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去掉发明人

去掉发明人

发布时间:2021-06-06 21:18:23

❶ 六味地黄丸的发明人是谁

六味地黄丸来源于宋代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六味药物组成,其特点是甘淡性平,补而不滞,可滋阴补肾。

钱乙学习时,“不名一师”,善于化裁古方,创制新方。如六味地黄丸。原是张仲景《金匮要略》所载的崔氏八味丸,即八味肾气丸(干地黄、山茱萸、薯蓣、泽泻、丹皮、茯苓、桂枝、附子)的加减化裁,作六味地黄丸,用来当作幼科补剂。对后世倡导养阴者起了一定的启发作用。


(1)去掉发明人扩展阅读:

钱乙行医注重实践,同情百姓疾苦

钱乙行医注重实践,非常同情民间百姓的疾苦,而且还非常善于总结在行医实践中得到的经验和感受,形成规律性、理论性的东西。钱乙提出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理论,并在临床应用四诊(望、闻、问、切)时,十分重视“望”诊。

钱乙对患者全身状况均作详细论述和描绘。对儿科常见病的鉴别诊断作了描述,提出多种有效疗法。且能区分出几种不同类型的黄疸,其中包括现代医学所说的传染性肝炎、肠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等疾病。

❷ 火药的发明者是谁

唐代炼丹家於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首创了琉璜伏火法,用琉璜、硝石,研成粉末,再加皂角子(含炭素)。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又创状火矶法,用硝石、琉璜及马兜铃(含炭素)一起烧炼。这两种配方,都是把三种药料混合起来,已经初步具备火药所含的成分。

(2)去掉发明人扩展阅读

据史书记载,我国古代的炼丹家在长期的炼制丹药过程中,发现硝、硫磺和木炭的混合物能够燃烧爆炸,由此诞生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公元808年,唐朝炼丹家清虚子撰写了《太上圣祖金丹秘诀》,其中的“伏火矾法”是世界上关于火药的最早文字记载,中国学术界由此认为火药的发明不迟于

11月底,由四川省川西北地质工程勘察院、北京华城九洲文化研究所、四川省绵阳市文物局等单位组成的“中国古代火药原料科学考察探险队”,对老君山进行了为期5天的实地考察。发现老君山地区有朝阳洞、天雨洞、高官洞等十几个人工开凿的山洞,其洞深在数百米至近十公里不等。考察队在朝阳洞等山洞中,发现了排列有序的用来生产的硝池,以及堆积如山的下脚料、废弃物和生活用的灶台等。

其中烟子洞宽约60米,高达50米,在长约1公里的山洞内,人为形成了4处数百平方米的工作面,每个工作 面均有几个硝池和大大小小的灶台,洞内还散落着大量破碎的明朝以前的瓷器。

❸ 专利发明人去掉一个人又增加一个人变更理由怎么写

专利发明人去掉一个人,又增加一个人变更理由就如实写

❹ 四大发明 火药的发明人

是古代的道家人炼丹时发明的抄,就是孙思邈这个医生发明的了,他老人家有一天不晓袭得抓专了些什么硫、硝、炭的东西属就爆炸了,所以我们今天才有了火药

火药是中百国古代炼丹家在炼丹过程度中发明的.人类最早使用的火药是黑火药,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一千多年前发明问的.它的发明,闻名于世,被称为我国古代科技的四大发答明之一,在化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❺ 专利撤回申请能取消吗

我只能说,你搞得太乱了。搞错发明人,没必要补正,办理著录项目变更专即可。
更不属要撤回,撤回的风险太大。你这个撤回没法再撤回了。
可以重新申请,但是这样做,申请日延后了。可以要求优先权。
如果有进一步需要可以私信给我,或者留下联系方式,我联系你,我给你也发了私信。

