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年糕是谁发明的
年糕作为一种食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会遗址中发现了稻种,这说明早在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种植稻谷。汉朝人对米糕就有“稻饼”、“饵”、“糍”等多种称呼。古人对米糕的制作也有一个从米粒糕到粉糕的发展过程。公元六世纪的食谱《食次》就载有年糕“白茧糖”的制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饭,及热于杵臼净者,舂之为米咨糍,须令极熟,勿令有米粒……”即将糯米蒸熟以后,趁热舂成米咨,然后切成桃核大小,晾干油炸,滚上糖即可食用。
将米磨粉制糕的方法也很早。这一点可从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得到证明。其制作方法是,将糯米粉用绢罗筛过后,加水、蜜和成硬一点的面团,将枣和栗子等贴在粉团上,用箬叶裹起蒸熟即成。这种糯米糕点颇具中原特色。
年糕多用糯米磨粉制成,而糯米是江南的特产,在北方有糯米那样粘性的谷物,古来首推黏黍(俗称小黄米)。这种黍脱壳磨粉,加水蒸熟后,又黄、又粘、而且还甜,是黄河流域人民庆丰收的美食。明崇祯年间刊刻的《帝京景物略》一文中记载当时的北京人每于“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不难看出,“年年糕”是北方的“粘粘糕”谐音而来。
年糕的种类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农家的黄米糕、江南水乡的水磨年糕、台湾的红龟糕等。年糕有南北风味之别。
北方年糕有蒸、炸两种,均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汤煮诸法,味道甜咸皆有。
据说最早年糕是为年夜祭神、岁朝供祖先所用,后来才成为春节食品。
年糕不仅是一种节日美食,而且岁岁为人们带来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一首诗中所云:“人心多好高,谐声制食品,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谂。”
年糕是北京春节的传统小吃,据说早在辽代,北京的正月初一,就有家家必吃年糕的习俗。
年糕有黄、白两色,象徵金银,并有“年年高”的吉祥如意的寓意。所以前人有诗称年糕:“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
北京小吃中的年糕,是用黄米或江米面加各种辅料蒸制而成。年糕品种很多,有枣年糕、豆年糕、年糕坨等。精细的年糕有白果、什锦、水晶、如意等,烹制方法多为蒸,也有用油炸蘸白糖吃的,均有香、甜、粘、糯的特点。
过去北京的年糕一般为清真回民小吃店供应,除年节大量供应外,平时亦有供应,但数量和品种都比春节时少。年糕不仅是清真回民小吃,也是满族跳神的祭品。
❷ 重庆白糕的做法
粘米粉 100克
水 180克
白糖 55克
红糖 63克
酵母 3克
温水 10克
油 3克
老式重庆白糕(白糖糕、发糕)的做法
第一步:先把需要的材料都称好放一旁备用。凉白开180克,糖60克(白糖糕就用白糖,不喜欢太甜的白糖可以少放一点55g,红糖糕就用红糖,红糖可以多点,因为红糖不甜63g),粘米粉100g(粘米粉最好用三象牌的,对比了很多方子都说三象牌做出来的基本不会失败,而粘米粉最好过一次筛这样粉会很细腻,再之后兑水过程中不易起疙瘩),40度左右温水10克,加入酵母3克,混合均匀备用。
第二步:180克凉白开倒入100克粘米粉中进行混合均匀(一定要混合至没有颗粒疙瘩)
第三步:这一步很重要,先烧一锅开水,转中小火,再把我们之前混合均匀的粘米粉隔水加热米浆,再加热过程中满满加入之前备好的红糖水或者白糖水。(隔水加热的过程中一定要一直搅拌,中途如果出现结块疙瘩,立马拿出来,压散之后再端如锅中继续加热米浆。这一步骤需反复多次不停的搅拌。搅拌到图四的状态再加热三分钟就可以了。
第四步:把加热好的米浆端出放置在一旁等待降温,等米浆降温至40多度左右时便将之前调好的酵母水倒入米浆中,搅匀装袋密封坐等发酵(发酵时间对应天气而定吧,夏天热的时候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就可,喜欢白糕米酒味的多发酵半小时,味道极赞。冬天发酵3-4小时,但是最好是放在烤箱开启发酵模式或者微波炉先中火空叮两分钟后在放入密封米浆进行发酵,差不多也只需要一个半小时至两个小时)
第五步:发酵到原来的1.5倍,出现图1、2的大泡就差不多了,这个时候拿出搅匀排气(排气主要是为了之后做出来的白糕比较好看),这里可以在进行半小时二次发酵至图三的小泡就可以了。(楼主比较喜爱发酵的酒味所以在进行了二次发酵)油的话如果你一次吃不完就加入3克食用油到发酵好的米浆中混合均匀,这样第二次热白糕时不会发硬(油不要用有味道的菜籽油、玉米油这些…)
第六步:装入磨具八分就好,因为要蒸泡的。蒸格上汽之后转中火放入锅中蒸15分钟,在关火闷五分钟就好。(闷五分钟防止白糕回缩)
第七步:出锅完美!!!
