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有一次要求助手阿普顿测量一只电灯泡的体积,
如果不弄破灯泡测抄量体积对方法:
不要把灯泡弄坏,我们可以直接把灯泡放入一个装满水的水槽中,其中要把灯泡完全浸没水中,然后收集由于灯泡浸入水中而漫出的水,测量漫出的这部分水的体积,漫出这部分水的体积就是灯泡的体积。
这种方法测量体积主要是通过等体积法来测量,其中把不方便测量的东西转化成方便测量的东西来表示,间接的解决了测量体积的难题,这种测量方法适用于一些形状难以通过固定的计算公式来测量体积的物体。该办法最早由阿基米德提出,其中他的启发来源于洗澡的时候水漫出。
(1)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有一次扩展阅读:
这类测量方法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被测量的物体与水要互不相容,也就是两者之间存在明确的界限,两者之间并不会互相进入对方,其次被测量物体的容积与体积并不一定相等。当测量物品,例如灯泡,当它的外壳厚度非常大的时候,该灯泡的体积不能用这个测量方法。
再者,被测量物体需要完全的浸入水中,否者测量得出的体积可能与实际有较大的差别。所以在具体测量体积是时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一个方法也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在合理的范围内,并不存在万能的方法,对方法要灵活运用。
2. 爱迪生的事迹
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电学家、发明家。他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迈兰,自幼就在父亲的木工厂做工,由于家庭贫困,一生只在学校读过三个月书。但他从小热爱科学,自己刻苦钻研,醉心于发明,正式登记的发明达1328种,被称为世界发明大王。他的发明创造不仅靠聪明才智,而且靠艰辛的科学实践。例如他发明电灯时,光收集资料,就用了200本笔记本;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先后用过铜丝、白金丝等一千六百多种材料,还用过头发和各种不同的竹丝,最后选中了日本的一种竹丝,经过燃烧炭化后,成为最初的灯丝。正如他自己所说:“发明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美国发明家。以创办工厂实验室、开辟使技术开发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的途径而名垂史册 。1847 年2月11日生于俄亥俄州的迈兰的一个荷兰移民家庭。1931年10月18日于新泽西州西奥兰治逝世 。幼时只受过3个月正规教育 。12岁起做过报童、小贩、报务员等以自谋生计。因受M.法拉第的影响,一生从事电学实验研究和发明。1868年他发明了一台选票记录仪想推销给国会,但没有被采用。爱迪生的第一项发明没有找到市场使他更注意发明的实用性。1869年,爱迪生由波士顿移居纽约。他改进了金指示器电报公司的电报机,得到公司经理的赏识 ,受聘月薪300美元( 这在当时是很高的月薪 )。1870 年 ,移居新泽西州 ,开始他的高效发明时期 。1874年改进了打字机 。1876年 ,给A.G.贝尔发明的电话加装了炭粒话筒,提高了受话的声响。
