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认知复杂性创造力

认知复杂性创造力

发布时间:2021-05-25 10:08:02

A. 创造力多因素理论对影响创造力因素的概括

影响创造力的因素(创造力的多因素理论)

人的创造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和洛巴特(Lubart)在他人和自己许多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创造力的多因素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的创造力能否充分发挥,受六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1.智力。它是创造力充分发挥的必要条件,影响个体对问题情景的感知、表征以及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等过程,即影响信息的输入、转译、加工和输出过程;

2.知识。即有关的经验体验、知识结构,它给创造性思维提供加工的信息,帮助创造者了解其在某个领域中所处的位置;

3.认知风格。即认知活动过程的风格和倾向性。斯腾伯格和洛巴特认为认知风格有三种:立法式认知风格(即乐于建立自己的规则和善于解决非预制的问题)、执行式认知风格(偏向于用现成的规则解决具有形成结构的问题)和司法式认知风格(用判断、分析和批判倾向看待事物,他们乐于对规则和程序做出评价,对现有的结构作出判断,从而来检验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创造型个体常常具有立法式认知风格;

4.人格特征。个体的人格特征对创造力的发挥有着重要影响,其中对模糊的容忍力、冒险性、毅力和坚持性以及成长的愿望和自尊至关重要;

5.动机。动机是驱使个体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动力。

6.环境。环境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创造力,也可以抑制创造力的发挥。斯腾伯格和洛巴特特别指出,上述六个因素对创造力的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以综合效果发挥作用的。创造力的充分发挥的关键是这些因素的投入和它们之间的凝聚方式,这六个因素须经有效聚合后才能产生出高创造力来。

B. 我对创造力的认知150字

在智力和创造力的研究领域中,与传统的测量学方法相比,内隐的研究方法具有更好的客观性和生态学效度。这种方法为增进了人们对智力和创造力本质的理解提供了另一种实验途径。本研究采用内隐的研究方法,探讨了我国儿童和成人对智力和创造力概念的内在认知,分析了智力和创造力两种内隐概念之间联系和区别,并比较了不同年龄群体在智力和创造力内隐认知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人们对智力的内隐认知中包含了创造力的成分,同样,在对创造力的内隐认知中也强调了智力的成分。这表明,在现实生活中,智力和创造力即具有一定的区别,又具有一定的联系。而无论是儿

C. 高创造力的人通常有哪些人格特征

创造来性人格也称创造性个性,是源指与个体创造性活动有关的个性倾向性( 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 、自我意识和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性格、能力等) 的总和。从人格结构的角度看,创造性人格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一) 个性倾向具有创新性
1.有崇高的创新志向与求新欲望。表现为总是渴望创造出新生事物,有强烈的成就需要、发展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不甘心或不满足于默默无闻。
2.广泛的兴趣爱好和浓郁的好奇心。表现为对任何事物都好奇好问,爱追根究底,对自己特长的领域更是兴趣盎然,情有独钟,时常达到痴迷的程度。
3.有科学的世界观和崇高的创造动机与价值取向。表现为实事求是,追求真理,能够为集体、为国家、为社会、为人类而创造,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之豪情,又具有安贫乐道、宁静致远之境界。
(二)自我意识具有复杂性
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够立足现实自我,借鉴过去自我,掌握他人心中自我,创造未来自我。具有较高的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水平。在自我评价方面,往往出现偏高或给人造成“狂气”的印象,但不会大起大落。

D. 为什么认识过程具有复杂性

认识过程的复杂性是由于人的认识是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主体认识能力、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受人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受各种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限制。

根本原因在于的认识是通过工具去认识整个事情而工具它自身有时代的局限性,所以所带来的认识也就有了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工具的不断升级,人们对一件事情的认识就会越来越清楚明白。

E. 如何让孩子学习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未来的就业报告》指出,第四次工业革命所需要的技能:复杂问题的解决,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是一个孩子需要成长的三项最重要的技能。创造力在短短五年内从第十位跃升到第三名。情商和认知灵活性也被列入了2020年的技能清单。

2020 Top 10 skills2015 Top 10 skills

1、复杂问题解决1、复杂问题解决

2、批判性思维2、与他人协调

3、创造力3、人员管理

4、人员管理4、批判性思维

5、与他人协调5、谈判

6、情绪智力6、质量控制

7、判断与决策7、服务导向

8、服务导向8、判断与决策

9、谈判9、积极的倾听

10、认知灵活性10、创造力来源: Future of Jobs Report.世界经济论坛

问题是,我们如何培养上述技能的广度,并保持儿童终生学习的天赋而不是在他们进入正规学校时这种能力被侵蚀?

