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人类创造的温度记录

人类创造的温度记录

发布时间:2021-06-07 14:19:24

Ⅰ 人类制造得到过的最高温度.

我国的“人造太阳”核聚变实验装置创下了5500万度的国内最高温度记录.欧洲、美国的核聚变装置使用氘、氚混合燃料,获得过上亿摄氏度的等离子体,而且获得了上万千瓦的输出功率,使人类以可控方式获得了聚变能.

Ⅱ 人类是怎样造出迄今为止最高温度的有何过程

中国“人造太阳”再度传来好消息,我国大型核聚变实验装置“东方超环”(EAST)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实现等离子中心电子温度1亿摄氏度10秒运行。由于装置中心的超高温度堪比太阳,因此才有了“人造太阳”之称。对于在夏季高温下就已经酷热难耐的人类来说,这么高的温度确实难以想象。


该装置之所以能够承受如此高的温度,还要从它的构造说起。整个托卡马克装置之内几乎处于真空状态,只有非常稀薄的等离子体被约束在内。这一比例即使与稀有气体在空气中的占比相比,也是不值一提。而这些等离子体虽然在装置内部,但是并不会直接接触装置的内壁,加上周围没有传导介质,烧毁内壁根本不可能。

Ⅲ 人类制造的最低温度是多少

直到1908年,荷兰莱顿大学的物理学家海克·卡末林·昂内斯终于将其液化,并创造出了新的低温记录—— -269 °C(4K)。

Ⅳ 人类能制造的最高与最低的温度分别是几度


5.1亿摄氏度

人类所能产生的最高温度是5.1亿摄氏度枣约比太阳的中心热30倍,该温度是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等离子物理实验室中的托卡马克核聚变反应堆利用氘和氚的等离子混合体于1994年5月27日创造出来的.
绝对零温度-即绝对温标上的零开-相当于-273.15°C,当达到这一温度时所有的原子的分子热量运动都将停止.所达到的最低温度为280微微开,该温度是1993年2月于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低温实验室利用核去磁装置产生并宣布的.




Ⅳ 人类所能创造的最低温度是多少由谁发现

人类所能产生的最高温度是5.1亿摄氏度枣约比太阳的中心热30倍,该温度是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等离子物理实验室中的托卡马克核聚变反应堆利用氘和氚的等离子混合体于1994年5月27日创造出来的.
绝对零温度-即绝对温标上的零开-相当于-273.15°C,当达到这一温度时所有的原子的分子热量运动都将停止.所达到的最低温度为280微微开,该温度是1993年2月于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低温实验室利用核去磁装置产生并宣布的.

Ⅵ 人类历史上发烧的最高纪录是多少度啊

人类历史上发烧的最高纪录是46.5℃。

1980年7月10日,一个亚特兰大的黑人,52岁的威利·琼斯,因为当时气温为32.2而中中暑并发烧,体温高达46.5℃,但他在医院呆了24天,幸运的活了下来。他持有吉尼斯世界记录荣誉,这项记录为“世界上最高体温的人”。

(6)人类创造的温度记录扩展阅读:

36.1℃-37.2℃(97-99华氏度):这是人体的正常体温范围。因为人个体的差异,性别不同体温也不同,身体部位的温度也不同。一般口腔温度36.7~37.7℃,腋窝温度为36.0~37.4℃,直肠温度为36.9~37.9℃。直肠温度最接近人体内部温度,但不方便测量,通常在腋下测量。

人体温一般38℃或者更高,就需要引起注意,进行降温和治疗。39℃以上的高烧需要用药物降温。41.6℃(107华氏度)是极度高烧了,是一般人体承受的极限发热温度,可能会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引起癫痫发作。需要及时物理降温和退烧药物治疗。

Ⅶ 人类能创造东西的最低温度是多少度。摄氏度。

民国二十年即1931...最低温度出现在1月6日,为摄氏零下14度

Ⅷ 人类能制造最高温度是多少 有极限吗

法国科学家用激光脉冲刷新温度提升纪录 法国科学家最近用激光脉冲穿透纯蓝宝石,使材料温度提升的速度快于以往任何一种爆炸,从而刷新了单位时间内温度提升的纪录。 据《自然》杂志网站13日报道,法国波尔多大学物理学家推断,在这次实验中,激光脉冲每秒能将材料温度提高100亿亿摄氏度,但目前整个过程还只能维持几个飞秒(1个飞秒为1000万亿分之一秒)。 他们说,这种剧烈的加热过程制造出了直径几千分之一毫米的微型火球。