1876年,创办了他著名的实验室。在这个实验室里,他 打破了以往科学家个人独自从事研究的传统,组织一批专门人才(包括N.特斯拉等人),由他出题目并分派任务,共同致力于一项发明 , 从而开创了 现代科学研究 的正确途径 。1877年,发明了留声机,这使他名扬四海。1878年,开始白炽灯的研究,在十几个月中经过多次失败后,于1879年10月21日成功地点亮了白炽炭丝灯,稳定地点亮了两整天。1882年,在纽约珍珠街创办世界第二座公用火电厂,建立起纽约市区电灯照明系统,成为现代电力系统的雏形。电照明的实现,不仅大大改善了人们生产劳动的条件,也预示着日常生活电气化时代即将到来。1883年,爱迪生在试验真空灯泡时,意外地发现冷、热电极间有电流通过。这种现象后来称为爱迪生效应,成为电子管和电子工业的基础。1887年,移居西奥兰治,并于同年在该市创建规模更大、装备也更新的实验室,即著名的爱迪生实验室(后人称之为发明工厂)。在这里,根据G.伊斯曼的发明,制作了自己的照相机。1914年 ,用留声机和照相机制成了最早的有声电影系统。晚年,他的发明和革新包括蓄电池、水泥搅拌机、录音电话、双工式和多工式电报系统、铁路用制动器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任海军技术顾问委员会主席,指导鱼雷和反潜设备研究,发明了几十种武器。为此,美国政府于1920年授予他卓越服 务奖章 , 法国政府授 予他军团荣誉勋位 。1928年,美国国会授予他荣誉奖章。终其一生,爱迪生和他的实验室共获1093项发明专利权。爱迪生一生发明众多,但他毕竟缺乏系统的科学知识 ,因而对现代技术的发展不能作出正确判断。19世纪末,交流输电系统已经出现,但他仍坚持直流输电,并在与G.威斯汀豪斯发生的激烈竞争中丧失了承建尼亚加拉水电站的合同 ;他的实验室盲目试制磁力选矿设备,耗尽了发明电灯所得的资金,最后不得不放弃。但是,爱迪生在电力开发、电器制造推广电能应用等方面所作的贡献,使他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之一。
3.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有一次要求助手阿普顿测量一只灯泡的体积,阿普顿对
用排水法,将灯泡浸入装满水的大杯子里,用量杯或量筒收集溢出的水即可。
排水法,其实就是利用量筒,但说“方法”不能说“量筒”法。
4. 关于爱迪生的故事
爱迪生是世界闻名的发明家.他是美国人, 小时候因为家里穷, 只上了3 个月学, 十一二岁就开始卖报.他热爱科学, 常常把钱节省下来, 买科学书报和化学药品.他做实验的器具, 是从垃圾堆里拣来的一些瓶瓶罐罐.
爱迪生12 岁的时候, 在火车上卖报.火车上有一节给乘客吸烟的专用车厢, 车长同意他在那里占用一个角落.他把化学药品和瓶瓶罐罐都搬到那里, 卖完了报, 就做各种有趣的实验.
有一次, 火车开动的时候猛地一震, 把一瓶白磷震倒了.磷一遇到空气马上燃烧起来.许多人赶来, 和爱迪生一起把火扑灭了.车长气极了, 把爱迪生做实验的东西全扔了出去, 还狠狠打了他一个耳光, 把他的一只耳朵打聋了.
爱迪生钻研科学的决心没有动摇.他省吃俭用, 重新做起化学实验来.
有一次, 硫酸烧毁了他的衣服; 还有一次, 硝酸差一点儿弄瞎了他的眼晴.
他没有被危险吓倒, 还是顽强地做实验.
爱迪生试制电灯, 为了找到一种价钱便宜、使用时间长的灯丝, 不知做了多少次实验.他常常在实验室里一连工作几十个小时, 实在太累了, 就躺在实验台上睡一会儿.他这样不懈地努力, 终於找到了合适的灯丝, 发明了电灯.后来, 爱迪生又发明了电影、留声机......他一生中发明的东西有1000多种.
爱迪生将他毕生的精力都用在造福全人类的伟大事业上; 而在衣着方面, 从不过多考虑.
当他还是没出名的穷小伙子时, 有一天, 他在纽约大街上遇到一位朋友.
”瞧你身上这件大衣已经破成这个样子, 应该给自己买一件新大衣啦! ”朋友说.
”用得着吗?在纽约没有人认识我.”爱迪生毫不在乎地回答.
几年过去了, 爱迪生成了大发明家.有一次, 他又在纽约大街上又遇到了那位朋友.
”哎呀呀, 爱迪生先生! ”那位朋友惊叫起来, ”这回呀, 你无论如何也要换一件新大衣了! ”
”用得着吗?”爱迪生还是毫不在乎地回答, ”在这里, 人们都已经认识我了.”
