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数字1的来历
数字1属于阿拉伯数字,是由古代印度人发明的。西方人由于首先接触到阿拉伯人使用过这些数据,便误以为是他们发明的,所以便将这些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
公元3世纪,古印度的一位科学家巴格达发明了阿拉伯数字。但是最早的计数只有三个。 为了表示数字“ 4”,必须将2和2相加,5则是2加2加1,数字3是2加1得来的。后来慢慢才出现 用五个手指手写表示数字5,用两只手的十个手指表示数字10。该原理实际上也是是数学计算的基础。
相同数字符号的数量取决于其与其他数字符号的位置关系。 这开始有了数字位置的概念。 后来,古鳊人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并发明了表示数字的十个符号1、2、3、4、5、6、7、8、9、0。 这成为计数的基础。
(1)1是创造数扩展阅读
“1”所代表的人类文化
在以部首检字法为主的汉文字典中,“一”往往是第一个部首和第一个字。
英文中也以“The Great One”(伟大的一,太一)指代上帝耶和华。
货币中的基本面额,如1美元。
在哲学上,尤其是《老子》中,一更加广泛,一代表万物之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就是其中一例。(意思是道是独一无二的,道产生了一,一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
“1”还可以作为某些常量的单位,如摩尔。
B. 1是谁创造的、、、
1是阿拉伯人创造的,一是中国人创造的,one是拉丁人创造的,它们的含义是相同的,是一切有关数量的基本单位,就是基元
C. 创造规律填数:1,2,4,(),(),(),()。
1,2,4,7,11,16,22.........
D. 数字1到9是哪个国家创造的
古印度数学上创造了从1到9九个数字,在这之后又加上一个0,并提出了数字按位计值的方法。现在我们都把这种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实际上那是阿拉伯人从印度人那里学过去的。
E. 做早创造数字的是谁
凌石金融:阿拉伯数字1、、3、4、5、6、7、8、9。0是国际上通用的数码。这种数字的创制并非阿拉伯人,但也不能抹掉阿拉伯人的功劳。
阿拉伯数字最初出自印度人之手,也是他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逐步创造出来的。
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流域居民的数字就已经比较进步,并采用了十进位制的计算法。到吠陀时代(公元前1400-公元前543年),雅利安人已意识到数码在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创造了一些简单的、不完全的数字。公元前3世纪,印度出现了整套的数字,但各地的写法不一,其中典型的是婆罗门式,它的独到之处就是从1~9每个数都有专用符号,现代数字就是从它们中脱胎而来的。当时,“0”还没有出现。到了笈多时代(300-500年)才有了“0”,叫“舜若”(shunya),表示方式是一个黑点“●”,后来衍变成“0”。这样,一套完整的数字便产生了。这就是古代印度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印度数字首先传到斯里兰卡、缅甸、柬埔寨等国。7-8世纪,随着地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帝国的崛起,阿拉伯人如饥似渴地吸取古希腊、罗马、印度等国的先进文化,大量翻译其科学著作。771年,印度天文学家、旅行家毛卡访问阿拉伯帝国阿拨斯王朝(750-1258年)的首都巴格达,将随身携带的一部印度天文学著作《西德罕塔》献给了当时的哈里发曼苏尔(757-775),曼苏尔令翻译成阿拉伯文,取名为《信德欣德》。此书中有大量的数字,因此称“印度数字”,原意即为“从印度来的”。
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密(约780-850)和海伯什等首先接受了印度数字,并在天文表中运用。他们放弃了自己的28个字母,在实践中加以修改完善,并毫无保留地把它介绍给西方。9世纪初,花拉子密发表《印度计数算法》,阐述了印度数字及应用方法。
印度数字取代了冗长笨拙的罗马数字,在欧洲传播,遭到一些基督教徒的反对,但实践证明优于罗马数字。1202年意大利雷俄那多所发行的《计算之书》,标志着欧洲使用印度数字的开始。该书共15章,开章说:“印度九个数字是:‘9、8、7、6、5、4、3、2、1’,用这九个数字及阿拉伯人称作sifr(零)的记号‘0’,任何数都可以表示出来。”
14世纪时中国的印刷术传到欧洲,更加速了印度数字在欧洲的推广应用,逐渐为欧洲人所采用。
西方人接受了经阿拉伯人传来的印度数字,但忘却了其创始祖,称之为阿拉伯数字。
F. 数字1的来源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古代印度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后,大约到了公元7世纪的时候,这些数字传到了阿拉伯地区。到13世纪时,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写出了《算盘书》,在这本书里,他对阿拉伯数字做了详细的介绍。后来,这些数字又从阿拉伯地区传到了欧洲,欧洲人只知道这些数字是从阿拉伯地区传入的,所以便把这些数字叫做阿拉伯数字。以后,这些数字又从欧洲传到世界各国。
阿拉伯数字传入我国,大约是13到14世纪。由于我国古代有一种数字叫“筹码”,写起来比较方便,所以阿拉伯数字当时在我国没有得到及时的推广运用。本世纪初,随着我国对外国数学成就的吸收和引进,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才开始慢慢使用,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推广使用才有100多年的历史。阿拉伯数字现在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和交往中最常用的数字了。
G. 1是怎么来的
1是先祖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
H. 1+1是谁创造的
如果是问加号的产生,大致如下:
1489年,德国数学家魏德曼(Widman,1460—?)在他的著作中首先使用“+”、“-”表示剩余和不足。1514年荷兰数学家赫克(Hoecke)把它用作代数运算符号。后来又经过法国数学家韦达(Vieta,1540—1603)的宣传和提倡,才开始普及,到1630年,得到大家的公认。
更早一点的历史:
公元三世纪,希腊出现了减号“↑”,但仍没有加法符号。公元六世纪,印度出现了用单词的缩写作运算符号。其中减法是在减数上画一点表示。
如果是问加法的产生(运算符号并不是随着运算的产生就立即出现的),应该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大致情况如下:
如中国至少在商代(约三千年前),已经有加法、减法运算,但同其他几个文明古国如埃及、希腊和印度一样,都没有加法符号,把两个数字写在一起就表示相加。在今天的带分数写法中仍可以看到这种遗迹。
如果是问数字的产生:
数字的产生比较早,我国在6000~7000年前就可能已经有了(史前时期,无明确文字记载,后世从出土文物中找到类似后来数字的符号),在4000~5000年前就有成型的数字符号,比世界很多国家都早。
关于目前通用的阿拉伯数字(实际是印度人发明的),可以参见
http://ke..com/view/22218.htm
I. 1+1能够创造什么
1+1他创造了事物不断的积累和递进,他解释了万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万物都是不断的加1,才能不断的进化,从而有了缤纷多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