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日语假名据说由谁创造

日语假名据说由谁创造

发布时间:2021-05-28 20:00:24

⑴ 日语是谁创造的哦

不是一个人创造的,关于日语的起源:

关于日本语的起源有多种理论。许多学者认为,从句法上说,日语接近诸如土耳其语和蒙古语之类的阿尔泰语言。日语在句法上与朝鲜语相似是得到广泛认可的。也有证据表明,日语词法和词汇在史前受到南面的马来-波利西亚语言的影响。

尽管日本人和中国人所讲的语言完全不同,但日语的书写系统却是来自于汉语。汉语书写在五、六世纪某个时候被介绍到日本去时,日本用从汉字改变而来的平假名和片假名这两个语音书写体对汉语书写体进行了补充。

日本现仍有许多当地方言。在诸如广播、电视和电影等大众媒体的影响下,以东京话为基础的标准日语已逐渐推广到整个国家,但特别的是,京都和大阪人所讲的方言继续保持繁荣,并保留着其威望。

关于日本语的起源有多种理论。许多学者认为,从句法上说,日语接近诸如土耳其语和蒙古语之类的阿尔泰语言。日语在句法上与朝鲜语相似是得到广泛认可的。也有证据表明,日语词法和词汇在史前受到南面的马来-波利西亚语言的影响。

尽管日本人和中国人所讲的语言完全不同,但日语的书写系统却是来自于汉语。汉语书写在五、六世纪某个时候被介绍到日本去时,日本用从汉字改变而来的平假名和片假名这两个语音书写体对汉语书写体进行了补充。

日本现仍有许多当地方言。在诸如广播、电视和电影等大众媒体的影响下,以东京话为基础的标准日语已逐渐推广到整个国家,但特别的是,京都和大阪人所讲的方言继续保持繁荣,并保留着其威望。

--------------------------------------------------------------------------------

音韵学

讲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的人会发现日语的短元音--a、i、u、e、o的发音与那些语言很相近。长元音-aa、ii、uu、ei、ee或者oo的发音长度为短元音的两倍(尽管ei经常被发作两个元音)。长短元音间的区别很关健,因为它会改变一个词的意思。

辅音是k、s、sh、t、ch、ts、n、h、f、m、y、r、w、g、j、z、d、b和p。磨擦音sh(如英语中的"shoot")和破擦音ch、ts和j(分别如英语中的"charge"、"gutsy"和"jerk")被当作单辅音。g的发音通常都如英语"game" 中的浊辅音,而不是 "gene"中的那种g的发音。

与英语一个主要区别是,日语没有重读的重音:每个音节的重音相同。英语音节有时会被拉长,但在日语中,一连串的音节在发音时如节拍器一样规则。跟英语一样,日语有一种高低声调的重音系统。

日语中假名的来历(资料)

日本古代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到我国隋唐时代,汉字大量传入日本,日本才开始系统地利用汉字记载自己的语言。最初是把汉字作为表音的符号使用的,即日语有几个音节,就用几个汉字。这些汉字后来逐渐演 变成假名。“假”即“借”,“名”即“字”。只借用汉字的音和形,而不用它的意义,所以叫“假名” 。那些直接沿用其音、形义的汉字叫真名。这样,一篇文章中并用真名、假名,显得非常混乱。而且假名要借用的同音汉字很多,加上汉字笔划多,用起来很不方便,所以后来就把假名逐渐简化而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即现在的“假名”。

平假名:主要是旧时代妇女使用的。它由48个字构成,用来书写土生土长的日本词、虚词、动词结尾和用

来书写那些用正式批准的通用字无法书写的中国外来语。

片假名:也是由一组48个字构成。它主要是用来书写中文以外的外来词的,用于强调象声词,或动植物学名。

⑵ 谁知道日语的假名是日本的哪位人士发明创造出来的

日语的平假名是宫廷中女人开始使用的.具体是谁发明的不知道,但应该是平安时期就有的.源氏物语时期,紫式部就已经用假名了.
其他的真的不知道,不过我记得好象在哪看过有这样的书,我现在手头没有.帮不上忙

