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六分半书是谁创造的

六分半书是谁创造的

发布时间:2021-06-03 03:01:25

『壹』 什么叫六分半书

清代郑燮(板桥)法书的别称。郑燮以隶书笔法形体掺入行楷,又时以兰竹面笔出之,自成面目。此书体介于楷隶之间,而隶多于楷,隶书又称“八分”,因此送燮谑称自己所创非隶非楷的书体为“六分半书”。

『贰』 六分半书是谁发明

清代郑燮(板桥)法书的别称。郑燮以隶书笔法形体掺入行楷,又时以兰竹笔出之,自成面目。此书体介于楷隶之间,而隶多于楷,隶书又称“分书”、“八分书”,因此郑燮谑称自己所创非隶非楷的书体为“六分半书”。

『叁』 谁人说得清书法史上的“六分半”,“七分半” “八分”

六分半书是郑板桥书法的别称,郑书是继黄庭坚的,后来参以八分。八分指东汉时期代的隶书。也有称郑板桥之书为七分半的。有名的要数“难得糊涂”聪明难,糊涂更难……那个。

『肆』 六分半书的字体简介

六分半书,清代郑燮(郑板桥)书法的别称,人称“板桥体”。他以隶书笔法形体掺入行楷,又时以兰竹面笔出之,自成面目。
此书体介于楷隶之间,而隶多于楷,隶书又称“八分”,因此郑燮谑称自己所创非隶非楷的书体为“六分半书”。郑板桥别具一格的新书体,开创了书法历史的先河。郑燮诗书画兼擅,时人称为三绝。他的书法自成一格他自己则戏称为“六分半书”。并且解释说:“板桥既无涪翁之劲拔,又鄙松雪之滑熟,徒矜奇异,创为真隶相参之法,而杂之以行草。”从他所创作的书法作品来看,所谓“真隶相参之法”,实际上就是将隶书参入到行楷之中,同时又用写行草的运笔之势来写,至于说是哪“六分”,哪“半分”,其余“三分半”在何处,都是不可拘泥地去理解的。 可见,郑板桥对于书法,是决意要背叛传统,进行大胆地自我创新的。这种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打破上,一是打破篆、隶、正、行、草等各种书体的界限,而将文字的点画和结构随意安排,主要是楷书、隶书相互参用;二是打破书画的界限,将画竹画兰之法融入书法之中。他曾说他作书“往往以沈石田、徐文长、高其佩之画以为笔法。”(《郑板桥题〈墨竹图〉》) 看他的字,其点画或粗或细、或浓或淡、或长或短,其结体或疏或密、或正或斜、都一任自然,并略做夸张地表现出来。形成一种随物赋形、随形就势的特点。而整体上看,其字体多呈左低右高的扁方形状。由于这种结字特点,他的书法在章法上则是纵有行而横无列,且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形成一种疏密错落、揖让相谐的“乱石铺街”之状。
表面上看,郑板桥书法的这种创新,是一种杂凑,而实际上这是以他对传统书法的深厚理解为基础的。他对于“二王”以及颜真卿、苏东坡、黄庭坚等人的书法,对篆隶和魏碑都有很深的研究,但他对古人法帖的学习,是取神遗貌,决不求形似。他说:“黄山谷云:‘世人只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可知骨不可凡面不足学也。况兰亭之面,失之已久乎!板桥道人以中郎(蔡邕)之体,运太傅(钟繇)之笔,为右军(王羲之)之书,而实出己意,并无所谓蔡、钟、王者。岂复有兰亭面貌乎?古人书法入神超妙,而石刻、木刻千翻万变,遗意荡然。若复依样葫芦,才子俱归恶道。”(《跋临兰亭序》)他对学书的这种独到见解,加上他对诗、画都有很高的造诣,生活中又饱经沧桑,所以,将思想的旷达与天性的幽默一齐融会与笔端,自然就形成了这种“奇而不诡正”的书法特征。

