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发明创造可采取的措施

发明创造可采取的措施

发布时间:2021-05-28 17:05:08

1. 科技创造发明创意方案。

科技小创意方案

一、宗旨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充分挖掘学生内在潜力,展示学生特长,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举办科技活动。

二、活动主题

为贯彻落实建设节约型社会、创新型国家的精神,本次科技活动节的主题是:“节约 ,创新,发展”。 要求学生从节省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以及未来的能源入手,主动发现、自主研究、自主创新。

三.活动内容

(一)科普宣传

1. 利用国旗下讲话,做好校主题科技节宣传发动工作。

2. 利用板报、广播进行宣传,班级出一期科普教育橱窗和黑板报或手抄报。

3. 班级通过班会、团会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途径,结合学生特点开展主题教育。

4.各学科也可根据学科特点,向学生进行相关的科普知识教育。

(二)科普实践

1. 利用班级活动,开展各项科普活动竞赛选拔活动。

2.学生每人选读一本科普读物,写出读后感。通过因特网在网络上学习科技知识,收集科技资料,在班会上互相交流。

3.开展一些科普实验、饲养、栽培活动,写一篇科技小论文或观察日记。

4. 举办一次科普知识讲座,召开一次科技教育的班级活动。

5. 组织学生看一场科普录相片。

(三)科普比赛

1、科技创新制作活动

科技创新制作活动分为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按所研究的领域分为数学、物理学、化学、微生物学、环境科学、生物化学、医药与健康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动物学、植物学、地球与空间科学、行为与社会科学等13个学科。以实物、模型或设计图参展。参赛作品应围绕科技节主题,有科技含量、创新性、实用性、美观性与学生课余生活联系密切,提倡利用废旧物品为材料进行科技制作。

可以下几种形式:

(1)“科技创新小制作”——比如利用身边的旧电器、旧玩具、旧包装等物品,运用科学原理自主创新。比如:发现生活、学习用品中的不足、缺陷,发明创造出可以弥补不足与缺陷的小发明。制作成可以操作使用的实物作品或实物模型。

(2)“电脑制作” ——电脑绘画、电脑动画、网站(网页)设计、程序设计、自动控制等。将作品制作成光盘参展,另附说明书。

(3)如无制作条件,也可以只写出创造发明创意,包括设计思路、设计原理、设计图纸等。

(4)其它科技小发明或者创意等。

2、科幻绘画比赛

科幻画采用“绘画形式多样化”的比赛方法,绘画形式可以是油画、国画、水粉画、水彩画、钢笔画、蜡笔画、剪纸画、粘贴画、电脑画或综合技法画等多种技巧、风格、材质表现(但不包括非画类其它美术品与工艺品)。作品要具备想象力、科学性、绘画水平(设计、色彩、技巧)、真实性(必须自己原创,不得临摹或抄袭他人作品)。

3、科普手抄报比赛

4、科普小论文

比赛内容:各班通过开展实验、栽培、饲养等活动写一篇观察日记;或通过学习查阅书籍、网络资料,结合科技兴国、科技兴县、科技兴校的思想,写一篇科技小论文。体裁不限(如科技小论文、科普童话、科普幻想。)

(四)活动时间

宣传动员阶段: 2013年9月31日——2013年10月8日

活动竞赛阶段: 2013年11月7日——2013年11月24日

2. triz解决发明创造问题的一般方法有哪三步

TRIZ就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俄语缩写,是由前苏联发明家阿奇舒勒在1946年创立的,因而专阿奇舒勒被尊称属为TRIZ理论之父。TRIZ理论被公认为是使人聪明的理论。
TRIZ有9大组成部分,核心是技术进化原理。按这一原理,技术系统一直处于进化之中,解决矛盾是其进化的推动力。TRIZ理论也可大致分为3个组成部分:TRIZ的理论基础、分析工具和知识数据库。其中,TRIZ的理论基础对于产品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分析工具是TRIZ用来解决矛盾的具体方法或模式,它们使TRIZ理论能够得以在实际中应用,其中包括矛盾矩阵、物-场分析、ARIZ发明问题解决算法等;而知识数据库则是TRIZ理论解决矛盾的精髓,其中包括矛盾矩阵(39个工程参数和40条发明原理)、76个标准解决方法等等。
学习、研究、应用、推广TRIZ理论可以大大缩短发明创造的进程,提升产品的创新水平。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TRIZ理论已经成为一套解决新产品开发实际问题的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体系。TRIZ理论在我国推广只有4/5年时间,还没有真正让技术从业人员掌握和在工作中应用,大力推广的路子还比较遥远。