⑶ 片假名是谁发明的

日本留唐的留学生吉备真备用汉字楷体偏旁造成“片假名”,留唐的学问僧空海采用汉字草体造成“平假名”。

⑷ 日语的假名如何产生的是怎样产生的目的是什么

汉字古代从中国传入日本,日本人在借用中国汉字、汉语词汇的过程中并非完全采用"拿来主义"的手段,而是在使用过程中根据需要对其进行了再塑造,并利用汉字创造出大量的汉字新词.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论述了日语汉字新词产生的背景及其造词方式,既表明了汉字、汉语在日语的形成与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又揭示了日语汉字新词对中国近现代汉语的巨大影响。

日语是由汉语转变而成的,日语把汉语中某些偏旁部首与原字分开,给它赋予了新的意义.日语是大和人的固有语言,与朝鲜语、蒙古语等同属于阿尔泰语系。日语在生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到了汉语和其他语言的较大影响。一些日本的语言学家认为,日语中一些固有常用词汇如“马”“梅”“米”等的发音与汉语非常相似,很可能是因为受到了中国人的影响。在文字的形成方面更是受到了中国汉语的巨大影响。

日本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比较短。现存最早的文字资料产生于公元5世纪,而且是用汉语记载的。公元478年,当时日本的统治者之一倭王武致中国南朝的国书也是用汉文写成的。后来(约在公元10世纪),日本人又利用汉字的草书创造了日本式字母——平假名(如:安——あ;以——い;宇——う;衣——え:於——お),利用汉字的偏旁创造了片假名(如:阿——ア;伊——ィ;宇——ウ;江——エ;於——オ),从而逐渐形成了汉字与假名相结合的日语文字书写方式,一直沿用至今。

目前,1981年日本公布的《常用汉字表》中收入汉字1945个。如果加上法务省公布的166个“人名用汉字”,一共才有2111个。但诸桥辙次编撰的《大汉和辞典》中却收入汉字5万余个。这些汉字绝大部分是从中国汉字中吸收的,仅有少数是日本自己创造的“和字”。日语中实际上共有48个假名。但因为每个假名都有平假名和平假名两种写法,所以也可以说有96个假名。

从语法的角度来看,日语属于粘着语,即主要依靠助词、助动词的粘着来表示单词在句子中的地位和时态、否定、推量、被动、可能等语法机能。日语的语序是谓语在句子的最后,即在宾语和补语的后面而不是像汉语、英语那样在前面。

⑸ 假名的起源

假名为日本独有的表音文字,主要有平假名、片假名等不同的表记法。“假名”的名称由来,是因为相对于“真名”(即汉字)。现时“假名”的日语读音是“かな”,但其实古时“假名”叫做“かりな”,之后简化成为“かんな”,再简化成今日的读音。
论及假名之起因,则不得不提“万叶假名”之形成。如日本、韩国、越南等国,虽有自身的语言,却苦于没有纪录的方法,仅能利用口耳相传来传述古事。汉字传入之后,各国纷纷以汉字为用,日、韩皆兴起了“文言二途”之制,即口语使用自国语言,书写时则只能使用汉文。类似中国近代白话文运动之前,人们说话为白话文而书写则以文言文为主。然而中、日两种语言之文法结构迥异,全以汉字行书,有难以表达之处。于是发明了万叶假名,以补足用汉文纪录日语之不足。万叶假名是将汉字视作单纯表音符号的一种表记法。例如“与”→“よ、ヨ(yo)”、“乃” →“の、ノ(no)”之类。众人抄写万叶假名之时,因作为万叶假名之表音汉字并不需要如表意汉字般严谨,各种简化方法遂渐渐出现。如“与”→“与”→ “よ、ヨ”之俦。在约定成俗的简化之后,渐渐成为现代所见之假名。想深刻了解的话,给大家推荐一个裙:开始是九三五中间是八四九,末尾是367按照顺序组合起来就可以找到, 每天有大神直播讲课 日语初学者们的福音 我想说的是 0基础想要学习的同学欢迎加入,如果只是凑热闹就不要来了。
平假名平假名(ひらがな,Hiragana)是日语中表音文字的一种。平假名是从中文汉字的草书演化而来的。早期平假名多为日本女性所用,且多作抒情之文,故谓女文字、女手。男性则以汉字为主,述史、论文,称男文字、男手。男性即使用假名,亦多用片假名作汉文注释之用。可见早期平假名地位不高。直到纪贯之撰《古今和歌集》,以假名起序置于篇首,首开“歌论”先声,证明假名文学的价值,才奠定平假名的地位。其后紫式部《源氏物语》的流行,亦对平假名之流传有所贡献。现在的平假名字形是在明治时代,当时的日本政府编定五十音因而确定下来。平假名一览:

