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天水为什么叫龙城
龙城得名与“伏羲氏”有关。因它是"人首龙身"的人类始祖伏羲出世之地,是龙的故乡,故天水素有"羲皇故里"之称。据有关资料证,现天水市西关伏羲庙,首建年代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庙内南天殿天花板上绘有完整的64卦及河图图形,这在其它地方是少有的。伏羲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天水本地人把伏羲庙称为“人宗庙”。
天水位于甘肃东南部,自古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和兵家必争之地,全市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新欧亚大陆桥横贯全境。至2013年天水辖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五县和秦州、麦积两区。
㈡ 中国的图腾---龙,是谁创造的
“龙”图腾可以说是汉族的图腾。它应是产生于汉武帝时期。
在汉初至汉武专帝的属80年间,朝廷尊“伏羲”为“人祖”。
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谏议后,把“人祖”换成了中原古代部落首领“黄帝”。
后来又把“黄帝”神化,说黄帝有四脸,骑“龙”上天,成为中央五方天帝之一。
这“龙”对黄帝大有功,所以就被视之为吉祥物、保护神了。
按在民间的古老传说,及古籍《四书五经》、《十三经》、《二十四史》里,中国古人从未有过“龙的传人”的观念根据,从未视“龙”为华夏民族的始祖。
现在,我们所讲的“中华民族”,应包括56民族,所以,我们谈族源和图腾时,不要用汉族的族源和图腾去概括全国所有民族。
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确实不是从黄河流域的古代部落黄帝和炎帝那里发展而来的,许多少数民族图腾不是“龙”。
我们只说“龙”是汉族的图腾,不要与中国、中华民族连同起来为好,否则,对内对外真都有点“理性自负”了。
㈢ 龙为什么会成为中国的图腾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人类是由女娲捏黄土造出来的。女娲创造了人类,那么女娲她自己又是谁创造的呢?按普遍的说法,女娲最早应是奉蛇为图腾的民族创造出来的。
什么是图腾呢?图腾(totem)是原始社会氏族的一种标志。图腾信仰是一种非常原始的信仰。而蛇图腾的色彩在女娲、伏羲等的形象上能明显地看出。蛇图腾分布很广,现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东南部和西南部。在几千年的不断迁徙中,各民族的文化互相交融,蛇图腾传遍了长江南北,在台湾的高山族、海南的黎族中都有蛇图腾的遗迹或习俗。在奉蛇为图腾的地区,人们一般认为"蛇"是"龙"的原形,"龙"是"蛇"的神性显示。所以在江苏、浙江、安徽一带称家蛇为"苍龙"、"天龙"、"家龙"等等,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有些民族自称"龙种"、"龙人"、"龙户"并建蛇庙,祭祀蛇神。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而且有深厚的历史渊源。龙是中国人的象征,中华民族骄傲地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
=======================
人类曾经有过发达的文明,只是后来在一场灾难中被灭绝,物质文字记载随着岁月的侵蚀消失,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可能消失了几千年,也可能是几万年。只有少数幸运的人幸存下来,但一切只能从新开始,重新一遍文明的起源,重新从创立文字开始。虽然文明的消失没有留下有形的记录,可却给我们留下了精神的记录,记载于我们的精神基因中。人类近五千年的文化发展、近期科技的发展如此之迅速,超过人类进化时任何时代的速度,不是因为我们在量变后发生了质变,因为即使量变发生质变也不可能达到如此的高速度,因为现在人类大脑并不比最早发现16万年前的人类的头骨大多少,智慧的差别不可能在五千年发展得如此之大。我们的五千年历史记录不过是在回忆记忆里我们曾经有过的文明,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是在用记忆复制人类上一个文明的成果。人类的身体不过是个载体,人类的思想活动其实都是在进行回忆(苏格拉底)。
埃及的象形文字已经是发达的文字一直是人类的不解之迷,金字塔的技术为何超越现代技术?合理的解释只能是曾经有过一个更发达的文明,那些文字是人类曾经有过的文字的结束而非人类文字开始的雏形。人类的甲骨文也不是文字的开端,而是上一个文明结束后的文字,被我们简化后一代代接着沿用而已。人类在上一个文明曾经发明过太空船、飞碟遗留在太空中,所以现在会有所谓的UFO不明飞行物,我们人类的雷达跟踪监测不到它是因为这些飞行物可能利用了自然界的另一原理采用了雷达监测不到的技术。恐龙的化石早被上一个文明的人类发现过,当时的人类也曾推导出早在人类之前就有其它物种统治过这个地球,知道自己是在恐龙灭绝后出现的物种,中国人龙的形象其实是根据祖先在前代文明中看到的恐龙的化石的形象通过回忆画出来的,并称自己是龙的传人。人类的思想是基于现实产生的,就算是超呼现实的想象比如神话传说,只要经过千百年被人们承认并传承下来,也说明它曾经确实合理地反映过现实,对解决现实问题有用,传承下来对人类的发展有帮助,人类传承它是基于一种本能的选择。
人类曾经有过我们现在类似的发达的文明,也因文明的发展而破坏过环境引起了地球气候的变暖,或者因为一次海啸,一次地阵,一次核战争,一次病毒入侵,人类文明被灭绝,在人类意识到要灭绝之前,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如把一些物种放入飞船进入外太空(比如关于诺亚方舟的传说),在灾难过后回到地球。但当他们逃过这场灾难回到地球后却因为地球已经再不是以前的形状,一切都变得盘古开天一般混沌,或者人类并没有离开过地球,而是留在高山处、偏远处的地方而幸存下来,等灾难过后人类已经失去了已经有的文明,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但人类有记忆,有过的文字记忆零星记录下来刻在石头上,希望能传给后世,有的通过口头代代相传的方式传承下来,因为经过多人传诵,时间跨度又太长,越传越模糊,传到最后就变成了我们现在所说的神话。这些神话到最后因为不能得到科学的解释而变得不现实不能让人信服。我们所有的神话并不是由我们人类编造而成,而是我们的记忆恢复的过程。这些记忆存在于我们的精神基因中,在某个特定的年代发生在了这段记忆中曾经有过的情形,就激活了那段曾经有过的记忆。实际上我们所说的创作灵感就是指我们隐藏在基因中的某段记忆被激活,因为我们发生的故事和神话故事里的人物非常相象,我们就把自己套在了那个人物身上,但这不足以激发我们完全合呼逻辑的想象,而是那段曾经有过的记忆促成了我们的灵感,任何一个从事创作的人都是跟着这个灵感写下一篇又一篇文字的,因为这些文字早已经存在于记忆中,并不需要现编,他所做的工作只是把这个记忆写出来,然后加以整理使之符合当时那个时代的接受水平的要求。我坚信老子、孔子、曹雪芹、鲁迅他们这些人都是这样创作的。他们被称为天才,天才实际上指的是他具备这个先天的遗传基因!爱因斯坦是科学界的天才,他在很小的时候看过指南针后就开始了对科学的兴趣,而他创造了科学史上多个奇迹的事实说明:他的一切成就都源于他的记忆!是那个指南针激活了他的记忆,他所做的一切研究都不过是在恢复他的记忆!祖先把曾经有过的记忆放在了他的基因中!他的祖先曾经发明过或者看到过指南针或者和指南针类的东西,他的祖先曾经在上一个文明活过!先天的记忆也就是天赋加上后天的学习造就了爱因斯坦的奇迹!
