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中国创造学会创造成果奖

中国创造学会创造成果奖

发布时间:2021-05-25 11:49:42

① 跪求广西大学君武楼简介……加急!!

历史沿革
广西创造学会的前身是广西创造学研究会,成立于1985年2月15日。 第一届理亊会选举的领导成员是: 理事长:甘自恒 副理事长:刘德胜、张兴强、钟冠、李世余 秘书长:梁国钊 副秘书长:徐德强、黄克平、罗里熊 理事会一致推举侯德彭同志为名誉理事长,并决定聘请张树武、王奇浩、甘祥梦、周民震、沈章平、黄鸣同志为学术顾问。理事长甘自恒同志曾参与主持召开全国第一届创造学学术讨论会;曾参与创建中国创造学会,成为中国创造学会的主要发起人和学术带头人之一。广西创造学会第一届理事会曾创办全国第一个创造学学术刊物一一《创造与才》;曾主办全国第一期创造学刊授班,培养创造学研究骨干上千人。广西创造学研究会到1988年后,因未及时到民政部门登记而暂时中断活动了几年。 2003年11月25日,经广西区民政厅和广西社科联批准,重新成立广西创造学会,挂靠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03年11月25日至28日,广西创造学会与中国创造学会合作在广西大学联合举办了中国创造学会第七届全国创造学学术讨论会暨广西创造学会成立大会。
编辑本段领导成员
各届领导成员列表。
第一届
第一届理事会召开时有会员238人,选出理事110人,选出常务理事43人;本会下设秘书处、对外宣传联络部等机构。 学术顾问有:甘幼玶教授、余瑾教授、唐纪良教授、陈保善教授、孟庆国教授 第一届理事会选出的领导成员是: 会长:甘自恒教授 副会长:谢 舜教授、吴子恺教授、毛汉领教授、甘剑锋教授、于 瑮教授、李秋洪研究员 2007年初,本会增聘阳国亮教授、李继兵教授、宋亚菲教授为学术顾问,增选乌尼日教授和蒋德星副教授为副会长 秘书长:甘自恒教授兼任 副秘书长:娄永清教授、罗绍康教授、杨丽娜主编、杨 欣教授、陈大广研究馆员、温六零编审、李髙南副教授、钟柳新副主任 常务理事有黎黍匀等43人。
第二届
2007年12月23日,学会在广西大学君武楼第二报告厅举办广西创造学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习十七大精神,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术年会。代表大会选出了广西创造学会第二届理事会。此时有会员466人,选出理事81人,选出常务理事37人。 第二届理事会决定聘请的学术顾问有:甘幼玶教授、阳国亮教授、唐纪良教授(博士)、余瑾教授、李继兵教授(博士)、陈保善教授(博士)、孟庆国教授(博士)、宋亚菲教授。 第二届理事会选出的领导成员是: 会长:甘自恒教授 副会长:谢舜教授(博士)、吴子恺教授、于 瑮教授、乌尼日教授、蒋德星副教授、罗绍康教授、粟珍教授、龙圣明教授、蔡穗南局长、黄家章副研究员(博士)。 秘书长:袁经文副教授(博士) 副秘书长:文东升副教授(博士)、石丽琴讲师(博士)、汪寅讲师(博士)等人。
编辑本段主要活动
四年来,学会主办或参与的学术活动主要有以下18项: 1、2004年9月,学会派代表出席了在上海同济大学召开的中国创造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八届国际创造学学术讨论会。学会会长甘自恒教授在此次国际创造学大会上发表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重大创新》的演讲,受到中国创造学会会长袁张度等专家的高度评价。在此次换届选举中,甘自恒教授当选为中国创造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2、2004年9月,学会副会长谢舜院长和常务理事陆汉文副院长主持召开了中日学者国际学术讨论会。 3、2004年11月,学会会长代表中国创造学会和广西创造学会出席了在海南省博螯召开的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在第11分会场发表了《绿色创造哲学》的演讲。 4、2005年1月,学会召开了广西创造学会理事扩大会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创新问题学术讨论会。 5、2005年5月,学会派代表出席了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的中国创造学会全国第九届创造哲学学术讨论会。学会会长应邀在此次创造哲学大会上作了一个小时的专题报告,题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创造•绿色•幸福哲学》,受到高度评价。 6、2005年8月,学会会长代表中国创造学会和广西创造学会出席了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的中国科协学术年会,在第11分会场发表了《迎接生物经济时代,提倡幸福哲学》的演讲。该文修改后发表在中国工程院主办的《中国工程科学》2007年第2期上。 7、2005年11月,学会作为协办单位参与发起了在湖南长沙召开的“全国首届民间科技发展研讨会”。 8、2005年12月,学会副会长谢舜院长、理事黄东桂副教授带领一批硕士生会员参与主办了在广西大学召开的“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状况研究”全国伦理学学术讨论会。 9、2006年1月,学会召开了广西创造学会理事扩大会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问题学术讨论会”。 10、2006年7月,副秘书长罗绍康教授、常务理事罗宗火教授,理事黄东桂副教授参加了教育部相关部门在北京举办的高校新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培训班,并于暑假期间协助广西教育厅在广西大学举办了该课程全区高校教师培训班。 11、2006年11月学会会长甘自恒教授应邀出席了在常州召开的中国创造学高级研讨会,参与论证了创造学作为交叉科学大类的一级学科已趋于成熟,形成共识,写成书面报告向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反映,要求将创造学作为一级学科列入本科专业招生目录和硕士生、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学会甘自恒、乌尼日、罗绍康、罗宗火、杨欣、曾冬梅、黎琳、宋凤宁等常务理事参与签名。 12、2006年12月,副会长谢舜院长,常务理事娄永清教授,曾冬梅研究员、罗宗火教授、黎琳研究员、吴学东教授参加了第九次广西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颁奖大会。 