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创造pk福岛正则和山中幸盛谁强

创造pk福岛正则和山中幸盛谁强

发布时间:2021-05-26 12:37:41

『壹』 丰田秀吉手下五大王是哪些

= =实话实说,只听说过五奉行和五大老,真没听说过五大王。
五奉行是石田三成、浅野长政、前田玄以、长束正家、增田长盛
五大老是德川家康、前田利家、上杉景胜、毛利辉元、宇喜多秀家。
还有竹中半兵卫和福岛加藤已经不能算是同一时期的人了吧。而且虽然之中半兵卫是秀吉前半生的军师,但竹中半兵卫其实也是言过其实,基本和山中幸盛和马谡是一类的。黑田孝高一直是秀吉继德川家康后最大的假想敌。

『贰』 为什么日本历史上的名人都集中在战国时代

其实这个原因有两个:
(1)乱世出英雄,众多有野心、有天赋的人只有在混乱的环境下才能使才智得到最大的发挥。平和的环境下,人才的选拔需要受到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而且中间往往会有各种各样的潜规则,使他们无法成名,而野心家在安定的环境下更无法起浪,所以他们的才能大部分被环境淹没。从这一点可以说他们反而是生不逢时了。
(2)宣传。各朝不是没有英雄人物,南北朝时就有创建了镰仓幕府的足利尊氏以及三代幕府将军,还有几位天皇以及众多将领,但是他们的事迹缺乏噱头,记录的很少,比较少让人知道。相反的,战国出了一个平民出身的丰臣秀吉,而且还有天魔王织田信长,于是噱头来了,大量的小说让人们彻底记住了这个时代。这一点看一下我国的历史,乱世不仅是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这样的时代也有很多人物,但只有三国让人印象深刻,还不就是因为有一本三国演义么。

『叁』 有没有关于日本战国的比较详尽的资料

新战国联盟:http://newtenka.popsoft.com/
伊达政宗博物志:http://datemasamune.com/
日本战国史基础知识:http://www2.tku.e.tw/~tahx/lin/index.htm
日本战国一词出自甲斐(今山梨县)大名武田信玄(1521-1573)所制定的分国法“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条;其开头就记著“天下战国之上”。换言之,生处在被后人称为战国时代的人们,当时已有“如今是战国之世”的认知了。

不过严格说来,日本战国并非正式的历史名词,一般用来称呼室町幕府后期到安土桃山时代之间大约百年间政局纷乱、群雄割据的日本历史。在这个时代,传统的贵族政治土崩瓦解,土豪平民甚至浪人成为多国大名乃至于“天下人”都成为可能。另外此时日本与欧洲人之间的贸易交流正式展开,基督教和火枪的引进改变了社会和战争型态。到了战国后期,过往封建制度下的农奴地主关系也逐渐遭到破坏。以织田信长为首的各国大名逐渐摆脱以往的兵农合一制度,改采以现金雇庸浪人为职业军人。同时早期各诸侯的国人土豪联合体制也逐渐转型成集权独裁的军国政体。于是大规模的会战成为常态,统一的幕府也自战火中历练诞生......。

今日多数认为日本战国始于1467年的应仁之乱,但结束时间则大致上有以下几种说法:

1568年织田信长上洛(进入京都)。
1573年织田信长攻陷室町御所,室町幕府灭亡。
1590年丰臣秀吉消灭关东地方的北条氏,收服奥羽地方,完成日本大致上的统一。
1603年德川家康创立江户幕府。
1615年德川家康于大阪夏之阵打败丰臣秀赖,丰臣氏灭亡。
由于目前尚无定论,故在此皆采用最后一种说法,以完整表述这段历史。

日本战国重要大事年表 年号 西元纪年 发生大事(日本古历)
应仁元年 1467 ◎应仁之乱始(1.18) ◎大内氏参与西军(7.3)
文明五年 1473 ◎山名宗全殁(3.18) ◎细川胜元殁(5.11)
文明九年 1477 ◎应仁之乱终(11.11)
文明十年 1478 ◎享德之乱终
文明十三年 1481 ◎一休宗纯圆寂(11.21)
文明十六年 1484 ◎界港的商业工会结成(11.21)
文明十七年 1485 ◎山城国一揆爆发(12.11)
长享二年 1488 ◎一向宗控制加贺国(6.9) ◎长享之乱始(2.5)
延德元年 1489 ◎将军足利义尚殁(3.26)
延德二年 1490 ◎足利义植继任征夷大将军(7.5)
明应二年 1493 ◎明应之变(4.22) ◎山城国一揆被平定(9.11)
永正五年 1508 ◎足利义尹重任幕府大将军(8.15)
永正十六年 1519 ◎北条早云殁(8.15)
大永元年 1521 ◎足利义晴继任征夷大将军(12.25)
享禄元年 1528 ◎大内义兴殁(12.20)
天文十二年 1543 ◎火枪传入日本(8.25)
天文十五年 1546 ◎河越夜战(4.20) ◎扇谷上杉氏灭亡(4.20)
天文十八年 1549 ◎摄津江口合战(6.24) ◎细川氏灭亡
天文廿一年 1552 ◎第一次川中岛合战(8月)
天文廿三年 1554 ◎武田、北条、今川三家同盟
弘治元年 1555 ◎严岛合战 ◎第二次川中岛合战(7.19~)
弘治三年 1557 ◎大内氏灭亡(4.3) ◎第三次川中岛合战(8月)
永禄三年 1560 ◎桶狭间之役(4.20) ◎今川义元战死(4.20)
永禄四年 1561 ◎第四次川中岛合战 ◎长尾景虎接任关东管领
永禄五年 1562 ◎织田、德川清州同盟(1.11)
永禄七年 1564 ◎第五次川中岛合战
永禄八年 1565 ◎将军足利义辉被松永三好联军围攻自杀
永禄十一年 1568 ◎足利义荣继任征夷大将军(2.8) ◎织田信长上洛(9.7) ◎足利义昭继任征夷大将军(10.18)
永禄十二年 1569 ◎今川氏灭亡(5.23)
元龟元年 1570 ◎姊川合战
元龟二年 1571 ◎毛利元就殁 ◎织田信长火烧比睿山延历寺(9.12)
元龟三年 1572 ◎三方原合战
天正元年 1573 ◎武田信玄殁(4.12) ◎室町幕府灭亡(7.18)
◎朝仓氏灭亡(8.20) ◎浅井氏灭亡(8.28)

天正三年 1575 ◎长筱合战
天正六年 1578 ◎耳川合战 ◎上杉谦信殁
◎尼子氏灭亡(11.21)

天正十年 1582 ◎武田氏灭亡 ◎本能寺之变()
◎山崎合战 ◎明智光秀被杀

天正十一年 1583 ◎贱岳合战 ◎柴田胜家自杀
天正十二年 1584 ◎小牧.长久手合战 ◎冲田畷战
天正十三年 1585 ◎羽柴秀吉就任关白一职
天正十六年 1588 ◎丰臣秀吉下达刀狩令
天正十七年 1589 ◎折上原合战 ◎芦名氏灭亡(6.5)
天正十八年 1590 ◎北条氏灭亡 ◎丰臣秀吉统一天下(8.9)
文禄元年 1592 ◎文禄之役
庆长元年 1596 ◎庆长之役 ◎伏见大地震(闰7.13)
庆长三年 1598 ◎丰臣秀吉殁(8.18)
庆长四年 1599 ◎前田利家殁(润3.3)
庆长五年 1600 ◎关原合战(9.15) ◎石田三成被斩(10.1)
庆长八年 1603 ◎江户幕府建立(2.12)
庆长十年 1605 ◎德川秀忠接任征夷大将军(4.16)
庆长十九年 1614 ◎大阪城冬之阵
元和元年 1615 ◎大阪城夏之阵 ◎丰臣氏灭亡

战国历史
虽然室町幕府自足利义满之后便分扰不断:政治上,除了关东的古河公方与幕府之间的对抗外,层出不穷的政治谋杀以及各地诸侯的反抗或私战破坏了各地的政治生态。社会上,各地爆发的一揆暴动如同一颗颗不定时炸弹,对整个社会秩序造成大小不一的伤害。可是室町幕府从未放弃稳定全国局势的决心,直到这一切努力因1441年的一场意外引发的全国混战而化为乌有.....。

应仁之乱,幕府衰败
嘉吉元年(1441年)6月24日,播磨、美作、备前三国的守护赤松满佑在京都自宅刺杀将军足利义教。面对这样的突发状况,幕府当局一方面拥立义教之子足利义胜担任幕府大将军;一方面派遣以山名部队为主力的大军讨伐赤松氏。而山名宗全也不负众望于同年9月10日平定赤松氏。为了奖赏持丰幕府当局将原本由赤松氏担任守护的三国交由山名氏管理。于是原本就是但马、因幡、备后、石见、伯耆五国守护的山名氏接下了三国后,很快就成为西国最强大的势力。

面对新崛起的势力,三管领之一,控有赞岐、丹波、摄津、阿波、备中、土佐、淡路以及半个和泉的细川氏一开始采取联合的态度;不但家督细川胜元娶了山名宗全的女儿,两家也结盟对抗田山氏。可在田山氏衰退后,两家之间的冲突也浮现出来。尤其是在三管领之中的斯波氏和田山氏两家陆续发生继承问题后,细川氏与山名氏的积极介入加深了双方的隔阂。偏偏在这火线引燃的时刻,幕府也爆发了继承问题:将军足利义政的妻子日野富子为了儿子足利义尚的继承权,与将军继承人义政胞弟足利义视发生冲突。身为义视的监护人,细川胜元自然与义尚的监护人山名宗全发生激烈的正面冲突。最后在足利义视谋反的谣言和斯波氏内斗再起这双重影响之下,双方各自集结大军,在京都正式开战。

战事一开始,由于东军首领细川胜元早有准备:不但争取到将军与天皇的支持,还聚集了相对优势的兵力,因此开战头几个月可说是占尽优势。可是到了同年七月,支持西军的中国地方大霸主大内政弘率领2万大军进入京都,整个战况顿时改观。同时西军首领山名宗全拥立南朝遗族和被东军遗弃的足利义视(开战后不久,日野富子转而支持东军。义视因此被迫逃离京都)与京都当局相抗衡,让整个战局陷入胶著。为了打破僵局,细川胜元策动西军各国国人以及其邻近的敌对势力在西军诸大名后方发动动乱。于是这场原限于京都一带的战争进而演变成全国大混战,然后又演变到两军首领无法控制的局面。最后经历山名氏与细川氏多次和解,以及足利义视逃到土岐氏帐下,继承纠纷解决后,全国混战的局面才逐渐平息。战后京都几乎完全化为废墟,位在首府的朝廷与幕府同时陷入严重的财政困难之中。