❻ 专利证书上两个人名字,可以去掉一个吗怎么办理

专利证书一抄旦发出就不会再改变袭了,丢失也不会补发。如果申请人或者发明人要变更,可以提出著录项目变更,变更后证书也不会变,如果一定要证明申请人或者发明人有变化,可以办理证书副本,上面记载着到办理副本时间的最新信息。证书副本具有法律效力。

❼ 专利证书下来之前发明人可不可以去掉一个

可以,在专利授权登记之前进行著录项目变更程序即可,不过需要得到发明人的同意签字。

❽ 五笔输入法发明人简介

王永民,汉族,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43年12月生于河南省南阳地区南召县贫农家庭。

1962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通诗文、书法、篆刻和音乐。

1978-1983年,以五年之功研究并发明被国内外专家评价为“其意义不亚于活字印刷术”的“五笔字型”(王码),以多学科最新成果之运用、集成和创造,提出“形码设计三原理”,首创“汉字字根周期表”,发明了25键4码高效汉字输入法和字词兼容技术,在世界上首破汉字输入电脑每分钟100字大关并获美、英、中三国专利。

1983年后,又以15年之力推广普及,使之覆盖国内90%以上的用户;曾五次应邀赴联合国讲学,以“五笔字型”在全世界的广泛影响和应用,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1984年又荣获“五一劳动奖章”、“国家级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1988年4月成为国务院特别命名的十名“全国劳动模范”之一。

1994年后陆续发明“98王码”、“阅读声译器”、“名片管理器”等五项开创性专利技术。

1995年8月赴美学习,1997年5月回国。

于1998年2月“十年磨一键”发明了我国第一个符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能同时处理中、日、韩三国汉字、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98规范王码”,同时推出世界上第一个汉字键盘输入的“全面解决方案”及其系列软件,成为我国汉字输入技术发展应用的里程碑。

王永民教授从1996年起研究用数字键输入汉字的方法,首创“首部余部取码法”,于2000年8月实施完成了“五笔数码”汉字输入专利技术,开发了“6键6码”和“9键6码”两套成品软件。

现任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副理事长、北京王码电脑公司、北京王码网公司总裁。 自我白描是“一介书生,半个农民”,座右铭是“科学是一本永远也写不完的书”,行为准则是“爱国、务实、创新”。

❾ 历史上有哪些脱离发明者初衷的发明

历史上有哪些脱离发明者初衷的发明?

有一些,比如:可乐的发明也和很多的发明一样,是一个偶然事件,并且它的发明的初衷根本也不是为了当饮品的,而是和药有关哦,这是一件相当有趣的事情。

据说当时在美国有一位名叫约翰·彭伯顿的药剂师,他工作认真,并且工作年限很长,有很丰富的工作经验,医学不太发达的时候,他也很想通过自己的一些努力来帮助那些经过很长治疗依旧不咳嗽好转、精神好转的病人,所以他就想发明一种具有振奋精神、解除疲乏、治疗缓解头痛的药水,暂且叫它咳嗽水。

经过药剂师的不懈努力,终于达成了愿望,发明出来的这种药水还真的可以缓解精神疲惫、让人神志振奋的作用,他还给这款药水取了个名字叫可卡可拉。有一天有一位顾客到药剂师的药店去了,这位顾客想买一种可以治疗头部疼痛、脑袋发热、精神不振的可卡可拉药水,药店里的营业员拿着这款可卡可拉药水,本来是应该到水龙头那儿去勾兑更多的水,以用来稀释药水,但是当时营业员为图省事就把放在桌上的苏打水往可卡可拉药水里倒用来代替自来水以稀释药水。

倒完之后就给了顾客,结果顾客喝下了这款药水之后却发现非常好喝,喝完觉得痛也不痛了,精神也瞬间清醒了不少,顾客很高兴,觉得这真是一杯神奇的药水,从药剂师的店里出来之后他就开始到处宣传这杯神奇的止咳水,然后一传十十传百,周围的人都知道药剂师的店里有这样一款神奇的药水了,大家纷纷前往店里去找营业员要这款药水,他们描述这款水为不含酒精的神奇的饮料,具有神奇的疗效。后来随着知道的人越来越多,这款可卡可拉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品尝,逐渐不再拘泥于药店,而是慢慢走向了大街小巷,成为人们解渴、聚会、抒发心情的一剂良药,只要说到喝东西大家就第一时间会想到它了。