红糖的用的是隔水加热的方式,会比较嫩一点,所以如果用隔水加热的宝宝们,你们可以选择少放15g水感觉会好很多
白糖用的是直接小火加热搅拌方式,我觉得这个配比就刚刚好
1:粘米粉三象牌比较好,自制米浆比较复杂但是还是欢迎大家去尝试一下。
2:油可有可无。吃不完需要冷藏的还是放点油防止发硬。
❸ 发糕的历史到底是怎样的啊
发糕是广东湛江市徐闻县民间的传统小吃,也是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的传统食品。以糯米蒸煮制成,其味清香、柔嫩而爽口,是一种大众化的饼类食物。在县城或乡镇的菜市场都有摆卖,也有骑自行车载着发糕的小商贩穿街入村巡回叫卖。
发糕制做较为讲究,首先要选择精白的糯米除去沙石等杂质,并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再放在清水中浸泡3-6小时,待米粒泡胀后,滤水把湿米磨成米浆。接下来,要将米浆过滤除去颗粒物,加上白糖(或赤糖)、发酵粉,搅匀后倒入特制的蒸笼内。待蒸锅里的水烧开后将蒸笼放入,盖上锅盖,保持火候蒸40分钟左右,就可取出放凉,切成小块便可食用。发糕还可用于人生各种礼仪的专用食品,如寿诞、进宅、婚嫁等,只要在发糕上面贴上红纸剪成的“喜”就可作为贺礼的吉祥物品。并且,它与“福高”同音,是对客人的良好祝福。
[编辑本段]来历
关于发糕的来历,有一段有趣的传说:据说有一天,一位农家小媳妇在拌粉蒸糕时,不小心碰翻了搁在灶头上的一碗酒糟,眼看酒糟流进米粉中,小媳妇急得直想哭,可是她不敢声张,怕遭到公婆的责骂,只得把沾了酒糟的米粉依旧拌好放在蒸笼里蒸。谁知由于酒糟的发酵作用,这一笼糕蒸得特别松软可口,还有一股微微的酒香。于是,大名鼎鼎的发糕就流传开来,这也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吧。
[编辑本段]发糕制作工序
发糕制做较为讲究,首先要选择精白的糯米除去沙石等杂质,并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再放在清水中浸泡3-6小时,待米粒泡胀后,滤水把湿米磨成米浆。接下来,要将米浆过滤除去颗粒物,加上白糖(或红糖)、发酵粉,搅匀后倒入特制的蒸笼内。待蒸锅里的水烧开后将蒸笼放入,盖上锅盖,保持火候蒸40分钟左右,就可取出放凉,切成小块便可食用。发糕取其“发”字,普遍用于人生各种礼仪的专用食品,如寿诞、进宅、婚嫁等,只要在发糕上面贴上红纸剪成的“喜”就可作为贺礼的吉祥物品。 因其制作的成品往往混有花红粉且规模巨大,故又被称作大红发糕。大红发糕取其“发”字,普遍用于人生各种礼仪的喜事当中,可视作是喜事专用食品。在惠州,寿诞、出生、婚嫁诸俗中对之颇有讲究。一般是将大发糕切成小块、或作为贺客诸亲的回礼,或分发邻里乡亲,今城中居民在近郊农民仍甚讲究。 制作发糕一般使用纯粘米,加糖、发粉或糕种,用大盛器蒸成巨大规模,蒸好的糕点如发得很大,尤令主人欣慰。
❹ 白糕的厉史有多少年
白糕是我国北方的食物
大概应该是明朝时期的女真人发明
离现在也有400年以上历史
答题不易!