自此以后幕府日渐衰败,其控制全国大名的能力也被完全破坏殆尽。而各地原有的守护大名有的受到本国国人的国一揆暴动挑战(如安艺武田氏被毛利氏发动国一揆取代),有的被底下的权臣取代(如斯波氏守护的越前、远江、尾张三国依序被朝仓氏、甲斐氏、织田氏三守护代控制)有的甚至被一向一揆推翻(如加贺守护富坚氏被一向一揆完全消灭)。“下克上”的风气弥漫著整个日本战国时代,同时也成了这个时代的最大特色。

明应之变,关东大乱
虽说应仁之乱后幕府的影响力大幅丧失,可是历任将军仍试图改变整个局面。不但多次讨伐邻近的细川氏、六角氏等强大大名,还屡屡颁布争讨令令诸国大名对抗各地方对京都当局具影响力的国主。可毕竟这已经不是将军强势的时代了:将军的诏令除了作为大名夺权的工具外,几乎无人愿意服从。甚至到了1493年将军足利义稙亲自讨伐细川氏,反而遭到细川氏策动京都当局罢免其将军职位。此事史称明应之乱。自此以后室町幕府的威信完全丧失,剩下的也只是诸侯控制上洛(进入京都)后操控政局的傀儡角色罢了。

而除了京畿动乱不安外,关东的局势也不甚安稳。早在幕府中期

群雄争霸,将军被弑
信长崛起,天下布武
织田信长为尾张国守护斯波氏门下重臣织田信秀之子。由于尾张守护斯波氏无力掌权,织田氏统合家中族人势力,逐渐掌控尾张诸郡。到了信秀时,除了一面对抗斯波氏的势力,另一方面也借由婚姻政略以加强本身的军事力量,例如:与斋藤氏作战失利后,让信长迎娶领有美浓国大部的斋藤道三之女归蝶以消除来自西方的军事压力,以便集中力量与北方的今川和松平两家作战。

信长,于西元1534年5月出生于尾张国的那古野城,少年时便以孤傲怪癖闻名于当时,继任家督之职后一方面进行改革,同时展开一系列统一尾张之战:先后与织田族人交战,最终击败以弟弟信行为主的反信长力量,完全掌握织田氏的主导权。

此时,以远江、骏河、三河三国守护今川义元,已成为三河的实质掌控者,并在叔父太原雪斋主导下与关东北条氏,甲斐武田氏达成三国同盟,解除了后顾之忧,转而往南面发展。1560年5月,义元亲率2万5000大军直扑那古野城,身居清洲城的信长于仓卒间亲率2000多人直奔今川本阵,在田乐桶狭间发动奇袭,击溃今川军主阵并袭杀今川义元。1562年正月,织田信长与自今川氏旗下独立的松平氏家督松平元康(即后来的德川家康)在清洲城结下盟约,解除了侧翼的威胁,织田信长从此可以专心于美浓的攻略。

1567年8月,凭借著丹羽长秀及木下秀吉等人努力,织田信长成功策反了美浓三人众(稻叶良通,氏家卜全及安藤守就)并与他们合力攻取了稻叶山城,平定美浓一国。织田信长很快便将主城移到稻叶山城,并将其更名为岐阜城,开始其天下布武的路途。次年(1568年),织田信长拥立将军足利义辉的弟弟足利义昭上京继任将军,并与德川组成6万联军上洛,占领京都一带。1569年,织田、德川联军攻打不听其号令的'朝仓氏,途中于金崎城得知盟友浅井氏叛变,苦战后迫撤退,隔年织田、德川联军在姊川与浅井、朝仓联军发生激战。由于德川军奋力猛攻,浅井、朝仓联军转胜为败。1571年,织田信长借口比睿山延历寺包庇敌对势力,杀入山中将整片宗教圣地烧成一片白地。1572年,武田信玄响应足利义昭讨伐织田信长的密召,撕毁与德川家康的盟约,亲率二万五千大军直扑德川家康的根据地远江、三河,以图进京。织田信长碍于畿内形势险峻,只派出为数约三千的军队支援德川。处于劣势兵力的德川军本拟死守,但被信玄用计诱至三方原并被歼灭。信玄虽胜,但之后在德川拖延战术下难越雷池,最后病逝阵中,武田军全面撤退。1573年,织田信长与足利义昭正式决裂,信长强攻幕府所在二条御所,并逮捕义昭,将其流放至河内若江城,室町幕府灭亡。同年,灭浅井、朝仓两家;又平定了三好义继、松永久秀等在近畿的叛乱。1575年,武田信玄的继承人武田胜赖率军攻击三河长筱城,德川家康一如既往向织田信长请求援军。织田与德川联军在地势狭隘的设乐原布阵,以大量的火枪配合庞大的阵城抵抗武田猛烈攻势。在激烈的战事中,人少的武田军多位主要将领先后被击毙,最后不得不全军撤退,如此人力上的惨痛损失导致其日后由盛转衰的命运。同年,信长大致平定了越前的一向一揆势力,并留柴田胜家、前田利家等留守北陆一带。此后,织田信长陆续派出大将加紧对邻进大名的侵攻,又先后平定了松永久秀及荒木村重的叛乱。1579年,织田信长将主城移到新建的近江安土城。1580年在天皇主持下与本愿寺显如媾和,结束了持续十年的石山战争。1582年,灭掉了苟延残喘的武田家。同年6月2日,织田信长在驰援正在与毛利氏交战中的羽柴秀吉,下榻于京都本能寺,突然被部下明智光秀率军袭击,织田信长激战后焚烧本能寺并失踪(关于织田信长是生是死有很多说法,在此不一一论述),之后光秀又猛攻其长子织田信忠藏躲的二条御所,逼其交出亲王后切腹自杀。此事史称本能寺之变。

在信长大放异彩之时日本各地局势也千变万化。在九州,毛利氏与大友氏为争夺大内氏灭亡后的领地打的不可开交;1554年双方于门司城爆发第一次冲突,毛利扼杀而归。1558年毛利元就趁大友义镇与龙造寺隆信对战时攻占门司城。之后两家持续缠斗至1564年,毛利元就为消灭尼子氏才放弃征服九州的想法,在将军足利义辉调停下和解。此后,大友氏进入全盛期,成为控有北九州6国的新霸主。但同时,南九州的岛津氏日益兴隆,逐渐成为足与大友对抗的新势力。1572年,双方爆发耳川合战;统有45000兵力的大友氏被率领25000兵力的岛津义久击溃,从此一蹶不振,北九州的霸主地位被龙造寺隆信取代。1584年岛津氏与龙造寺氏又为了有马氏归顺问题爆发战争,这场被称为冲田畷战的冲突中,人仅6000的岛津有马联军在岛津家久率领下大败近60000人的龙造寺军,龙造寺隆信与数位大将战死。不久龙造寺家灭亡,岛津氏几乎成为全九州霸主。

在四国一度灭亡的长宗我部氏复国后在家督长宗我部国亲领导下惨澹经营

在中国,毛利元就统合安艺国的国人势力展开与尼子氏的长期对抗1555年元就联合地方海盗起兵对抗叛变大内氏的名将陶晴贤双方在安艺附近的严岛展开决战仅有2000兵力的毛利军善用地形气候与水军优势在暴风雨中击溃大内10000大军而后迅速占领大内在中国地方的领地并彻底消灭其势力。取代大内氏后,毛利氏与南边大友氏北边尼子氏进行两面 战争16 在甲信越 在关东 在奥羽

秀吉统一,二攻朝鲜
本能寺之变后三天内,身在北陆地方负责攻打上杉氏的柴田胜家、与在中国地方负责攻打毛利氏的羽柴秀吉陆续得知明智光秀叛变的消息。其中秀吉立刻与毛利氏和谈,以信长名义号召织田家臣齐力讨伐光秀。同年6月13日羽柴秀吉与明智光秀展开山崎合战,力单势薄的明智军惨败,两天后光秀被杀。羽柴军夺回京都与安土城一带领地。

之后织田氏族人为家督继承问题召开清州会议,决定拥护织田信忠之子织田秀信为家督。可羽柴秀吉与柴田胜家为了争夺会议主导权发生争执,两人隔年展开贱岳合战,开战之初柴田军在佐久间盛政指挥下攻势不断,几乎攻破秀吉本阵。但秀吉战前拉拢的织田大将前田利家阵前倒戈,导致胜家与其所支持的织田信长三子织田信孝最终败北,被迫切腹自杀。至此以后织田信长所建立的根基被羽柴秀吉完全接收。

另一方面德川家康与相模的北条氏政同盟,趁织田内乱时,接收甲信故武田氏的部分领地;然后在羽柴秀吉独掌织田氏领地时,结合织田信长次子织田信雄,反抗秀吉。1584年双方展开小牧·长久手合战;可最后却因为谁也消灭不了对方主力,而以谈和收场。德川家康向羽柴秀吉称臣,羽柴秀吉则正式展开其统一天下的霸业。1585年至1590年之间,秀吉被天皇任命为关白,并赐苗字丰臣。在内政上,秀吉迁入大阪城,并以此作为政治上的中心;同时下达刀狩令(没收所有具攻击性的武器以示天下已无战乱)。在军事上则依序征讨四国的长宗我部、九州的岛津,迫使其相继请降,最后于1590年率联军消灭了相模北条氏,并接受奥羽地方诸大名的称臣纳降,于1590年在名义上完成全国统一。

完成统一的丰臣秀吉,除了持续以各种手段削弱强势大名外,还于文禄元年(1592年)和庆长元年(1596年)两度发兵攻打朝鲜,史称文禄·庆长之役。其中参战诸将各有胜负,最盛期曾一度攻占韩庭都城汉城,陪都平壤。但终究仍不敌明韩兵力与武器上的优势以及李舜臣率领的龟甲船舰队,仅能死守沿海堡垒。1598年丰臣秀吉病死于伏见城,丰臣密使入韩密商,才结束这场庞大的军事远征。这场战争改变了当日日本的政治生态:倾权一时的丰臣氏财力耗尽,不再风光;岛津氏与毛利氏等打头阵的大名死伤惨重,军力大受影响。相反的,没参战的德川氏与伊达氏则致力于整顿内政,在秀吉死后成为要角。但最重要的是,因为此役,丰臣氏内部发生严重冲突:支持战争的文官派(以石田三成为首)和反对战争的武将派(以福岛正则为首)完全决裂。双方产生严重的摩擦,由于前者获得丰臣氏的支持,后者转而投向统有关东八国的大名德川家康。于是德川与丰臣为争夺天下即将再度对阵......。

