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理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多年,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这种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对自身历史、对世界的认知和感受,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泉。它孕育、滋养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共同的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是中华民族走向全面复兴的基础。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发展,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文化体现着一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积淀,反映着一个政党的理想追求,更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中国共产党作为有着崇高追求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要走在时代前列,就必须始终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高扬进步的文化旗帜,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随着国际格局的大变革大调整,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亟须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日趋突出。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要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进一步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全面提高中华民族文明素质,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国际话语权。
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历史重任的根本保证。必须从战略和全局出发,认真研究和切实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增强领导文化建设的本领;必须健全机制,调动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建设宏大的文化人才建设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⑵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
材料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材料二:为迎接世博会召开;上海推行了每月25日的“公共秩序日”的公益宣传推广活动,展世博宣传活动,举办交通文明、世博知识培训讲座,组织“文明出行”、“文明排队”、“左行右立”、“规范非机动车停放”、“排队上车、先下后上”、“文明让座”等7大志愿者服务和执法整治、市民巡访等活动。
(1)党的十七大报告为什么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谈谈开展“公共秩序日”公益宣传活动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准备如何积极参与“公共秩序日”公益宣传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可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加快全面小康社会的建立。
(2)实施这一活动可以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样做可以提升全民族的道德水平,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3)加强道德修养,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落实道德实践活动,如在家庭中,孝敬父母、体验亲情;在学校里,知礼仪、重礼节,互帮互助,爱护公物,关心集体;在社会上,多奉献爱心,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
⑶ 如何理解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文化在今天的发展,不外乎两种形式:一是依靠自身动力新陈代谢,革故鼎新,谋求发展;二是积极进取,对外开放,吸收包容中外优长,以达到创新发展的目标。传承文化的方式,也不外是两种途径:一是尽可能完整地保护传统文化生态,以文献档案的方式作用于当下;二是有选择地汲取阐发,与当代文化相融以传续发展。中华文化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其在今天的繁荣发展,正如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所指出的:“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选编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其中,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创造发展并形成于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华传统文化充满着丰富的智慧和优秀的精华,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尤其是在思想伦理、道德价值观、行为操守等方面具有积极的现实作用。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民族特色,追求时代精神,主动吸收他人成功的文化经验成果,发展现代科技,创造现代文化形式,在与世界其他国家和而不同、既合作又竞争的历史进程中寻求具有自身特点的发展之路成为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短短的30多年时间里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的快速发展所遭遇的挑战和困难几乎是全方位的,但是中国走出了一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现代化建设之路,在国际上树立起全新的大国形象,这正是得益于中国的执政党和广大人民群众以巨大的勇气和底气,努力践行“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和中华传统文化所取得的成果。“转化”是在已有基础上做出顺应时代的变革与完善,“创造性”则是在前人没有的条件下从无到有的新创新建;“发展”是在既有基础上的向前开发拓展延伸,而“创新性”是在旧有基础上新的发现、发明、创造。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文化,正是需要在前人创造的文化基础上,创新思想理论,创新价值观念,并通过理论成果和文化产品的传播,教化国人,进而确立并形成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与文化理念。
中华民族在历尽百年屈辱之后痛彻意识到:只有国力强,文化才能强;文化强,国力则更强的深刻道理。我们的任务艰巨而繁重:转变发展模式,保障国民经济平稳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物质富裕、文化水平提升的成果,增强国人文化需求的意识和文化消费能力是基础;进一步完善国民教育服务体系和思想道德教化,统合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提升国民人文素质、文化修养、行为养成、艺术鉴赏水平和完善文化基础设施是前提;整理挖掘国粹、研究阐释新义,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增强国人的文化自觉、自信意识是要务;不懈努力,不断推出和积累真正具有世界水准的人文学术研究成果和文艺作品,鼓励艺术大胆创新实验是核心;增强文化传播能力,拓展传播渠道,创新人文交流方式,提升高端文化对话的参与和发声意识是重要的举措。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一面旗,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将为中国的伟大变革与复兴提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动力支撑。
⑷ 什么是创造力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回造新事物答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它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
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区分人才的重要标志。
(4)创造力与文化扩展阅读
影响因素:
1、知识
包括吸收知识的能力、记忆知识的能力和理解知识的能力。吸收知识、巩固知识、掌握专业技术、实际操作技术、积累实践经验、扩大知识面、运用知识分析问题,是创造力的基础。
2、智力
智能是智力和多种能力的综合,既包括敏锐、独特的洞察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高效持久的记忆力和灵活自如的操作力,还包括掌握和运用创造原理、技巧和方法的能力等。这是构成创造力的重要部分。
3、人格
包括意志、情操等方面的内容。它是在一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创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素质。优良素质对创造极为重要,是构成创造力的又一重要部分。
⑸ 珠海创造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注册号:****所在地:广东省注册资本:100万法定代表:陈瑛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登记状态:存续登记机关:珠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地址:珠海市香洲如意街36号第二层商铺213号
法定代表人:王景彦
成立时间:2011-12-02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40400000316730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珠海市香洲区如意街36号第二层商铺214号
⑹ (高二政治)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如何提高文化创造力(分点回答)
要想提高文化
⑺ 何为文化创造力
文化部部长蔡武近日称,当前我国文化产业领域普遍呈“小、弱、散”版状况,大量呈现“为权他人做嫁衣”的“纽扣现象”。他的担忧,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文化产业所处的尴尬局面。我国文化产业在全球的地位现状是:复制能力强大,但原创能力不高。大量快餐式的文化产品卷起一阵阵热潮,却热得急,凉得也快,真正给大众留下长远影响的精品力作难得一见。《贵州民族报》文章指出,文化创造力的核心在于文化人独立的思想、敏锐的洞察、崇高的责任和不泯的良知。唯有把握时代脉搏、感知人民冷暖、领悟生活真谛、超越个人得失,进而焕发创造激情,激活创新潜能,文化创造才有不竭的源泉。一个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的兴盛。作为国家发展的软实力,文化理应成为时代变革的先声,社会进步的先导,民众心智的明灯。风云激荡的改革时代,中西交汇的开放格局,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新旧思想的冲突碰撞,是文化创作最丰厚的土壤。
⑻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什么意思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但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十分丰富,因此文化的力量要表现出来,主要靠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