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国当代美学家苏珊·朗格是如何阐述艺术是情感的表现这一理论的
美国当代美学家苏珊·朗格从符号学美学出发,进一步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艺术品就是人类情感的表现性形式。朗格认为,只有人才能制造符号和使用符号,从原始民族的礼仪到文明社会的艺术,无非都是人所制造和使用的符号,只不过艺术符号不同于其他任何符号,因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她认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艺术活动的实质就在于创造表现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
② 艺术符号具有以下哪些特性
电大考试的吧!!!能解决你的问题就赞一个吧!!
艺术符号具有表意性、表情性、蕴藉性和交流性的特性。
表意性是指艺术符号具有以具体艺术形象来表达意义的特性。艺术的意义不在于构成它的符号本身的意义,而是在于符号的象征性对现实世界的超越。如卡西尔所说,艺术符号的感性形式“不是对实在的模仿,而是对实在的发现”。例如徐悲鸿画的奔马,其意义不在于画了一匹马,而在于所寄托的深沉的爱国情思和希望祖国飞腾发达的激情。
表情性是指艺术符号作为情感性符号,承载或激发人类共同的审美情感。艺术是表达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是完整独特的、具有丰富含义的情感符号。而且艺术符号所表现的是艺术家所体验和理解的人类普遍情感。所以各门类艺术独特的艺术符号能激发人类共同的审美情感。贝多芬、莫扎特的音乐超越国界、超越历史而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正是因为他们的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激发了人类的共同情感。
蕴藉性是指艺术符号蕴含着丰富的意义和情感,可以引出难以穷尽的多种不同阐释。真正成功的艺术作品往往凝练含蓄,其意义是不确定和非封闭的,可以令欣赏者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通过不同途径来进行阐释,赋予它不同的意义。正因如此,艺术方能常新,具有了永恒的价值和无穷的魅力。梵高的名画《向日葵》,基本采用单纯的黄色调,用凝练的符号宣泄了难以言状的狂热激情,令人回味无穷。
交流性是指艺术符号是传达的媒介,它使艺术家与欣赏者之间的思想情感得以交流。艺术家通过艺术符号表达情感的体验,又以艺术符号为中介,将丰富的信息传达给欣赏者,供欣赏者认识和接受。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表达的是自己深切的情感体验,而这种深沉的情思通过艺术符号,被历代欣赏者所体悟,所接受,完成了与诗圣的情感交流,形成强烈的共鸣。
③ 现代艺术风格对符号和图形有哪些影响
20世纪60年代,现代意义上的图形设计开始成熟完善,现代艺术、技术与科学的发展对图形设计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方面,符号学的研究和发展使得图形设计有了理论保障。也正是由于它的存在,平面图形设计的信息传达更加科学准确。另一方面,现代艺术运动为图形设计注入了新鲜血液,使图形在概念上和形式上都得到了极大丰富。图形设计汲取了现代艺术的表达理念、意识形态、表达技巧,使之成为新的、最有力的、有效的视觉表现语言。
一、图形与符号
符号是利用一定的媒体来代表或者指示某一事物的视觉信息。而符号学则是指对标志以及人们是怎样理解词语、声音或图形的一些理论原则的研究。狭义的符号是指语言以外的符号,广义的符号指具有符号意义和作用的一切事物,例如语言、表情、肢体动作、礼仪等交流的手段和方式。符号学包括三个分支:标志、系统和语境。意大利著名符号学家艾柯提出:“将符号定义为任何这样一种东西,它根据既定的社会习惯,可被看作代表其他东西的某种东西。”在这里的平面图形设计是以利用平面媒体传达信息为目的的,是以一定的符号的原理为依据进行构成表达的,本身就是符号的一种表达方式。图形的主题、展示的文字以及主体物周围的元素都将成为理解和解释图形意义的一部分,通过对图形本身所具有的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的分析,读者可以正确理解图形。设计者借符号向受众传达自身的思维过程与结论,通过自身经验加以论证,使受众最终了解设计者所希望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个过程是设计者在设计的思维过程中对图形符号的挑选、组合、转换、再生把握的过程,所以从本质上说它一定是广义语言的一部分。日常语言和艺术语言都是符号现象,但是艺术语言与日常语言之间作为符号的性质确有明显的不同,美国美学家苏珊・郎格进一步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