关原合战,元和偃武
1598年,丰臣秀吉病逝丰臣家其幼子丰臣秀赖继任家督,全日本顿时陷入混乱:自朝鲜返国的丰臣诸将对以石田三成为首的五奉行大表不满,甚至试图起兵暗杀;另一方面,五大老之首德川家康却私结诸侯,任意分封领地,激起其余四位大老的不满。1599年,四位大老中最有力的前田利家病逝,丰臣家臣与德川家康关系迅速恶化。1600年,也就是秀吉死后两年,德川家康因上杉氏重臣直江兼续的诉状直江状,起兵征讨上杉景胜。丰臣家重臣石田三成便以此为德川家康违反私战禁令,召集各地大名聚集于大阪城发表内府违反条文,随即起兵北讨伐德川氏;德川家康则将上杉战事交给次子,亲率大军与支持他的丰臣武将回师对抗。两军主力最后在近江一带进行会战(史称关原合战)。开战之初,以石田三成为实际领导的西军(名义上的统帅为毛利辉元)攻势犀利,打得东军(统帅即德川家康])前线喘不过气;可是大约中午时刻,家康以大炮袭击其事前收买的西军大将小早川秀秋,迫使他与吉川广家等西军大将阵前倒戈,直逼西军主阵。于是战况急转直下,西军从小占优势转为被打到完全崩溃。在日落之前,这场大战便以东军大胜收场。几天后石田三成被捕,与小西行长以及安国寺惠琼三人以首要战犯的罪名遭到处决,德川家康实质上取代丰臣氏夺取政权。

1603年,德川家康获得天皇赐与征夷大将军一职,正式成立江户幕府;可随著丰臣秀赖年纪渐长,丰臣氏对德川家康的不满之声也越来越大。同样在德川方面,有鉴于丰臣氏财力渐丰,大有重振旗鼓之势,德川家康也顾不得两家密切的联姻关系,决心斩草除根。

1614年,德川家康以丰臣家重建的方广寺梵钟铭文上出现“国家安康,君臣丰乐”这件事上大造文章,指责丰臣家有诅咒自己之嫌,胁迫秀赖交出淀殿(秀赖母亲)到江户城作为人质并退出大阪城。丰臣家断然拒绝,并积极召集浪人与流亡大名共约11万人,并储备粮食以备作长期抗争。德川方立刻发出动员令讨伐丰臣家,并轻易召集了二十多万大军对大坂城进行包围。可是由于丰臣方的积极抵抗,特别是名将真田幸村等人的指挥,再加上大坂坚城之利,德川方进展缓慢。于是德川家康利用大炮袭击大阪城天守阁,震撼居住其中的丰臣氏,之后假意求和,以大坂城填去外护城河作为和谈条件。可是在和谈进行中,德川家康突然出动数万人在一夜之间不但把外护城河填平,就连二城与三城及内护城河也一一悉数破坏。大阪冬之阵便是在大坂城城防要塞完全被解除之下结束。次年(1615年)五月,德川家康再度出动军队讨伐大坂城,这次史称大阪夏之阵的战役最后以大阪城被攻陷,秀赖母子自杀告终。德川家康消灭了丰臣家,结束自应仁之乱以来混乱的战国局面。

诸侯
足利氏、细川氏、山名氏、田山氏、斯波氏、犬悬上杉氏、山内上杉氏、扇谷上杉氏、古河公方、今川氏、北条氏(后北条氏)、伊达氏、南部氏、芦名氏、户泽氏、安东氏、最上氏、佐竹氏、浅井氏、朝仓氏、大内氏、尼子氏、毛利氏、三好氏、武田氏、长尾氏(上杉氏)、本愿寺、织田氏、德川氏(松平氏)、龙造寺氏、丰臣氏、岛津氏、长宗我部氏、一条氏、河野氏、伊东氏、肝付氏、大友氏、波多野氏、别所氏、赤松氏、浦上氏、三村氏、一色氏、六角氏、北田氏、神保氏、结城氏、里见氏、相马氏、二本松氏、南部氏、蛎崎氏

大名
细川胜元、山名宗全、北条早云、尼子经久、足利义辉、三好长庆、大内义兴、足利义昭、斋藤道三、北条氏康、武田信玄(武田晴信)、上杉谦信(长尾景虎)、今川义元、毛利元就、大友宗麟(大友义镇)、织田信长、长宗我部元亲、岛津贵久、丰臣秀吉(木下藤吉郎,羽柴秀吉)、伊达政宗、德川家康(松平元康)、安东爱季、宇喜多直家、上杉景胜、最上义光、浅井长政、朝仓义景、龙造寺隆信、津轻为信

名臣名将
朝仓宗滴、陶晴贤、太原雪斋、立花道雪、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山县昌景、马场信房、内藤昌丰、柴田胜家、前田利家、竹中重治、本多忠胜、真田幸村、大谷吉继、明智光秀、服部半藏、丰臣秀长(羽柴秀长)、石田三成、加藤正清、福岛正则、本多正信、山中幸盛、细川藤孝、直江兼续、岛津义弘、立花宗茂、岛胜猛、丹羽长秀、前田利家、吉良亲贞、最上义光、伊达成实、岛津义弘、高桥绍运、武田信繁、九鬼嘉隆、村上武吉

名人
日野富子、千利休、上泉信纲、柳生宗严、今井宗久、茶屋四郎次郎、路易斯·佛洛伊斯、林罗山、宫本武藏

合战
关原合战、山崎合战、三方原合战、长筱合战、桶狭间合战、姊川合战、手取川合战、贱岳合战、三木合战、小豆坂合战、川中岛合战、严岛合战、野田福岛合战、折上原合战、大阪之战、国府台会战、河越夜战

相关名词
一揆、安国寺、种子岛火枪、基督教、乐市、大名、早合、兰奢侍、手明、旗本、关白、征夷大将军
参考资料:http://..com/question/3758122.html

『肆』 日本战国时期到底有几个势力

下面是战国前期的守护大名的领地:
兴福寺——大和
田山氏——河内 能登 越中 纪伊
细川氏——和泉 摄津 丹波 备中 淡路 阿波 赞岐 伊予 土佐
赤松氏——摄津 播磨 美作 备前
仁木氏——伊贺
山名氏——丹后 但马 因幡 伯耆 石见 备后
一色氏——伊势 三河 若狭 丹后
北田氏——伊势
土岐氏——美浓 伊势
斯波氏(后被著名的织田家以下克上取代)——尾张 远江 越前
今川氏——远江 骏河
武田氏——甲斐
小笠原氏——信浓
山内上杉氏——伊豆 武蔵 上野 越后
扇谷上杉氏——相模
佐竹氏——常陆
六角氏——近江南半国
京极氏——近江北半国 飞騨 出云 隐岐
宇都宫氏——下野
结城氏——下总
千叶氏——下总
若狭武田氏——若狭
富樫氏——加贺
大内氏——石见 安艺 周防 长门 筑前 丰前
安艺武田氏——安艺
河野氏——伊予
大友氏——丰后
少贰氏——筑前 肥前
菊池氏——肥后
岛津氏——日向 大隅 萨摩
宗氏——对马
战国中期:
(由于此时许多大名家族已经没落,所以一些不著名的大名家族就不讲了)
织田氏——尾张
斋藤氏——美浓(后被织田信长攻下)
足利氏(幕府将军)——京畿(1573年为信长所灭,信长从此控制京城)
武田氏——甲斐
上杉氏——越后
朝仓氏——越前
浅井氏——近江(朝仓、浅井均被织田所灭)
今川氏——东海道·骏河(1560年今川义元在桶狭间被信长讨死,今川领地被德川家康和武田信玄瓜分)
德川氏——三河
伊达氏——奥州 出羽
毛利氏——西国(主要为安艺)
北条氏——关东·相模
长宗我部氏——南海道·四国
龙造寺氏、岛津氏、大友氏(九州三雄)——九州

『伍』 谁能提供详细的日本战国史

http://hk.dir.yahoo.com/Regional/Countries_and_Regions/Japan/Arts_and_Humanities/Humanities/History/War_Period/

http://dir.iask.com/search_dir/sh/ls/ancient_history/jp/

新战国联盟:http://newtenka.popsoft.com/
伊达政宗博物志:http://datemasamune.com/
日本战国史基础知识:http://www2.tku.e.tw/~tahx/lin/index.htm
日本战国一词出自甲斐(今山梨县)大名武田信玄(1521-1573)所制定的分国法“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条;其开头就记著“天下战国之上”。换言之,生处在被后人称为战国时代的人们,当时已有“如今是战国之世”的认知了。

不过严格说来,日本战国并非正式的历史名词,一般用来称呼室町幕府后期到安土桃山时代之间大约百年间政局纷乱、群雄割据的日本历史。在这个时代,传统的贵族政治土崩瓦解,土豪平民甚至浪人成为多国大名乃至于“天下人”都成为可能。另外此时日本与欧洲人之间的贸易交流正式展开,基督教和火枪的引进改变了社会和战争型态。到了战国后期,过往封建制度下的农奴地主关系也逐渐遭到破坏。以织田信长为首的各国大名逐渐摆脱以往的兵农合一制度,改采以现金雇庸浪人为职业军人。同时早期各诸侯的国人土豪联合体制也逐渐转型成集权独裁的军国政体。于是大规模的会战成为常态,统一的幕府也自战火中历练诞生......。

今日多数认为日本战国始于1467年的应仁之乱,但结束时间则大致上有以下几种说法:

1568年织田信长上洛(进入京都)。
1573年织田信长攻陷室町御所,室町幕府灭亡。
1590年丰臣秀吉消灭关东地方的北条氏,收服奥羽地方,完成日本大致上的统一。
1603年德川家康创立江户幕府。
1615年德川家康于大阪夏之阵打败丰臣秀赖,丰臣氏灭亡。
由于目前尚无定论,故在此皆采用最后一种说法,以完整表述这段历史。