❿ 纸张的发明人是谁

就在我们的古人往甲骨上刻字的时代,古埃及人已在用轻便的纸莎草纸来记录文字了。
纸莎草是一种高大的草本植物,外形有点像芦苇,可长到4米高。这种植物的故乡在埃及。数千年前,尼罗河两岸肥沃的冲积平原上曾遍布它的足迹,而现在它在埃及早已绝迹,在非洲只有苏丹和叙利亚的少数地区还有生长,欧洲的最后一批纸莎草在西西里岛锡安河畔锡腊库扎附近正濒临凋萎干枯。这主要是河水的污染造成的。
对纸莎草的衰亡,人们十分痛惜。这不仅因为它是极好的造纸原料,还因为它是人类的好朋友。在古代无纸的日子里,人们曾用它记下了人类文明史最初的几页。
据考证,大约在5000多年前,埃及人就利用纸莎草来造“纸”了,他们把纸莎草的茎破成细丝晒干,交叉着叠两层,然后再用胶粘合,这样做成的纸莎草纸质量相当不错,成了埃及的主要出口产品,希腊的大多数古典文学作品都是写在纸莎草纸上的。
在这种纸莎草“纸”上写字,要比在泥板、银板或龟4甲上刻字方便多了。埃及人的这一发明后来传到了欧洲。在中国人造的纸还没有传到欧洲之前,纸莎草是欧洲人最常用的“纸”。
这是一种叫贝多树的热带大树,胸径常达1米左右,树高20多米,树姿有些像棕榈,又有些像蒲葵。这种树在树顶上簇生出许多掌状分裂叶子,十分巨大,一张连叶柄的叶子长达二三米。古代印度人用来当纸的,正是这种叶子。
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有着许多寺庙。在那些寺庙里,往往都保存着贝多叶写成的经书,人称“贝多经”。作为书写用的贝叶须在树龄8年以上的贝多树上采摘。贝多叶子卷为筒状,呈浅棕色,从叶柄割取下来铺开展平,成扇形状。每张叶片上有30条粗硬的叶脉,用刀除去叶脉,便可得到近30张小叶片。这带状小叶片有2米多长,一端稍宽,另一端稍窄。
这叶片不能用,还必须经过特殊的水沤制作。人们先把叶片卷起放在大锅里用水蒸煮。然后取出晾干。为使叶片变得柔韧,不易折断,还要将晾干的叶片挂在木棒上,两手揿住叶片两端,上下拉磨,使叶片表层磨掉,变得洁白光润。经过这样的加工处理后,再把每片贝叶根据所需大小切裁好,集中在一起,用烧红的铁棒在贝叶上烫一孔洞,以便用绳穿订。
严格说来,贝叶上的经文不是写上去的,而是“刻”上去的。人们用一种精细的铁笔在叶面上刻字,刻好后用墨5水涂抹叶面,即“上色”。这种墨水用油灯的黑色烟炱与肉桂油混合调制,涂抹后不但可在刻痕上留下清晰的字迹,对贝叶还有防潮、防腐、防蛀的作用。可能是由于贝叶“纸”有着这种易于长期保存的优势吧,所以当真正的纸发明后很久,仍有人用贝多叶来书写。
大约在春秋时期,中国人已开始用丝织成的“帛”来写字了。用墨水写字在帛上,要比简牍方便得多,而且帛又轻又软,还可以卷起来。现在有时称一部书为一卷书,即来源于此。
可惜的是,这样的“帛纸”虽然很好用,但价格昂贵。在汉代,一匹帛相当于720斤米的代价,一般人是用不起的。因此,直到汉代,“帛纸”和简牍还同时被人们应用着。
蔡伦是东汉和帝时的太监,任尚方令。他的工作是监管制造御用器物。担任这些职务,自然要考虑节省开支。价格昂贵的帛也在蔡伦的考虑之中。能不能找到一种可以替代帛的书写材料呢?不仅与帛同样的轻便易写,而且价格还要很便宜。
所谓漂絮,就是人们利用不适于抽丝织造的次等茧来做丝棉时,先将次茧用水煮过,再铺在蔑席上浸到河水里去,用棍子烂成丝棉。从事这项手工劳作的妇女,人们称之为“漂母”。
蔡伦发现漂母在漂絮的过程中,有一些残留的丝絮粘在蔑席片上,等到晒干后,把残絮剥剔下来就成了一层薄6薄的絮片。有些买不起帛的穷人就利用这种絮片写字;不过在这上面写出的字非常模糊。
由于丝制品价格贵,一般老百姓穿不起,那时还没有棉花,平民百姓能穿的,只是麻制品。人们将麻的皮剥下来,仍用在水中漂洗捣打的方法,制成适合于织造的麻纱。在这过程中,也会在篾席上留下麻絮。蔡伦发现,也有人利用麻絮片来写字的。