若说中原地区汉民族,是棵参天大树躯干,那么华夏周边,同属龙的传人的少数民族,就犹如繁茂的枝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和广泛的文化交流中,汉民族和周边少数民族,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的美妙乐章,应是较为准确,道尽了神州民族源渊。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龙的传人这一说法,比之炎黄后裔,更有广泛的历史基础。
有"羲皇故里"之称的甘肃天水,是伏羲女娲的出生地。位于市区的伏羲庙,元代始建,明代重修,是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伏羲庙。
伏羲塑像通体黄色,身披鳞片似的绿色树叶,双手上下握黑色圆形八卦于胸前,卦内含阴阳鱼图。伏羲的眉毛、胡须、头发浓黑厚重,跣足坐于绿色基石之上,两脚踩波浪纹,足下是全身布满条纹、头上有角的蜷卧龙马。整个塑像体态魁梧,神情和蔼,目光平视,给人以平易、自然、善良、朴实、智慧的感觉。
伏羲庙以北20公里的三阳川,还有一座卦台山,高高耸立于渭水与葫芦河交汇之地。相传伏羲就是在这座山上观天察地,始画八卦。四周还有龙马洞、洗脚石等景点。卦台山以北30公里,秦安县境内,有女娲祠庙、女娲洞,以及风台、风谷、风茔(相传女娲风姓,且"生于风峪,长于风台,葬于风茔"),"娲皇故里"石碑至今犹存。
能为伏羲女娲时代印证的是,秦安大地湾原始村落遗址。遗址出土的房址、灶台、灰坑、墓葬、排水沟以及8000多件由骨、石、陶制成的生活器具等等,说明距今七、八千年的时候,的确有一个比较大的原始氏族群落在这儿安营扎寨,繁衍生息。
在华夏,类似亚当夏娃的古老的传说,也曾发生在伏羲、女娲上。史载:"伏羲龙身,女娲蛇躯",相传一个漆黑的夜晚,突如其来的洪水,湮灭了整个世界。伏羲女娲兄妹赤脚跑到高高的昆仑山巅,才幸免于难。为了人类不致绝种,兄妹成婚,遂繁衍了中华民族。
中外神话记忆中,不知是巧合或是事实,都有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洪水。西有诺亚方舟,而东方洪水浩劫后的人祖,又诞生在现名为天水之地。生态平衡遭受严重破坏,平时山川谷原严重缺水,进一步导致生态加速恶化。积而久之,天上突降大雨,对世界带来毁灭。
在中华人祖诞生地命名天水,或许暗合了要人们,记住史前大洪水的灾难。
谈及伏羲,就不能不谈到龙。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溯本求源,中华龙最早源于我国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太昊伏羲氏部落图腾徽号。
论及华夏文明,其渊源又上溯到三皇五帝。而三皇五帝中,影响最为广泛的,当属伏羲皇。并且只有伏羲的形象,是人首龙身,被尊为中华祖龙。
相传伏羲是雷神的儿子,其母华胥氏踩踏了雷神在雷泽留下的"足迹"而孕生的。因为雷电是龙的重要的取材对象之一。闪电为龙之形,雷声为龙之音,雷神就是龙神,雷神的儿子当然是龙。于是,伏羲便生就一副"龙颜"。古籍里称其"龟齿龙唇"、"鼻龙状"、"牛首龙身"。他"受龙图,画八卦","以龙纪官,号曰龙师",然后结网罟、造甲历、作乐章。
以炼石补天、抟黄土造人、始创嫁娶等功绩而著名的女娲氏,也是一条龙,一条女龙。古人言女娲氏"蛇身人首","伏羲鳞身,女娲蛇躯"。蛇是龙的模特,龙是蛇的升华。说女娲"蛇身"、"蛇形",也就等于说女娲"龙身"、"龙形"。难怪人们常把汉代画像石上、唐代绢画上的长尾交缠状的伏羲女娲图,既称"蛇身像",也称"龙身像"。
龙的原始图形是什么?最早记载龙的书籍《山海经.海外西经》载:"龙鱼陵居,其状如狸,一曰鰕"。据《尔雅》:"鲵之大者谓之鰕"。现在天水东南部林区曲溪,尚有成群生长俗称娃娃鱼的鲵,正是四足龙的创作原型,也是伏羲族的图腾神。鲵,古人视之神圣。《史记.始皇本纪》载:"始皇下葬也,以人鱼膏为烛。"据称鲵鱼脂肪,所做之烛,能将空气中氧耗尽,以保尸身不腐。
随着强大的伏羲部族由黄土高原向中原大地、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流动迁徙,黄河中下游及西南地区的许多部落被征服。征服部落的马牛狗鹿鱼鸟等图腾,也就融入了伏羲部落的图腾中。鲵鱼形的原始龙,由此兼并各民族图腾,形成综合的龙图腾,构成华夏民族团结的纽带。
后恃武力征服中原大地的非汉民族统治者,在入继汉统,成为中原帝王之际,无不强调自己也是三皇五帝的后裔,以消除汉民族的"正统论"观念影响。许多少数民族统治者,还为自己编造一个与华夏圣王有关的族谱,如匈奴人刘渊自称汉高祖刘邦后裔,前秦氐人苻坚说自己是"有扈氏苗裔,世为西戎酋长",后秦羌人姚氏自称舜之后代,北周鲜卑人宇文氏说"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等等。
源自蒙古高原的元代帝王,对三皇特别推崇。成宗皇帝铁木耳,诏令要求全国各州县均修建三皇庙,以通祀之。对三皇之首的伏羲,更是钦崇有加,于是天水卦台山的伏羲庙,盛极一时。以东北偏僻地的满洲,破关而入,统领华夏的大清帝国,也再三申明,自己也是三皇五帝的后裔,以强调自己继统之合法性。