绝对至高温度一般被称为普朗克温度,以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命名,是温度的单位,简记为Tp。它是自然单位系统中普朗克单位,并且是代表着量子力学中的一个基础极限的普朗克单位。普朗克温度是温度的基础上限;现代科学认为推测任何物质比这温度更高就是毫无意义的。据现时的物理宇宙学,这是宇宙大爆炸第一个瞬间(第一个单位普朗克时间)的温度。
普朗克温度 Tp=1.416833(85) × 10的32次方K

Ⅸ 人类最高可以制造的多少温度

欧洲的强子对撞机的粒子对撞实验可产生五万亿摄氏度高温。

Ⅹ 人类所能制造出来的最低温度是多少`

绝对零度,也就是-273.15℃(摄氏度)。
没有一个地方有这个温度,人类也不可能制造出来这个温度,只能无限的接近。在这温度下物体没有热能。

定义或解释

理论上的最低温度,把-273.15℃定作热力学温标(绝对温标)的零度,叫做绝对零度(absolute zero)。 绝对零度的单位是开尔文(K±)

说明

①在中学阶段,对于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间的换算,是取近似值T(K)=t(℃)+273。实际上,如以水的冰
点为标准,绝对零度应比它低273.15℃所以精确的换算关系应该是T(K)=t(℃)+273.15。

②绝对零度是根据理想气体所遵循的规律,用外推的方法得到的。用这样的方法,当温度降低到-273.15℃时,气体的体积将减小到零。如果从分子运动论的观点出发,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由温度T确定,那么也可以把绝对零度说成是“理想气体分子停止运动时的温度”。以上两种说法都只是一种理想的推理。事实上一切实际气体在温度接近-273.15℃时,将表现出明显的量子特性,这时气体早已变成液态或固态。总之,气体分子的运动已不再遵循经典物理的热力学统计规律。通过大量实验以及经过量子力学修正后的理论导出,在接近绝对零度的地方,分子的动能趋于一个固定值,这个极值被叫做零点能量。这说明绝对零度时,分子的能量并不为零,而是具有一个很小的数值。原因是,全部粒子都处于能量可能有的最低的状态,也就是全部粒子都处于基态。

③由于水的三相点温度是0.01℃,因此绝对零度比水的三相点温度低273.16℃。

绝对零度表示那样一种温度,在此温度下,构成物质的所有分子和原子均停止运动。所谓运动,系指所有空间、机械、分子以及振动等运动.还包括某些形式的电子运动,然而它并不包括量子力学概念中的“零点运动”。除非瓦解运动粒子的集聚系统,否则就不能停止这种运动。从这一定义的性质来看,绝对零度是不可能在任何实验中达到的,但目前科学家已经在实验室中达到距离绝对零度仅百万分之一摄氏度的低温。所有这些在物质内部发生的分子和原子运动统称为“热运动”,这些运动是肉眼看不见的,但是我们会看到,它们决定了物质的大部分与温度有关的性质。 正如一条直线仅由两点连成的一样,一种温标是由两个固定的且可重复的温度来定义的。最初,在一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水银柱,或760托)时,摄氏温标是定冰之熔点为0℃和水之沸点为100℃,绝对温标是定绝对零度为0K和冰之熔点为273K,这样,就等于有三个固定点而导致温度的不一致,因为科学家希望这两种温标的度数大小朝等,所以,每当进行关于这三点的相互关系的准确实验时,总是将其中一点的数值改变达百分之一度。 现在,除了绝对零度外,仅有一固定点获得国际承认,那就是水的“三相点”。1948年确定为273.16K,即绝对零度以上273.16度。当蒸气压等于一大气压时,水的正常冰点略低,为273.15K(=0℃=32°F),水的正常沸点为373.15K(=100℃=212°F)。这些以摄氏温标表示的固定点和其他一些次要的测温参考点(即所谓的国际实用温标)的实际值,以及在实验室中为准确地获得这些值的度量方法,均由国际权度委员会定期公布。

科学家在对绝对零度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些奇妙的现象。如氦本是气体(氦是自然界中最难液化的物质),在-268.9℃时变成液体,当温度持续降低时,原本装在瓶子里的液体,却轻而易举地从只有0.01毫米的缝隙中,很容易地溢到瓶外去了,继而出现了喷泉现象,液体的粘滞性也消失了。