13、2006年12月,学会会长代表广西创造学会参加了首届广西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的研讨。 14、2007年1月13日,学会召开了广西创造学会学术年会暨理事扩大会。学术年会研讨了“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创新型大学”问题。 15、2007年1月,副会长乌尼日主任和常务理事黎晓岚副主任参加了教育部相关部门在北京举办的高校新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培训班;学会会长参加了教育部相关部门在北京举办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新课程培训班。上述常务理事和思政部的一批理事在放寒假前夕协助广西教育厅在广西大学举办了上述两门新课程的全区高校教师培训班。 16、2007年7月,以学会会长甘自恒教授为团队学术带头人,以《概论》教研室的9位理事为基础,邀请学术顾问阳国亮、余谨、李继兵教授参加;邀请副会长和常务理事乌尼日、蒋德星、罗绍康、曾冬梅、吴学东、黎晓岚、文东升等一批教授、副教授参加,申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家级教学团队。 17、2007年10月13日,学会与广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举办了“激发创造活力,共建和谐社会”的学术研讨会。 18、2007年12月23日,学会举办广西创造学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习十七大精神,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术年会。
编辑本段学术成果
四年来,学会的理事、常务理事和学术顾问积极从事创造学和其他学科的学术研究,取得比较突出的成绩。仅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和教改研究成果的不完全统计,就取得了以下可喜成绩:主持“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课题 5项,主持广西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和广西“十五”、“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5项;主持广两社科规划项目5项;出版专著、教材 20多部;发表论文300多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 2 项,获省级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2项;获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
2004年
学会常务理事和学术顾问主持省级课题7项(余瑾教授主持1项,乌尼日教授主持1项,甘自恒教授主持3项,罗绍康教授主持1项,曾冬梅研究员主持1项);出版广西高校通用教材2部(乌尼日教授主编《毛泽东思想概论》,甘自恒教授主编《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学术顾问孟勤国教授获得),获二等奖1项(杨欣教授获得),获三等奖3项(甘自恒、娄永清、曾冬梅三位教授各获1项);甘自恒教授独著的《创造学原理和方法-广义创造学》(53万字)是广西高校和中国创造学会被评上的唯一一本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于2004年获广西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中国创造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刘仲林教授鉴定该书:“建立了一个原创性的创造学理论体系”。
2005年
学会常务理事和学术顾问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陆汉文副教授主持);主持省级课题1项(学术顾问李继兵教授主持);出版学术专著4部(谢舜教授出版专著《社会变迁与管理创新》;吴学东教授出版专著《毛泽东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娄永清教授出版专著《社会主义:20世纪风云与前瞻》;陆汉文副教授出版专著《现代性与生活世界的变迁》。2005年本会常务理事和学术顾问主持的课题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余谨教授为第一获奖人),获广西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项(作为第一获奖人,余谨、孟勤国、甘自恒、曾冬梅等教授各获1项),获二等奖2项(作为第一获奖人,李继兵教授、吴子恺教授各项1项);本会会员和理事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
2006年
学会常务理事和学术顾问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常务理事谢清副教授主持);主持省部级课题 6项(李继兵教授主持1项教育部委托重大项目,甘自恒教授主持1项普通高 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项目,阳国亮、罗宗火、曾冬梅三位教授各人主持1项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常务理事宋凤宁主持1项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常务理事娄永清教授出版专著1郭;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谢舜教授获1项,娄永清教授获1项),二等奖3项(孟勤国、黎琳、吴学东三位教授各获1项),三等奖3项(杨欣、曾冬梅、罗宗火三位教授各获1项);获广西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李继兵、曾冬梅二位教授各获1项);本会会员和理事发表学术论文近100篇。
2007年
学会常务理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曾冬梅教授主持),主持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项(甘自恒、黎琳二位教授各主持1项);主持广西社科规划项目1项(黄满忠副教授主持)。

