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从保险的历史看,最早发明风险分散这一保险基本原理的国家是
从保险的历史看,最早发明风险分散这一保险基本原理的国家是:中国。专
❷ 从保险历史看,最早运用风险分散这一保险基础的原理的国家是。
6. 从保险的历史看,最早发明风险分散这一保险基本原理的国家是() [单选题] *
正确答案为: 中国
❸ 最早发明风险分散这一保险基本原理的国家是哪个国家
中国是最早发明风险分散这一保险基本原理的国家,远在公元前三四千年,中国商人即将风险分散原理运用在货物运输中,仓储制度是我国古代原始保险的一个重要标志。
❹ 最早发现风险分散这一保险基本原理的国家是什么
中国.中国是最早发明风险分散这一保险基本原理的国家,公元前三四千年,中国商人即将风险分散原理运用在货物运输中.仓储制度是我国古代原始保险的一个重要标志。然而保险却不是在中国起源的远在公元前2000年,航行在地中海的商人在遇海难时,为避免船只和货物同归于尽,便往往抛弃一部分货物,损失由各方分摊,形成“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的共同海损分摊原则,成为海上保险的萌芽。希望以上答案对你有 帮助.
❺ 从保险的历史看,最早发明风险分散这一保险基本原理的国家是
从保险的历史看,最早发明风险分散这一保险基本原理的国家是:中国。
❻ 如何进行风险分散呢
以港珠澳大桥建设为例,这座打破世界海上桥梁工程极限的大桥,造价1269亿,历时8年建成,建造过程中多项技术应用都是世界首例,客观上面临着很大的工程建设风险。
国内6家大型保险公司参与了港珠澳大桥的共同保险,保险金额高达人民币278亿元,同时项目还确定了瑞士再保险公司、苏黎世保险有限公司作为联合首席再保险公司,共同分担项目风险。
在整个港珠澳大桥施工过程中,项目累计保险赔付金额高达数亿元。这些赔偿损失,分别由6家国内保险公司与2家国外保险公司,通过共同保险与再保险机制共同分担,有效的实现了各保险人主体间的风险转移与分散。
此外,再以近年来我国工程保险市场快速发展的工程保证保险为例,各地在政策试点文件中普遍要求保险机构采用保险联合体(共同保险)的形式进行业务承保,其目的即为提高保险机构在开展工程保证保险业务时的风险管理能力,有效分散全新工程险种的市场业务承保风险。
近年来,建设工程领域各项新技术、新材料、新管理模式的快速发展应用,令国内保险机构在开展工程保险业务中,日益面临着更加严峻的业务经营风险。而实践证明,保险机构通过运用共同保险与再保险机制,能够有效分散、转移相应责任风险,提高业务经营的安全性。因此,进一步深入探索工程保险中的共同保险与再保险机制,应成为未来我国工程保险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❼ 从历史看,最早发明风险分散这一保险基本原理的国家是
中国是最早发明风险分散这一保险基本原理的国家,远在公元前三四千年,中国商人即将风险分散原理运用在货物运输中,仓储制度是我国古代原始保险的一个重要标志。
❽ 急!!!关于风险分散
是的。所有风险分散相加等于1。如果有N种风险状态,那么这N种相加等于1。
❾ 中国人寿模拟试题
中国人寿模拟试题2012年版本的,但是篇幅太大,先发几项给您吧。祝您好运!
一、单选题
1. P2根据风险因素的性质不同,通常可将其分为( )
A.有形风险因素和无形风险因素 B.道德风险因素和心理风险因素 C.财产风险因素和人身风险因素 D.静态风险因素和动态风险因素
2. P14在风险管理方法中,高层建筑安装自动喷淋设备属于( )
A.预防 B.抑制 C.避免 D.转移
3. P46根据保险法规定,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称为( )
A.保险合同 B.保险价值 C.保险关系 D.保险协议
4. P27保险和储蓄两者属于不同的经济范畴,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中储蓄的受益期限是( )
A.本金返还期 B.本息返还期 C.利息返还期 D.保费返还期
5. P36最早发明风险分散这一保险基本原理的国家是( )
A.中国 B.英国 C.美国 D.日本
❿ 分散风险的案例
在美国,大多数投资于基金的投资者将投资海外的全球型或国际型基金包括在自己投资组合中,使其成为自己资产配置的一部分。长期以来,这已成为投资者们进一步分散投资风险的传统做法。十几年前,美国和全球其他地区或国家的股票市场的走向很少是一致的。但是,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各地区和各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关联性不断加深,投资界开始有人认为世界范围内不同股票市场的关联度在逐渐加强从而降低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分散投资的有效性。但其关联程度还并没有像一些业界人士所认为的那么紧密,因而仍然进一步为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分散投资从而进一步分散风险的有效性提供殷实的机会。
事实上,各个国家或地区对美国经济命运的依赖程度是有很大差别的。比如,那些依靠对美国出口而发展经济的国家或地区:墨西哥、新加坡和中国台湾地区就会更容易受到美国经济健康程度的影响;而其他国家,如巴西、印度和俄国,他们的经济出口面向更多的国家,而且拥有比较广阔的国内市场。因此,受到美国经济的影响就会相对较小。
对逐渐减缓的美国经济发展,将如何影响世界其他股票市场的前景争论不休。争论的一方认为,由于美国经济仍然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因此,美国经济的减缓将会株连和影响全球股票市场的走向。而争论的另一方则认为,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发达的新兴市场国家如中国、印度和巴西,不会由于美国经济发展的减缓而停滞不前。他们认为这些为其提供原材料的高速发展的经济体不会因美国经济的衰退而随之陷入困境。比如中国有相当规模的外币储蓄,可以在财力上支持自己持续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而且,这种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不会由于美国对中国进口产品需求的减少而有所放慢。
虽然关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景,是否会同美国经济的发展前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争论仍未有明确的答案,但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全球范围内不同的股票市场的情况下并不一定有很高的相互关联度。比如,美国和加拿大是两个主要的贸易伙伴,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关联性是很高的。但是,他们的股票市场的关联度在1988年到2007 年的近10年间却仅有73%。美国股票市场同其他美国主要的贸易伙伴的股票市场的关联度就更低。比如,同日本市场的关联度只有35%;同英国股票的关联度只有65%。这进一步说明,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上的紧密关联性并不一定就意味着股票市场之间的走向完全同步。
投资者将自己组合中资产的一部分,配置于全球范围内的投资仍然会从分散投资中获利。以下图表对美国股票市场和全球范围内其他主要国家的股票市场在1988年到2007年这10年间的回报关联性进行了清晰的比较。关联度为100%的意味着一个国家的股票市场同美国的股票市场完全是同步而行。而相反,如果关联度是0%的话,就意味着这一国家的股市同美国的股市没有任何关联度。
可以看出,同美国市场的走向关联度最高的是加拿大,但也只有73%。而同中国内地A股市场关系较为密切的香港股票市场同美国股票市场在这10年间的关联度只有51%。这就进一步说明,通过QDII产品将资产的一部分投资于海外市场仍然能够提供有效的风险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