参考资料:http://..com/question/46176323.html?si=1
5. 关于伟大科学家爱迪生的故事
1、初尝试验
在爱迪生小的时候,经常去邻居缪尔·温切斯特家的磨坊。有一天,在温彻斯特工厂,看到温彻斯特用气球做飞行装置的实验,这让爱迪生着迷。爱迪生认为如果一个人的胃充满了空气,一定会升上天。几天后,爱迪生把几种化学物质放在一起,交给了爱迪生父亲的助手迈克尔·奥茨。
爱迪生告诉迈克尔·奥茨,如果这种东西人就会飞起来,结果奥茨吃了爱迪生配制的“飞行剂”后几乎昏厥过去。结果,爱迪生被父亲鞭打,小朋友的父母也提高了警惕,劝孩子们不要和爱迪生玩,离爱迪生远点。
2、临终遗言
当爱迪生弥留之际,医生和爱迪生的许多亲友都围坐在床前,眼看爱迪生的呼吸已越来越微弱,心脏终于停止了跳动。可就在医生要宣布爱迪生死亡之际,爱迪生却突然又坐了起来,说了一句很奇怪的话:“真是想不到,那边竟是如此的美丽。”讲完这句话之后,爱迪生便与世长辞。
(5)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有一次扩展阅读:
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电灯对世界有极大影响。爱迪生一生发明了2000多项发明,专利1000多项。在美国权威杂志《大西洋月刊》影响美国的100人中,爱迪生排名第九。
爱迪生84年来发明了很多东西。爱迪生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发明。爱迪生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领域的发明和贡献外,在采矿、建筑、化工等领域也有许多创新和见解。爱迪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
6.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的一生简介
爱迪生被世人誉为“发明大王”。他一生为人类提供了约二千项发明。他发明的电灯、电报、电影、留声机等,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有人称爱迪生是个“天才”时,他却说道:“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1847年,爱迪生生于俄亥俄州迈兰的一个荷兰移民家庭,7岁时上了小学。由于爱迪生喜欢寻根究底,对每件事情都要问个为什么。因此他的老师对爱迪非常反感,认为他是故意让老师为难。并在爱迪生母亲的面前当众骂他是傻瓜。母亲不得不让他退学,打算亲自教育爱迪生。在母亲的指导下,爱迪生阅读了大量的书籍。
由于生活所迫,他只得外出打工,后来他到火车上去卖报纸。并经列车长的允许在火车的行李箱建立一个小实验室,业余时间做化学实验研究。有一次,他不慎将一块磷掉到地板上,顷刻间便燃烧起来,差点烧掉整个车厢。列车长盛怒之下把他的设备全部扔出了窗外,并重重地打了他一记耳光,使他的耳朵几乎失聪。
1869年,爱迪生来到纽约,靠自己娴熟的技术在一家通讯所找到了管理电报机的工作。没过多久,他就发明了一种新式电报机。他的这一发明对现代电报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爱迪生的名字迅速传遍了全国。这时,他才26岁。
1876年,爱迪生在新泽西州的“门罗公园”建造了第一所“发明工厂”,它标志着集体研究的开端。从此,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从个体劳动转变成相互协作的集体劳动。爱迪生的“发明工厂”就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实验中心的前身。在从电气到核电站的广泛研究上,这个研究中心当时在世界上一直是名列前茅。
爱迪生在发明留声机的同时,经历无数次失败后终于对电灯的研究取得了突破,1879年10月21日,爱迪生成功地点亮了自炽炭丝灯,稳定地点亮了两整天。为了使灯丝的使用寿命更长一些,他又重新试验,大约试用了六千多种纤维材料,才找到了新的发光体——日本竹丝,可持续一千多小时。接着,他又创造了一种供电系统,使中心发电站能够给远处的灯具配电,这是一项重大的工艺成就。