② 中学生为什么要积极参与科技发明创造

对于培养自己的参与意识、动手能力,提高自己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都有很大的好处。还可以扩展自己的眼界,增强自己的信心,提高自己的抗挫折能力和抗打击能力。

③ 黄曾新的个人介绍

黄曾新在上海市向明中学从事教育工作近十年,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他长期致力研究创造学,并大胆创新。把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验能力为目标,指导学生正确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及领悟科学的创新意识与认识科学的本质为宗旨,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成绩斐然。在校领导大力支持下,成立了“黄曾新创造发明工作室”。
1、开设了向明中学创造学这门课程,编写了《实验中的创造》等八本书,研制了近千个创造教育的教具和学具,先后创办了三个实验室,均受到广泛好评。
2、在担任“向明中学学生创造社团”指导老师期间,社团因成绩显著而被评为“上海中学生优秀社团”。
3、所培养的有创新能力的优秀学生中,近上百人被全国重点大学录取。
4、在每年参加的国内外创造发明竞赛中,成绩优异,在数量与质量上多次名列前茅。共获奖项五百多个,其中不乏国际金奖,尤其是获得了中国唯一的“世界青年杰出成就奖”。
5、几年来,工作室成功申报了国家专利五百多项,向明中学被评为“专利申办示范学校”。
6、其中,“学生成果陈列室”受到了国内外专家一致好评,被誉为“全世界最好的中学创新成果陈列室”。
7、学生研究的成果,不但数量大,而且涉及面广,科技含量高。如在节能方面的“多点平衡热交换原理及应用”;在生物方面的“对鱼鳔功能的质疑”;在气象方面的“雷电生成原因探究及利用雷电发电方法”;在天文方面的“对地球磁现象生成及变化的几个假设”。均属世界上重大课题,有很大影响与应用价值。
黄曾新带领学生所取得成绩,多次在各大媒体上刊登与播放,已成为有一定知名度的“职业创造发明者”。被誉为创造发明的“金牌教练”,是上海及全国创造教育方面的领军人物和一面旗帜。
黄曾新是中国创造学会理事,中国发明协会会员。这次成立的世界发明联合会青少年创新基地,黄曾新担任副秘书长工作,将会为中国青少年创造发明做出一定的贡献。
向明中学科技老师黄曾新,成就了沪上教育一种新现象:在他指导下,该校学生几乎拿遍了全国各类青少年创新大赛的最高奖项。200多名学生获专利近400项,他被誉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神奇教练”。来自高校、中学、创造学会等领域人士在向明中学作了探讨。
“黄老师在指导学生挑选题方面有一套。”复旦大学物理系主任陆说,他给学生归纳了一些选题“窍门”:尽量选诸如环保、节能、医疗保健等社会热点课题,注重社会需求。一名学生偶然发现医院治疗病人时常用到食盐,而用量必须严格控制,但医院又缺少称食盐的仪器。于是,该学生创意设计了几种手提式微量秤,在创新大赛中受到专家好评。
“黄曾新不怕被学生问倒,只怕找不到答案。”中国创造学会名誉理事长袁张度说,碰到自己不懂的问题,黄老师从不敷衍学生,而是带他们一起寻找答案。一次,学生们问走钢丝演员如何保持平衡,他也不知道 ,便立刻同杂技团联系,带着学生去走访,终于弄清了其中的原理。在他鼓励下,学生们带着疑问走出校门,与天文台、铁路局、能源所及众多高校和专家建立了良好关系。
向明中学支持黄曾新老师“向外输出”,每周给复旦附中、控江中学的学生上创造发明课程,很多学生在他指导下获得了科技大奖,他本人也在交流中获得了很多灵感和课题。

