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住宅土地使用权年限45年

住宅土地使用权年限45年

发布时间:2021-08-11 06:08:56

Ⅰ 住宅用房土地使用年限怎么只有50年

住宅土地的最高使用年限为70年,并不排斥70年以下的年限。具体要视开发商取得该土地的实际情况而定,对购房者不会造成影响。

Ⅱ 土地使用权年限是45年,房屋是住宅性质。若干年后,土地使用权到期该怎么办小区:新领地花木星辰苑

现在很多小区都遇到了这个土地使用年限的问题,政府已经开始规划了,可能交些土地出让金就可以了!

Ⅲ 为什么住宅土地证年限是四十年

一般住宅类的是70年。
《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规定了各类用地的最高年限,具体为:居住用地70年;工业用地50年;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50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综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最高年限不是唯一年限,具体出让项目的实际年限由国家根据产业特点和用地项目情况确定或与用地者商定。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实际年限不得突破规定的最高年限,而只能限于最高年限的范围内。那么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届满的怎么办呢。 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届满后,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土地使用者申请续期。在一般情况下,政府应批准续期使用,按照《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使用年限期满,土地使用者需要继续使用土地的,应当至迟于届满前一年申请续期,除根据社会公共利益需要收回该幅土地的,应当予以批准,经批准予以续期的,应当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依照规定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二是政府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使用年限届满,土地使用者未申请续期或者虽申请续期但未获得批准的,土地使用权由国家无偿收回。根据《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的规定,土地使用权期满,土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由国家无偿取得。这就是说,国家在收回土地使用权的同时,也无偿收回建筑物、其他附着物的所有权。

Ⅳ 为什么产权只有45年

产权是所有权,没有年限的,就像人的寿命一样。只有土地有使用年限,纯住宅土地使用年限是70年,纯商业土地使用年限是40年,综合用地使用年限是50年,我不知你的土地性质,所以难回答准确!

Ⅳ 公寓住房土地使用年限有45年的吗

有。住房土地使用年限是人为确定的,有70年的,也有60年50年的,45年的也有。土地使用年限到期的,可以续展,不影响居住!你只管放心!

Ⅵ 住宅的土地使用权为40年是否合法

40年是现在商业的使用年限,你买的是商住房吧,用地性质是商业,所专以使用权只有40年。问题不属是很大,如果开发商能够把商业用地变性成为综合用地,就可以将你的土地改成50年使用权了。
如果不改,40年后到期了,你需要按照商业用地标准交纳土地出让金以继续使用土地,这点你亏些,商业用地的土地出让金很高。
如果40年内你的房子被拆迁,那么会按照商业用地给你补偿,补偿金高,这算个好处吧,不过我觉得没什么意思。
至于到期后你的房产,还是你的,土地不是你的而已,交了土地出让金就还能给你用。如果政府要征收土地用做其他用途,那么会给你的房屋做评估,赔偿你些钱,然后你就可以和你的房子说“拜拜”了。

Ⅶ 请问土地证为工业且使用年限为45年正确吗

工业用地的最长出让年限是50年,只要不超过50年的使用年限都是合法的。楼主说的工业用地土地证使用年限为45年,这个是合法有效的。只是45年使用年限的土地使用价格会比50年的少一些。

Ⅷ 商住房里的住宅(70年使用权)土地使用权(45年)到期后可以自动续土地使用权吗谢谢

可以。根据《物权法》规定:
第一百四十九条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内续期。
非住宅建容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后的续期,依照法律规定办理。该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的归属,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阅读全文

与住宅土地使用权年限45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武汉疫情投诉 浏览:149
知识产权合作开发协议doc 浏览:932
广州加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5
企业知识产权部门管理办法 浏览:455
消费315投诉 浏览:981
马鞍山钢城医院 浏览:793
冯超知识产权 浏览:384
介绍小发明英语作文 浏览:442
版权使用权协议 浏览:1000
2018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表 浏览:884
马鞍山候车亭 浏览:329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领导小组 浏览:709
张江管委会知识产权合作协议 浏览:635
关于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相关项目督导的函 浏览:941
闺蜜证书高清 浏览:11
转让房转让合同协议 浏览:32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交账会议纪要 浏览:877
云南基金从业资格证书查询 浏览:313
新知识的摇篮创造力 浏览:187
股转转让协议 浏览: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