现代符号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形成于20世纪初。这门学科的发端可以说有两个源头:其一是美国哲学家查・桑・皮尔斯,他对理论符号学的建立起了奠基的作用;其二是索绪尔,他是从语言学的角度提出符号学研究的,并侧重于符号社会功能的探讨。其后,美国符号学家查尔斯・莫里斯进一步将符号学划分为三个子学科,其中语构学研究语言符号之间的结构关系;语义学研究语言符号与它所代表的对象之间的联系;语用学研究语言符号与它的使用者以及环境之间的结构关系。符号学在设计领域的应用是从建筑界开始的。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更加关注作品的意义,认为千篇一律的设计(比如国际化风格)使环境失去了场所感,也就是使设计失去了民族性、地域性、文化感。于是符号学的方法开始大量应用,促进了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兴起,同时也强化了人们对建筑语义学的研究。符号学在建筑上比较强调建筑意义的传达,其基本手段是靠隐喻。例如悉尼歌剧院的形象,会使人产生建筑以外的联想。查尔斯・詹克斯指出:“……这类由某一体验向另一体验的匹配是所有各种思维,尤其是创作思维的特征。”符号是由“媒介、指涉对象、解释”三种要素构成的。其中,媒介是用作符号以表征一定事物的,指涉对象是符号所表征或代表的具体对象,解释是指解释者对符号的理解或说明。这三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符号关系,他们是同时存在的。设计者成功的挑选、组合、转换、再生一些元素,成为指涉自己思想并且自身与受众共同认可的符号,这是沟通的真正形成。符号学的运用影响着图形设计的表形性思维的表诉,只有了解符号的意义、性质和特征,与图形设计的关系,才能把前人关于符号学研究的成果利用起来,使图形设计的信息传达更加科学准确,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多彩。
苏珊・朗格把符号分成不同性质的两类:推论性符号与表象性符号。推论性符号主要指自然语言,表象性(艺术符号)符号主要指绘画、雕塑、设计等艺术作品。属于推论性符号的还有各种科学符号和逻辑符号。苏珊・朗格还提到艺术符号与艺术中的符号的区别。艺术中的符号是指其中应用的普遍符号,是一种暗喻,是构成艺术符号整体的一部分,有其自身公开的或隐藏的真实意义。图形设计是视觉的艺术,其核心功能是概念性、传达性、说明性,目的是使人解读,这些特征可以说明图形设计是一种艺术中的符号,是一种编码的图像信息,也就是被赋予内涵的图像符号。从图形与它指涉对象(即其指向与涉及的事物或领域)的关联上,美国哲学家皮尔斯将符号分成:图像符号(Icon)、指示符号(Index)、象征符号(Symbol),在图形理论研究领域得到普遍认可。此三种类型之间是一个程度不断深化、信息含量不断增大的过程。图形创意概念中的图形与指示符号、象征符号有着密切的关系。宏观概念上的图形符号主要指除语言外的视觉符号,而创意图形设计中的视觉元素就是图形符号(或文字图形)的组合,图形符号与语言符号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图形符号通过三种符号的组构关系表现图形的语意,文字借助想象理解语义,图像靠直觉理解意境。文字和图像在设计中是互为语境、互补意义的,两者的关系可以视为两种符号系统间的协作关系。图形区别于标记、标志与图案,它既不是单纯的标志记号,也不是单纯的符号,而是在特定的理念与创意方法中对某一个或多种符号形象进行的拼合或重构表达的形式。
二、现代艺术对图形形式与观念的影响
当代的图形设计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设计风格,现代艺术中的许多流派对图形设计的影响是巨大的,许多设计师把现代艺术中的许多手法在图形设计中加以应用,极大地丰富了图形语言和视觉传播方式,在意识形态或形式上为图形注入了活力。它们有的重形式,有的重观念,有的二者得兼,使图形表达呈现出了极其强烈的风格。
20世纪之后在欧洲和美国出现的一系列的艺术形式,从思想方法、表现形式、创作手段上进行了全面的变革。其中一次是世纪之初到二战前后的现代艺术,另一次是波普运动(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的现代艺术。这些运动改变了以往西方的科学透视、色彩、解剖等等多种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王受之先生说,“1900年以来,欧洲的艺术朝向两个方面发展,一条是强调艺术的个人表现,强调心理的真实写照,强调表达人类的整体意识,受弗洛伊德的试验心理学影响。从表现主义到超现实主义,一直到二战后在美国发展起来的抽象表现主义即是如此。另一种力图在形式上加以表现‘新时代的、真实的艺术’,如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荷兰的‘风格派’,直到美国发展起来的大色域艺术、减少主义、光效应艺术等等。另外有些艺术追求二者得兼,如达达主义、未来主义等,这些思想构成了现代艺术(包括设计)的基础。”