④ 冷护基的个人成就

2001年东南大学自动控制系博士后流动站出站,曾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项,发明专利三项。主持和参研纵横项课题七项,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专利十余项,授权7项。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两项。获2004年度“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现为安徽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安徽工业大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主要研究领域为物流设备自动化,质量管理与可靠性,机电一体化技术,创造教育学等。
2012年9月因发明《带源式缆索质量检测机器人》荣获了第七届“中国创造学会创造成果奖”一等奖。
2013年冷护基教授主讲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开发》获批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2014年8月,冷护基教授当选中国创造学会副理事长。

⑤ 安徽工业大学的办学条件

截至2015年,安徽工业大学有6个国家一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特色专业,冶金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博士授权学科,6个二级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6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 学校设有74个本科专业,有4个专业学位授权领域,若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和A、B类省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和工程学2个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 ,具体如下: 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冶金工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测控技术与仪器 化学工程与工艺 自动化 能源与动力工程(表格参考资料来源: ) 安徽省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热能与动力工程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会计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行政管理土木工程(表格参考资料来源: ) 一级博士授予权学科冶金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表格参考资料来源:) 二级博士点冶金物理化学 钢铁冶金 有色金属冶金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学 材料加工工程 (表格参考资料来源:)
一级硕士授予学科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马克思主义理论设计学
专业硕士学位点20个:工商管理(MBA)、会计(MPAcc)、资产评估(MV)和公共管理(MPA)、法律硕士、工程硕士(涉及各工程领域共15种专业硕士)。省级重点学科13个:钢铁冶金、冶金工程、材料加工工程、化学工艺、会计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数量经济学、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学、热能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应用化学、环境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冶金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化学工程与工艺。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7个:冶金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测控技术与仪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安徽省特色专业8个:能源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会计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行政管理。安徽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5个: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软件工程、物流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0个 :金属材料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应用化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网络工程、经济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省级重点建设新专业5个: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学、物联网工程、光源与照明