日本战国重要大事年表 年号 西元纪年 发生大事(日本古历)
应仁元年 1467 ◎应仁之乱始(1.18) ◎大内氏参与西军(7.3)
文明五年 1473 ◎山名宗全殁(3.18) ◎细川胜元殁(5.11)
文明九年 1477 ◎应仁之乱终(11.11)
文明十年 1478 ◎享德之乱终
文明十三年 1481 ◎一休宗纯圆寂(11.21)
文明十六年 1484 ◎界港的商业工会结成(11.21)
文明十七年 1485 ◎山城国一揆爆发(12.11)
长享二年 1488 ◎一向宗控制加贺国(6.9) ◎长享之乱始(2.5)
延德元年 1489 ◎将军足利义尚殁(3.26)
延德二年 1490 ◎足利义植继任征夷大将军(7.5)
明应二年 1493 ◎明应之变(4.22) ◎山城国一揆被平定(9.11)
永正五年 1508 ◎足利义尹重任幕府大将军(8.15)
永正十六年 1519 ◎北条早云殁(8.15)
大永元年 1521 ◎足利义晴继任征夷大将军(12.25)
享禄元年 1528 ◎大内义兴殁(12.20)
天文十二年 1543 ◎火枪传入日本(8.25)
天文十五年 1546 ◎河越夜战(4.20) ◎扇谷上杉氏灭亡(4.20)
天文十八年 1549 ◎摄津江口合战(6.24) ◎细川氏灭亡
天文廿一年 1552 ◎第一次川中岛合战(8月)
天文廿三年 1554 ◎武田、北条、今川三家同盟
弘治元年 1555 ◎严岛合战 ◎第二次川中岛合战(7.19~)
弘治三年 1557 ◎大内氏灭亡(4.3) ◎第三次川中岛合战(8月)
永禄三年 1560 ◎桶狭间之役(4.20) ◎今川义元战死(4.20)
永禄四年 1561 ◎第四次川中岛合战 ◎长尾景虎接任关东管领
永禄五年 1562 ◎织田、德川清州同盟(1.11)
永禄七年 1564 ◎第五次川中岛合战
永禄八年 1565 ◎将军足利义辉被松永三好联军围攻自杀
永禄十一年 1568 ◎足利义荣继任征夷大将军(2.8) ◎织田信长上洛(9.7) ◎足利义昭继任征夷大将军(10.18)
永禄十二年 1569 ◎今川氏灭亡(5.23)
元龟元年 1570 ◎姊川合战
元龟二年 1571 ◎毛利元就殁 ◎织田信长火烧比睿山延历寺(9.12)
元龟三年 1572 ◎三方原合战
天正元年 1573 ◎武田信玄殁(4.12) ◎室町幕府灭亡(7.18)
◎朝仓氏灭亡(8.20) ◎浅井氏灭亡(8.28)

天正三年 1575 ◎长筱合战
天正六年 1578 ◎耳川合战 ◎上杉谦信殁
◎尼子氏灭亡(11.21)

天正十年 1582 ◎武田氏灭亡 ◎本能寺之变()
◎山崎合战 ◎明智光秀被杀

天正十一年 1583 ◎贱岳合战 ◎柴田胜家自杀
天正十二年 1584 ◎小牧.长久手合战 ◎冲田畷战
天正十三年 1585 ◎羽柴秀吉就任关白一职
天正十六年 1588 ◎丰臣秀吉下达刀狩令
天正十七年 1589 ◎折上原合战 ◎芦名氏灭亡(6.5)
天正十八年 1590 ◎北条氏灭亡 ◎丰臣秀吉统一天下(8.9)
文禄元年 1592 ◎文禄之役
庆长元年 1596 ◎庆长之役 ◎伏见大地震(闰7.13)
庆长三年 1598 ◎丰臣秀吉殁(8.18)
庆长四年 1599 ◎前田利家殁(润3.3)
庆长五年 1600 ◎关原合战(9.15) ◎石田三成被斩(10.1)
庆长八年 1603 ◎江户幕府建立(2.12)
庆长十年 1605 ◎德川秀忠接任征夷大将军(4.16)
庆长十九年 1614 ◎大阪城冬之阵
元和元年 1615 ◎大阪城夏之阵 ◎丰臣氏灭亡

战国历史
虽然室町幕府自足利义满之后便分扰不断:政治上,除了关东的古河公方与幕府之间的对抗外,层出不穷的政治谋杀以及各地诸侯的反抗或私战破坏了各地的政治生态。社会上,各地爆发的一揆暴动如同一颗颗不定时炸弹,对整个社会秩序造成大小不一的伤害。可是室町幕府从未放弃稳定全国局势的决心,直到这一切努力因1441年的一场意外引发的全国混战而化为乌有.....。

应仁之乱,幕府衰败
嘉吉元年(1441年)6月24日,播磨、美作、备前三国的守护赤松满佑在京都自宅刺杀将军足利义教。面对这样的突发状况,幕府当局一方面拥立义教之子足利义胜担任幕府大将军;一方面派遣以山名部队为主力的大军讨伐赤松氏。而山名宗全也不负众望于同年9月10日平定赤松氏。为了奖赏持丰幕府当局将原本由赤松氏担任守护的三国交由山名氏管理。于是原本就是但马、因幡、备后、石见、伯耆五国守护的山名氏接下了三国后,很快就成为西国最强大的势力。

面对新崛起的势力,三管领之一,控有赞岐、丹波、摄津、阿波、备中、土佐、淡路以及半个和泉的细川氏一开始采取联合的态度;不但家督细川胜元娶了山名宗全的女儿,两家也结盟对抗田山氏。可在田山氏衰退后,两家之间的冲突也浮现出来。尤其是在三管领之中的斯波氏和田山氏两家陆续发生继承问题后,细川氏与山名氏的积极介入加深了双方的隔阂。偏偏在这火线引燃的时刻,幕府也爆发了继承问题:将军足利义政的妻子日野富子为了儿子足利义尚的继承权,与将军继承人义政胞弟足利义视发生冲突。身为义视的监护人,细川胜元自然与义尚的监护人山名宗全发生激烈的正面冲突。最后在足利义视谋反的谣言和斯波氏内斗再起这双重影响之下,双方各自集结大军,在京都正式开战。

战事一开始,由于东军首领细川胜元早有准备:不但争取到将军与天皇的支持,还聚集了相对优势的兵力,因此开战头几个月可说是占尽优势。可是到了同年七月,支持西军的中国地方大霸主大内政弘率领2万大军进入京都,整个战况顿时改观。同时西军首领山名宗全拥立南朝遗族和被东军遗弃的足利义视(开战后不久,日野富子转而支持东军。义视因此被迫逃离京都)与京都当局相抗衡,让整个战局陷入胶著。为了打破僵局,细川胜元策动西军各国国人以及其邻近的敌对势力在西军诸大名后方发动动乱。于是这场原限于京都一带的战争进而演变成全国大混战,然后又演变到两军首领无法控制的局面。最后经历山名氏与细川氏多次和解,以及足利义视逃到土岐氏帐下,继承纠纷解决后,全国混战的局面才逐渐平息。战后京都几乎完全化为废墟,位在首府的朝廷与幕府同时陷入严重的财政困难之中。

自此以后幕府日渐衰败,其控制全国大名的能力也被完全破坏殆尽。而各地原有的守护大名有的受到本国国人的国一揆暴动挑战(如安艺武田氏被毛利氏发动国一揆取代),有的被底下的权臣取代(如斯波氏守护的越前、远江、尾张三国依序被朝仓氏、甲斐氏、织田氏三守护代控制)有的甚至被一向一揆推翻(如加贺守护富坚氏被一向一揆完全消灭)。“下克上”的风气弥漫著整个日本战国时代,同时也成了这个时代的最大特色。

明应之变,关东大乱
虽说应仁之乱后幕府的影响力大幅丧失,可是历任将军仍试图改变整个局面。不但多次讨伐邻近的细川氏、六角氏等强大大名,还屡屡颁布争讨令令诸国大名对抗各地方对京都当局具影响力的国主。可毕竟这已经不是将军强势的时代了:将军的诏令除了作为大名夺权的工具外,几乎无人愿意服从。甚至到了1493年将军足利义稙亲自讨伐细川氏,反而遭到细川氏策动京都当局罢免其将军职位。此事史称明应之乱。自此以后室町幕府的威信完全丧失,剩下的也只是诸侯控制上洛(进入京都)后操控政局的傀儡角色罢了。

而除了京畿动乱不安外,关东的局势也不甚安稳。早在幕府中期

群雄争霸,将军被弑
信长崛起,天下布武
织田信长为尾张国守护斯波氏门下重臣织田信秀之子。由于尾张守护斯波氏无力掌权,织田氏统合家中族人势力,逐渐掌控尾张诸郡。到了信秀时,除了一面对抗斯波氏的势力,另一方面也借由婚姻政略以加强本身的军事力量,例如:与斋藤氏作战失利后,让信长迎娶领有美浓国大部的斋藤道三之女归蝶以消除来自西方的军事压力,以便集中力量与北方的今川和松平两家作战。

信长,于西元1534年5月出生于尾张国的那古野城,少年时便以孤傲怪癖闻名于当时,继任家督之职后一方面进行改革,同时展开一系列统一尾张之战:先后与织田族人交战,最终击败以弟弟信行为主的反信长力量,完全掌握织田氏的主导权。

此时,以远江、骏河、三河三国守护今川义元,已成为三河的实质掌控者,并在叔父太原雪斋主导下与关东北条氏,甲斐武田氏达成三国同盟,解除了后顾之忧,转而往南面发展。1560年5月,义元亲率2万5000大军直扑那古野城,身居清洲城的信长于仓卒间亲率2000多人直奔今川本阵,在田乐桶狭间发动奇袭,击溃今川军主阵并袭杀今川义元。1562年正月,织田信长与自今川氏旗下独立的松平氏家督松平元康(即后来的德川家康)在清洲城结下盟约,解除了侧翼的威胁,织田信长从此可以专心于美浓的攻略。

1567年8月,凭借著丹羽长秀及木下秀吉等人努力,织田信长成功策反了美浓三人众(稻叶良通,氏家卜全及安藤守就)并与他们合力攻取了稻叶山城,平定美浓一国。织田信长很快便将主城移到稻叶山城,并将其更名为岐阜城,开始其天下布武的路途。次年(1568年),织田信长拥立将军足利义辉的弟弟足利义昭上京继任将军,并与德川组成6万联军上洛,占领京都一带。1569年,织田、德川联军攻打不听其号令的'朝仓氏,途中于金崎城得知盟友浅井氏叛变,苦战后迫撤退,隔年织田、德川联军在姊川与浅井、朝仓联军发生激战。由于德川军奋力猛攻,浅井、朝仓联军转胜为败。1571年,织田信长借口比睿山延历寺包庇敌对势力,杀入山中将整片宗教圣地烧成一片白地。1572年,武田信玄响应足利义昭讨伐织田信长的密召,撕毁与德川家康的盟约,亲率二万五千大军直扑德川家康的根据地远江、三河,以图进京。织田信长碍于畿内形势险峻,只派出为数约三千的军队支援德川。处于劣势兵力的德川军本拟死守,但被信玄用计诱至三方原并被歼灭。信玄虽胜,但之后在德川拖延战术下难越雷池,最后病逝阵中,武田军全面撤退。1573年,织田信长与足利义昭正式决裂,信长强攻幕府所在二条御所,并逮捕义昭,将其流放至河内若江城,室町幕府灭亡。同年,灭浅井、朝仓两家;又平定了三好义继、松永久秀等在近畿的叛乱。1575年,武田信玄的继承人武田胜赖率军攻击三河长筱城,德川家康一如既往向织田信长请求援军。织田与德川联军在地势狭隘的设乐原布阵,以大量的火枪配合庞大的阵城抵抗武田猛烈攻势。在激烈的战事中,人少的武田军多位主要将领先后被击毙,最后不得不全军撤退,如此人力上的惨痛损失导致其日后由盛转衰的命运。同年,信长大致平定了越前的一向一揆势力,并留柴田胜家、前田利家等留守北陆一带。此后,织田信长陆续派出大将加紧对邻进大名的侵攻,又先后平定了松永久秀及荒木村重的叛乱。1579年,织田信长将主城移到新建的近江安土城。1580年在天皇主持下与本愿寺显如媾和,结束了持续十年的石山战争。1582年,灭掉了苟延残喘的武田家。同年6月2日,织田信长在驰援正在与毛利氏交战中的羽柴秀吉,下榻于京都本能寺,突然被部下明智光秀率军袭击,织田信长激战后焚烧本能寺并失踪(关于织田信长是生是死有很多说法,在此不一一论述),之后光秀又猛攻其长子织田信忠藏躲的二条御所,逼其交出亲王后切腹自杀。此事史称本能寺之变。