其实,无论元帝国或是清帝国,以上均非无源之说。自伏羲而下,炎帝神农、勾芒、共工、颛顼、祝融、轩辕黄帝等远古英雄,都继承了龙图腾。三皇五帝是一脉相承的,他们创造的文化,与龙文化也是一脉相承的。建立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夏后氏部落,是龙族;长期雄踞北方的匈奴,也是龙族。此外,我国西南的彝族、瑶族等少数民族,至今仍保留伏羲女娲是其始祖的传说。
远在新疆,也有不少伏羲女娲文物出土。吐鲁番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出土了绢画伏羲女娲图。该图寓意深奥、构图奇特,富于艺术魅力和神秘色彩,受到学术界重视。这类图画在交河故城附近,其它墓地也有发现,多出于夫妻合葬的墓穴中。根据中国古代男左女右的礼俗,伏羲在左,左手持矩,女娲在右,右手持规,人首蛇身,蛇尾交缠;头上绘日、尾间绘月,周围绘满星辰。
上古时期的羌戎诸部落,曾广泛活动于黄河上游、渭河上游、长江上游、金沙江南北等广大地区。那么,诞生在此地的伏羲、黄帝、炎帝,就不能不与羌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有人直说,伏羲实为当时居先进文化地位的羌族首领。稍后的炎帝黄帝,也与羌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神州大地,无论是华夏,还是夷狄,全都包括在龙图腾的旗帜下。此说,可从对伏羲的祭祀,得出丝微证据。
祭祀伏羲,源起秦人。秦文公十年(前756年),设(左鹿右阝)畤。畤即神灵居止之所。(左鹿右阝)畤就是祭祀伏羲之祠。秦宣公四年(前672年),设密畤,也是祭祀伏羲之祠。据《史记·封禅书》,秦统一全国之前,陆续设祭祀天神的8个畤,而专祀伏羲的就有2畤。
《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人自商末,有据可述的中潏"在西戎,保西垂",至秦文公四年(前762年)迁都关中,秦人以西垂,即今天水一带为根据地,经14代历时约300年。
秦人起源的不同说法,又可看出龙图腾,当包括蒙古、匈奴等诸民族端倪。虽太史公司马迁所撰《史记.秦本纪》,关于秦人祖先事迹的记载,脉络清晰。但近代著名史学家翦伯赞,经过深入研究,提出了秦人是原住在鄂尔多斯原野上羌族的苗裔。大约在旧石器时代的末期,溯黄河而西上,缓缓向西南移徙。到新石器时代早期,或已定居于甘肃西南黄河河谷、洮河河谷。在新石器时代中期,秦人离开甘肃西南而东徙,同时东迁的还有诸羌之族。其中首先进入中原的是周民族,周族入踞中原以后,遂称后来东徙诸羌曰西戎,以别于甘肃的诸羌。秦故有秦戎之说。
春秋初,陕西全境,已成为诸戎驰逐之地,百秦族于诸戎中归为强大。它占据了渭水之间土地肥美的河谷,水草丰富宜于畜牧,而且是周族文化发祥之地,有着繁荣的庄园农业和手工业。故在春秋初叶,勃然兴起,征服邻近诸戎,混一为强盛的秦族。
至秦吞并六国,始有统一的华夏民族形成,时外夷皆称黄河流域中土民族为秦人。甚至有人称英语中的China,也源于秦人的称呼。由于秦王朝的短命,遂在汉王朝兴起后,将此称呼转为汉人。至此,汉民族始与其它民族区分开来,但溯根问源,汉民族与其它少数民族,实应归于伏羲皇之龙的传人。
对于汉民族的形成,专家的权威解释是:"在周民族形成以前,中国中原地区分别形成了夏民族、商民族以及蛮、夷、戎、狄等族;周民族形成后,在春秋民族大融合时期形成为华夏民族,秦统一全国时,才形成为统一的华夏民族;西汉时华夏民族又发展、转化为汉民族。"
甚至有人认为,现汉民族认为正宗的炎黄文化,其文化之根,甚至其族源之根,都与江河上游的羌戎文明,有着割不断的血肉联系。甚至可以这样说,后来繁盛于黄河中下游的炎黄文明,都是脱胎于黄河上游的羌戎文明。丝路1月的考察采访下来,沿渭水、黄河一线,处处可寻觅炎黄部落向东发展的"轨迹",故我对此观点深表赞同。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汉民族是在不断融合周边民族的过程中形成。秦汉之后,中国还经历了两次大的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过程:一是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匈奴、鲜卑、乌桓、羯、氐、巴、羌等大量南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被汉民族同化;汉民族又大量南移,同化了南方部分少数民族。由于各民族文化大融合的结果,形成了汉民族文化史上的一个高峰――唐文化。故在海外尚有不少外国人习惯称呼中国人为唐人。
另一则是从宋辽夏金元至明清,不断出现的汉民族大量同化北方少数民族的情况。经过2000多年的滚雪球发展,形成了今日之中国主体民族――汉民族。
若说中原地区汉民族,是棵参天大树的躯干,那么华夏周边,同属龙的传人的少数民族,就犹如繁茂的枝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和广泛的文化交流中,汉民族和周边少数民族,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的美妙乐章,应是较为准确,道尽了神州民族源渊。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龙的传人这一说法,比之炎黄后裔,更有广泛的历史基础。
伏羲女娲创造了中华民族,不再是一个神话,这是我在伏羲庙中的心灵发现!