(更多专业参见: ) 1、20世纪90年代后期承担“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课题后,进入新世纪以来,主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国家级课题5项,承担省级教改立项课题88项(其中重点27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46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1项、二等奖23项。在国家、省、校三级质量工程建设中,获国家一类特色专业4个,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规划教材4部;获省级精品课程19门,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教改示范专业3个,省级规划教材27部。仅2010年至2012年三年,在校学生获准授权专利601项(其中发明专利25项),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以上。
1999年,华东冶金学院42个项目获得安徽省级教学成果奖。
2001年,安徽工业大学8人获得安徽省级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2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4人。
2005年,安徽工业大学12个项目获得安徽省级教学成果奖。
2008年,安徽工业大学14个项目获得安徽省级教学成果奖。
2010年,安徽工业大学7个项目获得安徽省级教学成果奖。
2012年,安徽工业大学11个项目获得安徽省级教学成果奖。
2012年09月24日,安徽工业大学冷护基教授发明的《带源式缆索质量检测机器人》荣获了第七届“中国创造学会创造成果奖”一等奖。
2013年,安徽工业大学推荐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等6项成果获2省振兴计划重大教学改革资助项目“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获奖项数和获奖等次综合排名位于全省高校前列。
2013年10月16日,安徽工业大学召开2013年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项目实施推进会。
(注:更多教学成果获奖情况:)
2、精品课类: 类型名称参考资料国家精品课程《物流工程》 国家级视频公开课《大学生创新能力开发》 省级精品课程《工程力学》、《管理学》、《环境质量评价与系统分析》、《金属学》等23个 安徽工业大学现有专任教师1300人,其中副高级及以上职称66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40人,博士生导师26人;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9813人,各类研究生2303人。拥有“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皖江学者、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百人计划”省级教学名师等75人,有安徽省科技创新团队、教学团队9个,享受国务院和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35人。
学校还聘请了包括13名两院院士在内的200余名专家学者为我校兼职教授。教师中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有160余人,从海(境)外聘请的兼职教授有40余人,并邀请一些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得主来校讲学交流,国家以及安徽省外专局遴选的外国专家、外籍特聘教授定期到校工作,促进了学校高层次人才国际化培养能力的提升,扩大了学校在国内外的影响。 学校名师姓名备注龙世刚、洪乃刚、曹天守第二届省级名师 方庆琯、邱支振第三届省级名师 教学团队(截止到2012年9月18日)名称类型批准时间项目负责人工程力学省级教学团队2008年邱支振电气与自动化省级教学团队2008年洪乃刚化工基础课程省级教学团队2010年水恒福应用经济学省级教学团队2010年李致平机械制造学校级教学团队2009年余晓波会计学校级教学团队2009年林钟高公共管理校级教学团队2009年徐德信大学数学课程校级教学团队2009年陈松林物理化学校级教学团队2010年诸荣孙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校级教学团队2010年陈光电工电子校级教学团队2010年章家岩数据结构学校级教学团队2010年秦锋理论经济学校级教学团队2010年洪功翔(注:究生导师参见 ;MBA师资参见 )

⑥ 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体现“中国创造”的自主创新成果

早在2007年经合组织(OECD)称,在研发支出方面,中国去年取代日本,位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增长了1倍以上。在专利申请量方面,中国也刚刚取代德国,位居全球排行榜的第五位
2012年第八届中国创造学会创造成果奖获奖名单
项目名称 完成人

中国创造学会创造成果二等奖奖牌网络图片
创新的源头工具:思维方法学 攀枝花学院彭建伯
多功能生态地膜有机复合肥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太原理工大学何秀院
带源蠕动式斜拉桥缆索检测机器人 安徽工业大学冷护基
《创新创业概论》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倪峰
一种植物叶相片载体(植物叶相纸) 浙江省衢州市富尔特科技有限公司杨远锋
乙烯、乙炔分子模型的创新设计与应用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孙宾宾
天然负离子复合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燕山大学洪伟
拼玩识字法及教材教具 北京大晟功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陈淑红
氯化法处理钠硅渣的研究 中国铝业山东分公司研究院高建阳
还原态负离子功能性纱罗织物研究 苏州圣龙丝织绣品有限公司李海龙
现代养殖种植新模式 北戴河区畜牧兽医协会周德海
大学生创造思维训练实践研究 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张志胜
湖南老字号品牌法律保护与创新发展研究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吴建国
赤泥砂生产铁精矿的方法 中国铝业山东分公司研究院高建阳
一种电子实验教学装置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李焦明
管理经济学基础与应用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毛军权
基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性教学改革探索 江南大学理学院朱纯
试论太阳因能量辐射质量减少对地球的影响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何建刚
大学生科技活动指南 燕山大学王国伟
健身沙袋 河南理工大学
基于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思维创新实验室建设 天津工业大学工程教学实习训练中心
燕山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 秦皇岛燕山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