3. 如何才能发明创造

怎样培养学生创造力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是用来为学生圆梦的,孩子们都是怀着美好的“梦想”进学校的,他们的“梦”灿烂得很,都是“美梦”。教师也有“梦想”,真切地希望培养的孩子将来都是栋梁之才,能大展宏图。教育归根结蒂是提高人的生命价值,历史悠长,人生苦短,同样是短暂的人生,有的人光辉灿烂,有的人黯淡无光,关键决定于人的创造力高低。在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后,创造力对实现人生价值的意义就更大了。
一碗米究竟能创造多少价值,在一般人手里,按米是用来做饭的常规常识,加点水煮成米饭,就是一块钱的价值,但如果在有创造力的人手里,可以将米浸泡后分成几份,找来芦苇叶包成粽子,就可以买到五、六块钱,当然如果将米加酒曲发酵,精心酿成一瓶美酒,可以卖到二、三十元钱。在这里,人的创造力是起决定性因素的,人的创造力是可以通过教育激发和培养的,我希望我的学生都具有创造力,使人生价值最大化,这是我在近三十年教师生涯中,坚持进行创造教育实践和研究的原因。
我们无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圆成为瓦特、爱因斯坦、比尔?盖茨的梦,但帮助、激发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努力,这是教师的职责。但在一切为考试,为分数而教的中国教育大环境下,不理会学生这样那样的梦想,使有成为瓦特、爱因斯坦、比尔?盖茨潜质的孩子遭到摧残和压制,摧毁这些美好的梦想。审视一下我们现在的教育,素质教育进行很多年了,但有多少学校和教师真正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又有多少教师了解或者掌握了创造教育的基本理论、原则和实施方法,我国学生的创造力水平又有多少实质性的提高?
创造教育的内涵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制造能力的培养,“儿童的智慧在手指上”,创新精神的养成离不开动手能力的培养,最有效的途径是手脑并用,互相促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逐步掌握科学方法与劳动技能,最终成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又有实践动手能力的创新型劳动者,这是当今教育改革的方向。创造力的培养对学生终生的发展实在是太重要了。下面让我们了解有关创造的一些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创造
创造是人类为实现一定目的,通过其智慧行为向社会提供具有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的创造性成果的活动。
创造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主体性
创造的主体必须是现实的人,是个人或群体,只有人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积极地改造世界。同时,创造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创造者在创造过程中必须要进行积极主动的独立思考和具有一定的思维智慧。强调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强调人们在创造活动中主体的创造性人格、创造性精神、创造性思维方式的综合效应和作用。
(二)目的性
人在行动之前,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而一个人的行动就是把这种目的付诸实践的过程。创造目标的选择和实施,创造动机的产生,都受人们思维的控制和调节,创造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
创造也是人类自我意识的一种体现,它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也促进了人类自身的发展。
(三)创新性
创造成果应当是新颖的、独特的、前所未有的,模仿和抄袭都不属于创造。人类的社会实践并非都是创造活动,人类的劳动成果也并非都是创造成果。
创新也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创新是指人们创造性劳动及其价值的实现,在这一点上,创新和创造并无本质上的差别。但是,创新相对于创造可以是一个更加广泛的概念,它并不过分强调成果的首创,对创新成果的界定也不如创造那样严格,因而在习惯上,创新似乎比创造更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
(四)功利性
创造应该能为社会带来实际或潜在的功利,也就是说,创造成果必须具有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而不涉及创造者的创造动机。创造的有益性也往往被当作功利性的一个标准,即创造不能违反公共道德和科学原理。
基于对“创造性”涵义的不同理解,创造又可分为狭义创造和广义创造,狭义创造是指产生的成果对整个人类社会来说是新的、有价值的、独创的;广义创造是指所产生的成果仅仅对于创造者本人或有限的群体来讲是一种新的产物,而对全人类来说则不一定是新的,或许其他地区、国家已经有了。人们一般所指的创造都是指狭义创造。
在创造教育中,学生的许多创造成果,在严格意义上讲都是“非创造性的”,根据创造的四项特征,都不能视同创造,但学生为获得成果而进行的探索过程,对其本人来说,却是具有创造性的,对学生创造潜能的挖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因而在创造教育中,我们不应过分看重创造成果的多少,而应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创造的分类
人的创造活动,根据不同的划分方法,可以有不同的分类形式。
(一)根据创造的涵义不同,可分为发展、发现和发明等
1.发展——指相对于原来状态有所前进和提高。
2.发现——对客观事物自身的状况及规律的认识有新的突破、新的进展,获得了新的知识。
3.发明——运用自然法则,按一定的目的去改变和调整客观对象,从而获得新的事物或事物新的状况、结果和方法等。
(二)根据创造成果的新颖程度,又可分为创造、改造和改进 ,
1.创造——其参照系为整个人类历史,创造成果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来说是新的、有价值的、独创的。
2.改造——指在已有创造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变和更新,或者是将某一领域的创造成果移植于另一新的领域。
3.改进—— 一般指相对于改造而言,其创新和进步的程度不如改造。
除按上述情况分类外,还可按创造活动指向的客体划分 (如:新的、美的艺术形象和体能创造,产生新的物质产品的创造,产生新的精神产品的创造……);按专业领域划分;按创造的产物或结果划分等。
创造可以按照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类研究,创造成果可以有不同层次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创造过程存在着不同的难易程度,但有一点值得强调,创造者在其创造探索过程中的创造性是等价的。因而,在学生中开展的“小发明、小创造、小探究”活动是值得积极推广的。在这一点上,日本及其教育界给予了充分重视,对学生在学习和科研活动中的小创造、小发明采取许多有力措施予以支持,并制定了“实用新案”等法律措施予以保护,甚至认为小发明家、小创造者也“不比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逊色”。