无论是强调意识还是强调形式,分化的这两种设计都为图形设计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为图形设计的最核心的两个内容就是表现语言和思想内涵,所以这些现代艺术流派尽管带有时代特征,有的艺术形式可能到现在已经衰退,但作为实用设计的图形设计来说,这些流派的风格形式为其注入了极其重要的养分。其他的艺术流派,如表现主义、至上主义、极少主义、解构主义、概念艺术等等也都推动了设计的发展。例如:未来主义在形式表达上为图形版式提供了高度自由的编排借鉴;立体主义强调纵横的结合规律,强调理性规律在表现“其他”中的关键作用,奠定了现代平面设计思想的基础;构成主义和风格派理性地用数理逻辑来营造画面,产生了冷静、精确、明朗之形式美感;达达主义的拼贴组合强调偶然性、机会性、讽刺性,强调创作中对传统的大胆突破和探索精神;超现实主义善用矛盾冲突,体现了下意识、本能、幻觉的心理,利用了象征、隐喻的艺术语言,为图形设计在观念上、创造性上注入了新鲜血液;波普艺术力求体现环境的意义,挖掘作品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直接借用产生于商业社会的文化符号,进而从中升华出艺术的主题,打破了艺术的高雅与低俗之分;光效应艺术图形利用视幻效果来造成视觉刺激,让眼睛接受信息,现代电脑的调色、变色、滤镜的参与又使图形带有随机性与不确定性,成为新一代设计师的新宠……。
三、结束语
现代的图形设计,从设计创意到表现形式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层面,这种变化可以说是紧随时代的,特别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各种现代艺术流派的波及,人们的设计观念已经冲破了原有专业的局限,许多设计家均以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超常的艺术想象力,创造着图形设计的新风格。人们对图形设计的认识,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走向了新的自觉。在电脑、数字媒体(电视、电影、网页、手机、显示屏等)一系列新媒体的影响下,图形的表现、构成、色彩、语言、感受等一系列与之相关联的新元素在悄悄地萌生,产生了所谓的新表现形式,例如人图的互动性、形象的不确定性、画面的连续性等,人类与生俱来的对美的追求也会使其形式不断发展和更新。相信图形这一既新鲜又古老的艺术会随现代思维的不断变化和新媒介的不断出现而永远充满活力。
④ 苏珊格朗的《艺术问题》
是苏珊·朗格
苏珊·朗格——《艺术问题》(1957)
简介
本书是20世纪西方美学一个重要流派——符号学美学的代表作之一。《艺术问题》与《情感与形式》是朗格集中阐述其美学思想的主要著作,共同指向她独创的最重要的美学命题,即将艺术定义为“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艺术问题》从这一理论基础出发,提出艺术应当表现“生命的逻辑形式”,并将这种生命形式的基本特点概括为有机性、运动性、节奏性和不断成长性,进而认为艺术创造应当把握这些特征、自觉运用艺术直觉捕捉艺术形式与生命的逻辑形式之间的“象征性联系”,创造出“与情感和生命的形式相一致”的“有意味的形式”,即幻象符号。和《情感与形式》的系统论述不同,《艺术问题》由十篇演讲稿构成,易于理解。
作者简介
苏珊·朗格(Susanne K.Langer,1895-1982)德裔美国人,著名哲学家、符号论美学代表人物之一,先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等校任教,主要著作有《哲学新解》(1942年)、《情感与形式》(1953年)等。其艺术哲学全面继承、发展和完善了卡西尔的符号论,使符号论美学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达到鼎盛,产生了巨大影响。
腾守尧,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特聘教授,美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美育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艺术课程国家实验教材主编,《中国艺术教育》杂志主编。曾任英国杜伦大学、德国明斯特大学客座教授。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著作有《审美心理描述》、《中国怀疑论传统》、《艺术与创生》等。主要译著有《艺术与视知觉》、《视觉思维》等,主编《生态式艺术教育示范丛书》(共16种)等图书。
⑤ 有谁知道“艺术是情感的形式”这句话是谁提出来的
请谈谈对这个观点的理解
答: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张捷德裔美国学者苏珊·朗格承继了西方人类文化哲学创始人德国学者恩斯特·卡西尔符号学的理论体系,在《情感与形式》一书中给艺术下了这样一个定义:"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在二十世纪中叶,朗格...