㈣ 原始人认为图腾拥有一种超自然力量,图腾的渊源是什么
图腾就是人们敬仰的某种神兽或者是植物的呢,有仙骨的呢
㈤ 八卦是谁发明的
八卦是古代中华民族的基本哲学概念,八卦的概括就是“为人处事,逢凶化吉”八个字,是古代的阴阳学说,所谓八卦就是八个卦相,八卦是由太昊伏羲氏,也就是伏羲画出的,八卦其实是最早的文字,是文字符号。八卦代表易学文化,渗透在东亚文化的各个领域。对于八卦不要有过多神秘色彩, 它在汉族文化中与阴阳、五行一样用来推演世界空间时间各类事物关系的工具。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代表风,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代表山,兑代表泽。八卦就像八只无限无形的大口袋,把宇宙中万事万物都装进去了,八卦互相搭配又变成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基于当今社会人事物繁多。
八卦起源,主要有三种说法:
1、传说:伏羲画八卦于卦台山,后来甘肃天水和河南还有伏羲画卦台。卦台山又名画卦台,相传为伏羲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始画八卦的地方,处于三阳川西北端,现辖于麦积区渭南镇。伏羲在天水卦台山始画八卦,一画开天。八卦表示事物自身变化的阴阳系统,用“一”代表阳,用“- -”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按照大自然的阴阳变化平行组合,组成八种不同形式,叫做八卦。
2、张政烺的筮数多步演化出八卦论:其文《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研究二十世纪出土的一批数字卦,认为先有大量筮数(数字卦),后简化成几个筮数,战国时期再由这些少量的具体数值简化成(由一、六两个数字表示的)二元奇偶数符(才有数符化的八卦),战国末期至秦汉再演化为(后世通用的)抽象的二元阴阳符号(才有阴阳化的八卦),阴阳哲学观起源很晚。此论与某些古籍的记载矛盾大,影响也大。
3、刘林鹰的天文六卦演化出八卦论:其《易学起源之谜新解》阐述六卦体系论,认为卦产生于天文学家圭测工具的预测活动,初期的卦是六卦体系,没有坎卦和离卦,后来演化出八卦体系,其重要证据是六卦体系(如三阴三阳)是中医学的主干性理论,不是八卦能解释的,而且六卦体系里的月卦等在《归藏》《易经》有残迹。其后来的论文《商周数字卦之用六象筮法考》,否定易卦源于筮数论,论证四象性大衍筮法在东周占统治地位之前的数千年,易的卜筮是用六象筮法,复杂的筮数只是六象的用数及其变化等,阴阳六象本质上是六卦,即:六卦生八卦曾是漫长的卜筮历史,抽象阴阳观起源非常古远。
㈥ 中国人为什么以龙作为图腾
中国龙具有虎鼻 狮鬓 马脸 豹眼 牛耳 鹿角 鹰爪 蛇身 鱼鳞等
外部特征,传说其能幽能明,能巨能细,能短能长,能升天能潜渊,
长吻含珠,能行云布雨的神异动物。
据现代诗人. 学者闻一多先生所著的《龙凤考》著作中指出中国
人被称为“龙的传人”来源于黄帝时代的图腾和传说。相传黄帝在统
一中原之前,以熊为图腾。战败蚩尤,统一中原后,为了使各民族和
部落能紧密团结,它的图腾兼取并融合其他民族的图腾合并成中华民
族共同崇拜的图腾形象——龙,一种虚拟的综合性神灵。这一奇特的
形象蓄涵着中华各民族相互融合 团结的历史,成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图腾,象征着团结 吉祥 欢乐 力量与腾飞,是华夏各民族紧密团结
的历史见证。
团结就是力量,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为了巨龙的腾飞,愿所有的
华夏儿女紧密团结,凝聚成无坚不摧的龙的精神。
龙抬头
炎黄子孙不可欺.巨龙苏醒万户齐.
待到神州百业旺.狐妖走狗收尾依.
