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墨是谁发明的哪个年代
墨:墨是由油烟、松烟等原料制成的一种黑色颜料。墨的雏形应追溯带新石器时代用于烧制彩陶的颜料上。史料记载:西周“邢夷始制墨,字以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这是最早产生的磨石炭为汁而成的石墨。烟墨实物为湖北云梦战国至秦代墓中出土。历经演变工艺成熟,加以松烟、麝香、藤黄、犀角、冰片、珍珠等多种原料制作成墨碇。现今,文人喜用墨汁如“一得阁”“曹素功”等。墨碇很少用之,却成为了一种收藏品种。
最初的墨是天然矿物,故许慎《说文解字》认为“墨”是“墨土”的会意字。解放后,湖北云梦地区出土了一块秦代的墨,呈圆柱形,质地粗硬;同时出土的还有石砚一方、研石一块。那时的墨要用研石粉碎研磨后才能使用。大约到了汉代才有烟煤加胶粘合成的人造墨。
2. 墨水是怎么发明的
蓝墨水的发明在19世纪初,发明人是英国的韦奇伍德。最早的墨水有使用金属、胡桃壳或种子制作的染料或使用鱼、章鱼等海生动物的墨汁。中国的墨是碳墨。
3. 抽油烟机是谁发明的
上面的回答不知所谓-_-!!!也不看内容就复制下为。。。。。抽油回烟机当时是零零发,伟大的发答哥发明的了,不信请看“大内密探零零发”!!开个玩笑的^-^!!其实也没什么发明不发明的,就是人们利用电使马达转动,马达带动风叶,进而形成风,也就是空气流动,空气一流动,自然把油烟也带走了。这方法很早前就有过,只是动力不一样而已,现在是用电的。
4. 是谁发明的墨汁
墨是用来书写或绘画的黑色颜料。我国使用墨的历史也很悠久,早在甲骨文中我们就发现了墨书。正式的墨出现在西周时期,《述古书法纂》记载,距今三千多年前的西周“邢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先是用漆和木炭或石墨,后来人们用松烟代替石墨。自汉魏之后,制墨技术日臻发达,墨如黑漆,其色黝亮,其香不衰。此后,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制墨家。
最早见于记载的制墨家是三国魏的书法家韦诞(字仲将),世称“仲将之墨,一点如漆”。到了唐代,奚超和奚廷圭父子总结前人经验,改进前人方法,创造了捣松和胶等技术,造出的墨“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到了宋代又有著名的墨工张遇、潘衡、叶茂实等。
明代的制墨业多集中在皖南地区,形成两大派系、其中一派以程君房、方于鲁为代表,程君房创造了“漆烟”制墨法,方于鲁创造了前无古人的“九玄三极墨”。另一派以汪仲山、邵松之为代表,汪仲山是“集锦墨”的创始人,使墨除了实用外,还成了有高度欣赏价值的工艺品。清代制墨有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奄、胡开文四大家。
墨的种类颇多,名称繁杂,以制作原料为名的有“油烟经、松烟墨、油松墨、朱砂墨、选烟墨、特烟墨等,最有代表性的是“松烟”、“油烟”两种。松烟制作历史悠久,油烟后来居上。
松烟墨是以松枝烧烟配制,乌黑而无亮光,胶轻质松,渗化力强。我国古代多用此墨作书画。松烟取材易,价格较油烟便宜。
油烟墨是用油烧烟(主要是桐油、并和以麻油、猪油等)再加入胶料、麝香、冰片等制成。油烟墨质地优良、坚实细腻,特别是乌黑发光。因桐油烧烟成本高,烟细而重,价格较松烟贵。
墨以胶水为上,胶重则窒笔。质量上乘的墨分量重,胶轻烟细,乌黑而透紫光、上砚无声,磨过的端面平光如镜,无孔点。