1931年10月18日,爱迪生因病逝世,享年84岁。在爱迪生葬礼的夜晚,曼哈顿的全部路灯都熄灭了,这是市民们表达对他哀悼的心情。1979年,美国花费了几百万美元,举行长达一年之久的纪念活动,来纪念爱迪生发明电灯一百周年。
7.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有一次要求助手阿普顿测量一只电灯泡的体积
把整只灯泡往水里按,计算水面上升的刻度,然后根据刻度和容器的体积计算灯泡的体积。
8. 美国著名发明家爱迪生有哪些故事
爱迪生(Thomas AlvaEdison,1847~1931)美国著名发明家。1847 年 2 月 11 日生于俄亥俄州米兰镇。8 岁上学只读了 3 个月。老师骂他“小笨蛋”,因为他 经常爱问为什么而让老师下不了台, 他辍学后随母亲学习。 他对大自然非常好奇。 他可以专心致志注视榆树叶芽怎么生长, 秋风如何使枫叶变色。 为了试验孵小鸡, 他可以长时间趴在鸡窝里;为了探索蜂巢的奥秘,他愿意被蜇得鼻青脸肿;为了 试验摩擦生电,他在雄猫身上狠命搓揉直到双手伤痕累累。9 岁那年,他得到一 本帕克著《自然与实验哲学》,如获至宝,逐页研读,逐项实验。他在家中地窖 里建起一座小实验室。从 12 岁起,在底特律-休伦间铁路列车上卖报,把自己 的实验室搬到火车上,利用一切机会学习和实验。他还在列车上自己编印《先锋 周报》,从而认识到刚问世不久的电报的作用。1862 年他奋不顾身地从火车轮 下救出一幼童,幼童的父亲为答谢他,教他掌握了电报技术。 1873 年~1874 年,他发明了同时发送二条和四条消息的发报机。1876 年在 纽约附近的门罗公园建立起他的“发明工厂”,一座大型实验室。许多发明就是在 这里完成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任美国海军技术顾问委员会主席,完成多项军 事产品的发明研制。1931 年 10 月 18 日在新泽西州西奥兰治逝世。 他以罕见的热情及惊人的精力,在一生中完成发明 2000 多项,其中申请专利 登记的达 1328 项。人们颂扬他:“他虽不发明历史,却为历史锦上添花”。这位 传奇式人物取得杰出成就的奥秘在于刻苦、勤奋、坚持不懈地学习。他自己曾多 次表示:“停止就意味着生锈”,“必须时常收获,而不能一生只收一次”,“我要做 的事如此之多,而生命又如此短促,我不得不挤出时间。”美国著名物理学家、 诺贝尔奖获得者密立根赞誉他:“他差不多已 70 高龄了,还在阅读科学领域出现 的新书,而且不断地提出问题。”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在电学方面。在他掌握电报技术后,就日夜苦心钻研,完成 了双路及四路电报装置及自动发报机。1877 年改进贝尔电话装置,使电话从传 送 2~3 英里扩大到 107 英里,同年发明留声机。在这期间,他付出巨大精力, 研制白炽电灯。除电弧灯外,过去的“电灯”往往亮一下就烧毁了,为寻找合适的 灯丝,曾对 1600 多种耐热材料及 6000 多种植物纤维进行实验,终于在 1879 年 10 月 21 日用碳丝做成可点燃 40 小时的白炽电灯。其后又不断反复改进、完 善,又完成了螺纹灯座、保险丝、开关、电表等一系列发明,在此基础上完成了 照明电路系统的研制。在实践中提出电灯的并联连接,直流输电的三线系统,建 成了当时功率最大的发电机。1888 年起研制电影,1893 年建立第一座电影摄影 棚。是他最先提出将电影手段用于教育,并用两个班进行试验。他的其它重大发 明还有铁镍蓄电池等。 他虽然精于实验研究,对理论却缺乏足够的重视。尽管他于 1885 年发现热电 子发射的“爱迪生效应”,但未能作出相应解释。 1931 年 10 月 21 日在为他举行葬礼时,人们采用了一种独特而又恰当的方式 ——停电 1 分钟,以悼念这位伟大的发明家。这“1 分钟”使人们想起他的发明 给电气时代和社会生活带来的光明,以及他的可贵的学习创造精神。
9.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有一次要求助手阿普顿测量一只电灯泡的体积,阿普顿对着灯泡量了又算,算了有量,一个
把灯泡没入装满水的杯子,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灯泡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