⑥ 艺术基础具体指什么
简单而言:艺术是人类情感的化身!艺术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性,来把握和反映世界,表示对世界及自身,对二者关系的看法的一种特殊方式。其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及客体的相互对象化。通俗的说,艺术也就是人的知识、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表现。因为人类的某些经历是难以用言词来表述的,为了表述这些深存在内心的最强烈的感情和思想,我们就使用一种称之为艺术的更敏锐、更精巧的语言。
1.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工艺等。
2.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例如:领导艺术。
3.形状独特而美观的。
对于艺术,通常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识。 第一是从精神层面,把艺术看作是文化的一个领域或文化价值的一种形态,把它与宗教、哲学、伦理等并列。第二是从活动过程的层面来认识艺术,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家的自我表现、创造活动,或对现实的模仿活动。第三是从活动结果层面,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品,强调艺术的客观存在。一般认为,艺术是人们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活动是人们以直觉的、整体的方式把握客观对象,并在此基础上以象征性符号形式创造某种艺术形象的精神性实践活动。它最终以艺术品的形式出现,这种艺术品既有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映,也有艺术家本人的情感、理想和价值观等主体性因素,它是一种精神产品。艺术与其它意识形态的区别在于它的审美价值,这是它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唯美主义是审美的最完美发挥。除审美价值外,艺术还具有其它社会功能,如认识功能,教育和陶冶功能,娱乐功能等。其中艺术的社会功能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而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了解人生,它不同于科学的认识功能。艺术的教育功能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而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它不同于道德教育。艺术的娱乐观念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而满足审美需要,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它不同于生理快感。
【种类】
绘画、雕塑、工艺、建筑、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电影、游戏 艺术的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艺术分为以下一些类型:
依据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可分为 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时空艺术。美术是一种空间艺术。
依据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可分为 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视听艺术。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
依据艺术的物化形式艺术可分为 动态艺术和静态艺术。美术主要是一种静态艺术。
依据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可分为 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
依据艺术形象的表现方式可分为 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美术中既有表现性的,也有再现性的。
依据艺术行为的表现方式可分为 行为艺术、肢体艺术等!
⑦ 为什么说艺术是表现人类情感概念的符号
艺术是符号,我还真没仔细琢磨过,但我认为这句话是对的,即,无论那种艺术形式,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表达情感。
⑧ 艺术符号具有以下哪些特性 表意性 表情性 蕴藉性
艺术符号具有表意性、表情性、蕴藉性和交流性的特性。
表意性是指艺术符号具有以具体艺术形象来表达意义的特性。艺术的意义不在于构成它的符号本身的意义,而是在于符号的象征性对现实世界的超越。如卡西尔所说,艺术符号的感性形式“不是对实在的模仿,而是对实在的发现”。
表情性是指艺术符号作为情感性符号,承载或激发人类共同的审美情感。艺术是表达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是完整独特的、具有丰富含义的情感符号。而且艺术符号所表现的是艺术家所体验和理解的人类普遍情感。所以各门类艺术独特的艺术符号能激发人类共同的审美情感。
蕴藉性是指艺术符号蕴含着丰富的意义和情感,可以引出难以穷尽的多种不同阐释。真正成功的艺术作品往往凝练含蓄,其意义是不确定和非封闭的,可以令欣赏者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通过不同途径来进行阐释,赋予它不同的意义。正因如此,艺术方能常新,具有了永恒的价值和无穷的魅力。
交流性是指艺术符号是传达的媒介,它使艺术家与欣赏者之间的思想情感得以交流。艺术家通过艺术符号表达情感的体验,又以艺术符号为中介,将丰富的信息传达给欣赏者,供欣赏者认识和接受。
⑨ 美国当地美学家提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是谁
著名美学家苏珊·朗格
⑩ 情感和艺术之间是什么关系
情感和艺术之间关系为:艺术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抽象的,通过艺术这一相对具象的形式表现出来,让人感知、引起人的共鸣。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等都通过人内心的感情,使之升华,当然,艺术产生之后,也会有自己的发展轨迹,偶尔脱离情感。
情感谁都有,不学艺术同样有,那只是艺术创作的前提,不是艺术研究的主要问题,艺术是要看成品的,再深的情感、再好的创意,最终也要依靠艺术手法物化出来,否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以情感人的方式,是艺术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最鲜明的区别。 艺术的教育作用决不是干巴巴的道德说教,更不是板着面孔的道德训诫,而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通过艺术强烈的感染性,使欣赏者自觉自愿地受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