㈦ 姓氏图腾谁发明,什么时候有的
上古时期,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后来不少图腾演变为姓氏,如夏祖女志梦见流星贯地,化为神珠薏苡(车前子),吞之而生禹,故以薏苡为图腾,姓“姒”氏,“姒”即由“苡”字演化而来。再如周之始祖母姜嫄因“履大人之迹”而生稷,所谓“大人之迹”是指巨大的足迹,实为熊的足迹,故周人以熊为图腾,以“姬”为姓。又如东夷部族以鸟为图腾,史称“鸟夷”,有不少鸟类的图腾演化为姓氏,如鸟氏、凤氏、爽鸠氏等。
至于少数民族地区以图腾为姓氏的例子更多。如云南彝族括扒人以“荞”为图腾,故姓荞氏;拉祜族以虎为图腾,故姓虎氏。此外如水鸟氏、瓦雀氏、野猫氏、孔雀氏等,均由图腾演化而成姓氏。
图腾是群体的标志,旨在区分群体。运用图腾解释神话、古典记载及民俗民风,往往可获得举一反三之功。图腾就是原始人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缘关系,因而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
居住在云贵川三省交界处四川大凉山地区的彝族人民,至今仍保留了丰富而又历史渊远的天文学知识,他们以十二兽纪日,今天是鼠日,明天即牛日,虎日赶虎街,猪日赶猪街。有些地方建十二兽神庙,每年举行祭礼活动,在肃穆庄严的气氛中跳十二兽神舞蹈。“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保俗语表明人们普遍对老鼠的憎恶。然而,远古时代的不少氏族、部落却认为自己的始祖是老鼠,并为自己是老鼠的后代而自豪,他们描绘、雕刻老鼠的形象,在仪式或节目期间隆祀厚祭,祈求鼠祖先的保护。白族虎氏族认为其始祖为雄性白虎,虎也不会伤害他们。当要出远门时,一定要选在属虎的那天,认为只有这样,做事才会吉祥如意。有的人从远方回来,也一定要算准日期,只有虎日才进门坎。白族鸡氏族则传说他们的祖先是从金花鸡的蛋里孵化出来的,认为公鸡知吉凶,会保佑他们。在迁徙时,将东西装在背箩里,上面放一只公鸡。到达新迁地区后,公鸡在什么地方叫,就在什么地方安家。在他们看来,公鸡叫的地方,就是最吉利的。中国的龙,具有图腾的基本特征,它是各民族共同崇奉的图腾神。在《说文解字》中解:“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大能小,能长能短,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渊。”传说炎帝、黄帝、尧、舜和汉高祖刘邦的诞生及其形貌,都与龙有关,是龙种、龙子。古越人也以为自己是龙种,故断发纹身,以像龙子。
直至今日,我们还常说“龙的传人”或“龙的子孙”,这些都是图腾祖先观念的残余。至于龙图腾神观念,更为普遍,大多数民族都曾把龙视为保护神。野猪神是北方狩猎民的崇拜对象,在满族中列为大神,说它身比山高,鬓毛如林,山里的沟谷都是它的獠牙所害,是部落守护神。把牛视为远古创世神兽的有纳西族。在纳西族书中记述了这头在大海中巨卵孵出的神牛,角顶破天,蹄踏破地,造成天摇地动,由纳西族人始祖开天七兄弟和开地七姊妹将它杀死,用牛头祭天,牛皮祭地,肉祭泥土,骨祭石头,肋祭山岳,血祭江河,肺祭太阳,肝祭月亮,肠祭道路,尾祭树木,毛祭花草。于是,便有了晴朗明亮的天空日月,才有了万物生长的清静世界。从此,牛才作为神圣物用来做祭圣物,用来做祭祀天地山川的牺牲供品。纳西族十分崇敬牛神。对马的崇拜多流传于北方游牧民与游猎民中。保安族中流传有雪白神马的神话。满族有供奉马神习俗,清代文献中多有祭马神仪和修建马神庙的记述。达斡尔族人称神马为“温古”,这种神马不准女人骑,可随处吃、走,不准人驱赶,甚至可以在田中随意吃秧苗。神马多为全白色,全尾全鬃,从不修剪,并常在鬃尾拴五彩绸作为标志。
㈧ 谁有关于图腾的故事
所谓图腾,就是原始时代的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当作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相信它们不仅不会伤害自己,而且还能保护自己,并且能获得它们的超人的力量,勇气和技能。人们以尊敬的态度对待它们,一般情况下不得伤害。氏族,家族等社会组织以图腾命名,并以图腾作为标志。
所谓图腾文化,就是由图腾关念衍生的种种文化现象,也就是原始时代的人们把图腾当做亲属,祖先或保护神之后,为了表示自己对图腾的崇敬而创造的各种文化现象,这些文化现象英语统称之为totemism。
图腾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奇特的文化现象之一,图腾文化的核心是图腾观念,图腾关念激发了原始人的想像力和创造力,逐步滋生了图腾名称、图腾标志、图腾禁忌、图腾外婚、图腾仪式、图腾生育信仰、图腾化身信仰、图腾圣物、图腾圣地、图腾神话、图腾艺术等,从而形成了独具一格,绚丽多彩的图腾文化。
图腾标志或称图腾徽号,即以图腾形象作为群体的标志和象徵。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社会组织标志和象徵,具有识别和区分的作用。图腾标志与中国文字的起源有关。
氏族部落的徽号:图腾标志
世界上许多民族,国家或团体都以某种动物作为标志或象徵,如龙既是中华民族的标志和象徵。古罗马的族徽初为母狼,后改为独首鹰。东罗马帝国成立后,又改为双首鹰。德国继承罗马传统,以独首鹰为国家象徵,美国独立后采用罗马鹰徽,只是改为美洲所产的一种鹰,形状与罗马鹰有所不同。俄国采用东罗马帝国的双首鹰,表示她是东罗马帝国的继承者。此外,俄国另一非正式的象徵兽是熊,或称为北极熊。法国的象徵兽为雄鸡,丹麦以象作徽,波斯的国徽为猫,埃及的象徵是鳄鱼,加拿大的标志是海獭,澳大利亚的象徵是袋鼠,等~~等。
为什麼最初会以动物作为标志和象徵?原始人类群体最初是无任何标志和象徵的,图腾亲属关念产生之后,原始人为使图腾不伤害自己或得到它的保护,把自己打扮成图腾模样,并在住宅上,器物上,柱子上,旗帜上雕刻或绘画图腾形象。在他们看来,只有这样,图腾才会把自己当作亲属,子孙或同类,才会得到应有的保护。否则,没有任何标志,图腾认不得,被图腾伤害也在所难免。这样,图腾标志便产生了。