在信长大放异彩之时日本各地局势也千变万化。在九州,毛利氏与大友氏为争夺大内氏灭亡后的领地打的不可开交;1554年双方于门司城爆发第一次冲突,毛利扼杀而归。1558年毛利元就趁大友义镇与龙造寺隆信对战时攻占门司城。之后两家持续缠斗至1564年,毛利元就为消灭尼子氏才放弃征服九州的想法,在将军足利义辉调停下和解。此后,大友氏进入全盛期,成为控有北九州6国的新霸主。但同时,南九州的岛津氏日益兴隆,逐渐成为足与大友对抗的新势力。1572年,双方爆发耳川合战;统有45000兵力的大友氏被率领25000兵力的岛津义久击溃,从此一蹶不振,北九州的霸主地位被龙造寺隆信取代。1584年岛津氏与龙造寺氏又为了有马氏归顺问题爆发战争,这场被称为冲田畷战的冲突中,人仅6000的岛津有马联军在岛津家久率领下大败近60000人的龙造寺军,龙造寺隆信与数位大将战死。不久龙造寺家灭亡,岛津氏几乎成为全九州霸主。

在四国一度灭亡的长宗我部氏复国后在家督长宗我部国亲领导下惨澹经营

在中国,毛利元就统合安艺国的国人势力展开与尼子氏的长期对抗1555年元就联合地方海盗起兵对抗叛变大内氏的名将陶晴贤双方在安艺附近的严岛展开决战仅有2000兵力的毛利军善用地形气候与水军优势在暴风雨中击溃大内10000大军而后迅速占领大内在中国地方的领地并彻底消灭其势力。取代大内氏后,毛利氏与南边大友氏北边尼子氏进行两面 战争16 在甲信越 在关东 在奥羽

秀吉统一,二攻朝鲜
本能寺之变后三天内,身在北陆地方负责攻打上杉氏的柴田胜家、与在中国地方负责攻打毛利氏的羽柴秀吉陆续得知明智光秀叛变的消息。其中秀吉立刻与毛利氏和谈,以信长名义号召织田家臣齐力讨伐光秀。同年6月13日羽柴秀吉与明智光秀展开山崎合战,力单势薄的明智军惨败,两天后光秀被杀。羽柴军夺回京都与安土城一带领地。

之后织田氏族人为家督继承问题召开清州会议,决定拥护织田信忠之子织田秀信为家督。可羽柴秀吉与柴田胜家为了争夺会议主导权发生争执,两人隔年展开贱岳合战,开战之初柴田军在佐久间盛政指挥下攻势不断,几乎攻破秀吉本阵。但秀吉战前拉拢的织田大将前田利家阵前倒戈,导致胜家与其所支持的织田信长三子织田信孝最终败北,被迫切腹自杀。至此以后织田信长所建立的根基被羽柴秀吉完全接收。

另一方面德川家康与相模的北条氏政同盟,趁织田内乱时,接收甲信故武田氏的部分领地;然后在羽柴秀吉独掌织田氏领地时,结合织田信长次子织田信雄,反抗秀吉。1584年双方展开小牧·长久手合战;可最后却因为谁也消灭不了对方主力,而以谈和收场。德川家康向羽柴秀吉称臣,羽柴秀吉则正式展开其统一天下的霸业。1585年至1590年之间,秀吉被天皇任命为关白,并赐苗字丰臣。在内政上,秀吉迁入大阪城,并以此作为政治上的中心;同时下达刀狩令(没收所有具攻击性的武器以示天下已无战乱)。在军事上则依序征讨四国的长宗我部、九州的岛津,迫使其相继请降,最后于1590年率联军消灭了相模北条氏,并接受奥羽地方诸大名的称臣纳降,于1590年在名义上完成全国统一。

完成统一的丰臣秀吉,除了持续以各种手段削弱强势大名外,还于文禄元年(1592年)和庆长元年(1596年)两度发兵攻打朝鲜,史称文禄·庆长之役。其中参战诸将各有胜负,最盛期曾一度攻占韩庭都城汉城,陪都平壤。但终究仍不敌明韩兵力与武器上的优势以及李舜臣率领的龟甲船舰队,仅能死守沿海堡垒。1598年丰臣秀吉病死于伏见城,丰臣密使入韩密商,才结束这场庞大的军事远征。这场战争改变了当日日本的政治生态:倾权一时的丰臣氏财力耗尽,不再风光;岛津氏与毛利氏等打头阵的大名死伤惨重,军力大受影响。相反的,没参战的德川氏与伊达氏则致力于整顿内政,在秀吉死后成为要角。但最重要的是,因为此役,丰臣氏内部发生严重冲突:支持战争的文官派(以石田三成为首)和反对战争的武将派(以福岛正则为首)完全决裂。双方产生严重的摩擦,由于前者获得丰臣氏的支持,后者转而投向统有关东八国的大名德川家康。于是德川与丰臣为争夺天下即将再度对阵......。

关原合战,元和偃武
1598年,丰臣秀吉病逝丰臣家其幼子丰臣秀赖继任家督,全日本顿时陷入混乱:自朝鲜返国的丰臣诸将对以石田三成为首的五奉行大表不满,甚至试图起兵暗杀;另一方面,五大老之首德川家康却私结诸侯,任意分封领地,激起其余四位大老的不满。1599年,四位大老中最有力的前田利家病逝,丰臣家臣与德川家康关系迅速恶化。1600年,也就是秀吉死后两年,德川家康因上杉氏重臣直江兼续的诉状直江状,起兵征讨上杉景胜。丰臣家重臣石田三成便以此为德川家康违反私战禁令,召集各地大名聚集于大阪城发表内府违反条文,随即起兵北讨伐德川氏;德川家康则将上杉战事交给次子,亲率大军与支持他的丰臣武将回师对抗。两军主力最后在近江一带进行会战(史称关原合战)。开战之初,以石田三成为实际领导的西军(名义上的统帅为毛利辉元)攻势犀利,打得东军(统帅即德川家康])前线喘不过气;可是大约中午时刻,家康以大炮袭击其事前收买的西军大将小早川秀秋,迫使他与吉川广家等西军大将阵前倒戈,直逼西军主阵。于是战况急转直下,西军从小占优势转为被打到完全崩溃。在日落之前,这场大战便以东军大胜收场。几天后石田三成被捕,与小西行长以及安国寺惠琼三人以首要战犯的罪名遭到处决,德川家康实质上取代丰臣氏夺取政权。

1603年,德川家康获得天皇赐与征夷大将军一职,正式成立江户幕府;可随著丰臣秀赖年纪渐长,丰臣氏对德川家康的不满之声也越来越大。同样在德川方面,有鉴于丰臣氏财力渐丰,大有重振旗鼓之势,德川家康也顾不得两家密切的联姻关系,决心斩草除根。

1614年,德川家康以丰臣家重建的方广寺梵钟铭文上出现“国家安康,君臣丰乐”这件事上大造文章,指责丰臣家有诅咒自己之嫌,胁迫秀赖交出淀殿(秀赖母亲)到江户城作为人质并退出大阪城。丰臣家断然拒绝,并积极召集浪人与流亡大名共约11万人,并储备粮食以备作长期抗争。德川方立刻发出动员令讨伐丰臣家,并轻易召集了二十多万大军对大坂城进行包围。可是由于丰臣方的积极抵抗,特别是名将真田幸村等人的指挥,再加上大坂坚城之利,德川方进展缓慢。于是德川家康利用大炮袭击大阪城天守阁,震撼居住其中的丰臣氏,之后假意求和,以大坂城填去外护城河作为和谈条件。可是在和谈进行中,德川家康突然出动数万人在一夜之间不但把外护城河填平,就连二城与三城及内护城河也一一悉数破坏。大阪冬之阵便是在大坂城城防要塞完全被解除之下结束。次年(1615年)五月,德川家康再度出动军队讨伐大坂城,这次史称大阪夏之阵的战役最后以大阪城被攻陷,秀赖母子自杀告终。德川家康消灭了丰臣家,结束自应仁之乱以来混乱的战国局面。

诸侯
足利氏、细川氏、山名氏、田山氏、斯波氏、犬悬上杉氏、山内上杉氏、扇谷上杉氏、古河公方、今川氏、北条氏(后北条氏)、伊达氏、南部氏、芦名氏、户泽氏、安东氏、最上氏、佐竹氏、浅井氏、朝仓氏、大内氏、尼子氏、毛利氏、三好氏、武田氏、长尾氏(上杉氏)、本愿寺、织田氏、德川氏(松平氏)、龙造寺氏、丰臣氏、岛津氏、长宗我部氏、一条氏、河野氏、伊东氏、肝付氏、大友氏、波多野氏、别所氏、赤松氏、浦上氏、三村氏、一色氏、六角氏、北田氏、神保氏、结城氏、里见氏、相马氏、二本松氏、南部氏、蛎崎氏

大名
细川胜元、山名宗全、北条早云、尼子经久、足利义辉、三好长庆、大内义兴、足利义昭、斋藤道三、北条氏康、武田信玄(武田晴信)、上杉谦信(长尾景虎)、今川义元、毛利元就、大友宗麟(大友义镇)、织田信长、长宗我部元亲、岛津贵久、丰臣秀吉(木下藤吉郎,羽柴秀吉)、伊达政宗、德川家康(松平元康)、安东爱季、宇喜多直家、上杉景胜、最上义光、浅井长政、朝仓义景、龙造寺隆信、津轻为信

