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发明耳环

发明耳环

发布时间:2021-05-28 10:35:47

㈠ 耳环是怎么被发明

出席首届红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认为,距今8000多年前的人类已经懂得用玉磨制耳环来装饰自己,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耳环。有关专家对出土于内蒙古赤峰市兴隆洼文化遗址的玉玦研究后发现,这些是世界上最早的玉玦,这些玉制耳环大小不 等,直径在2.5到6厘米内,形状像被敲掉一条缝的玉镯,留出的缝隙可以让耳环穿进耳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队长刘国祥说:“最奇妙的是每个玉制耳环都成对出现,且大小、尺寸、重量近乎相同。其中最精美的一对耳环的重量一模一样、内外直径分毫不差--很难想象远古时期的先民在没有现代化工具的情况下如何掌握了这样高超的技艺。”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著名的玉文化研究专家邓聪说:“由于耳环的直径很大,古人要穿很大的耳洞才能佩戴上,因此可以推测那时的人们已经有医治耳朵发炎的简单医术。即使现在,东南亚有些地方的人还佩戴这种形状的耳环,沉重的玉玦能把耳朵拉长,佩戴者以此为美。”考古证据表明,虽然现代耳环以女性佩戴为主,8000多年前的耳环却是男女都佩戴的饰物。日本著名古玉专家藤田富士夫说:“玉玦采用的玉料温润碧绿,与内蒙古草原的颜色十分相近,古人可能以此颜色为美。耳环形状制作成圆形,可以从审美学上解释--方型的脸佩戴圆形的耳环很漂亮,而蒙古族人种的脸都是方形,也许他们已经意识到圆形的耳环能更好地装扮他们。”

邓聪说:“同样的玉玦数千年间在东南亚地区不断传播。考古证据表明,同一类型、颜色、质地的玉玦最早出现在8000多年前的中国内蒙古地区,于3000多年前消失,却在3000多年前中国西南的云南地区出现。这一饰物在长江流域出现在6000到7000多年前,而在珠江流域出现在4500年前左右,在越南北部出现在4000多年前,在越南南部出现只有在3000多年前。”

世界上最早的玉玦出土于内蒙古赤峰市的兴隆洼文化遗址中,该文化距今约有8200年到7500年。兴隆洼玉器的发现开创了中国史前雕琢玉器之先河,为探索中国玉文化起源、深入研究东北亚地区史前玉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资料。(

㈡ 耳环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故事::相传古代有一位害眼病的姑娘,不久双目失明了。后来,她幸遇一位名医,名医认为她可以复明。在征得姑娘的同意后,拿起闪闪发光的银针在她两侧耳垂中各刺一银针后,奇迹出现了,姑娘重见光明。姑娘非常感激,于是请银匠精制一对耳环戴在耳上,以示永不忘记名医之恩。当姑娘戴上银耳环后,她日益眉清目秀,并逢人传诵名医的声名。穿耳戴环能明目的奇迹相继传开以后,许多富裕人家的姑娘和妇女都纷纷穿耳戴环,并流传至今,成为高贵身份的象征。 其科学原理的依据是我国古代医学中的一种“耳针治疗”,即用小毫针、皮内针或其他方法刺耳穴进行治病的。现代医学证实:耳垂正中具有穴位,刺激它对保护视力和防治麦粒肿、急性结膜炎、老年白内障、中心性视网膜炎等各种眼病,特别是对近视眼有良好的疗效。这些医学上的好处,恐怕不是今天戴耳环的女孩子们所会想到的吧!

㈢ 耳环是谁发明的

环 耳环[earring] ,用金属或玉石制成的戴在耳垂上的装饰品。 佩戴在耳垂上的耳饰。造型丰富,佩戴主要以妇女为主,个别男子也有佩戴。佩戴的方式通常有3 种:穿挂于耳孔;以簧片夹住耳垂;或以螺丝钉固定。一般用金银制成,也有镶嵌珠玉或悬挂珠玉镶成的坠饰。现代还流行以塑料或大理石、陶瓷等材料制成的耳饰,一般与服装相配套。耳环在一定程度上可显示出某种风俗、信仰、地位、财富等。 当今,年轻的姑娘们戴上形形色色的耳环,显得秀美俊俏,但你可知道穿戴耳环的习俗是怎样来的? 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相传古代有一位害眼病的姑娘,不久双目失明了。后来,她幸遇一位名医,名医认为她可以复明。在征得姑娘的同意后,拿起闪闪发光的银针在她两侧耳垂中各刺一银针后,奇迹出现了,姑娘重见光明。姑娘非常感激,于是请银匠精制一对耳环戴在耳上,以示永不忘记名医之恩。当姑娘戴上银耳环后,她日益眉清目秀,并逢人传诵名医的声名。穿耳戴环能明目的奇迹相继传开以后,许多富裕人家的姑娘和妇女都纷纷穿耳戴环,并流传至今,成为高贵身份的象征。 其科学原理的依据是我国古代医学中的一种“耳针治疗”,即用小毫针、皮内针或其他方法刺耳穴进行治病的。现代医学证实:耳垂正中具有穴位,刺激它对保护视力和防治麦粒肿、急性结膜炎、老年白内障、中心性视网膜炎等各种眼病,特别是对近视眼有良好的疗效。这些医学上的好处,恐怕不是今天戴耳环的女孩子们所会想到的吧!
采纳哦