为什么不能达到绝对零度

1848年,英国科学家威廉·汤姆逊·开尔文勋爵(1824~1907)建立了一种新的温度标度,称为绝对温标,它的量度单位称为开尔文(K)。这种标度的分度距离同摄氏温标的分度距离相同。它的零度即可能的最低温度,相当于摄氏零下273度(精确数为-273.15℃),称为绝对零度。因此,要算出绝对温度只需在摄氏温度上再加273即可。那时,人们认为温度永远不会接近于0K,但今天,科学家却已经非常接近这一极限了。

物体的温度实际上就是原子在物体内部的运动。当我们感到一个物体比较热的时候,就意味着它的原子在快速运动:当我们感到一个物体比较冷的时候,则意味着其内部的原子运动速度较慢。我们的身体是通过热或冷来感觉这种运动的,而物理学家则是绝对温标或称开尔文温标来测量温度的。

按照这种温标测量温度,绝对温度零度(0K)相当于摄氏零下273.15度(-273.15℃)被称为“绝对零度”,是自然界中可能的最低温度。在绝对零度下,原子的运动完全停止了,并且从理论上讲,气体的体积应当是零。由此,人们就会明白为什么温度不可能降到这个标度之下,为什么事实上甚至也不可能达到这个标度,而只能接近它。

自然界最冷的地方不是冬季的南极,而是在星际空间的深处,那里的温度是绝对温度3度(3K),即只比绝对零度高3度。

这个“热度”(因为实际上我们谈到的温度总是在绝对零度之上)是作为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留存至今的热度,事实上,这是证明大爆炸理论最显著有效的证据之一。

在实验室中人们可以做得更好,能进一步地接近于绝对零度,从上个世纪开始,人们就已经制成了能达到3K的制冷系统,并且在10多年前,在实验室里达到的最低温度已是绝对零度之上1/4度了,后来在1995年,科罗拉多大学和美国国家标准研究所的两位物理学家爱里克·科内尔和卡尔威曼成功地使一些铷原子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温度,即达到了绝对零度之上的十亿分之二十度(2×10^-8 K)。他们利用激光束和“磁陷阱”系统使原子的运动变慢,我们由此可以看到,热度实际上就是物质的原子运动。非常低的温度是可以达不到的,而且还要以寻求“阻止”每一单个原子运动,就像打台球一样,要使一个球停住就要用另一个球去打它。弄明白这个道理,只要想一想下面这个事实就够了。在常温下,气体的原子以每小时1600公里的速度运动着,而在3K的温度下则是以每小时1米的速度运动着,而在20nK(2×10^-8 K)的情况下,原子运动的速度就慢得难以测量了。在20nK下还可以发现物质呈现的新状态,这在70年前就被爱因斯坦和印度物理学家玻色(1894~1974)预见了。

事实上,在这样的非常温度下,物质呈现的既不是液体状态,也不是固体状态,更不是气体状态,而是聚集成唯一的“超原子”,它表现为一个单一的实体。

时间会停止

当在绝对温度时,时间会停止。这个问题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至今还是有争议。
正方(时间会停止)认为:绝对零度在宇宙中是存在的,在宇宙的某些地方,当巨大的能量被黑洞吸走时产生绝对零度,由于时间也是一种能量形式,所以在那一刻,时间也是停止的。宇宙中有存在绝对零度的地方,甚至有低于零度的地方,那些低于零度的情况由反物质构成。 也就是说我们的分子运动需要提供能量,而反物质运动则吸收能量,所以绝对零度可以达到,只不过我们没有发现,也没法发现。 正如数字有正负,电流有正负,性别有男女一样,你凭什么说就没有低于绝对零度的负温度?
科学家们都没有否认在绝对0时刻,就是时间的起源之前时空的可知性,你又凭什么断定在0度之下的温度不存在?
反方认为(时间不会停止):从哲学角度说,物质的静止和运动都是相对的,时间如果记录着物质的发展和变化的话,它记录物质的运动状态,那么可不可以记录物质的静止状态? 绝对零度下,不是一切都停止了,停止的只是物质的分子运动,所以,综上所述,绝对零度下的时间肯定还是运动的。除非这个世界里,时间不再存在。 可是如果宇宙的全部物质都是绝对零度那么时间也应该停止了吧!

阅读全文

与人类创造的温度记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浙江省温州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592
马鞍山全套多少钱 浏览:568
艾丁顿发明了什么 浏览:651
希腊谁创造了人类 浏览:415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66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案 浏览:752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总结 浏览:490
郴州学府世家纠纷 浏览:197
马鞍山ok论坛怎么删除帖子 浏览:242
马鞍山恒生阳光集团 浏览:235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
乡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310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