图腾标志主要表现在图腾柱,旗帜,住宅,器物,基地,人体装饰等方面。图腾柱为图腾标志之一种,即在柱子上雕刻或绘画图腾形象。图腾柱可分两类;家前柱和墓前柱。印第安人的图腾柱最为普遍几乎每一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柱。柱子上雕刻或绘画居住者的图腾形象;有的则在兽皮中间塞草装成兽形竖在杆上。
图腾神话
图腾神话是由图腾关念衍生的。先有图腾观念,然后才有图腾神话。它是解释某种有生物或无生物之所以成为图腾的神话。它主要以口传和笔传的形式把某种有生物或无生物说成亲属,祖先或保护神;或把它们说成是祖先的恩人;或把它们说成是人类和万物的创造者。
图腾神话在中国古籍和近现代民族中残存颇多。根据其内容,可分为二大类:祖先恩人神话和始祖创生神话。
(一)祖先恩人神话
祖先恩人神话就是把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说成是祖先的恩人,或说祖先在危难之际受到它的帮助而脱离险境。因而,人们感激它、崇敬它、把它奉为图腾。
(二)始祖创生神话
始祖创生神话是图腾神话中最重要的神话。这类神话又可分为三种类型:一、为动物创生神话;二、为植物创生神话;三、为无生物和自然现象创生神话。
图腾艺术
图腾艺术是图腾观念在艺术中的表现。它是随著图腾信仰的产生而萌发的,是人类最早,最为奇特的艺术之一。图腾艺术不仅发生很早,而且自成体系。根据形式,图腾艺术可分为图腾人体装饰、图腾雕刻、图腾图画、图腾舞蹈和图腾音乐五种类型。
(一)图腾人体装饰
所谓图腾人体装饰即以艺术手段,把人体装扮成图腾模样,也就是人们为了使图腾能够认识自己,保护自己而实行的「图腾同体化」。图腾人体装饰可分纹身、结发、凿齿、毁齿、图腾服饰等。纹身即以涂色、切痕、鲸刺等方式,在人体上描写图腾的图形,或描写图腾的某一部份以代表全体,或作象徵性的描写以代表图腾。
(二)图腾雕塑
图腾雕塑即雕刻,塑造图腾形象。氏族成员出於崇敬图腾和祈求图腾保护之心理,遂产生雕塑图腾形象的造型艺术。图腾雕塑源流久远,在国外,旧石器晚期的遗中便已发现其遗存。在中国,其遗迹在新石器时代也已发现。
(三)图腾图画
原始时代的人们为表达对图腾的感情,常在洞穴岩壁、圣地周围、房屋上、武器盾牌或布上,纸上绘画图腾动物,或描绘关於图腾的各种传说。原始人对这些图画视为神物,十分珍视。
(四)图腾舞蹈
图腾舞蹈为表演艺术之一种,即模仿图腾动物的活动形象而舞,如虎图腾氏族成员,便模拟虎走路、跑、跳、扑等动作。跳舞时需穿上图腾服饰,或化妆成图腾模样。
(五)图腾音乐
图腾音乐为最原始的音乐之一。图腾音乐又分声乐和器乐两种;声乐即模仿图腾动物的声音,即在举行图腾舞蹈时,除了模仿图腾的动作之外,还模仿图腾的喊叫声,如狼图腾成员便模仿狼嚎,虎图腾成员便模拟虎啸,随著有韵律的跳舞动作,自然形成模仿图腾动物声音的图腾音乐。
图腾
图腾是群体的标志,旨在区分群体。运用图腾解释神话、古典记载及民俗民风,往往可获得举一反三之功。图腾就是原始人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缘关系,因而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
居住在云贵川三省交界处四川大凉山地区的彝族,至今仍保留了丰富而又历史渊远的天文学知识,他们以十二兽纪日,今天是鼠日,明天即牛日,虎日赶虎街,猪日赶猪街。有些地方建十二兽神庙,每年举行祭礼活动,在肃穆庄严的气氛中跳十二兽神舞蹈。“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保俗语表明人们普遍对老鼠的憎恶。然而,远古时代的不少氏族、部落却认为自己的始祖是老鼠,并为自己是老鼠的后代而自豪,他们描绘、雕刻老鼠的形象,在仪式或节目期间隆祀厚祭,祈求鼠祖先的保护。白族虎氏族认为其始祖为雄性白虎,虎也不会伤害他们。当要出远门时,一定要选在属虎的那天,认为只有这样,做事才会吉祥如意。有的人从远方回来,也一定要算准日期,只有虎日才进门坎。白族鸡氏族则传说他们的祖先是从金花鸡的蛋里孵化出来的,认为公鸡知吉凶,会保佑他们。在迁徙时,将东西装在背箩里,上面放一只公鸡。到达新迁地区后,公鸡在什么地方叫,就在什么地方安家。在他们看来,公鸡叫的地方,就是最吉利的。中国的龙,具有图腾的基本特征,它是各民族共同崇奉的图腾神。在《说文解字》中解:“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大能小,能长能短,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渊。”传说炎帝、黄帝、尧、舜和汉高祖刘邦的诞生及其形貌,都与龙有关,是龙种、龙子。古越人也以为自己是龙种,故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直至今日,我们还常说“龙的传人”或“龙的子孙”,这些都是图腾祖先观念的残余。至于龙图腾神观念,更为普遍,大多数民族都曾把龙视为保护神。野猪神是北方狩猎民的崇拜对象,在满族中列为大神,说它身比山高,鬓毛如林,山里的沟谷都是它的獠牙所害,是部落守护神。把牛视为远古创世神兽的有纳西族。在纳西族书中记述了这头在大海中巨卵孵出的神牛,角顶破天,蹄踏破地,造成天摇地动,由纳西族人始祖开天七兄弟和开地七姊妹将它杀死,用牛头祭天,牛皮祭地,肉祭泥土,骨祭石头,肋祭山岳,血祭江河,肺祭太阳,肝祭月亮,肠祭道路,尾祭树木,毛祭花草。于是,便有了晴朗明亮的天空日月,才有了万物生长的清静世界。从此,牛才作为神圣物用来做祭圣物,用来做祭祀天地山川的牺牲供品。纳西族十分崇敬牛神。对马的崇拜多流传于北方游牧民与游猎民中。保安族中流传有雪白神马的神话。满族有供奉马神习俗,清代文献中多有祭马神仪和修建马神庙的记述。达斡尔族人称神马为“温古”,这种神马不准女人骑,可随处吃、走,不准人驱赶,甚至可以在田中随意吃秧苗。神马多为全白色,全尾全鬃,从不修剪,并常在鬃尾拴五彩绸作为标志。