⑦ 王志远的人物生平

1944年8月2日,王志远出生在溧阳别桥镇桥东 。
1957年,王志远考上了溧阳省中。
1963年考入南京化工学院。曾先后在锦州药厂和辽宁省石油化工设计院工作。
197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环境科学研究所。由于当时没有环境毒理方向,由教育部特聘美国军事健康科学大学的国际知名致癌机理专家杨宪桂教授(Dr.S.K.Yang)为学术研究导师。
毕业后曾在劳动人事部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从事“职业与癌研究”。于八十年代中期赴美,担任访问学者。先后在凯斯西方储备大学、罗格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美国健康基金会继续从事肿瘤与茶叶,肿瘤与中药的研究。
由于1981年前,中国没有学位制度。为有利于课题申请和学术交流活动,1992年,Rutgers大学药学院肿瘤研究所主任A.康尼教授(Allan. Conney),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的身份,联合数位在肿瘤研究领域在不同院校任职的教授,向美国学位认证机构推荐,授予了王志远“同等与美国大学所授予的博士(化学.毒理)学位”。哥伦比亚大学认证此博士学位,于1995年直接聘为研究副教授,从事肿瘤防治研究。
也相继被美国健康基金会聘为高级研究员和担任总裁科学顾问,协调组织跨学科的攻关课题。也曾担任美国新泽西理工大学客座研究教授和生物信息与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
考虑到“茶叶与癌症”是关系到世界人民健康共同的重要课题,1988年,经原人事部部长赵东宛特批,中国大使馆照会美国政府,同意王志远不必回国服务,留在美国,完成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的课题,继续从事科学研究。
2000年改变身份,加入美国国籍。

⑧ 2011年度全国创新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一等奖有什么用啊

全国教育科研成果网
目 录
1简介
2栏目设置
3科学研究
简介
教育科研成果网是全国回综合性的教育信息资答源应用平台,以公布教育部及教育权威部门科研动态,展示、推广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为工作重点,旨在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整合优秀的教育信息资源,构建“网上科研成果展示引领教育科研发展”,实现优质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积极进行各类教育统计年度数据汇总,建立各类教育统计数据库,及时发布权威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政策评析、教育热点专论、教育问题调查、教育改革实验和国外教育动向等信息;为广大教师、学生、家长、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和关心教育的社会各界人士提供全方位的教育信息服务。

⑨ 王灿明的主要获奖情况

1.《儿童创造教育论》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江苏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南通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儿童创造心理发展引论》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术著作、中国创造学会“创造成就奖”、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南通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3.《课堂的突围——理解型学习的理论与策略》获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南通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⑩ 翟老师的大学生创业训练营课程有哪些

名师简介
实战型创造学专家
江苏大学创造学研究所所长
著名创造学专家
中旭商学院(中旭文化网)高级讲师
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培训实战专家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员
广东省企业发展研究专家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高级咨询师
现任中国创造学会常务理事、人事部中国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特邀主讲专家、创新中国培训联盟首席专家,并任广东省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副会长,广东省科技厅创新方法顾问,英国威尔士大学、华南理工大学MBA创新管理课程客座教授

名师经历
江苏省昆山市人,1944年生,1966年毕业于苏州大学
80年代开始致力于创造学的研究和推广,先后在江苏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开设创造学课程30多遍,应邀为江苏、上海、安徽、广东、广西、河南、江西、湖南等地的省、市级师资培训班,政府机关、厂矿企业、学校、部队、医院等作创新能力开发培训近500场,听众10多万人,深受欢迎并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1998年应邀到全国最大的化纤企业仪征化纤集团公司做3场培训报告,在工会的精心组织下,产生合理化建议20065件,2123件得到落实,产生万元效益。
2007年11应邀为湖南中烟集团的下属公司64名中层以上干部培训1天,产生各类合理化建议715件,正在筛选和落实中

名师荣誉
2004年获江苏大学师生演讲大赛冠军
2007年主编出版的中国第一套企业自主创新系列丛书,把创造学与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结合在一起,深受企业界的欢迎
获2008中国创新培训十大领军人物称号
2009获中国创造学会创新教育杰出贡献奖

