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最早出现的抗生素是什么
最早治疗感染症的方法纯粹是在偶然间发现的。1928年,在伦敦一家医院执勤回的医师亚历山大·弗答莱明有一天不经意地发现,容器里的细菌都死了,因为上面有一层绿色的霉。霉是一种菌体,当时已为人所知,这种绿色的霉就称为“青霉菌”(Penicillium)。
弗莱明这时忽然想到,或许可以用这种青霉菌来击退病原菌。可是,要在实验中培养分量足够的青霉菌并不容易。事实上,他总共花了10年,才大量培养出这种细菌,1944年,使用青霉菌做成的药物终于问市。这种药物称为“盘尼西林”。光是使用盘尼西林的第一年,就拯救了好几千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伤的士兵。
可是,盘尼西林并不是对所有病原菌都有效,其中尤以对结核菌最为无力。有些学者相信一定还有其他细菌可以做成药物,就继续研制新药,并在20世纪40年代终了时制成最早的结核菌特效药。由于这种药物,结核才变得能够治疗。对抗其他病原菌的药物也陆续研发出来,这些药物统称为“抗生素”。在现今时代,抗生素已成了医生不可或缺的治疗用药。
㈡ 抗生素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在20世纪初,细菌感染每年夺去上千万人的生命。抗生素发现于1928年。英国科学家弗莱明无意中发现一种青霉菌。青霉菌有杀死细菌的效力,但没有取得更大的进展。1939年,正在牛津工作的德国生化学家钱恩和澳大利亚病理学家弗洛里继续了弗莱明的研究。两年后制成首批青霉素,第一个采用此药的病人是个警察,他的头部、脸部、肺部受到严重的细菌感染,接受治疗仅仅5天,病情大为好转,康复之快令人惊异。不幸的是,由于没有足够的青霉素继续治疗,一个月后,这位警察还是死亡了。
科学家研制抗生素新品种,必须确保抗生素既杀死细菌,又不伤及人体组织,否则会引起腹泻、晕眩等副作用。人们尽量使抗生素只杀死某些细菌,但有些抗生素也会把一些人体所需的细菌杀死;这些细菌本来能够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一旦被消灭,病人可能受到继发感染。举例来说,青霉素往往会杀死对抗念珠菌的细菌,而念珠菌会引起鹅口疮、阴道炎、皮肤炎等病。科学家最感头痛的,是细菌会不断演化,作出适应性改变,产生抗药性。
㈢ 抗生素诞生于哪一年
1922年,微生物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从人体鼻腔分泌物中观察到一种酶,即“溶菌酶”,具有抵抗微生物的能力。
1928年,亚历山大·弗莱明又发现一种抗生现象,那就是青霉素的抗生作用。1929年,发表了题为《论青霉菌培养物的抗菌作用》的论文,这一年被视为“抗生素元年”。但青霉素极不稳定,提纯很困难。
1932年,德国化学工业巨头克拉尔合成了一种鲜艳的橙色染料。同年,细菌学家兼药物学家多马克尝试着用这种染料来杀灭链球菌,首先在老鼠身上实验成功。它的问世,标志着抗生素时代的开始。
㈣ 谁能告诉我抗生素的发展史
1929年,弗莱明(A.Flem-ing)在英国圣玛利医学院细菌学实验室工作。在查看因放暑假而放置一旁的培养皿时,他发现被霉菌污染的葡萄球菌菌落受到拮抗和溶解,这一偶然现象引起他的注意。后来,弗莱明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终,他从霉菌的培养液中获得了一种活性物质,因这种霉菌是青霉属的一种,所以他就将其命名为“青霉素(盘尼西林)”。弗莱明将他的实验结果写成论文寄给英国实验医学杂志,但当时并没有引起科学家们的兴趣。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客观上为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提出了急迫的需求。在弗莱明发现青霉素10年以后的1940年,弗洛利(Florey)和钱恩(Chain)在弗莱明发现的基础上,发明了可供人体注射用的青霉素。他们的研究计划受到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支持。
第一个青霉素的试用者是一位警员,他在刮脸时刮破了嘴角而发生感染,伤口越来越大,以至于满脸肿胀,发热,血液中毒,医生已经不指望他能再活下去,只好用新发现的青霉素试一试。结果在用药后病情突然好转,体温降到正常。连续用药两天后,剩下的青霉素已经不多,他们就从病人的尿液中回收少量的青霉素,这样一直坚持到第五天只好停止注射,结果这个警员因病情复发而死亡。
青霉素的研究工作结果发表在1940和1941年的《柳叶刀》杂志上。
1943年12月,美国外科开始用青霉素治疗战争中的创伤。1944年,在诺曼底入侵时期,青霉素大量地被英美军队用于治疗战役中的伤病员。
1945年,弗莱明、弗洛利和钱恩分享了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
1944年,Waksman分离出链霉素,令人们兴奋的是这种抗生素对结核杆菌有很强的抵抗作用,而结核病当时被认为是绝症。
此后,氯霉素(1947年)、新霉素(1949年)、土霉素(1950年)、红霉素(1952年)、四环素(1953年)……相继被发现。
国产青霉素于1953年在上海试制成功。
1959年-1961年以后,出现了大量的半合成头孢菌素(先锋霉素),其新品种不断出现,临床疗效也最为突出。
80年代后期,人工合成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如吡哌酸、氟哌酸、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迅速发展并广泛用于临床各种感染。
随着新型抗生素的不断出现,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也不断升级,日益成为临床治疗中的难题。
㈤ 最早被人们使用的抗生素是什么
首先 我们要区分抗生素的概念:抗生素是由微生物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代谢物,以及甚至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注意:是由“细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物质。
