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航天飞机的发明有什么重要性
航天飞机为人们开辟了自由进出太空的通道,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可以让人进入太空,把一些卫星“放”到轨道上去,也可以把那些已失去功能的卫星修复,或者拖回地面来“动手术”后,再让它回到天上去。例如1984年4月6日,美国“挑战者号”第五次上天时,带着5名宇航员及一颗重11吨的卫星。它入轨后,把携带的卫星“放”进了预定的轨道,再改变方向去修复已失效了的“太阳观测卫星”。航天飞机在480千米的高度上飞行,以每秒26米的相对速度迎接目标。4月8日,航天飞机离它仅只60米了,这时宇航员纳尔逊带上了喷气背包步出机舱,到太空中去抓它。他努力了三次,好不容易才抓住了卫星的太阳帆板,可由于用力太猛,卫星急速地翻滚起来……后来还是由地面指挥中心发出了新指令,才使它重新稳定,并由机械手把它拖进了航天飞机。宇航员给它调换了一些部件后,于4月12日再重新放回太空,使它恢复了先前的功能。现在许多行星探测器,如“麦哲伦”金星探测器,“伽利略”木星探测器等都是在航天飞机上发射出去的。
航天飞机不仅大大降低了发射人造卫星的成本,而且有明显的商业价值。由于那儿几乎处于失重状态,因此可以提炼出最纯的稀有金属,能够制造出在地球上无法制造的合金,合成一些平时无法制造的药物,甚至用来作为商业性飞行。1984年8月30日,“发现者”首次航行时,6名宇航员中有个名叫查尔斯·沃克的工程师,就是世界上第一个自费太空游客。机票价格是8万美元。当然这个35岁的科学家是有自己目的的,人们估计他想在太空中制造一种用于治疗癌症的酶。至今,美国的确已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批在太空生产的商品,1985年美国国家标准局已正式标价出售了。那是一种小得肉眼难以分辨、直径仅10微米的聚苯乙烯微粒,它们是绝对标准的球状体,极其均匀划一,十分惹人喜爱。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仅从通信卫星和资源卫星中,每年的收益就高达900多亿美元,俄罗斯拍的一些卫星照片,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高达3000万美元一帧,所以收入十分可观。
㈡ 为什么说航天飞机的发明是人类航天史的里程碑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人首先研制并使用了航天飞机。它是集现代航空技术、火箭技术、空间技术于一身的综合产物。航天飞机继承了火箭导弹和空间技术全部性能,又兼具航空飞机主要特点。航天飞机的发明,是人类航天历史中的又一个里程碑。
㈢ 航天飞机的作用是什么
航天飞机,是一种为穿越大气层和太空的界线(高度100公里的卡门线)而设计的火箭动力飞机。航天飞机结合了飞机与航天器的性质,像有翅膀的航天器。
航天飞机,是一种有人驾驶、可重复使用的、往返于太空和地面之间的航天器。它既能像运载火箭那样把人造卫星等航天器送入太空,也能像载人飞船那样在轨道上运行,还能像滑翔机那样在大气层中滑翔着陆。
航天飞机为人类自由进出太空提供了很好的工具,是航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最早由美国研发。它是往返于地面和近地轨道之间运送人和有效载荷的飞行器,兼具载人航天器和运载器功能,并按飞机方式着陆的航天系统。美国空间运输系统的简称。
(3)发明航天飞机的意义扩展阅读:
航天飞机实际上是一个由轨道器、外贮箱和固体助推器组成的往返航天器系统,但人们通常把其中的轨道器称作为航天飞机。
(1)轨道器:轨道器是航天飞机的核心部分,是整个航天飞机系统中唯一可载人、可重复使用的部分。
(2)固体助推器:固体助推器的作用是助推,用于补充主发动机推力的不足。以供再用。
(3)外贮箱:航天飞机的主发动机是液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剂是液体燃料液态氧和液态氢。液体推进剂不装在航天飞机上,而是装在一个独立的可以抛弃的外贮箱里面。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可以减少航天飞机轨道器的尺寸和重量,否则航天飞机的轨道器非常庞大。
㈣ 航天飞机为什么会在探索宇宙