❺ 谁会做白米糕
1.广东叫白糖米糕,重庆叫白糕。只是外形不一样,做法一样的。广东的是扁平的三角形或棱形块,重庆的是小小的圆形状,像飞碟一样。小时候特别爱吃,软糯弹牙、清甜的口感。刚离开家乡时,每回到重庆总是以白糕和糍粑块作早餐。吃了几次后,觉的商业化经营后的白糕不好吃。因为店家都用糖精来代替白糖,渐渐地,回到重庆就不想再吃白糕。前几天在网上溜达时,看到一张图,又引起我无穷的怀念。用现成的米粉来做米糕,超快速。蒸好米糕后,我跑到邻居家的花园摘了两朵鸡蛋花和鸡蛋花叶,用来做拍摄的点缀。嘿嘿,感觉拍出来的效果很喜欢。有点夏日荷塘的感觉。一叶青舟行进在荷塘中,粉色的荷花飘浮在水面上。。。。。。 2.粘小米糕
材料:
粘小米2升,盐2大勺,小豆1升
做法:
(1)把粘小米泡在水里。
(2)把小豆磨后用温水泡3小时左右,然后去皮,挑出渣,蒸后焖一焖,加盐,放入石臼中。捣碎后方到筛子里。
(3)将泡的粘小米捞取放在焖锅里蒸后做成年糕。
(4)做好的年糕切成大块并蘸豆沙。
小米糕的几个不同做法差别在于材料,不用烤箱也可以制作,比较多的选择都是使用蒸笼,这种做法是最多最传统的
❻ 年糕是谁发明的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年糕作为一种食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会遗址中发现了稻种,这说明早在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种植稻谷。汉朝人对米糕就有“稻饼”、“饵”、“糍”等多种称呼。古人对米糕的制作也有一个从米粒糕到粉糕的发展过程。公元六世纪的食谱《食次》就载有年糕“白茧糖”的制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饭,及热于杵臼净者,舂之为米咨糍,须令极熟,勿令有米粒……”即将糯米蒸熟以后,趁热舂成米咨,然后切成桃核大小,晾干油炸,滚上糖即可食用。 将米磨粉制糕的方法也很早。这一点可从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得到证明。其制作方法是,将糯米粉用绢罗筛过后,加水、蜜和成硬一点的面团,将枣和栗子等贴在粉团上,用箬叶裹起蒸熟即成。这种糯米糕点颇具中原特色。 年糕多用糯米磨粉制成,而糯米是江南的特产,在北方有糯米那样粘性的谷物,古来首推黏黍(俗称小黄米)。这种黍脱壳磨粉,加水蒸熟后,又黄、又粘、而且还甜,是黄河流域人民庆丰收的美食。明崇祯年间刊刻的《帝京景物略》一文中记载当时的北京人每于“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不难看出,“年年糕”是北方的“粘粘糕”谐音而来。 年糕的种类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农家的黄米糕、江南水乡的水磨年糕、台湾的红龟糕等。年糕有南北风味之别。 北方年糕有蒸、炸两种,均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汤煮诸法,味道甜咸皆有。 据说最早年糕是为年夜祭神、岁朝供祖先所用,后来才成为春节食品。 年糕不仅是一种节日美食,而且岁岁为人们带来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一首诗中所云:“人心多好高,谐声制食品,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谂。” 年糕是北京春节的传统小吃,据说早在辽代,北京的正月初一,就有家家必吃年糕的习俗。 年糕有黄、白两色,象徵金银,并有“年年高”的吉祥如意的寓意。所以前人有诗称年糕:“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 北京小吃中的年糕,是用黄米或江米面加各种辅料蒸制而成。年糕品种很多,有枣年糕、豆年糕、年糕坨等。精细的年糕有白果、什锦、水晶、如意等,烹制方法多为蒸,也有用油炸蘸白糖吃的,均有香、甜、粘、糯的特点。 过去北京的年糕一般为清真回民小吃店供应,除年节大量供应外,平时亦有供应,但数量和品种都比春节时少。年糕不仅是清真回民小吃,也是满族跳神的祭品。
❼ 谁知道白糕的做法
在浙江宁波称为发糕,酒酿糕做法如下:大米水洗后,磨成浆,加入酵母种,发酵三、四个小时放适量白糖蒸笼内垫一块淋湿白细布,再取米粉浆一杓倒在白布上,约三公分厚,加盖后急火蒸十二、三分钟就可以吃了。
其味美、软嫩、酸甜、爽口,带酒酿香。