名臣名将
朝仓宗滴、陶晴贤、太原雪斋、立花道雪、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山县昌景、马场信房、内藤昌丰、柴田胜家、前田利家、竹中重治、本多忠胜、真田幸村、大谷吉继、明智光秀、服部半藏、丰臣秀长(羽柴秀长)、石田三成、加藤正清、福岛正则、本多正信、山中幸盛、细川藤孝、直江兼续、岛津义弘、立花宗茂、岛胜猛、丹羽长秀、前田利家、吉良亲贞、最上义光、伊达成实、岛津义弘、高桥绍运、武田信繁、九鬼嘉隆、村上武吉

名人
日野富子、千利休、上泉信纲、柳生宗严、今井宗久、茶屋四郎次郎、路易斯·佛洛伊斯、林罗山、宫本武藏

合战
关原合战、山崎合战、三方原合战、长筱合战、桶狭间合战、姊川合战、手取川合战、贱岳合战、三木合战、小豆坂合战、川中岛合战、严岛合战、野田福岛合战、折上原合战、大阪之战、国府台会战、河越夜战

相关名词
一揆、安国寺、种子岛火枪、基督教、乐市、大名、早合、兰奢侍、手明、旗本、关白、征夷大将军

『陆』 日本战国名人及其外号

池田辉政——姬路宰相长野业正——上州猛虎、上州的黄斑长宗我部元亲——姬和子、土佐之能人长阪信政——血枪九郎德川家康——海道第一弓渡边守纲——枪之半藏大宝寺义氏——恶领主岛津义弘——鬼石曼子稻井教业——青鬼大久保长安——天下总代官岛左近——鬼胜猛服部半藏——鬼之半藏丰臣秀次——杀生关白饭富虎昌——甲山的猛虎富田重政——越后名人高阪昌信——逃弹正古田重然——织部沟尾茂朝——庄兵卫鬼小岛弥太郎——鬼小岛后藤信康——黄后藤户泽盛安——夜叉九郎今川义元——东海巨人金地院崇传——黑衣宰相九鬼嘉隆——海盗大名加藤清正——虎加藤崛尾吉晴——佛茂助井伊直政——井伊的赤鬼可儿才藏——竹草之才藏泷川一益——重炮手立花道雪——雷之化身、鬼道雪铃木重秀——杂贺孙市龙造寺隆信——肥前之熊马场信房——不死的鬼美浓名古屋山三郎——日本第一枪毛利元就——西国之雄南天坊天海——黑衣宰相片仓重长——恶鬼薄田兼相——橙武者秋山信友——武田军的猛牛前田利家——枪之又左森长可——鬼武藏十河一存——鬼十河上泉信纲——剑圣、上州第一枪上衫谦信——越后之龙、军神松野重元——主马山中鹿之介——出云之鹿陶晴贤——西国无双的大将武田信玄——甲斐之虎小幡虎盛——鬼虎新纳忠元——鬼武藏香西佳清——盲目大将羽柴秀吉——猴子原虎胤——美浓夜叉伊达政宗——独眼龙真壁氏干——鬼真壁佐久间盛政——鬼玄蕃佐久间信盛——撤退佐久间足利义辉——将军剑圣正木时茂——枪大膳最上义光——出羽之骁将斋藤朝信——越后之钟馗斋藤道三——蝮蛇织田信长——尾张大傻瓜、第六天魔王织田信秀——尾张之虎真田幸隆——攻弹正真田昌幸——正后双能之士真田幸村——日本第一武士佐竹义重——鬼义重佐佐成政——北陆孤狼八浜七本枪——粟井正晴、岸本惣次郎、国富贞次、小森三郎右卫门、宍甘太郎兵卫、能势赖吉、马场职家八代十三人众——奥野越前守、高桥骏河守、东织部、东主马、东四郎左卫门尉、东缝殿助、松木左马头、蓑田出云守、蓑田纪伊助、蓑田信浓入道、宫原内记、宫原缝殿助、村山越前守北条三家老——松田宪秀、大道寺政繁、远山纲景北条五色备——笠原康胜(白备)、多目周防守(黑备)、富永右卫门尉(青备)、北条纲高(赤备)、北条纲成(黄备)北条八老——松田宪秀、大道寺政繁、远山纲景、笠原康胜、多目周防守、富永右卫门尉、北条纲高、北条纲成村上八人众——西条义忠、森村清秀、信田隆生、屋代道斋、盐崎八郎、五加重成、石川高清、高阪范重大坂城七将星——真田幸村、长宗我部盛亲、木村重成、后藤又兵卫基次、明石全登、毛利胜永、大野治房大坂七手组头——青木一重、伊东长次、中岛氏种、野野村吉安、速水守久、堀田盛重、真野赖包德川三杰——本多忠胜、神原康政、井伊直政德川四天王——酒井忠次、本多忠胜、神原康政、井伊直政德川十六神将——酒井忠次、本多忠胜、神原康政、井伊直政、松平康忠、内藤正成、平岩亲吉、鸟居元忠、大久保忠世、服部半藏、高木清秀、米津常春、渡辺守纲、鸟居忠广、大久保忠佐、蜂屋贞次岛津四兄弟——岛津三郎左卫门义久、岛津又四郎义弘、岛津又六郎岁久、岛津又七郎家久大友双璧——立花道雪、高桥绍运丰臣五大老——德川家康、前田利家、毛利辉元、宇喜多秀家、小早川隆景(隆景死后由上杉景胜担任)丰臣三中老——生驹正亲、堀尾吉晴、中村一氏丰臣五奉行——浅野长政、石田三成、前田玄以、长束正家、增田长盛丰后三老——吉冈长增、吉弘监理、臼杵监速肥前三城七骑——今道纯近、大村纯辰、朝长纯基、朝长纯盛、藤崎纯久、宫原纯房、渡边纯纲(又称为大村家七勇士)府中三人众——前田利家、佐佐成政、不破光治锅岛三生——锅岛信生(直茂)、石井生札、下村生运冈崎五人众——天野贞有、石川忠辅、植村新六、内藤义清、林藤助海赤雨三将——海北纲亲、赤尾清纲、雨森弥兵卫黑田双璧——母里太兵卫友信、后藤又兵卫基次黑田八虎——井上之房、栗山利安、黑田一成、黑田利高、黑田利则、黑田直之、后藤基次、母里友信黑田二十四将——黑田利隆、黑田利则、黑田直之、栗山利安、堀正俦、益田正亲、母里友信、野村佑胜、野口一成、后藤基次、黑田一成、久野重胜、井上之房、菅正利、小河信章、桐山信行、林直利、吉田长利、村田吉次、竹森次贞、衣笠景延、三宅家义、毛屋武久、原种良会津四家老——佐世、富田、平田、松本加藤清正十六将——加藤舆右卫门、加藤右马允、加藤清兵卫、角(右边添一“鸟”字)平次、龙造寺又八、庄林隼人、贵田孙兵卫、吉村吉左卫门、山内甚三郎、九鬼四郎兵卫、天野助左卫门、木村又藏、森本义太夫、斋藤主水、赤星太郎兵卫、饭田觉兵卫贱岳七本枪——福岛市松正则、加藤虎之助清正、加藤孙六嘉明、肋阪甚内安治、片桐助作且元、平野权平长泰、糟屋右卫门尉武则立花四天王——由布惟信、十时连贞、安东家忠、高野大膳六角义贤六宿老——蒲生贤秀、后藤秀胜、近藤贞治、平井定武、三云成持、目贺田纲清芦名四天王——佐世种常、富田滋実、平田盛范、松本舜辅利休门三人众——蒲生氏乡、细川忠兴、芝山宗纲(监物)利休七哲——蒲生氏乡、细川忠兴、高山重友、古田重然、芝山宗纲(监物)、濑田伊繁、牧村利贞龙造寺四天王——成松信胜、百武贤兼、江里口信常、木下昌直(或円城寺信胤,有争议)武藏四家——成田氏、玉井氏、奈良氏、别府氏武藏七党——猪俣党、私市党、儿玉党、丹党、西党、村山党、横山党小豆坂七本枪——织田孙三郎信光、织田造酒丞信房、佐佐孙介胜重、佐佐隼人正政次、冈田助左卫门重善、下方左近贞清、中野又兵卫一安蟹江七本枪——阿(安)部忠政、大久保甚四郎忠员、大久保治右卫门忠佐、大久保新八郎忠俊(利)、大久保新十郎忠世、杉浦八郎五郎镇贞、杉浦物左卫门镇荣西美浓十八将——相场国信、衣斐光兼、揖斐光亲、岩手道高、轻海光显、国枝正则、郡家光春、小柿长秀、小弹正国家、高桥治平、竹越守久、竹中半兵卫重治、所信国、林道政、船木义久、松山正定、八居国清、山岸光信信浓的四大将——木曾义昌、村上义清、小笠原忠实、诹访赖忠小倭七人众——稻垣氏、臼木氏、冈村氏、小泉氏、堀山氏、满贺野氏、吉悬氏新阴流四天王——丸目藏人佐长惠、柳生但马守宗严、穴泽净贤、匹田文五郎一乘谷四奉行——朝仓景连、前波景定、小泉长利、河合吉统伊贺上忍三家——服部家(服部保长,即服部半藏正成之父)、藤林家(藤林长门守保丰)、百地家(百地丹波守)越后十七将——甘糟(粕)近江守景持、荒川伊豆守、饭盛摄津守、宇佐美定行(盈?)、鬼小岛弥太郎、柿崎景家、唐崎左马之介、斋藤朝信、田(右边添一“鸟”字)山周防守、神藤出羽守、高梨政赖、直江兼续、直江景纲、永井丹波守、本庄繁长、毛利上总介、桃井赞岐守宇喜多三老——长船贞亲、冈利胜、户川秀安姊川七本枪——渡边金大夫、门奈左近右卫门、伊达舆兵卫、伏木久内、中山是非之助、吉原又兵卫、林平六最上八盾——天童氏、饭田氏、尾花泽氏、盾冈氏、长静氏、成生氏、延泽氏、六田氏斋藤六人众——安藤守就、氏家卜全、竹越尚光、长井卫安、日根野弘就、日比野清美真田十勇士——根津甚八、三好清海、海野六郎、三好伊三、览十藏、雾隐才藏、猿飞佐助、望月六郎、穴山小助、由利镰之助织田双璧——明智光秀、羽柴秀吉织田四天王——柴田胜家、羽柴秀吉、明智光秀、泷川一益织田四家老——羽柴秀吉、丹羽长秀、柴田胜家、佐久间信盛(歌谣分别称之为:木棉藤吉,米五郎左,勇敢柴田,倚重佐久间)织田五奉行——菅谷长赖、长谷川秀一、福富秀胜、堀秀政、矢部家定