的舞台上大显身手20世纪60年代初,人类制造出宇宙飞船,实现了遨游太空的梦想。这种航天活动造价高得惊人,一次发射活动的费用要花掉10亿美元。航天器的使用是一次性的,不能重复使用。人们设想,如果能造出地面和太空轨道间能多次往返飞行的飞行器该多好。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人首先研制并使用了航天飞机。它是集现代航空技术、火箭技术、空间技术于一身的综合产物。航天飞机继承了火箭导弹和空间技术全部性能,又兼具航空飞机主要特点。航天飞机的发明,是人类航天历史中的又一个里程碑。
航天飞机包括火箭助推器、轨道器和外挂推进剂贮箱三部分。轨道器像一架大型三角翼飞机,航天飞机用火箭发射入轨道后,只有载人轨道器在轨道上像人造卫星和飞船一样运行。再进入大气层后,轨道器又像飞机一样,作无动力滑翔飞行和水平着陆。
航天飞机起飞像火箭,飞行像飞船,着陆像滑翔机。它综合了火箭、航天器和飞机的技术,集航空、航天技术于一身。轨道器可以重复使用100次。
美国首批制造的航天飞机有“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和“阿特兰蒂斯号”等,每架造价约为30亿美元。
航天飞机具有航天飞行器特有的优势,为人类航天活动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到21世纪初,航天飞机将占据空间运载系统的主导地位。人们设想,要让它的往返运输功能单一化,将运送人员和运送货物的功能分开。
有人可能会问:航天飞机是不是飞机呢?回答是否定的。航天飞机不像飞机那样可“随意”机动飞行。看起来轨道器的外形像一架大型三角翼飞机,但它进入轨道以后,也是服从星际的运动规律,借助于它的初始速度和地球引力在固定轨道上作无动力运动。只有改变轨道时,它才开动变轨火箭发动机。人们常听说航天飞机完成任务后返回了地面,实际上滑翔回来的只不过是轨道器而已。
㈤ 什么是航天飞机的发明与应用
人类到大气层以外去开发宇宙,已成了当代最辉煌的现实。但到目前为止,环绕地球的飞行器(人造地球卫星和载人宇宙飞船)都是依靠火箭发射上去的,这很不方便。因此,能不能设计一种飞行器,使它在升空阶段起火箭作用,环绕地球运行时起宇宙飞船的作用,下降(回收)阶段又起航空飞机的作用呢?能!这就是美国科学探险家们于1981年研制成的“航天飞机”。
人们习惯于把大气层以内的飞行叫“航空”;大气层以外,环绕地球的飞行叫“航天”。航天飞机,顾名思义,是专供大气层以外、环绕地球飞行的飞行器。
航天飞机由一个轨道飞行器、一个外贮箱和两个助推器组成。起飞时,两个助推器的火箭发动机和轨道飞行器的3台主发动机,同时点火,垂直发射,总重2000多吨的航天飞机,在近3000吨的巨大推力下,像一般宇宙火箭那样,带着轰然巨响,吐着长长的火舌,向蓝天窜去!两分钟后,航天飞机升到45千米的高度,助推器完成任务,与轨道飞行器分离,空壳子由降落伞护送,溅落到海面上进行回收,以便下次飞行使用。轨道飞行器靠外贮箱提供的燃料,继续向上空飞行。约8分钟后,外贮箱的燃料耗尽后,由反向力将它推入大气层烧毁。轨道飞行器继续由两台主发动机提供推力,5分钟后即可进入绕地球运行的最后轨道。目前,航天飞机可把几十至几百吨重的负荷送到280千米以上的高空轨道上去。
这时航天飞机依靠惯性飞行,机上人员便开始宇宙作业。在灵巧的机械手的协助下,将装载的货物“释放”到宇宙轨道上去,或将轨道上需带回的东西“抓”到货舱内。这项工作只需1~4名普通专家,并不需专门的宇航员。
完成宇宙作业后,航天飞机利用发动机反向推进,重新进入大气层,像飞机那样操纵飞行舵,滑翔降落到地面上。经过两个星期的地勤维修,就可以与助推器、外贮箱重新组装,进行下次宇宙飞行了。它着陆时速为每小时350千米。
1981年,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由美国研制成功,称为“哥伦比亚”号。在正式投入使用前,进行了6次飞行,携带2~4名宇航员,在200~400千米的5种轨道上,分别飞行了2~7天,全面试验了航天飞机的技术特点和使用性能。
如今,美国先后研制成功了5架航天飞机,即“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发现者”号、“亚特兰蒂斯”号、“奋进”号。其中,“挑战者”号于1986年1月的第二次飞行时,升空数秒钟后爆炸而造成机毁人亡的悲惨事件,其他航天飞机仍在使用中。这些航天飞机承担了发射各种卫星、对卫星进行维修和重新定位、太空行走、发射哈勃望远镜以及进行其他科学实验任务,截止现在,已进行了100多次飞行,参加宇宙航行的宇航员已达130多人。今后,航天飞机最有前途的一项工作是:担任未来大型空间站工业体系和居民生活体系的建设与运输任务。采用航天飞机往返运输,已经变成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