❽ 发糕和馒头哪个好消化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特别喜欢吃发糕,我们都知道发糕的甜味要比馒头甜,那发糕热量比馒头大吗?下面我们来看看发糕和馒头制做的区别。
发糕热量比馒头大吗
应该是发糕吧,感觉发糕吃着比馒头甜。
面粉面食更容易发胖,因为里面含有更多的淀粉,会被分解成麦芽糖面食更容易发胖,因为里面含有更多的淀粉,会被分解成麦芽糖都是一样的。
发糕和馒头制作做的区别
发糕是以糯米蒸煮制成的一种食品,主要原料是纯粘米,加糖、发粉或糕种,其最大的特色是在制作过程中加入适量糯米酒发酵而成,营养丰富,尤其适合老年人、儿童食用。
发糕是一种用面粉发酵蒸成的食品,发糕是以面粉经发酵制成,主要营养素是碳水化合物,更容易消化吸收。胃酸过多、胀肚、消化不良而致腹泻的人吃烤发糕,会感到舒服并减轻症状。
发糕怎么做好吃
玉米面发糕
材料:玉米面(黄)50克、面粉50克、调料白糖20克、蜜豆20克、泡打粉3克、水100克 。
玉米面发糕的做法:
1、所有粉类过筛子再加入其他材料放入容器中。
2、搅拌开来,加入水,搅拌成面。
3、用刷子把容器刷油,这样是为了防沾,然后将面糊倒入。
4、盖上盖子,不用封死。也可以用保鲜膜包上
5、冷水上锅,中火,蒸30分钟
小贴士:
1、粉类过筛一下,第一不会有颗粒,第二,会让泡打粉充分发挥作用
2、你可以放蜜红豆,也可以放其他果干
3、此款发糕食用普通面粉即可,不必像做蛋糕一样使用低粉。
4、面粉中加入少许细砂糖,不仅使口味更佳,也有助于发酵。
小米面发糕
主料:面粉900克、小米面300克、牛奶250毫升、发酵粉5克、葡萄干适量、玉米适量、枣(干)适量。
做法:
1、用900克白面、小米面300克、酵母粉5克、牛奶250毫升和面,发酵1小时左右;
2、在发好的面团内加入葡萄干、玉米粒、将面团揉匀,做成圆型。净置10分钟左右,使其再发酵;
3、将发好的面团上锅蒸30分钟,开锅在面团上插上大枣,出锅后切成大块。
玉米南瓜发糕
食材:
200g玉米粉、200g面粉、100g南瓜、适量红豆馅、适量葡萄干、适量白糖、适量发酵粉、适量红枣。
做法:
1)备好小麦面粉和玉米粉;
2)红枣用水浸泡半小时;
3)红豆馅里加糖,这次没有把红豆捣碎,粗粗地吃吧;
4)发酵粉用温水化开,因为南瓜水份多,所以要少用点温水;
5)把玉米粉和面粉放入发酵水中;
6)加入蒸熟的南瓜;
7)和成光滑的面团静置发酵;
8)发酵后加入点点碱面揉匀中和酸性;
9)再次发酵;
10)发酵好之后取其一半面团擀成个大厚饼;
11)铺上一层红豆馅;
12)撒上一层葡萄干;
13)剩下的面团也擀成一个大厚面饼盖在放了馅的面饼上;
14)放一层红枣;
15)可以上锅蒸啦,大火半小时,即熟;
16)很松软,自然甜,很好吃哦!
❾ 龙游发糕的历史
龙游发糕起始年代已很久远,因风味独特,制作精美,又是“福高”的谐音,象征吉利,因而成为节日礼品。逢年过节家家户户蒸制作糕,用作点心或馈赠亲友。花色品种多样,有白糖糕、桂花糕、核桃糕、红枣糕、大栗糕等。发糕配料上乘,加工精细,选用上白糯米搭配粳籼米,浸数十天后,用水漂清,磨成细粉,按比例加猪油、白糖、酒酵调制,经发酵后蒸熟。色泽晶莹如玉,孔细如针,色香味美,食之糯而不粘,甜而不腻。
❿ 简单的蒸白糕怎么做
用料:低筋面粉100克,糖适量,牛奶110克,泡打粉5克
步骤:
1,将面粉和泡打粉糖搅匀,再加牛奶搅匀,就可放入摸具八分满
白糕又称泡粑是人们喜爱的早点之一,它是用糯米或者大米泡涨后,再用石磨推出成细面,并采用自然发酵的方式发酵,最后用蒸笼蒸熟食用·其味是天然的糯米清香,甜中有回味,老少皆宜·。
白糕除了作早点外,还有一种用法,就是谁家的小媳妇生了了孩子,待小孩满100天和满周岁时,便以白糕来庆贺.即由小孩子的家庭定做一些白糕,并在白糕上面用食品红盖上红点(一般是四点),然后送给左邻右舍的人食用,意思是祝小孩象白糕一样,长得白白胖胖,高高大大.
种类:
我国地域广、风俗习惯各地不同,白糕的种类也多种多样。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农家的黄米糕、江南水乡的水磨年糕、西南的糯粑粑;台湾的红龟糕,贵州的韩家白糕等。曾经“泡粑”这个2个字在贵州的一个名为花秋镇的地方享誉了很多年,在当地老少皆知,年糕有南北风味之别。北方年糕有蒸、炸两种,均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汤煮诸法,味道甜咸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