『伍』 六分半书的作品简介

郑板桥的书法创作,多以题画诗的形式流传于后世,此类作品以诗、书、画合璧的形式出现,书法艺术与诗、画融为一体,又显示出独特的美。他另有一些为官时无意于书而写的判词,也别具一种书法意趣。倒是他有意创作的有些书法作品,用了不少异体字和自造的字,章法布局虽刻意经营,也不免稍嫌涣散。不过。从整体上看,郑燮实不失为清代乃至整个书法史上的一位怪才和奇才。他的“板桥体”是书法史上的一颗永放光彩的明珠。

『陆』 郑燮的“六分半书”主要指的是什么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属江苏省)人。郑燮所作行楷自称“六分半书”,能将四体书融会贯通。《国朝隶品》说:“郑板桥如灌夫醉酒骂座,目无卿相。”

郑板桥的书法特色“六分半书”,简单说就是一种介于楷、隶、草之间,而将画法融入其中的书法。据郑燮自述,他学诗不成功,转而学书法,书法没学好又去学作画。字学汉魏,崔蔡钟繇,古碑断碣,刻意追求。李玉《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卷三这样说郑板桥的书法:“模仿《瘗鹤铭》,又有黄鲁直,合其意为分书,用在绘画方面就是画竹兰。”隶书就是所说“分书”,又称“八分书”,隶多于楷,而又分书糅入楷法,所以称为“六分半书”。具有浓浓画意是“六分半书”的另一个特色。郑板桥自己曾说,画竹要与书法一样要有行款,而且竹更应讲究浓淡以及疏密。要知画法通书法,兰竹如同草隶然。故而其“六分半书”中多有画意。

『柒』 郑板桥的书法为什么叫“六分半书”

“六分半书”是清代郑燮(郑板桥)书法的别称。郑板桥的书法,本来是学黄庭坚的,后来参以“八分”(“八分”即指东汉时期成熟的隶书,称作“八分书”), 再加入兰竹笔意,就建立了自己的书风。这种书体已不是原来的“八分隶书”,而介于楷隶之间,又有少许兰竹成分,所以称“六分半书” 。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1693—1765),清著名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擅画兰、竹、石。生平以画为第一生命,死后书家名声却高于画家的名气。郑板桥书法,世称之为“六分半书”,书中真隶行书相参、布局上字形大小不一,书体有架势,有笔力,金石味浓,扑茂劲拔、奇秀雅逸、方方圆圆、正正斜斜、疏疏密密,排列穿插得十分灵巧和别致。这种创格和变体,一改当时书法界“滑熟”、“媚俗”的风气,对当时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清?农在郑板桥道情十首书卷题跋为:“板桥先生一代之奇人也。其文奇、其字奇。观其文,迹其字,而先生跃跃见于纸上。篆者吾知其为篆,隶者吾知其为隶,六朝吾知其为六朝,真行草三体,吾知其为真行草三体。若不论其为篆为隶为六朝为真行草,而一以贯之,合无数眷属为一眷属,而其意中并不知有无数眷属,直视为一眷属,于先生外,吾见亦罕。”清何绍基亦题跋曰:郑板桥“一生跌宕牢骚,奇趣横溢……字傲山谷(黄庭坚),间以兰竹意致,尤多别趣。山谷草法源于怀素,素师得法于张长史(张旭)其妙处在不见起止之痕。”而清代才子袁枚亦曾讥笑郑板桥的书法为“野狐禅”,有失“国色天香”的自然之情。

