制图六体” 裴秀——在中国最早创立了绘制平面地图的理论“制图六体”。并绘制了《禹贡地域图》。

马钧 机械设计 三国时代 龙骨水车(又叫翻车) 马钧——魏国人,杰出机械设计和创造家。三国时代创制了龙骨水车(又叫翻车),他能连续提水,灌溉用的水机具——桔槔。结构非常巧妙,有天下之名巧之称。

姓名 领域 年代 发明作品 简介
李春 桥梁设计 605~617 赵州桥 李春—— 605~617 年,首创了在主拱图上设小腹拱的敞肩式拱桥。有名的赵州桥就是他设计的。

丁缓 发明家 汉代 被中香炉、常满灯、旋转风扇 丁缓——汉代,在 180 年生于长安。发明的物品有被中香炉、常满灯、旋转风扇,有长安巧工之称。

沈括 科学家 宋朝 石油命名最早由他提出 沈括—— 1031~1095 年,宋朝科学家,石油命名最早由他提出。

蔡伦 62~121 纸 蔡伦—— 62~121 年,蔡伦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造纸成功。 105 年将此发明报皇帝。于 114 年被皇帝封为龙亭侯。当时人称纸为蔡侯纸。 12 世纪,造纸术间接传到欧洲。 13 世纪,蒙古人用蔡侯纸在波斯发行第一批纸币。 14 世纪,朝鲜、越南、日本也开始使用纸币。纸牌然后经由阿拉伯国家再传到欧洲。

毕升 1041~1048 活字印刷术 毕升—— 1041~1048 年,中国北宋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杜诗 91~不祥 水力鼓风机 杜诗—— 91 年,河南人。首创了水力鼓风设备水排。即利用水力推动风扇鼓风。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力鼓风机,比欧洲早了 1100 年。

浦元 三国时期 淬火技术 浦元—— 300 年,三国时期。首创淬火技术,使钢刀坚而有弹性。

孙子 三国时期 孙子算经 孙子—— 300 年,乘余定理的起源一题为“物不知数”,写了“孙子算经”一书系统论述了筹算记数制。

秦九韶 数学 1202~1247 创立解一次同余式的“大 衍求一术”和求高次方程数值解的正负开方术 秦九韶—— 1202~1247 年,中国数学家。写有《数书九章》,创立解一次同余式的“大 衍求一术”和求高次方程数值解的正负开方术。

李治 数学 测园海镜 李治——中国数学家,著有“测园海镜”是中国第一本系统改述“天元术”的巨书。

沈括 宋朝 沈括发现用细线系在磁针的中央(指南针),并将其悬挂起来。经过观察、发现,写进了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以后人们把用磁铁制作的针成为指南针,还有指南桌。 13世纪到东方玩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见到了指南针,并把它传到了欧洲。

墨子 公元前 400 年 提出光是直线传播的论点 墨子——公元前 400 年,墨子一书论述了杠杆平衡,提出光是直线传播的论点。

⑦ 著名发明家有哪些

1、达·芬奇是列奥纳多·迪·皮耶罗·达·芬奇 (意大利文原名: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1452年4月15日公—1519年5月2日),意大利著名画家、科学家,与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并称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之一。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是发明家、 医学家、 生物学家 、 地理学家 、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他全部的科研成果保存在他的手稿中,大约有15000多页,爱因斯坦认为,达·芬奇的科研成果如果在当时就发表的话,科技可以提前半个世纪。

2、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年7月10日~1943年1月7日),塞尔维亚裔美籍发明家、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他被认为是电力商业化的重要推动者之一,并因主持设计了现代交流电系统而最为人知。

3、亚历山德罗·朱塞佩·安东尼奥·安纳塔西欧·伏特伯爵(Count Alessandro Giuseppe Antonio Anastasio Volta,1745年2月18日-1827年3月5日),意大利物理学家。

因在1800年发明伏打电堆而著名。后来他受封为伯爵。

4、艾萨克·牛顿(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网络全书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