4. 发明创造技巧有哪些

所谓发明创造就是来运用技巧和方法源。技巧是人们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它有助于减少尝试与错误的任意性,节约解决问题所需的时间,提高解决问题成功的概率;方法是人们日常积累和运用各种知识来创新改造,节约解决问题所需的时间,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在发明创造的过程中,可以运用以下方法:
在同一个方向上考虑下一步思维的工程。从而把发明不断的推向高尖端。
思维的
将所有的错误选项排除在外之后,剩下的选项都是正确的。

5. 如何培养发明创造能力

你好,发明创造是建立在你丰富的知识储备上的,有了大量的知识储备,再加专上善于观察、总结属分析,才会有发明创造。
发明创造能力是一个抽象的东西,需要一步一步来,首先要掌握科学高效的阅读方法,博览群书,提高知识储备量。
我们传统的阅读,阅读速度在200-300字左右每分钟,理解记忆的能力也较差一些,这种传统的阅读方法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是有很大制约的。
我通过练习“快速阅读”来激发右脑潜能,提高阅读能力、学习能力,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我们“脑、眼”潜能,培养阅读者直接把视觉器官感知的文字符号转换成意义,消除头脑中潜在的发音现象,越过由发声到理解意义的过程,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方式,实现阅读提速、整体感知、理解记忆的飞跃,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
用软件参加训练,每天坚持练习1-2个小时,30天左右的时间,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5-10倍,达到3000字左右每分钟的阅读速度、记忆、理解、思维、注意力等这些能力也相应的会得到很好的提升,最终提高学习效率、学习能力,走向成功。

6. 强化学生发明创造的措施是什么

培养创造型人抄才,尤其是要培养从事发现或发明活动的创造型人才,就必须要培养他们娴熟地掌握和应用发现的方法或发明的方法。在活动中,适当地开展发现方法与发明方法的训练。遵循正确的途径可以使你的发明变得简单、易行。

7. 我国目前对药物发明创造保护采取了哪些措施

1.专利保护,可以对你的发明申请专利。
2.中药保护,对疗效确切的中版药品种,申请中药保权护产品。
3.我国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保护公众健康的要求,可以对批准生产的新药品种设立监测期。监测期自新药批准生产之日起计算,最长不得超过5年。监测期内的新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批准其他企业生产、改变剂型和进口。

8. 尝试发明创造的方法都有哪些

“加一加”创造复法。是在原有基制础上加一些物体、时间、次数、重量或者将两个事物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事物的制造方法。

运用“加一加”进行发明创造,常常可以把物与物加或把事与物加,或把事与事加。

①物与物加就是把不同的物组合起来,例如笔简与钟表、鱼缸与盆景、放大镜与镊子、拖鞋与刷子、跳绳与计数器、门锁与拉手等等。

②事与物加就是把不同的事和不同的物组合起来。例如音乐与皮球、谜语与雪糕、保键与电吹风、保键与梳头、生日音乐贺言卡等。有位小朋友发明了一种“枕头叫醒机”。

③“事与事加”就是把不同的事组合起来。例如,气象与医疗,京剧与魔术,就餐与洗衣,教学与旅游等等,事与事加,就是不同的事互相渗透,互相利用,把两种不同的事融合一体,达到一件事包含两件事的目的。

阅读全文

与发明创造可采取的措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侵犯著作权报案 浏览:734
税务报到期限 浏览:6
怎样查询银行卡有效期 浏览:19
浙江省温州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592
马鞍山全套多少钱 浏览:568
艾丁顿发明了什么 浏览:651
希腊谁创造了人类 浏览:415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66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案 浏览:752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总结 浏览:490
郴州学府世家纠纷 浏览:197
马鞍山ok论坛怎么删除帖子 浏览:242
马鞍山恒生阳光集团 浏览:235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
乡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310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