使用墨锭时,在研墨方面应注意研墨的力量、墨身和磨行的方向、注水量三项内容。即研磨用力要均匀,轻移慢行;墨身与砚面保持垂直,磨行成圆形.或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注水宜少,随研随添,以浓度适宜为止。墨锭研完后,应擦干保存。如长期立在砚上或泡在墨汁中,会导致墨与砚粘连,而伤砚毁墨。
现在书画墨汁生产进步,市场上多有销售,取用方便。北京“一得阁”出品的中华墨汁、一得阁墨汁,质地优良,墨汁细浓而有光泽,气味清香,耐水性强,适于拓裱.宜于书画。
如果使用瓶装墨汁,要注意在使用时轻轻摇动,使瓶内墨汁上下浓淡均匀。
不管使用墨锭或瓶装墨汁,均忌偏浓偏淡,太浓则容易滞笔,笔毫不能挥洒自如;太淡则容易漫漶,字无神采。
5. 油烟墨的简介
当时徽州地区制墨,松烟墨与油烟墨并举,特别是“桐油烟”与“漆油”的制墨工艺广为运用,油烟墨的生产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当时生产的许多精美的油烟墨和漆烟墨,能流传到今天的已经成为传世的名墨。徽墨的制作,要经过很多道工序,制成的墨 “坚而有光,黝而能润,舐笔不胶,入纸不晕”。
6. 徽墨当中的漆烟、油烟、全烟、净烟、松烟有什么区别
1、颜色不同:漆烟是精黑的墨,油烟101、102加放适当的金箔,颜色乌黑有光泽,全烟无光泽,柔和幽深,净烟是用油烟和选烟掺合起来色泽上没有油烟好,松烟墨浓黑无光。
2、特点不同:漆烟的保存时间要长一些,书画宜用油烟墨,光泽较好,全烟一般配合油烟使用,而净烟是中级墨,松烟入水易化,宜画人物须眉、翎毛和蝶翅等。
3、原料不同:宋代墨工漆烟以松煤杂脂漆滓烧烟,油烟原料都相仿,主要是麝香、冰片等名贵药材、香料的配方不同,净烟用油烟和选烟掺合起来,加放上等皮胶拌搅,并放入适量麝香、冰片和其他名贵中药香料制成,松烟多用松木烧出烟灰作原料。
(6)油烟墨发明扩展阅读:
徽墨是中国汉族传统制墨技艺中的珍品,也是闻名中外的“文房四宝”之一。墨的发明是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一项重大贡献。
徽墨产于古徽州府而得名。徽州制墨的肇始时间当不迟于唐,是书画家至爱至赖的信物。徽墨是以松烟、桐油烟、漆烟、胶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一种主要供传统书法、绘画使用的特种颜料。
历代徽墨品种繁多,主要有漆烟、油烟、松烟、全烟、净烟、减胶、加香等。高级漆烟墨,是用桐油烟、麝香、冰片、金箔、珍珠粉等10余种名贵材料制成的。
7. 古代有记载的制墨始于什么朝代
中国古代制墨业历史悠久。早在商周以前,墨作为一种黑色颜料,已开始用于书写。1975年湖北云梦秦墓出土的墨块,是迄今所见最早的墨。汉代制墨业集中在陕西伏风、延州一带,东汉发明了墨模,墨的形式才趋于规整~按照制墨的原料可划分为松烟墨和油烟墨两种。用油烟墨写字闪光发亮,相比而言,用。”松烟墨是以松枝烧烟配制,乌黑而无亮光,胶轻质松,渗化力强。油烟墨是用油烧烟(主要是桐油,并和以麻油、猪油等)再加入胶料、麝香、冰片等制成。油烟墨质地优良、坚实细腻,特别是乌黑发光,松烟墨则灰暗得多。因桐油烧烟成本高,烟细而重,价格较松烟贵重许多~
8. 古代的墨是怎么发明的是谁发明的呢请说详细点
西周邢夷发明墨。
1、《述古书法纂》载:西周“邢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
