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叶酸的发明

叶酸的发明

发布时间:2021-06-06 22:10:44

Ⅰ 磺胺药是谁发明

德国医生杜马克发明了磺胺药。磺胺有着一种特殊的杀死细菌的方法。原来,细菌在内生长繁容殖的时候需要一种生长代谢物质,这种生长代谢物质叫对氨基苯甲酸,它在酶的参与下合成叶酸,进一步再合成催化蛋白质、核酸合成的辅酶F。在这个代谢途径中如果发生某种障碍,就会使这些致命菌的生长繁殖受抑制。在化学药品中,磺肢的结构与对氨基苯甲酸很相似,当磺胺存在时,细菌体内合成叶酸的酶由于不能明察秋毫,就会把磺胺当作对氨基苯甲酸结合,这样菌体合成的叶酸就成了“假叶酸”,“假叶酸”不能继续再合成辅酶F,结果致命菌代谢发生紊乱,进而死亡。而人和动物可利用现成的叶酸生活,因此不受磺胺的干扰。

磺胺类药物能治疗多种传染性疾病,能抑制大多数革兰氏阳性细菌。如肺炎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等和某些革兰氏阴性细菌(如痢疾杆菌、脑膜炎球菌、流感杆菌)的生长繁殖,对放线菌引起的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

Ⅱ 哪个牌的叶酸比较好

我吃的是斯利安叶酸,斯利安的主要作用是预防胎儿先天性神经管畸形(如无脑畸形、脊柱裂、脑脊膜膨出等)。斯利安是药,是非常安全可靠的预防用药。它开创了我国口服预防用药的先河。是我国国家药监局首例批准的除疫苗外的口服预防用药,也是唯一被国家药监局批准有预防胎儿先天性神经管畸形适应症的药。已经经过十几年几千万人的应用证实,对孕妇和胎儿非常安全,是卫生部和中国妇婴保健中心重点推荐产品。

Ⅲ 发明大王爱迪生

美国发明家。以创抄办工厂袭实验室、开辟使技术开发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的途径而名垂史册 。1847 年2月11日生于俄亥俄州的迈兰的一个荷兰移民家庭。1931年10月18日于新泽西州西奥兰治逝世 。幼时只受过3个月正规教育 。12岁起做过报童、小贩、报务员等以自谋生计。因受M.法拉第的影响,一生从事电学实验研究和发明。1868年他发明了一台选票记录仪想推销给国会,但没有被采用。爱迪生的第一项发明没有找到市场使他更注意发明的实用性。1869年,爱迪生由波士顿移居纽约。他改进了金指示器电报公司的电报机,得到公司经理的赏识 ,受聘月薪300美元( 这在当时是很高的月薪 )。1870 年 ,移居新泽西州 ,开始他的高效发明时期 。1874年改进了打字机 。1876年 ,给A.G.贝尔发明的电话加装了炭粒话筒,提高了受话的声响。

Ⅳ 维生素是谁发明的

维生素是艾克曼在1906年发明的。

1897年,艾克曼在爪哇发现只吃精磨的白米即可患脚气病,未经碾磨的糙米能治疗这种病。并发现可治脚气病的物质能用水或酒精提取,当时称这种物质为“水溶性B”。

1906年证明食物中含有除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水以外的“辅助因素”,其量很小,但为动物生长所必需。

1911年卡西米尔·冯克鉴定出在糙米中能对抗脚气病的物质是胺类,性质和在食品中的分布类似,且多数为辅酶。有的供给量须彼此平衡,如维生素B1,B2和PP,否则可影响生理作用。

维生素B复合体包括:泛酸、烟酸、生物素、叶酸、维生素B1(硫胺素)、维生素B2(核黄素)、吡哆醇和氰钴胺。将胆碱、肌醇、对氨基苯酸、肉毒碱、硫辛酸包括在B复合体内。

(4)叶酸的发明扩展阅读

维生素的作用

维生素A:与皮肤正常角化关系密切。缺乏时则皮肤干燥、角层增厚、毛孔为小角栓堵塞,严重时影响皮脂分泌。所以,皮肤干燥、粗糙、无光泽、脱屑、有小角栓者服用维生素A 有好处。

维生素B6:与氨基酸代谢关系甚密,能促进氨基酸的吸收和蛋白质的合成,为细胞生长所必需,对脂肪代谢亦有影响,与皮脂分泌紧密相关,因而,头皮脂溢、多屑时常用它。

维生素C:被称为皮肤最密切的伙伴,它促进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谢,延长肌体寿命,是构成皮肤细胞间质的必需成分。所以,皮肤组织的完整,血管正常通透性的维持和色素代谢的平衡都离不开它。

维生素E:公认有抗衰老功效,能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和肉芽组织生长,使毛发皮肤光润,并使皱纹展平。维生素K1:是一种油溶性维生素,可改善因疲劳而引起的黑眼圈。临床发现将维生素A与维生素K。复配后使用对黑眼圈有明显改善。