“嗯,这倒是个办法,也许可以试试。”于是,蔡伦当起了“漂”。他将那些留在篾席上的丝絮和麻絮收集起来,放在水中继续漂洗捣打,将它们弄得很烂,再用席子把它们捞起来滤掉水分,晒干后就成了一些薄薄的、细密的絮片。用它来写字,效果竟同帛差不多。
纸就样诞生了。现在“纸”字左边的“ ”部,也表明了最初的纸是跟丝有直接的联系的。
在试验中,蔡伦还发现,用麻絮捣烂后制成的纸,跟用丝絮做成的纸不相上下,甚至还更结实些。这当然使他十分满意,因为丝是贵重物品,丝絮不如麻絮容易获得。蔡伦还想到,既然要费时费力将麻沤烂、捣烂,而那些没有使用价值的破布、破鱼网、树皮等不是更容易获得,又容易捣烂吗。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后,蔡伦终于发明了成熟的纸的制作工序:将树皮、破布、旧鱼网等收集起来浸湿、捣碎、泥沙,然后用草木灰液浸透蒸煮,去掉胶质、油脂、色素等,再进一步捣烂,让它们成为浆糊状。然后,把这种糊状的浆质捞出,薄薄地摊在竹帘上晾干,就成了柔软的纸。7
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将他的造纸方法上奏皇帝,正患病卧床的汉和帝非常赏识并下令在全国推广使用。后来,汉安帝因蔡伦发明纸有功,还封他为龙亭侯。
我国的造纸术后来传入朝鲜、日本、印度和阿拉伯,又经非洲北部传到欧洲。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最杰出的贡献之一。蔡伦的名字也被留在了世界科技史中。
有统计过,现在世界上大约有12000多种不同用途的纸,它们满足了人类各方面的需要。这些纸,有的是有意识发明的,有的是在无意中诞生的;有的发明申请了专利,留下了发明的名字,有的却不知道发明者是谁,只留下了他的发明。
从蔡伦发明纸起,人们用的造纸原料,不管是破布、破鱼网、树皮、麦草、稻草、芦苇、毛子、木头,都是纤维类材料,石头纸是第一种非纤维类原料制成的纸。以后还会有什么样的新纸问世呢?我们无法预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人类的追求是无止境的,纸的发明也是无穷尽的。

阅读全文

与去掉发明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浙江省温州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592
马鞍山全套多少钱 浏览:568
艾丁顿发明了什么 浏览:651
希腊谁创造了人类 浏览:415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66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案 浏览:752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总结 浏览:490
郴州学府世家纠纷 浏览:197
马鞍山ok论坛怎么删除帖子 浏览:242
马鞍山恒生阳光集团 浏览:235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
乡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310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