㈨ 中国人的图腾为什么是龙
因为呢!人在古代时很崇拜具有强大威力、且神秘力量的自然界。因而人类的图腾也是在模仿着自然界。在科技不发达的远古时期,雷声则是那个时代最具力量的,它所发出的声音是轰隆隆(long)。人类以此图腾合情合理!!
㈩ 中国的龙图腾是什么时候,是谁以什么为原型画出来的
图腾作为人类最古老的文化之一流传至今,图腾,,Totem,,,原为美洲印第安鄂吉布瓦人的方言词汇,意思是“他的亲族”。图腾崇拜的核心是认为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和自己的氏族有血缘关系,是本氏族的始祖和亲人,从而将其尊奉为本氏族的标志、象征和保护神。
但是在世界众多的图腾文化里面,以汉民族的龙图腾最为神秘。关于龙图腾起源的传说也特别多,大至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最近比较流行的说法是龙图腾起源于熊图腾。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叶舒宪依据红山文化考古研究成果提出,中华民族先民崇拜熊图腾,龙与熊有着直接的关系,龙的身上体现出熊的特征,用熊图腾一说可以解释龙的起源。
(二)以蛇为原型的综合图腾说。
闻一多《伏羲考》:“它(引者注:龙)是一种图腾(Totem),并且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龙图腾,不拘它局部的像马也好,像狗也好,或像鱼、像鸟、像鹿都好,它的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却是蛇。这表明在当初那众图腾单体林立的时代,内中以蛇图腾最为强大,众图腾的合并与融化,便是这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体的结果。”
(三)马说。
王从仁《龙崇拜渊源论析》:“龙源于马。” 《周礼·夏官》:“马八尺以上为龙。”
(四)鳄鱼说。
何新《龙:神话与真相》(1989年):“古中国大陆和海洋上,确曾存在过一种令人恐怖的巨型爬行动物。这种巨型爬行动物,以及与其形状相近的其他几种爬行动物,其实就是上古传说中所谓‘龙’的生物学原型。换句话说,‘龙’在古代是确实存在的,它就是现代生物分类学中称为Crocodilus Porosus的一种巨型鳄——蛟鳄。”
(五)云神说。
何新《诸神的起源》(1986年):“云从龙。。”“召云者龙。”(引自《易传》)据《淮南子·地形训》:“黄龙入藏生黄泉。黄泉之埃上为黄云。”“青龙入藏生青泉,青泉之埃上为青云。…‘赤龙入藏生赤泉,赤泉之埃上为赤云。”“白龙入藏生白泉,白泉之埃上为白云。”“玄龙入藏生玄泉,玄泉之埃上为玄云。”何新说:“在上引文中,龙与云的关系是十分清楚的。”“所以我的看法是,‘龙’就是云神的生命格。”
(六)恐龙说。
王大有《龙凤文化源流》(1988年):“龙,被古人公认为最原始的祖型,可能还是恐龙。古人以具有四足、细颈、长尾、类蛇、牛、虎头的爬行动物为龙,这可能是古人当时见到并描绘下来的某种恐龙形象。”
七)河马说。
王从仁《龙崇拜渊源论析》:“龙源于河马。”
刘城淮《略说龙的始作者和模特儿》:“充任龙的模特儿之一的马,最初不是一般的陆马,而是河马。”“河马不仅把自己的部份形体贡献给了龙,而且把自己的部分性能——善于御水,也贡献给了龙。”
物侯组合说。
(八)物侯组合说。
陈绶祥《中国的龙》:“在广大的范围中,人们选择不同的物侯参照动物,因此,江汉流域的鼋类、鳄类,黄河中上游的虫类、蛙类、鱼类,黄河中下游的鸟类、畜类等等都有可能成为较为固定的物侯历法之参照动物;……后来,这些关系演化成观念集中在特定的形象身上,便形成了龙。”
(九)蜥蜴说。唐兰《古文字学导论》:“龙象蜥蜴戴角的形状。”
何新《中国神龙之谜的揭破》(《神龙之谜》,1988年)“其实所谓‘龙’就是古人眼中鳄鱼和蜥蜴类动物的大共名。”
(十)鳄鱼说。
何新《龙:神话与真相》(1989年):“古中国大陆和海洋上,确曾存在过一种令人恐怖的巨型爬行动物。这种巨型爬行动物,以及与其形状相近的其他几种爬行动物,其实就是上古传说中所谓‘龙’的生物学原型。换句话说,‘龙’在古代是确实存在的,它就是现代生物分类学中称为Crocodilus Porosus的一种巨型鳄——蛟鳄。”
(十一)想象说。
也有很多学者认为,龙,其实什么也不是,就是中国人为了追求完美,根据其他动物的某些特征,凭空想象出来的。
但不管什么说,最后都很难自圆其说。或多或少的都存在许多漏洞。所以有关龙图腾的这些传说,都不可采信。比如恐龙说等,古生物恐龙早已灭绝于距今7000万年左右的中生代。而最早的猿人生活于300万年前的更新世。中间相差了6000多万年。猿人不可能看到恐龙,还存在个别幸存者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那么当时人看到的只能也只有是恐龙化石。但是在当时科学还极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根本没有化石概念,在他们的眼中,化石只不过是一块形态怪异的石头。那么我们智慧祖先,没有理由对一块石头产生崇拜。
还有一种主流说法认为龙,其实是由其他的动物衍变而来。这种说法同样站不住脚,因为我们打开各民族的图腾崇拜史,比如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崇拜的狼图腾,狼的主体形象始终都是一致的。不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演化,以至面目全非。
至于其他的诸如想象说等更是无稽之谈,这既不符合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更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图腾文化。
那么,龙图腾到底是由何而生的呢?这也许是中华民族的最大疑惑,我现在就为您揭开这最后的谜底!其实龙图腾起源于祭祀!