再就是 抗生素分为天然品和人工合成品,前者由微生物产生,后者是对天然抗生素进行结构改造获得的部分合成产品。
那么“百浪多息”不是以上概念的产物,他当初是工业染料而已,下面来了解一下它。
一九三二年,德国化学家多马克发现一种红色的染料,他将它注射进被感染的小鼠体内,能杀死链球菌。在青霉素被发现之前,磺胺是最好的抗菌药物。磺胺不是通过直接杀死细菌,而是用阻断它们增殖的方式来发挥作用的,人们首次有了治疗诸如肺炎。产褥热等疾病的药物。
自1943年佛来明发现青霉素以来,目前抗生素的种类已达几千种。在临床上常用的亦有几百种。其主要是从微生物的培养液中提取的或者用合成、半合成方法制造。
其分类有以下几种:
(一)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分子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近年来又有较大发展,如硫酶素类(thienamycins)、单内酰环类(monobactams),β-内酰酶抑制剂(β-lactamadeinhibitors)、甲氧青霉素类(methoxypeniciuins)等。
(二)氨基糖甙类: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核糖霉素、小诺霉素、阿斯霉素等。
(三)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及强力霉素等。
(四)氯霉素类: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五)大环内脂类:临床常用的有红霉素、白霉素、无味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等、阿奇霉素。
(六)作用于G+细菌的其它抗生素,如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万古霉素、杆菌肽等。
(七)作用于G菌的其它抗生素,如多粘菌素、磷霉素、卷霉素、环丝氨酸、利福平等。
(八)抗真菌抗生素:如灰黄霉素。
(九)抗肿瘤抗生素:如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阿霉素等。
(十)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孢霉素。
综上所述:百浪多息不是最早是用的抗生素!
还有一点小故事讲给你:当时研究出来百浪多息的多马克为什么没有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呢???
估计很少有人知道,那是因为他研究出来的百浪多息没有在人体上临床试验过,最后因为他的女儿得了肺炎,但是他知道小白鼠肺炎可以治好,他就在自己的女人身上做试验,最后把他女儿就活了,但是最后他的这一举动被人知道了,本该属于他的诺贝尔化学奖就给了别人!!!!!我本人针对他感到遗憾!!!
㈥ 在抗生素发明以前,西方是怎么治疗感冒的~!
抗生素现在也不治感冒,它是杀菌消炎用。
感冒一般只是对症用药,比方防止鼻腔充血不通气,减少头痛。
重症的使用金刚烷胺,利巴韦林之类抗病毒药。
现代医学发展以前:
中世纪时期,世界人均寿命30-40岁
18世纪-19世纪,人均寿命40岁
20世纪,人均60岁
现在,发达国际比如美国日本,人均达到80岁左右
所谓中医神器无比,无副作用是骗小孩子的。。。。
因为大家不知道,不认识,所以才拿大家开涮。。。。
㈦ 抗菌素是怎么发明(要故事)
提起抗生素,今天可能没有人不知道。得了肺炎,用青霉素或者其他抗生素可以很快治疗好;伤口发炎,常常也要用抗生素。的确,人类战胜疾病,特别是与致病微生物的感染作斗争,抗生素起到并且还在发挥着重要作用。有人估计,由于抗生素的发明,全人类的平均寿命增加了10岁。抗生素是怎样发现和变成造福人类的药品的呢?让我们慢慢道来。
1929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培养皿中培养细菌时,发现从空气中偶然落在培养基上的青霉菌长出的菌落周围没有细菌生长。他认为是青霉菌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分泌到培养基里抑制了细菌的生长。这种化学物质便是最先发现的抗生素——青霉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和另外两位科学家经过艰苦难努力,终于把青霉素提取出来制成了制服细菌感染的特效药品。因为在战争期间,防止战伤感染的药品是十分重要的战略物资,所以,美国把青霉素的研制放在同研制原子弹同等重要的地位。1943年,这个消息传到中国,当时还在抗日后方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微生物学朱既明,也从长霉的皮鞋上分离到了青霉菌,并且用这种青霉菌制造出了青霉素。1947年,美国微生物学家瓦克曼又在放线菌中发现、并且制成了治疗发现了近万种抗生素。不过它们之中的绝大多数毒性太大,适合作为治疗人类或牲畜传染病的药品还不到百种。后来人们发现,抗生素并不是都能抑制生物生长,有些是能够抑制寄生虫的,有的能够除,有的可以用来治疗心血管病,还有的可以抑制人体的免疫反应,可以用在器官移植手术中。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科学家们把抗生素的范围扩大了,给了一个新的名称,叫做生物药物素。
半个多世纪,抗生素的确挽救了无数病人的生命,但是,因为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也带来了一些严重问题。例如不少孩子的牙齿又黄又发育不好,就称为“四环素牙”;有的患者因为长期使用链霉而丧失了听力,变成了聋子;还有的病人因为长期使用抗生素,而抗生素在杀死有害细菌的同时,把人体中有益的细菌也消灭了,于是病人对疾病的抵抗力越来越弱。更为严重的是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抵抗力也随着抗生素的频繁使用越来越强,使得许多抗生素对微生物感染已经无能为力了。所以,现在的医生在开处方时,对是否要使用抗生素是越来越谨慎了。
好在,8点前!!!