实现这个目标比你想象的要简单:让孩子们参与到积极的、好玩的经历中。

每一个孩子都带着一种不可思议的潜能开始他们的人生旅程: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用好奇心、问题来接近世界,并渴望通过玩耍来了解世界和自己。

除了认知技能外,不同形式的游戏还为儿童提供了发展社交、情感、身体和创造性技能的机会。

终身游戏

如果我们一致认为迫切需要发展解决复杂问题、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的技能,我们就必须认识到,这些技能是通过贯穿整个生命周期的游戏学习来建立的。

当我们为孩子的未来投资的时候,切记,如果没有证据表明直接学习、“学校化”或三岁的孩子学习字母表和数字会使他们成为更好的读者,那么我们就千万不要这样做。

我们需要挑战自己,看到继续与孩子们一起创造欢乐、有意义玩耍的价值。

托兰斯对创造性思维的测试显示儿童的发散思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98%的孩子在幼儿园时期是"创造性的天才"-他们可以想到无数种回形针的使用方法。

当孩子进入正规的学校教育系统时,这种能力急剧下降,到25岁时,只有3%是创造性的天才。我们大多数人只能说出一个或几个回形针的使用用途。

孩子通过游戏进行学习的自然能力,将是解决技能问题的最佳方式和低成本的秘密,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注重孩子玩中学学中玩。

F. 创造力表现有几种特征

一是变通性,意思是说具有较强创造能力的人,其思维活跃,灵活多变,专举一反三,闻一知属十,触类旁通,不易受定势的影响;

二是独特性,对问题有独特、新颖的见解,遇事常有思想、新观念、树立新形象和拿出新点子、新办法;

三是流畅性,知识经验丰富,思路开阔而流畅,方法灵活,智力活动阻滞少,反应迅速。创造力的本质特征是创新,然而它并不神秘莫测。创造力与创造思维一样,人皆有之,并非少数天才人物所特有,它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能力。

G. 创造力水平分哪几个层次

实例说明无论是美国加州雇员、中国女大学生,还是英国机场的搬运工,他们都是在解决问题中将其创意付诸于实践,使得创意成真,表现出他们实实在在的创造力。历史上诸多的发明家、艺术家,这样的例子更是屡见不鲜。被喻为超级天才的爱迪生,纵横于发明界,他的成功其实就来自源源不断的创造力。雕塑泰斗罗丹,他的作品件件洋滋着人性的活力,充满创惫,令人叹为观止,成为世界艺术文明的瑰宝。与其说他们是成功者,不如说是圆梦的人!圆的是他们自身那永远不可遏制的创造力之梦。
创造力的分类
1.创造力分类
我国学者罗玲玲将创造力按层次递进分为三种
潜在创造力→前创造力→现实创造力
(1)现实创造力。在有结果的创造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所有积极心理特征的总和。该结果必须是新颖的、有建设性的和有用的,它可以是一种艺术、文学或科学的形式。也可以是能够实施的技术方案、方式方法,还可以是产品、模型等具体实物。
(2)前创造力。大胆但不成熟的创造,是现实创造力的雏形和预演。经过进一步努力,具有转化成现实创造力的可能。
(3)潜在创造力。根据一个人所具有的能力倾向和人格特质,如动机、认知风格所具有的创造性倾向以及他的技能水平,而预侧出来的创造力。
潜在的创造力,即一种更内在的、由人格决定的创造力。具有潜在创造力的人,容易产生前创造力,也可以说前创造力是他们自然的流祥,只要掌握了一定的专门技能和知识,潜在创造力高的人最有希望创造。一个人的潜在创造力除了依赖于先天索质,还跟后天的创造训练及实践相关。某种愈义上.对多数人而言,后天的训练是潜在创造力增强的重要途径。
三种创造力的层次递进,表现了“潜在的创造力”(对问题的敬感)向“前创造力”(提出猜想和假想)再向“现实的创造力”(脸证设想)的一个创造演化的全过程。
潜在的创造过程中不得是多少人的潜在依赖,也依赖于先天素质,所谓后天的锻炼是以层次上的递进并非是变现创造力的全部过程,创造力较强的人表现出的是出手拿高薪是不断的源源不断的成功,是充满人性力的活力,当然不断的充满激情者
美国心理学家泰勒(K.Taylor)根据产品的新颖独特性和价值大小的不同,将创造力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①表达式创造力。这种能力以自由和兴致为基础,因情境而产生,随兴致而感发。表达式创造力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儿童的涂鸦画就是这种层次的创造活动。②生产式创造力。这种创造力以模仿和应用技术原理为基础,解决特殊与实际的问题,生产完善的产品,具有技术性、实用性、精致性、效率性、完善性等特点。③发明式创造力。这种创造力表现为用新眼光看待旧问题,以取长补短的方法创造出更简便、经济、有效、实用的新产品。小说的创作、卡通片的制作以及一般酌技术更新和发明都是发明式创造力的产物。④革新式创造力。这种创造力表现为对已有理论、产品的创新和添加新内容、新意义。⑤高深的创造力。这是最高境界的创造力,只有少数专家才具有这种创造力。依靠高深的创造力,可以处理复杂的资料,可以形成崭新的原理原则或有系统的新学说。