『捌』 郑板桥的“六分半书”有什么独特之处

郑板桥的书法,最让后人称赞不已的是他戛戛独造、惊世骇俗的“六分半书”。他的“六分半书”是以隶书为基础,掺杂真、草、篆而形成的一种新书体。关于“六分半书”名称的来历,众说纷纭,不尽相同,大概的分歧在于各体所占比例的分配上。板桥于书法的学习,主要侧重于碑学一路,他说:“字学汉魏,崔、蔡、钟繇。古碑断碣,刻意搜求。”(《板桥集诗抄》)早年在焦山读书时,板桥就对《瘗鹤铭》情有独钟,后来在山东范县、潍县等地为官数十年间,对汉魏以来的碑石更是广泛搜集、精心摹追,从而积淀了丰厚的碑学基础。同时,他又非常敬重苏东坡、黄山谷、徐青藤等前贤。东坡圆实厚重的点画、青藤乱石铺街似的章法以及山谷提按颤抖的用笔、斜昂取势的线条,无不对其书风的形成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大约板桥50岁以后,也就是他潍县去官,“而今再种扬州竹”后的十多年时间里,其书法渐臻化境,冶真、草、隶、篆为一炉。此时他独创的“六分半书”已是“别为一格,如秋花倚石,野鹤戛烟,自然成趣,时称板桥体,多效之者,然弗能似也”(牛应之《雨窗消意录》)。对郑板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傅抱石《郑板桥试论》中给予他高度的赞扬:“这不但在当时,是一种大胆的惊人的变化,就是几千年来也从未见过像他这样自我创造形成一派的。”传世作品有《新修城隍庙碑记》、《剑南诗轴》、《判词册》、《酒罄君莫沽诗轴》、《书曹操观沧海诗》等。

『玖』 六分半书的介绍

“六分半书”指的是清代郑燮(郑板桥)所创书法字体,世人亦称“板桥体”。他以隶书笔法形体掺入行楷,创出这种介于楷隶之间,而隶多于楷的字体。由于隶书又称“八分”,因此郑燮戏称自己所创的这非隶非楷的书体为“六分半书”。

『拾』 何为郑板桥的"六分半书"

郑板桥称自己写的字是“六分半书”。何取此称?自言,以黄山谷为本、融篆、隶、真、行、草五体,计六分,最后的“半”分是以颜真卿《争座位》落款,故曰“六分半书”。 “六分半书”的显著特点是,熔数种书体于一炉,形体多样、笔法丰富、行气衔接、布局协调,给人以既怪僻而又清新的感觉。但也有其不足处,那就是熔炼得还不够火候略带“生硬夹杂”相和“矫揉造作”气。当然,完美是没有的,不足也是正常的,金无足赤嘛。放下挑剔公允的说,郑板桥的书风与其画风一样都是求“怪”。请注意,这里的“怪”不是荒诞狂怪的怪,而是在重视传统的坚实功力前提下求变、求异、求新的“怪”。一个“怪”字,代表了郑板桥的审美追求,创新意识以及求索精神,从而才使他的“六分书半”有创造、有新意,取得了彰显自我的成果。“六分半书”给“创新”之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典范,那就是一“专”二“博”。 创新是应该提倡的,但不能不去正确的引导。创新也是应该鼓励的,更不能去放任自流。不然,就会使大量的“自由体”(丑书)泛滥,这样不但与书法事业的发展无补反而糟塌了书法使之退化。特别注意,“创新”这个字眼儿极具诱惑力,极容易激人心动,也极容易让那些心理浮燥、急功尽力、追风赶潮的人们闹乱了创新的健康之路。因此“创新”不宜空喊高唱,急需有的放矢的疏导。在这个问题上,郑板桥的“六分半书”不知能否各级书协领导和曲解“创新”的人们提供一些实质性的思考

阅读全文

与六分半书是谁创造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怎样查询银行卡有效期 浏览:19
浙江省温州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592
马鞍山全套多少钱 浏览:568
艾丁顿发明了什么 浏览:651
希腊谁创造了人类 浏览:415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66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案 浏览:752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总结 浏览:490
郴州学府世家纠纷 浏览:197
马鞍山ok论坛怎么删除帖子 浏览:242
马鞍山恒生阳光集团 浏览:235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
乡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310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