5、 莱特兄弟(Wright Brothers)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哥哥是威尔伯·莱特(Wilbur Wright,1867年4月16日—1912年5月12日),弟弟是奥维尔·莱特(Orville Wright,1871年8月19日—1948年1月30日)。

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首次试飞了完全受控、依靠自身动力、机身比空气重、持续滞空不落地的飞机,也就是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一号”。

⑧ 死于自己发明的发明家有哪些

发明创造是人类的天赋,有些发明可以让我们战胜自然,例如火和工具;有些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例如飞行器;有些发现能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所生活的世界,例如元素周期表。

但发明不一定都是好的东西,例如舰船大炮,这是把双刃剑,有风险也有回报,例如在历史上就有一些发明家,因为自己的发明推动了人类的进步,但却不幸死于自己的发明。

有些令人惋惜,有些则让人哭笑不得,甚至由于他的发明对人类造成的伤害,还被评为了历史上最糟糕的发明家。

以下就是7位因自己的发明而死亡的发明家。

亚历山大·波格丹诺夫

他是18世纪瑞典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化学家,发现了很多的化学元素,最著名的就是钨、钼、锰、氯,甚至还有氧,但他当时没有意识到他发现了地球上生命作为重要的化学元素。

最后氧气的发现被英国化学家约瑟夫·普里斯特利首先发表。

舍勒跟我国古代的神农有同样的坏习惯,发现了新东西喜欢放嘴里尝一尝,这个过程被称为品味测试,可以直到这种化学元素的味道,但是他起初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化学元素其中有些是剧毒。

直到有一次他测试氰化氢的时候差点丧命,但依旧没有改掉这个坏习惯,最终他死于汞中毒。所以说喜欢尝未知的东西是一个坏习惯。

让·弗朗索瓦·德罗齐耶

人类飞天是由来已久的梦想,最初的插翅飞行、坐火箭飞行都以失败告终,也有一些勇敢的人在这些尝试中付出了生命。

而德罗齐耶也有同样的梦想,1783年世界上第一个热气球升空,这次飞行虽然没有载人,但是为人类飞天提供了一个不错的思路。

这也是德罗齐耶看到热气球以后产生的想法,他首先利用热气球将鸡、鸭、羊送上天空,并成功返回,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它乘坐热气球实现了载人飞行,高度达到了

让-弗朗索瓦是一位化学和物理老师。1783年,他目睹了世界上第一次气球飞行。这段经历使他对飞行感应产生了强烈的热情。他帮助一只鸡、一只鸭和一只羊自由飞行。在这之后,他第一次乘坐热气球进行载人飞行,到达了900米的高度,并安全着陆。

俗话说见好就收,可德罗齐耶并不满足,他打算乘坐热气球从法国穿越英吉利海峡去英国逛一圈,事实证明这是他最后的一次飞行,当热气球上升到400米时,漏气摔死了。

居里夫人

这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一位科学家,也是在两个不同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她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和放射性元素打交道,但可惜的以人类当时的认知并不知道放射性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所以玛丽·居里经常会将装有放射性的元素的试管放到自己的口袋,办公桌的抽屉里,而且经常会在夜间思考问题睡不着觉的时候来到实验室将放射性元素拿到手里,被它们发出的蓝绿色辉光所吸引。

现在我们很清楚,短时间接触放射性元素没有太大的问题,我们甚至可以把用于核电站提纯后的铀235拿在手里,但是长期的接触肯定会超过可接受的辐射剂量,患上放射性导致的疾病。

1934年7月4日居里夫人因为长期的放射性照射,倒在了通往科学真理的道路上。她的一生非常的坎坷,真的令人惋惜。

阅读全文

与成功逃生发明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浙江省温州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592
马鞍山全套多少钱 浏览:568
艾丁顿发明了什么 浏览:651
希腊谁创造了人类 浏览:415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66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案 浏览:752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总结 浏览:490
郴州学府世家纠纷 浏览:197
马鞍山ok论坛怎么删除帖子 浏览:242
马鞍山恒生阳光集团 浏览:235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
乡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310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