H. 认知复杂性是指一个人在做判断时不同考虑层面的相对数目吗

认知复杂性指一个人在做判断时不同考虑层面的相对数目。

认知复杂性是指态度的形成或改变,涉及到对客体的许多特性及与其关联事物的众多认知。态度是伴随认知、感情和行为三种成分的持久倾向。

其中认知成分是由对某种特殊的态度客体的一切认知所组成的,它既包含有事实信息、知识,也包含有信念。比如,学生对核武器的态度,其认知成分可能包括有关它的大小、投掷方式及破坏程度等信息,和在世界人民反对核武器的条件下最终能防止核威胁的信念。

(8)认知复杂性创造力扩展阅读

高认知复杂性工作中退休的工人具有认知功能,无论他们选择哪种退休途径,他们的持续工作对象都是如此。事实上,那些从高认知复杂性工作中退休然后重返工作岗位的人,其认知功能略有改善。

然而,并非每个人都从离开工作然后返回中受益。那些从低认知复杂性工作中退休的人,即使他们重返工作岗位,也经历了严重的认知衰退。那些仍然全职工作的人保持了他们的认知功能水平。

I. 创造力和创新有什么区别

1、概念不同。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它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

创新是在经济和社会领域生产或采用、同化和开发一种增值新产品;更新和扩大产品、服务和市场;发展新的生产方法;建立新的管理制度。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创新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各种创新。创新在经济、技术、社会学以及建筑学等领域的研究中举足轻重。

2、创造力指的是在零基础上,进行发明制造生产的能力,比如中国的核工业。创新则是在一定的技术基础上进行更高层次技术更新和升级,比如当下人们关注的企业转型。

3、创造力是一种能力,而创新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结果。

(9)认知复杂性创造力扩展阅读

培养创造力的方式

1,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特别是创造性想象,以及培养善于进行变革和发现新问题或新关系的能力;

2,重视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3,培养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

对于人来说,创造力不仅是天赋和才能,而且还是一种责任。创造力不是“deus ex machina”(解决一个困难的出乎意外的方法),也不能呼之即来,由创造力富有成果的表现看来,创造力是教育、培养和实践的结果。阅题在于洞察创造活动的全过程,为促进创造力创造先决条件。

阅读全文

与认知复杂性创造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浏览:977
网络侵犯著作权报案 浏览:734
税务报到期限 浏览:6
怎样查询银行卡有效期 浏览:19
浙江省温州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592
马鞍山全套多少钱 浏览:568
艾丁顿发明了什么 浏览:651
希腊谁创造了人类 浏览:415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66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案 浏览:752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总结 浏览:490
郴州学府世家纠纷 浏览:197
马鞍山ok论坛怎么删除帖子 浏览:242
马鞍山恒生阳光集团 浏览:235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
乡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310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