㈧ 抗生素是谁发明的
提起抗生素,今天可能没有人不知道。得了肺炎,用青霉素或者其他抗生素可以很快治疗好;伤口发炎,常常也要用抗生素。的确,人类战胜疾病,特别是与致病微生物的感染,抗生素起到并且还在发挥着重要作用。有人估计,由于抗生素的发明,全人类的平均寿命增加了10岁。抗生素是怎样发现和变成造福人类的药品的呢?让我们慢慢道来。 1929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培养皿中培养细菌时,发现从空气中偶然落在培养基上的青霉菌长出的菌落周围没有细菌生长。他认为是青霉菌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分泌到培养基里抑制了细菌的生长。这种化学物质便是最先发现的抗生素——青霉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和另外两位科学家经过艰苦难努力,终于把青霉素提取出来制成了制服细菌感染的特效药品。因为在战争期间,防止战伤感染的药品是十分重要的战略物资,1943年,这个消息传到中国,当时还在抗日后方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微生物学朱既明,也从长霉的皮鞋上分离到了青霉菌,并且用这种青霉菌制造出了青霉素。1947年,美国微生物学家瓦克曼又在放线菌中发现、并且制成了治疗发现了近万种抗生素。不过它们之中的绝大多数毒性太大,适合作为治疗人类或牲畜传染病的药品还不到百种。后来人们发现,抗生素并不是都能抑制生物生长,有些是能够抑制寄生虫的,有的能够除,有的可以用来治疗心血管病,还有的可以抑制人体的免疫反应,可以用在器官移植手术中。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科学家们把抗生素的范围扩大了,给了一个新的名称,叫做生物药物素。 半个多世纪,抗生素的确挽救了无数病人的生命,但是,因为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也带来了一些严重问题。例如不少孩子的牙齿又黄又发育不好,就称为“四环素牙”;有的患者因为长期使用链霉而丧失了听力,变成了聋子;还有的病人因为长期使用抗生素,而抗生素在杀死有害细菌的同时,把人体中有益的细菌也消灭了,于是病人对疾病的抵抗力越来越弱。更为严重的是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抵抗力也随着抗生素的频繁使用越来越强,使得许多抗生素对微生物感染已经无能为力了。所以,现在的医生在开处方时,对是否要使用抗生素是越来越谨慎了。
㈨ 抗生素的使用历史
1877年,Pasteur和Joubert首先认识到微生物产品有可能成为治疗药物,他们发表了实验观察,即普通的微生物能抑制尿中炭疽杆菌的生长。
1928年,弗莱明爵士发现了能杀死致命的细菌的青霉菌。青霉素治愈了梅毒和淋病,而且在当时没有任何明显的副作用。
1936年,磺胺的临床应用开创了现代抗微生物化疗的新纪元。
1944年在新泽西大学分离出来第二种抗生素链霉素,它有效治愈了另一种可怕的传染病:结核。
1947年出现氯霉素,它主要针对痢疾、炭疽病菌,治疗轻度感染。
1948年四环素出现,这是最早的广谱抗生素。在当时看来,它能够在还未确诊的情况下有效地使用。今天四环素基本上只被用于家畜饲养。
1956年礼来公司发明了万古霉素,它被称为抗生素的最后武器。因为它对G+细菌细胞壁、细胞膜和RNA有三重杀菌机制,不易诱导细菌对其产生耐药。
1980年代喹诺酮类药物出现。和其他抗菌药不同,它们破坏细菌染色体,不受基因交换耐药性的影响。
1983年转基因工程菌成为抗生素 的主要手段。提高的初级样品的纯度。
1992年,这类药物中的一个变体因为造成肝肾功能紊乱被美国取缔,但在发展中国家仍有使用。
重复使用一种抗生素可能会使致病菌产生抗药性。之所以提出杜绝滥用抗生素此乃是原因之一。科学地使用抗生素是有的放矢。通常建议做细菌培养并作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选用极度敏感药物,这样就避免了盲目性,而且也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㈩ 抗生素未发明前人们用什么消炎
没有,在抗生素(包括磺胺类)发明之前,人类面对细菌感染都是靠自身免疫力的,赢了痊愈,输了败血症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