名师成就
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从事创造学的研究、推广和创新能力开发培训,自身拥有8项专利,且有6项投产,有丰富的授课和开发经验,曾经应邀在江苏、广东、上海、安徽等省市的省市级创新能力师资培训班、政府机关、高等院校、厂矿企事业单位等作了近300场演讲或培训讲座,听众达10多万人,充满激情和感召力的讲演深受欢迎,并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被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报道或人物专访10多次
专著《实用创造学》荣获江苏省政府颁发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近20家报刊刊登报道、转载、书评或读后感。
2006年应邀到人事部中国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讲授“技术创新方法”并通过卫星向全国转播
周道生构思策划的“即时译远程语言翻译系统”正在开发过程中;他还创作诗歌和校园歌曲数十首, 曾被中央电视二台和多家地方电视台播出报导或人物专访20多次

名师课程
《自主创新的思维与方法》
《实用创造学》
《现代企业技术创新》
《现代企业自主创新》
《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
《自主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课程简述
《实用创造学》
第一篇 创造理论篇
第一章 21世纪呼唤着创造
一、21世纪呼唤着创造
二、中华民族面临的挑战
三、中国人最缺少的是什么?
四、创造力开发是振兴中华的必由之路
第二章 创造与创造学
一、什么是创造
二、创造的分类
三、创造并不神秘
四、创造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原理
五、创造学与传统科学的关系
六、创造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章 创造力的构成与测评
一、创创力的涵义
二、创造力的构成要素
三、创造力的测评
第四章 创造力的开发
一、创造力的普遍存在性
二、影响创造力发挥的心理因素
三、创造力的可开发性
四、开发创造力的基本途径
第五章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和过程
一、创造性思维的含义
二、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点
三、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第六章 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方法
一、联想
二、想象
三、灵感
四、直觉
第七章 发散思维怀集中思维
一、发散思维
二、集中思维
第二篇 创造技法篇
第八章 列举型创造技法
一、缺点列举法
二、希望点列举法
三、特征点列举法
……
第三篇 创造实践篇
第四篇 创造教育篇

《现代企业技术创新》
第一章 自主创新,不可动摇的战略决策
一、你是跨国公司的“苦力”吗
二、创新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中外企业新的差距有多大
四、自主创新是新时期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五、典型案例:奇瑞自主创新——民族品牌的希望
第二章 创新溯源,技术创新的成功之路
一、创新的有关概念
二、技术创新的分类
三、技术创新的主体与能力构成
四、技术创新流程
五、典型案例:金王蜡烛创大业——中小企业创新的榜样
第三章 破除神秘,自主创新的三大途径
一、自主创新的含义与特征
二、原始创新
三、集成创新
四、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五、中小企业创新战略选择
六、建设创新型企业
七、典型案例:全球首台中国烹饪机器人在深圳诞生
第四章 优化环境,技术创新的组织与管理
一、营造企业的创新环境
二、建立企业的建议制度
三、新产品研发团队的组织
四、创新团队的管理与绩效考核
五、典型案例:3M公司的创新传统
第五章 启迪智慧,突破惯性思维的技巧
一、智慧才是真正的力量
二、创造性思维的含义与特点
三、思维惯性——创新最可怕的敌人
四、让大脑活起来
五、群体思维怎样形成合——送你六顶思考帽
六、案例与评析:六顶思考帽法用于沟通
第六章 挖掘潜能,创新设想的来源与采集
一、创意从哪里来
二、智力激励型创新法(头脑风暴法)
三、列举法型创新技法
四、推理型创造技法
五、组合与分解型技法
六、设问型创造技法
七、新产品创意的综合挖掘技法
八、典型案例:包起帆获四项国际发明奖——深刻的启示
第七章 神奇TRIZ,解决创新问题的绝妙工具
第八章 沙里淘金,创新设想的评价与筛选
第九章 金光发光,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第十章 光照人间,新产品的市场化
相关链接:周道生博客

阅读全文

与中国创造学会创造成果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浏览:977
网络侵犯著作权报案 浏览:734
税务报到期限 浏览:6
怎样查询银行卡有效期 浏览:19
浙江省温州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592
马鞍山全套多少钱 浏览:568
艾丁顿发明了什么 浏览:651
希腊谁创造了人类 浏览:415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66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案 浏览:752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总结 浏览:490
郴州学府世家纠纷 浏览:197
马鞍山ok论坛怎么删除帖子 浏览:242
马鞍山恒生阳光集团 浏览:235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
乡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310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