㈣ 中国耳环的起源

在中国古代,穿耳戴环曾经是“卑贱者”的标志。

明代《留青日札》一书中说: “女子穿耳,带以耳环,盖自古有之,乃贱者之事。”原来穿耳的最初意义,并不在于装饰,而是为了起到警戒的作用。

它本是兄弟民族的一种风俗,因为有些妇女过于活跃,不甘居守,有人便想出在女子的耳上扎上一孔,并悬挂上耳珠,以提醒她们生活检点,行动谨慎。

后来逐渐也变成了汉族人的礼俗。但那个时候的女子对穿耳之举,并不像今天妇女那么热衷,而是处于被迫的地位。到了宋明时期,由于礼教思想的抬头,妇女穿耳之风,空前流行。

不说一般的妇女,就连皇后、嫔妃也不例外。时间一长,穿耳戴环便形成了风气。



(4)发明耳环扩展阅读:

耳环分类

1、钉状耳环

最流行,最普遍的一种。耳环的针穿过耳洞,在耳背用托固定。一般穿耳的时候,用的都是钉状耳环。

2、两粒钉状耳环悬垂式耳环

在耳珠垂下来,通常还有一串珠宝作点缀。长度不一,有些只有耳珠下2厘米,有些却可以长至肩膀。较长的悬垂式耳环,通常在较隆重的场合使用。

3、圈状耳环

一个360度的大圈,在中间开一个口,穿过耳洞。在中国古代有一种以有缺口玉环制成的圈状耳环,称为玉玦,有学者认为佩戴玉玦需要穿很大的耳洞,亦有学者认为这是夹式的。

4、悬挂式耳环

不用钉耳洞的设计,只挂在耳背上。这种悬挂式耳环也愈来愈流行。

5、夹状、磁石耳环

为方便没有穿耳孔的人,部分圆环形耳环会设计成夹状,夹着耳珠。颗粒状或钉状的耳环一般无法设计成夹形,因此需要利用磁石的特性来夹着耳珠。磁石耳环分别为外方一颗连有磁铁的耳环,及内方一块带有相反磁性的迷你磁铁,两块磁铁将耳珠牢牢夹着。

网络-耳环

㈤ 耳环是谁发明的·

佩戴耳环、耳环的由来,说法各异。有人认为它最早源于北方民族用于御寒防风的金属耳套,但比较可信的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认为耳环、耳环的出现,是人们对美的追求所产生的;另一种说法是,耳环、耳环最初是用于医疗治病的目的而出现的。第一种说法很好理解,不言而喻;第二种说法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讲,也有一定道理,因为佩戴耳环、耳环的耳垂的部位,恰是眼部的穴位。由此可知,佩戴耳环、耳环,对保护视力、防治眼病,特别是预防和治疗近视,是有一定辅助作用的。

㈥ 谁先发明打耳环的

传说一: 西施是小耳朵,后来她发明了耳环。传说二:在古时候,穿耳戴环恰恰是“卑贱者”的标志。明人田艺衡在《留青日札》一书中说:“女子穿耳,带以耳环,盖自古有之,乃贱者之事。”这段话就明确地告诉我们,穿耳戴环在最初并不是贵族妇女所为。这还要从穿耳的起因说起。 穿耳洞的最初意义,并不在于装饰,而是为了起警戒作用。它本来是兄弟民族的一种风俗,因为有些妇女过于活跃,不甘居守,有人便想出在女子的耳朵上扎上一个孔,并悬挂上耳珠,以提醒她们生活检点,行动谨慎。后来传到中原,也为汉族人民所接受,于是就变成汉族人民的礼俗了。 据史籍记载,那时候的女子,对穿耳之举,并不像今天这样热衷,而完全是处于被迫的地位。女孩子在10岁以前,往往要经过这么一关。到时候由母亲或其他长辈们专操其事,用米粒在耳垂上反复辗磨,使之麻木,然后用针尖穿透,贯一通草或丝线,时间久了,便形成小孔。做母亲的一边操作,一边还要对孩子进行教育,使她们懂得如何做一个循规蹈矩的女人。在有些地区,女孩刚满三四岁,就要为之穿耳戴环了。历史上有人对此提出过异议,认为孩子是无辜的,让她们受这般痛苦,是不仁不义的行为;但也有人不以为然,用三国时诸葛恪的话说“母之于女,恩爱至矣。穿耳附珠,何伤于仁?”时间一长,穿耳戴环便形成了风气。