Ⅳ 维生素是谁发明的。

维生素是艾克曼在1906年发明的。

1897年,艾克曼在爪哇发现只吃精磨的白米即可患脚气病,未经碾磨的糙米能治疗这种病。并发现可治脚气病的物质能用水或酒精提取,当时称这种物质为“水溶性B”。

1906年证明食物中含有除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水以外的“辅助因素”,其量很小,但为动物生长所必需。

1911年卡西米尔·冯克鉴定出在糙米中能对抗脚气病的物质是胺类,性质和在食品中的分布类似,且多数为辅酶。有的供给量须彼此平衡,如维生素B1,B2和PP,否则可影响生理作用。

维生素B复合体包括:泛酸、烟酸、生物素、叶酸、维生素B1(硫胺素)、维生素B2(核黄素)、吡哆醇和氰钴胺。将胆碱、肌醇、对氨基苯酸、肉毒碱、硫辛酸包括在B复合体内。

(5)叶酸的发明扩展阅读
维生素的作用

维生素A:与皮肤正常角化关系密切。缺乏时则皮肤干燥、角层增厚、毛孔为小角栓堵塞,严重时影响皮脂分泌。所以,皮肤干燥、粗糙、无光泽、脱屑、有小角栓者服用维生素A 有好处。

维生素B6:与氨基酸代谢关系甚密,能促进氨基酸的吸收和蛋白质的合成,为细胞生长所必需,对脂肪代谢亦有影响,与皮脂分泌紧密相关,因而,头皮脂溢、多屑时常用它。

维生素C:被称为皮肤最密切的伙伴,它促进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谢,延长肌体寿命,是构成皮肤细胞间质的必需成分。所以,皮肤组织的完整,血管正常通透性的维持和色素代谢的平衡都离不开它。

维生素E:公认有抗衰老功效,能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和肉芽组织生长,使毛发皮肤光润,并使皱纹展平。维生素K1:是一种油溶性维生素,可改善因疲劳而引起的黑眼圈。临床发现将维生素A与维生素K。复配后使用对黑眼圈有明显改善。

Ⅵ 叶酸什么牌子好 详细

叶酸什么牌子好 叶酸是预防宝宝出生缺陷的一种重要方式,由于服用叶酸后,你体内的叶酸水平不会在短期内提高,所以,你最好在准备怀孕前三个月就开始补充叶酸。但是什么牌子的叶酸好?叶酸片怎么吃?叶酸和其他多维片、维生素能不能一起吃?如何补充叶酸才能降低叶酸的副作用,最有利于你和宝宝呢? 由于目前市场上的维生素和叶酸片的种类实在是太多了,所以,你在挑选叶酸时,要特别注意产品的生产厂家、叶酸的含量、适宜人群、不良反应以及影响吸收和利用的因素等。 中国营养学会2007 年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育龄女性应从孕前3 个月开始每日补充叶酸400 微克,并持续至整个孕期。所以,如果你不属于需要多补充叶酸的人群,你服用的叶酸片中的叶酸含量应该是 400 微克(相当于 0.4 毫克)。如果你对自己的情况不能准确判断,一定要咨询医生的意见。 斯利安叶酸片,中国国家批准的唯一的孕妇专用小剂量叶酸增补剂,是目前众多同类产品中最被推崇的。 一、 权威 斯利安叶酸片是中国妇婴保健中心和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历经 13 年,耗资1 亿7000 万元人民币,合作攻关取得的科研成果。 上图为前中国卫生部部长、现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女士参加中美合作项目“合作意向声明签字仪式” 合影留念 研究成果在世界顶级医学期刊发表,并被推广到世界众多国家 1999 年 10 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正式发表题为“在中国用斯利安片预防神经管畸形”的论文。 目前已被推广到53 个国家 是惟一一个经我国政府批准的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兔唇的新药。获国家新药证书和发明专利证书,被国家卫生部列为“十年百项成果推广计划”,和国家计生委“三大工程”的推广项目 二、 安全、有效 专门为孕妇和胎儿的特殊需要而特别研制的,并经过25 万例严格的临床观察,验证了其卓越的疗效和极高的安全性---25 万例临床观察未发现一例不良反应 斯利安可以有效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无脑畸形、脊柱裂),有效率达85%,预防胎儿唇腭裂,有效率50%,预防胎儿先心病、有效率35%,还可预防其他体表畸形等出生缺陷。 河北有一个妇女,连续两胎都患有严重的出生缺陷,两胎都没有存活下来,非常的不幸!第三胎坚持服用斯利安叶酸片,生下了一个健康可爱的宝宝。为了纪念这一重大科研成果, 这个宝宝被称为斯利安宝宝,这对母子还和前卫生部部长、现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女士合影留念。(见下图) 三、 专业、科学 斯利安叶酸片是经过大量严谨的科学研究的产物 缺乏叶酸的致畸原理