片假名

片假名(カタカナ,Katakana),是日语中表音符号(音节文字)的一种。与平假名,万叶假名一起合称假名。“片假名”三个字可以用片假名表示为“カタカナ”。片假名从中国汉字的楷书取出符合声音的汉字的一部分简化而来,平安时代的初期为了训读汉字而发明。现在的片假名字形是在明治时代日本政府以编定五十音而确定下来,在这之前一个发音往往有多个片假名对应存在。
主要用于以下的情况使用:1、 外来语、外国人(包括日裔人士)的人名、外国的地名等专有名词。2、拟声语、拟态语。3、生物、矿物的日文名(日本政府曾建议学术方面的动植物学名,应以片假名来表示,但个人使用习惯不在规范之列)。4、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正式文书(与汉字并用)。5、1988年8月以前的电报、不支持双字节的电脑系统中(使用半角片假名)。
6、行文中对某词(可以是汉语词或原本用平假名书写的词)表示强调时。
片假名一览:

⑹ 日文的假名是如何发明出来的

日语的假名都是从中国的汉字演变而来。平假名是汉字的草书演变过来,而片假名是选用了汉字的偏旁部首。所以,知道了哪个假名是由什么汉字变化过来,那么虽然读音有些不同,但是掌握起来还是要方便得多。

あ安 ア阿 い以 イ伊 う宇 ウ宇 え衣 エ江 お於 オ於
か加 カ加 き几 キ几 く久 ク久 け计 ケ介 こ己 コ己
さ左 サ散 し之 シ之 す寸 ス须 せ世 セ世 そ曾 ソ曾
た太 タ多 ち知 チ千 つ川 ツ川 て天 テ天 と止 ト止
な奈 ナ奈 に仁 ニ二 ぬ奴 ヌ奴 ね祢 ネ祢 の乃 ノ乃
は波 ハ八 ひ比 ヒ比 ふ不 フ不 へ部 ヘ部 ほ保 ホ保
ま末 マ万 み美 ミ三 む武 ム牟 め女 メ女 も毛 モ毛
や也 ヤ也 ゆ由 ユ由 よ舆 ヨ舆
ら良 ラ良 り利 リ利 る留 ル流 れ礼 レ礼 ろ吕 ロ吕
わ和 ワ和 を远 ヲ乎
ん毛 ン二

⑺ 平假名是女人发明的片假名是和尚发明的

这都只是传说。“假”的汉语意思之一是“借用”。汉字的使用有一个复杂的过程,专但是传入日本的时属候已经成型了,对于没有文字的日本人来说,汉字太难太复杂了。能够基本认识就已经很了不起了,类似小学生要写“潇潇”但是不会写了“小小”来代替。

在汉语的使用过程中也有这种情况,所以有“通假字”。有的是音相似有的是意相似。

而平假名和片假名的形式不同主要是非别来源于汉字的草体和楷体。原因可能是传入日本的时间有前后差异。

说平假名片假名是那类人发明的,或者是谁发明的,就好比说汉字是仓颉发明的一样是不可信的。
语言是约定俗成的,社会群体慢慢形成的一种文化。

⑻ 日语的假名是怎么出来的

日本古代只有语抄言没袭有文字。到我国隋唐时代,汉字大量传入日本,日本才开始系统地利用汉字记载自己的语言。最初是把汉字作为表音的符号使用的,即日语有几个音节,就用几个汉字。这些汉字后来逐渐演变成假名。“假”即“借”,“名”即“字”。只借用汉字的音和形,而不用它的意义,所以叫“假名”。那些直接沿用其音、形义的汉字叫真名。这样,一篇文章中并用真名、假名,显得非常混乱。而且假名要借用的同音汉字很多,加上汉字笔划多,用起来很不方便,所以后来就把假名逐渐简化而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即现在的“假名”。
假名是由汉字演变来的,所以写法和汉字的书写要领大致相同,即笔顺一般为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平假名象写汉字的草体字那样,有轻有重,有连笔。片假名是楷体。

⑼ 日文是谁发明的

日语的起源一直是争论不休的问题。日语的形成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明治时代的日本人把日语划为阿尔泰语系,但阿尔泰语系这个说法已经普遍遭到否定。