㈦ 世界上最早的一对耳环是谁造的

今8000多年前的人类已经懂得用玉磨制耳环来装饰自己,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耳环。有关专家对出土于内蒙古赤峰市兴隆洼文化遗址的玉研究后发现,这些是世界上最早的玉,这些玉制耳环大小不等,直径在2.5到6厘米内,形状像被敲掉一条缝的玉镯,留出的缝隙可以让耳环穿进耳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队长刘国祥说:“最奇妙的是每个玉制耳环都成对出现,且大小、尺寸、重量近乎相同。其中最精美的一对耳环的重量一模一样、内外直径分毫不差--很难想象远古时期的先民在没有现代化工具的情况下如何掌握了这样高超的技艺。”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著名的玉文化研究专家邓聪说:“由于耳环的直径很大,古人要穿很大的耳洞才能佩戴上,因此可以推测那时的人们已经有医治耳朵发炎的简单医术。即使现在,东南亚有些地方的人还佩戴这种形状的耳环,沉重的玉能把耳朵拉长,佩戴者以此为美。”考古证据表明,虽然现代耳环以女性佩戴为主,8000多年前的耳环却是男女都佩戴的饰物。日本著名古玉专家藤田富士夫说:“玉采用的玉料温润碧绿,与内蒙古草原的颜色十分相近,古人可能以此颜色为美。耳环形状制作成圆形,可以从审美学上解释--方型的脸佩戴圆形的耳环很漂亮,而蒙古族人种的脸都是方形,也许他们已经意识到圆形的耳环能更好地装扮他们。”

邓聪说:“同样的玉数千年间在东南亚地区不断传播。考古证据表明,同一类型、颜色、质地的玉最早出现在8000多年前的中国内蒙古地区,于3000多年前消失,却在3000多年前中国西南的云南地区出现。这一饰物在长江流域出现在6000到7000多年前,而在珠江流域出现在4500年前左右,在越南北部出现在4000多年前,在越南南部出现只有在3000多年前。”

世界上最早的玉出土于内蒙古赤峰市的兴隆洼文化遗址中,该文化距今约有8200年到7500年。兴隆洼玉器的发现开创了中国史前雕琢玉器之先河,为探索中国玉文化起源、深入研究东北亚地区史前玉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资料。

㈧ 耳环的来历

耳环最开始并不是为了美丽,甚至可以说是有些有些戏剧性。在以前,耳朵上穿孔并不是为了美丽,而是代表“卑贱者”,为了起到警戒的作用。

本来是兄弟民族的一种风俗,对于一些生活不检点的妇女,有人便想出了在她们耳朵上扎一扎,以此提醒她们。

再后来传到中原,就演变成了汉人的一种礼俗,根据一些史料的记载,那个时候的女子对于穿耳并不是自愿的,而是被迫这么做,但又些人也不以为然,逐渐地戴耳环就形成了一种风气,慢慢地也就盛行起来。

(8)发明耳环扩展阅读:

耳环的佩戴:

在我国古代,耳环好象仅限于女子佩戴,但在国外,却常见到男女均戴耳环的现象。在朝鲜发现的公元二世纪的古墓里,就有不少臼形的耳环,男女均用。

在日本出现的古代金属首饰,也是男女都戴的。在古代埃及的壁画中,可以看到国王和贵族戴着巨大的耳环,这种耳环不仅是一种装饰品,而且是一种权力的象征。

在古希腊,耳环作为一种避邪物,也是男女都戴的,古罗马的贵族,不仅佩戴耳环,而且在耳环上镶嵌大量的珠宝。直到17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男子还有佩戴耳环的。

阅读全文

与发明耳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侵犯著作权报案 浏览:734
税务报到期限 浏览:6
怎样查询银行卡有效期 浏览:19
浙江省温州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592
马鞍山全套多少钱 浏览:568
艾丁顿发明了什么 浏览:651
希腊谁创造了人类 浏览:415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66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案 浏览:752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总结 浏览:490
郴州学府世家纠纷 浏览:197
马鞍山ok论坛怎么删除帖子 浏览:242
马鞍山恒生阳光集团 浏览:235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
乡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310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