『柒』 日本战国有什么著名的人物

丰臣秀吉,

羽柴秀吉,幼名木下藤吉郎,在织田手下担任国主是更名羽柴秀吉,
须峰贺正胜,幼名须峰贺小六,后更名须峰贺正胜,元服后不详
伊达政宗(独眼龙) 幼名梵天丸 元服后字藤次郎
织田信长 幼名吉法师.元服之后改称织田上总介
武田信玄 幼名太郎 乳名 胜千代 元服 改名晴信.法号“德荣轩信玄”
黑田如水,原名黑天官兵卫,元服后名为黑田如水
上杉谦信,幼名“虎千代”。成年后称长尾景虎,先后得到任关东管领的上杉宪政和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辉的赐名,故又称上杉政虎、上杉辉虎。出家后法号谦信
毛利元就,幼名松寿丸,又称少辅次郎。15岁那年松寿丸元服,正式得名元就
长宗我部元亲,幼名弥三郎、法名雪蹊恕三
岛津贵久,别名虎寿丸、又三郎。道号伯囿。
北条氏康,幼名新九郎。
大友宗麟,本名大友义镇或藤原义镇,幼名塩法师丸。佛教法名宗麟、天主教洗礼名Don Francisco(堂·弗朗西斯科)。
酒井忠次,幼名小五郎,通称小平次
神原康政,幼名龟丸(于龟),通称小平太,受领家康的“康”字,元服后改名“康政”。
井伊直政,世称「赤夜叉」、「赤鬼井伊」;幼名虎松,通称万千代
本多忠胜,幼名锅之助,通称平八郎,时称“战国第一猛将”、“鬼之平八”。
服部半藏,即忍者之神--服部半藏正成
石田三成,幼名“佐吉”。
足利尊氏,幼时名太郎,元服后名足利高氏,由后醍醐天皇赐名为尊氏。
足利义辉,幼名菊童丸,原名足利义藤。
岛津义弘,别名: 兵库头,忠平,又四郎,义珍.道号:维新斋.
上杉景胜, 原名长尾显景,1575年改名为“景胜”。
今川义元,幼名芳菊丸,法号梅岳承芳。
浅井长政,幼名“猿夜叉”,父亲久政投入六角家伞下为长政改名贤政
前田利家,幼名犬千代。法号“高德院传桃云净见居士”
三好长庆,幼名千熊丸、孙次郎,初名范长,
丰臣秀赖,幼名舍丸。
毛利辉元,幼名幸鹤丸。
小早川隆景,幼名德寿丸、又四郎。
柴田胜家,通称权六、修理亮,
明智光秀,全称明智十兵卫光秀,
丹羽长秀,通称万千代、五郎左卫门、
前田庆次,幼名宗兵卫,本名利益(利太、利大、利贞),通称庆次、庆次郎。
千利休,早年名为千宗易,后来在丰臣秀吉的聚乐第举办茶会之后获得秀吉的赐名才改为千利休。
本愿寺显如,幼名は茶,石山本愿寺十代法主本愿寺证如的长子。本愿寺十一代法主。
武田信胜,改名 竹王丸、信胜 别名 太郎 幼名是太郎、竹王丸。
马场信房,别称信房、信胜、氏胜、信武 本名叫来石景政
高阪昌信,本名春日虎纲,幼名源助,又名香坂弹正;春日源五郎。
山县昌景,原名饭富源四郎,被信玄赐姓山县
内藤昌丰,原名为工藤源左卫门尉佑长,
山本勘助 ,原名山本源助。随后拜领信玄一字,改名晴幸,又出家入道,取号道鬼。
真田昌幸,幼名武藤喜兵卫。
真田幸村,真田左卫门佐幸村。幼名御弁丸,后改源次郎。

『捌』 信长之野望10苍天录里山中幸盛怎样不能延揽!

如果是被自己干掉灭了的,有些人如果不能延揽则本次游戏就不能延揽了,是系统的设计的冤仇。所以建议灭1家之前存档,由于总有些人是默许冤仇的。选取1次灭权势后1些低能儿和你冤仇的档就能够了,不能延揽几个低能儿不会有甚么遗憾。

『玖』 日本战国时期的势力划分

日本战国时期根据日本天武天皇所创的“五畿七道”作行政分区而划分,共有六十六国。战国六十六国如下:

1、近畿五国——山城、大和、河内、摄津、和泉。

2、东海道——伊贺、伊势、志摩、尾张、三河、远江、骏河、伊豆、甲斐、相模、武藏、安房、上总、下总、常陆。

3、东山道——近江、美浓、飞驒、信浓、上野、下野、陆奥、出羽。

4、北陆道——越后、越中、越前、能登、加贺、若狭、佐渡。

5、山阴道——丹波、丹后、因幡、但马、出云、石见、伯耆、隐岐。

6、山阳道——长门、周防、安艺、备后、备中、备前、美作、播磨。

7、南海道——阿波、赞岐、伊予、土佐、淡路、纪伊。

8、西海道——萨摩、大隅、日向、肥后、肥前、筑后、筑前、丰后、丰前、对马、壹岐。

『拾』 信长之野望13威力加强版攻略

以下是关于加强版的一些较实用攻略的汇总,以及我通关后的一点经验,请借鉴

【第一项】文化系统是整个加强版追加机能(除AI编辑)的核心

文化系统分为武家文化,公家文化,寺社文化,南蛮文化4种。

公家文化和寺庙文化都是中后期比较有用。武家文化前期和中期比较有用,后期不能说没用,但是性价比不如前两个文化。而南蛮文化,除了一个洗礼,其他的没必要去用。

【一】武家文化
武家文化主要是以培养武将为主,该系文化中最有用的就是【技艺】,可培养武将的统率和武力,只需要4个茶室即可。

接下来说一下教练大法

加强版中教练是新增的项目,也很好用

(1)先说一下教练武将的指南法的不同影响

【一般】 一般效果,属性上升4~6,耗时3个月
【鬼】 教练时间缩短,属性上升4~6,耗时2个月
【理论】教练效果增加,属性上升6~8,耗时3个月
【相传】 有一定几率教会战法,属性上升4~6,耗时3个月
【我流】 教练属性以外的属性也可能增加,属性上升4~6,耗时3个月
【每次属性教练耗5的成长力,成长力一共有50.最完美状态,使用拥有理论指南法的武将可以提升某方面属性60~80.适性成长消耗20点成长,教练武将与被教练武将数值相差越大效果越好,至少高5统率,一个教练武将可以同时传授多个学习者,但训练费用也相应增加.】

各属性数值的影响
统帅
比统率60每高15点斗志上升量+1,基础斗志上升为8。
统率凑整最重要的两个拐点
统率90,指挥兵力4750,斗志上升量10
统率120,指挥兵力5500,斗志上升量12
凑整的时候不要忘记每一点统率对普攻攻防都是有贡献的
武勇
战法威力公式的武勇部分是武勇值的平方除以一百。因为平方的缘故,武勇越高收益越大,好的武具还是给真的猛士收益比较好。
知略
知略100影响参谋的助言,100以下的知略会给假推荐。妨害系统的战法杀伤与智力值无关,但是治疗的上限是知略*10每小队的最大回复量。好的知略书给头脑比较好的人收益或许更好。
政治
政治达到100可以在包围战中发动水攻,可以水攻的城参见这里。加政治的家宝太多都随便乱丢的。

(2)目前看只有相传指南的人有机会传授战法,我列了一下好战法又是相传的人的名单,这样大家就好规划培养方案了。

强化类的 五 人,武田信玄-不动,太原雪斋-铁壁,真田信隆-八幡,角隈石宗-金刚,直江兼旭-威风(有了它其他的备就都是浮云了)
物理类的 十五人,大谷吉继-枪衾极,足利义辉-枪衾极,林崎甚助-枪衾极,长宗我部元亲-鬼枪,丸目长惠-燕飞, 柳生宗严-燕飞,爱州宗通-燕飞,
立花宗茂-突击极,高桥绍运-疾驱, 山县昌景-赤备,
铃木重意-速击极, 蒲生氏乡-烈火,
小笠原长栋-齐射极,花房正幸-射切,吉田重政-扇拨,
计略类的 六 人,本愿寺莲如-治疗,南光访天海-治疗,筒井顺兴-治疗,松永久秀-谋杀,锅岛直茂-离间,风魔小太郎-乱破
大家看着培养吧。看来车悬、影突这样的战法估计很难学到,因为相传属性的人中没有会这种战法的。

(3)较合理的教练大法

第一步,纵使手下没有牛人,也可以先选上两个属性稍高的武将(至少有1个理论家),只要有2个宝物(2个最好都是5级的,让两人交替使用,主要是防止忠诚下降否则有一个就够了),再配合上教练系统,倾举国之财力予之双修,一般他们的各项属性不算宝物,最高也都可以升到120(如统120),再让训练出来的【理论】武将配上5级的宝物,使他的属性达到125。

第二步,用该【理论】武将当总教练先来训练那些有好技能(如燕飞,烈火,威风等)的【相传】武将使其属性升到一定标准,再让【相传】武将来指导别的想要学习他们技能的武将,如果受训武将的条件符合(具体条件参见下面),几乎一次就能学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相传】武将一次只能传授一个人技能,所以需要一个人一个人的教。

第三步,最后还是让【理论】武将当总教练来训练这些刚得到技能的武将(每次属性都能上升6~8,很有效率)使其属性达到最高指标。现在就可以1人教多人了。

用以上方法我训练出来了20多个统帅120,武力120的武将,光燕飞和威风之备就各训练出来5,6个,让他们再配上宝物和官位,统帅轻易就可以达到130以上,试想一下让这批武将去攻城略地,那真犹如摧枯拉朽一般哪。