根据相关记载,祭祀的最初形成是由于,原始社会的人们认为人的灵魂可以离开躯体而存在。祭把便是这种灵魂观念的派生物。最初的祭祀活动比较简单,也比较野蛮。人们用竹木或泥土塑造神灵偶像,或在石岩上画出日月星辰野兽等神灵形象,作为崇拜对象的附体。然后在偶像面前陈列献给神灵的食物和其它礼物,并由主持者祈祷,祭祀者则对着神灵唱歌、跳舞。
我国的祭祀文化起源较早,大约距今至少8000年,甚至更加久远。根据我对中国原始社会时期祭祀活动的研究,我国早期的祭祀和其他民族的祭祀稍有区别。由于我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和黄色人种特有的思维模式,中国祭祀文化的起源和形式上,与其他民族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就好比龙图腾的另类一样,不可避免的会留下民族的特征和烙印。
众所周知,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当原始人面对着肆虐的黄河,产生了无比的敬畏!认为黄河是由神来主宰,于是祭河神开始渐渐兴起,成为我国重要的祭祀活动之一。
根据记载,每次祭河神都要献上很多祭品,一开始是用牲畜作为祭品,后来甚至发展到用活人来祭河,开始时的用牲畜作为祭品,大部分都是被宰杀之后投入河中。经常被作为祭品的牲畜有很多种,诸如蛇.鹿.牛.马.虎.熊等。而且是被宰杀后,用其身体的一部分作为祭祀时的祭品。
于是我惊异的发现,如果把这些作为祭品的动物组合起来,正好是一条完整的中国龙形象!通过认真的研究和仔细分析,我发现这不是巧合。其实龙图腾的千古之迷,竟然隐藏在祭祀文化之中。
当时原始人把动物肢解,作为献给神的礼物,并不认为这些动物已经死亡,而是认为它们到了神的身边。于是把这些被肢解动物的肢体,按照一定顺序重新拼凑,于是形成了龙的最初形象。
至于中国龙形象不断演化的问题,比如商以前的龙形象中并没有角,在商代龙却生出角来,而且龙角的形状还不固定,有的如长颈鹿,角呈锥形;有的如绵羊,角向后卷;也有的如花冠,还有的似羚羊,此外还有前卷型、虎耳型、螺旋形等各种形状。
这是由于祭祀文化多元化发展造成的,除了上面讲的祭河神之外,后来又发展到祭天.祭海等。于是被用来做祭品的动物种类越来越多,而且被不断的添加到龙的形象中去,龙也不断被神话为上天入海无所不能的祥物,逐渐形成了对龙图腾的崇拜。
当然这些都是有很多证据可以证明的,比如每次祭祀之前,都要先捉一只活鹿,把鹿角砍下来接一碗鹿血。这种习俗一直延续了很久,至于只用蛇身祭河神的问题,是由于为了不让蛇游走,于是便将蛇头砍下来。虽然龙的形象有很多种变化,但是蛇身却作为龙的主体形象一直存在。也是中国龙形象构成的基础。
有很多关于龙图腾的考古发现,都是在祭祀场所,甚至祭祀坑里挖掘到的,这直接说明了祭祀和龙图腾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另外龙的形象与水也密不可分,比如龙的神性可以用喜水、好飞、通天、善变、灵异、征瑞、兆祸、示威来概略。在龙的神性中,“喜水”位居第一。这是因为,龙本来就是“水物”和“水相”,或者说,龙本源于“水物”和“水相”。龙的诸多的模糊集合对象,可以说都是“水物”或“水相”。鱼、鳄、河马、海马、水牛等生活在水中;蛇、蜥蜴喜处水湿阴潮之地;猪、陆牛、陆马、鹿等离开水也活不下去。而且在众多的神话故事中,龙一直都作为海河的主宰,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四海龙王。这也间接的证明了龙是由祭河神演化而来。
另外按照时间推算,祭祀和中国龙形象出现的时间相吻合,辽宁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的“龙形堆塑”,为我们的“时间定位”提供着证据。查海遗址属“前红山文化”遗存,距今约8000年。“而祭祀文化的兴起略早于龙图腾的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