Ⅶ β-内酰胺抗生素的药物发展史

抗菌药是一类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药物,是在致病菌、被感染机体和药物性能三者之间相互制约关系下不断发展的。其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医学及兽医学上使用最早、用量最大的一类抗生素。
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概述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指分子中含有β-内酰胺环的抗生素。1929年,青霉素被作为第一个β-内酰胺类抗生素应用于临床。1945年,头孢菌素C被发现。在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的结构中,均含有β-内酰胺环,因此它们成为β-内酰胺类的代表药物。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分别发展了以6-氨基青霉烷酸及7-氨基头孢烷酸为母核的半合成青霉素类及头孢霉素类抗生素。此后,诺卡杀菌素,克拉维酸(棒酸),硫霉素等相继被发现。在此基础上,分别发展了单环一β丙酰胺类、氧青霉烷、氧青霉烯、碳青霉烯、碳头孢烯等一系列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
β-内酰胺抗生素(除诺卡霉素A外)都有一个四元的β-内酰胺环。其共有的结构特征是在与氮相邻的碳原子上(2或3位)连有一个羧基,另一个特征是青霉素、头孢菌素、诺卡菌素的β-内酰胺环氮原子的3位有一个酰胺基。β-内酰胺环上的氢,头孢霉素C7上的甲氧基和青霉素的羧基都用α表示,C8(青霉素)和C7(头孢菌素等)的酰胺基团用β表示。近年来,β-内酰胺抗生素进展迅速,除青霉素(Ⅰ)与头孢菌素(Ⅱ)之外,相继出现了在分子中具有碳青霉烯-2(Ⅲ)、青霉烯(Ⅳ)、氧青霉烷(Ⅴ)和单环β-内酰胺(Ⅵ)等新的天然抗生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选择性地作用于细菌胞壁,而动物细胞无胞壁,故对人体及动物安全。这类抗生素抗菌谱较广、抗菌活性强、毒性低、工业水平高、构效关系明确、可改造性大,因而得到大量开发应用,并在今后相当时期内,仍将是抗生素发展的主流。

Ⅷ 请举出一个现代科学技术发现和发明的例子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在1971年发现青蒿素。青蒿素是继乙氨嘧啶、氯喹、伯喹之后最有效的抗疟特效药,尤其是对于脑型疟疾和抗氯喹疟疾,具有速效和低毒的特点,曾被世界卫生组织称做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

上个世纪60年代,疟原虫对奎宁类药物已经产生了抗药性,严重影响到治疗效果。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能迅速消灭人体内疟原虫,对恶性疟疾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屠呦呦受中国典籍《肘后备急方》启发,成功提取出的青蒿素,被誉为"拯救2亿人口"的发现。

2015年10月8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自然学奖的中国人。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的屠呦呦,创造性地研制出抗疟新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得对疟原虫100%的抑制率,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指明一条方向。

(8)叶酸的发明扩展阅读:

与以往的抗疟药物不同,青蒿素抗疟机理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对疟原虫表膜线粒体等的功能进行干扰,首先作用于食物泡膜、表膜、线粒体,其次作用于核膜、内质网,对核内染色质也有一定的影响,最终导致虫体结构的全部瓦解,而不是借助于干扰疟原虫的叶酸代谢。

其作用机制也可能主要是干扰表膜一线粒体的功能,作用于食物泡膜,阻断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从而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于虫体外,疟原虫最终损失大量细胞质而死亡。

具体药理作用分两步:第一步是活化,青蒿素被疟原虫体内的铁催化,其结构中的过氧桥裂解,产生自由基;第二步是烷基化,第一步所产生的自由基与疟原虫蛋白发生络合,形成共价键,使疟原虫蛋白失去功能死亡 。

Ⅸ 怀孕必须要吃叶酸吗

病情分析:
你好,吃叶酸可以预防巨细胞性贫血,还可以预防胎儿脑神经管畸形。叶酸要吃到三个月,一般来说日常的饮食比较难以满足,吃点也是可以的,如果不缺没吃也没有关系。
指导意见:
建议你平时多吃些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叶酸含量高的食物有绿叶青菜、豆类、肝脏、猕猴桃、香蕉、菠萝等等,多吃有帮助,但很可能达不到孕期的需求。还是另外补充些为好,现在补充叶酸是以400微克为最佳量,属于小剂量,安全有效。

阅读全文

与叶酸的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浙江省温州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592
马鞍山全套多少钱 浏览:568
艾丁顿发明了什么 浏览:651
希腊谁创造了人类 浏览:415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66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案 浏览:752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总结 浏览:490
郴州学府世家纠纷 浏览:197
马鞍山ok论坛怎么删除帖子 浏览:242
马鞍山恒生阳光集团 浏览:235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
乡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310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