(4)下面是关于教练大法的一些数据

受训者为X, 教官为Y, 战法阶级=战法信息中的lp7c(用van修改器查找)
1. X没有伤病.
2. X与Y的战法不相同
3. X不是Y的厌恶武将
4. Y的战法阶级低于10, 并且X的战法阶级超过9则不符合条件
5. (Y的战法是前4系统攻击战法时) Y的战法阶级超过X的战法阶级
6. 各系统战法的不同要求(根据各种附加后的X之能力与适性)
a. Y的战法是前4系统攻击战法:
Y的战法阶级0~3: X的对应适性必须达到B (参考: ○○之一~○○之三)
Y的战法阶级4~9: X的对应适性必须达到A (参考: ○○之四)
Y的战法阶级10~: X的对应适性必须达到S (参考: ○○之极, 三种特殊战法)
b. Y的战法是妨害&回复系统战法:
Y的战法阶级0~3: X的知略必须达到85 (参考: 骂声, 威压, 混乱, 鼓舞, 镇静)
Y的战法阶级4~9: X的知略必须达到95 (参考: 笼络, 同讨)
Y的战法阶级10~: X的知略必须达到100 (参考: 乱破, 离间, 谋杀, 火牛, 鬼谋, 治疗)
c. Y的战法是兵科强化战法:
X的对应适性达到A, 或是统率达到80并且对应适性达到B
d. Y的战法是全体强化战法:
P=X的5种适性总和 + 1, Q=(Y的战法阶级*5 – 20)(上限110), R= Y的战法阶级/2
X的统率达到Q, 并且P值达到R.
(参考: 八幡之备: 统率达到90, 并且P值达到11)
(参考: 金刚之备: 统率达到95, 并且P值达到11)
(参考: 不动之备: 统率达到110, 并且P值达到13)
(参考: 铁壁之备: 统率达到100, 并且P值达到12)
(参考: 威风之备: 统率达到105, 并且P值达到12)
(参考: 车悬之备: 统率达到110, 并且P值达到13)
(参考: 霸王之备: 统率达到110, 并且P值达到14)
7. 如果不止一人符合条件, 随机选出其中一人
(AI似乎只允许全体强化战法的传授, 稍做修改后可以由同样的选择界面, 让玩家替AI决定是否允许传授)

【*】说实话,上面关于全体强化战法的介绍我没太看懂,但是在实战中我用直江兼旭来教别人威风之备的时候发现学习的武将必须具备2点,第1是统帅需达到105,第2是各项适性都得是D级以上。

【二】公家文化
公家文化以外交为主,本系文化最有用的是斡旋(公家馆4 ),强制同盟和朝敌,但是后两种都是中后期才能出的。如果你开局只有1个城,那么最多只应该造4个公家馆,可以用斡旋就够了。(不过个人认为如果不用SL的话用斡旋其实很浪费贡献度)当然,贡献要一直交着,10%进贡每年15点贡献就可以了。

斡旋武将依据的是系统随机乱数,跟执行命令的武将的能力无关
一般来说系统倾向于给玩家的武将是根据玩家的大名的优势科技,也就是说你的科技倾向于弓箭,系统喜欢向你推荐弓箭系的武将偏多

提供几个能斡旋到的武将日期。
1534剧本武田信虎被追放之后马上斡旋能斡旋到
1534年速出斡旋,弄到幸隆老爷子就赚翻了
1535年可得到真田幸隆,村井贞胜
1537年可得柴田胜家,内藤昌丰,小岛贞兴,吉田重政
1538年:北信爱,黑川晴氏,泷川益重(儿子光环)
1539年:头两个月去斡旋花房正幸(这个是玩射切必备),木下昌直,果心居士
1540年:泷川一益,富田景政
1541年:蜂须贺正胜,新纳忠元,本多忠高(儿子光环)
1542年:大关高增,酒井忠次,高坂昌信,斋藤朝信,柳生宗严,太田牛一,由布惟信
1543年:种子岛时尧,福留亲政,明智光秀
1544年:纳富信景,赤池长任,宇喜多直家
1546年:深水长智,杉谷善住坊
1547年:风魔小太郎,韧井教业
1548年:石川数正,村上武吉,
1549年:谷中澄,斋藤利三,和田昭为
1550年:丹羽长秀,一万田鉴实
1551年:柳泽元政,南光坊天海,九户政实,佐佐成政,
1552年:木下秀吉,下间赖廉,明智秀满,板部冈江雪斋,清水宗治
1553年:安国寺惠琼,前田利家
1554年:沼田佑光,前田玄以,本庄繁长
1555年:丸目长惠,岛清兴,木下秀长
1556年:円城寺信胤,北条氏邦
1557年,本多正信3月,服部正成,渡边守纲1月,九鬼嘉隆,林崎甚助2月能教枪衾之极
1559年,竹中重治5月,一般5月很难斡旋到,那么6月15号以前斡旋必出
1560年,上井觉兼,大久保长安,增田长盛,板仓胜重,山中鹿介1月到5月(有两个家宝,斡旋来扒家宝用)山中小鹿一般是很难斡旋到的
1561年,土居清良2月,这个武将是铁炮系,本身S,还会相传,是个非常有潜力的老师
1563年,神原康政2月
1563年,本多忠胜5月,有三个家宝,能免费扒下来一个
在野武将有牛人,怎样能斡旋到呢?前提是那个牛人最好15天内不会被其它大名登录,然后你可以先让自己大名去斡旋一次,看能斡旋到什么货色,如果不是,那么读档,分别让其它家臣去斡旋。如果还都没斡旋到。那么就拖后一天再执行斡旋命令。通过改变执行命令的天数,从而影响斡旋结果。如果改变了天数还没有斡旋到怎么办呢?那么就在改变天数的基础上,再执行挖角,征兵。奉行,买卖等能改变系统乱数的命令。

要注意4点
第1是,有大名被灭,马上斡旋,就有可能招到那些没被抓成俘虏的在野武将,比如上野被JJ挂掉时,我经常可以斡旋到上泉信纲或者长尾老大爷。。
第2是,每年新年第一天,一定要斡旋,因为这个时候刚好有新武将元服。因为有的新武将元服后是在野状态的,所以你可以弄到牛的人。
第3是,但是所要斡旋武将的喜爱武将如果在别家仕官你就斡旋不到,如果喜爱武将是大名或者浪人你就可以斡旋。
第4是,如果父亲已经在其它大名家奉公,未成年的武将是不能斡旋到的,实在斡旋不了的不要太勉强,有点牛人就够用了,知足常乐。

【三】寺庙文化
寺庙文化主要是用来提升经济实力,但寺庙建在村落里,本身就要影响粮食产出。而且寺庙文化的第一个文化只是提升建设速度,第二个文化又需要8个寺庙,太奢侈。所以游戏初期根本不用考虑这个文化。当你有了一定军事实力,准备开始快速扩张的时候,可以考虑先建4个寺,发展一个宿院佛师。当你有了4个城以上并且不是很缺粮的时候,才可以考虑发展大社。(大社本质上是减少田,同时按比例提高金钱兵马粮食的单产,所以城池太少就会亏本)到6-7个城的时候,可以考虑从镇守祭,财神祭,丰收祭之中选一个,最缺什么先发展什么。寺庙文化到中期以后城池越多的时候会越来越有用,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要大力发展。

【四】南蛮文化
南蛮文化主要是以防御性为主,南蛮教会是造在匠町里的,而匠町既能产粮又能产钱,是最有用的,过度发展南蛮文化等于说是以牺牲综合军事实力来换取局部的防御力,不值得。所以教会不适宜造得太多。个人认为,从实用角度来讲,最多只需要4个教会,出一个洗礼就够了,除非你到后期实在钱粮多得没地方花了才可以考虑继续发展这个文化。

总结
1个城,唯一可以考虑发展的就是公家文化的斡旋(要用SL才划算)。
2-3个城,可以发展公家文化的古今传授(有比较强的盟国才划算),还可以考虑武家文化的艺技(如果不急需对外战争并且手上有合适的老师)。
4个城,可以发展寺庙文化的宿院佛师和大社,以及南蛮的洗礼。
5个城,并且面临强敌,需要做长期抗战准备的时候,可以考虑发展八幡宫,要建在前线附近才有用。
6-7个城,可以考虑从寺庙文化的镇守祭,财神祭,丰收祭之中选一个,最缺什么先发展什么。
8-10个城,可以考虑发展公家文化的仲立(强制同盟),武家文化的兵法,竞马和五射六科三选一,寺庙文化可以再上一个。
11-14个城的时候,可以考虑公家文化的勤皇论(朝敌),用它来打倒最大的敌人。寺庙文化也要继续发展,可以考虑出信仰传播了。
15个城以上,就可以随意了。

【第二项】关于文化设施
似乎每个势力每种文化设施只能建一个。。好在文化设施一共就八个 把大概效果先翻译上来

八幡宫:【茶室4】攻击系战法附加效果对复数个敌部队有效 茶室越多 部队数越多 开始时八幡宫的效果只对本国和邻国有效,文化【武士道】振兴后变为全国有效

聚乐第:【公家馆16】支配的诸势力都变为盟约状态 公家馆数量越多 依赖费用越低

大社: 【寺8】【宿院佛师】 每年9月势力内发生“祭祀” 金钱,兵粮,军马铁炮收入变为1.2倍 “祭祀”在有大社的国一定发生,其他国概率发生 寺越多概率越大 但是疾病和凶作发生的国不会发生 文化【信仰传播】振兴则所有支配国都发生

五重塔:【寺8】【宿院佛师】 忠臣90-95以上的武将不会被引拨 80-89以上的处点不会被煽动 随着寺的增加 低民忠的处点,低忠诚的武将不会被煽动、引拨

黄金大佛:【寺12】【五重塔】募兵数量增加 寺越多效果越明显

城塞: 【教会16】【近代战斗】 效果范围内敌部队机动力下降并受铁炮攻击 教会越多攻击力越强
要塞圣堂:【教会16】【西洋建筑】效果范围内敌部队士气下降,受到弓攻击 教会越多攻击力越强
教会堂: 【教会8】【洗礼】设施或处点消灭敌兵后得到的伤兵增加,教会越多效果越明显

【第三项】关于军团长的选择

设定一个优秀的军团长可以更积极的配合你去攻城略地,使你省去很多事

1优秀军团长的选择
(1)优秀的军团长要具备 a 义理高 (义理70+)b 有一定的能力值 (二流武将 三流武将即可)
(2)相性好坏与军团长攻城掠地的能力无关
2关于优秀军团长推荐
(1)史上的 没有背叛的二当家 城主
(2)笔者推荐
山中幸盛 武田信繁 朝比奈泰朝 岛左近 后藤基次 北条纲成 北信爱 福岛正则 羽柴秀长 新纳忠元 秋山信友 真田信幸 龙造寺四天王(除了木下昌直)

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在游戏打日文出来,在这里教个比较方便的小技巧
1.首先,在输入法工具中叫出日文输入法(Windows都会有的)
2.重点来了,请在输入法的设定里,设定好怎么叫出输入法的按键组合,比方说Ctrl+Shift+J什么的
3.在游戏里按照步骤2方式叫出就可以了
4.选字是按↓才会出现

阅读全文

与创造pk福岛正则和山中幸盛谁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侵犯著作权报案 浏览:734
税务报到期限 浏览:6
怎样查询银行卡有效期 浏览:19
浙江省温州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592
马鞍山全套多少钱 浏览:568
艾丁顿发明了什么 浏览:651
希腊谁创造了人类 浏览:415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66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案 浏览:752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总结 浏览:490
郴州学府世家纠纷 浏览:197
马鞍山ok论坛怎么删除帖子 浏览:242
马鞍山恒生阳光集团 浏览:235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
乡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310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