2、墨的发明过程:
(1)周宣王时期,一位名叫邢夷的画师,在一次绘画时不小心弄脏了双手,到附近的小河清洗时偶然捡起一块松炭,弄了一手黑,引起了兴趣。邢夷把松炭带回家中捣研成末,用糯米粥之类的东西调和成半固体的糊状,加入锅灰后加以揉捏,做成长条状在太阳下晒干。
(2)需要使用时加一点水研磨几下,就可以用来写字或绘画。邢夷把这个墨条取名为“黑土”,后又觉得不妥,便把“黑土”两字合为一起单字“墨”,史称“邢夷墨”。
(8)油烟墨发明扩展阅读:
墨的种类:
1、松烟类墨
松烟是松树油燃烧后,再收集其烟所制的墨。松烟墨汁乌黑无光,略呈冷色。古人常用于渲染头发、须眉,是书写小楷字和工笔绘画的佳品。品种有:阿胶松烟、五老松烟、小松烟等。
2、油烟类墨
油烟是用油料,主要是以桐柚籽或猪油为原料燃烧后收集其烟所制的墨。油烟墨汁有一定光泽,色偏暖,可浓可淡,多用来勾线、渲染,是中国国画和书法用的佳品。品种多样,主要有:兰烟墨汁、亮光墨汁、桐烟墨汁、油烟墨汁等。
3、漆烟墨
漆烟墨是采用生漆、猪油、桐油、麝香、冰片、金箔、公丁香、猪胆等十多种贵重原料制成。墨精黑发光,也就是一种高级油烟墨。漆烟墨有光亮,宜作画,特点能经久不褪。
9. 古代的墨汁是怎样发明的
传说在西周时期,有一个擅长诗画的人,他名叫刑夷。一天,刑夷在河里洗手时,看见河面上漂着一件黑乎乎的东西,他怀着好奇心捞起来一看,原来是一块尚未燃尽的松炭,他便又随手丢进了河里。
刑夷突然发现,自己一双刚刚洗干净的手染上了一道黑黑的颜色。刑夷不禁思忖道:“松炭既能染色,是否可以用来写字呢?”刑夷赶紧追到了下游,他重新把那块松炭捞了起来。刑夷把松炭带回了家,然后用砖头将它捣碎,研成粉末。
妻子王氏把一碗麦粥端到刑夷面前,说:“你干什么呀?快吃饭吧!”,刑夷朝麦粥望了一眼,他灵机一动,捧起黑粉末,“哗”地撒在瓷碗中。王氏惊讶地说:“啊呀,你疯啦!”
刑夷笑了笑,没有回答,他拿起筷子,朝碗里蘸了几下,朝墙上划了几下,墙上出现了一道道黑色的痕迹。刑夷高兴地叫了起来:“哈哈,我找到写诗作画的材料啦!”从此刑夷便用松炭粉末调成的液体写诗作画,这种液体就是最原始的墨汁了。
10. 油烟和松烟墨各有什么特点,哪种更适合书法用
油烟墨特点:墨 “坚而有光,黝而能润,舐笔不胶,入纸不晕”。
松烟墨特点:浓黑无光,入水易化。宜画人物须眉、翎毛和蝶翅等。
一般书画宜用油烟墨,取其黝黑而有光彩。
古代制墨,多用松木烧出烟灰作原料,故名松烟墨。烟是动植物未尽燃烧而生成的气化物,烟遇冷而凝固生成烟炱,烟炱有松烟炱和油烟炱之分。烟是制墨的重要原料。中国制墨所采用的烟料,可分为松烟和油烟两大类,其中尤以使用松烟历史最为悠久。
徽墨品种繁多,主要有漆烟、油烟、松烟、全烟、净烟、减胶、加香等。高级漆烟墨,是用桐油烟、麝香、冰片、金箔、珍珠粉等10余种材料制成。徽墨集绘画、书法、雕刻、造型等艺术于一体,使墨本身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珍品。
徽墨有落纸如漆,色泽黑润,经久不褪,纸笔不胶,香味浓郁,奉肌腻理等特点,素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
徽墨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安徽省黄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徽墨的检测机构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