霍默·赫尔伯特和大野晋认为日语属于达罗毗荼语系,西田龙雄认为日语属于汉藏语系,白桂思认为日语属于日本-高句丽语系(即扶余语系),列昂·安吉洛·塞拉菲姆认为日本语和琉球语可以组成日本语系。

有一种假设认为南岛语系、壮侗语族和日本语系可以组成南岛-台语门(Austro-Tai languages),即认为三者都有共同的起源。

三国时代,汉字传入日本,唐代时日本人发明了通行于女性之间的假名,官文为文言文,因此现代日本语受古代汉语影响极大。

以昭和31年(1956年)的《例解国语辞典》为例,在日本语的语汇中,和语占36.6%、汉语占53.6%,昭和39年(1964年)日本国立研究所对90种杂志用语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了和语占36.7%、汉语占47.5%、西洋语占近10%的结论。

(9)日语假名据说由谁创造扩展阅读

使用情况

日语的使用范围包括日本国全境(琉球地区大部分使用,有原住民使用琉球语,日本不承认琉球语为独立语言)。

日语在世界范围使用广泛,因为日本动漫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虽不是联合国工作语言,在世界上影响力也很大。特别是对于与ACG相关的物什,日语几乎是唯一的用语。

日语主要在俄罗斯,东亚,东南亚,南亚,大洋洲,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及欧洲的英国为少数的重要语言。

日语在网络用户中的使用人数有9900万人,居世界第4位。以日语为母语的人有1亿2700万人,在全球的使用者人数为128,204,860人[2],在20个国家中位列第9,而网络使用人数则上升了5位。

把日语作为通用语的国家并不只有日本,帕劳的昂奥尔州也在把日语作为通用语,因为1914年到1945年日本曾统治帕劳,在那期间使用了日语授课。

⑽ 日语是谁发明的

日语的系属一直都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基本上可以有五类的观点
第一类观点认为日语属于阿尔泰语系、因为日本语有着非常显著的阿尔泰语系的语言特征。
流音不会出现在本土词汇(固有词)的首个音节上
元音和谐律(或称元音调和)
黏着语的特征
日语的这三个语言特征为该观点提供了相当有力的支持。但是日语跟阿尔泰语系的其他语言之间的同源词汇却非常少、反对该观点的学者一般都以此作为反驳的力证。
第二类观点认为日语跟朝鲜语共属于一个新的语系。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日语的文法与朝鲜语的文法有惊人的相似度、都是使用SOV序列、两者历史上又共同受过古汉语的影响、因此有学者认为日语跟朝鲜语是阿尔泰语系和汉藏语系混合的新语系。但是日语跟朝鲜语之间缺乏同源词也成了异议的学者们反驳该观点的力证。
第三类观点认为日语跟琉球语共属于一个新的语系,即日本语系。由于日语跟琉球语之间确有不少相似性,故此观点得到了一些学者的支持,但仍然并没有被广泛认同。
第四类观点认为日语跟朝鲜语一样,都是孤立语言,而它们跟目前世界上已知的语系都没有关联。持该观点的学者们以「同源词问题」支持该观点。
第五类观点认为日语应当归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主要以西田龙雄为代表的一些日本学者,认为日语的语序与缅甸语相同,而且也有与缅甸语近似的词汇,甚至在音韵上也有好些类似之处,因而主张日语应归属藏缅语族[8]。但是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日本与藏缅语民族地区之间路途遥远,中间还隔着操南岛语系和满-通古斯语族的民族地区,故此观点大多未加以重视。
除了上述五类观点以外、还有学者认为日语应当属于南岛语系。
近来有人提出在阿尔泰语系之下构建新语族(韩日-琉球语族)并且将朝鲜语、琉球语以及日语都归入该语族之内。该观点显然是第一类与第二类的混合观点、但是持该观点的人依然需要面对「同源词问题」。

阅读全文

与日语假名据说由谁创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侵犯著作权报案 浏览:734
税务报到期限 浏览:6
怎样查询银行卡有效期 浏览:19
浙江省温州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592
马鞍山全套多少钱 浏览:568
艾丁顿发明了什么 浏览:651
希腊谁创造了人类 浏览:415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66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案 浏览:752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总结 浏览:490
郴州学府世家纠纷 浏览:197
马鞍山ok论坛怎么删除帖子 浏览:242
马鞍山恒生阳光集团 浏览:235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
乡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310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