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宝宝护食不让别人碰,如何度过孩子的“物权意识敏感期”
宝宝总“护食”,家长很担忧
你见过小猫咪护食的样子吗?即使是一只孱弱的小猫咪,当面对有可能夺走它食物的人或者动物,它都会亮出自己的爪牙,发出威胁的声音来宣布自己对食物的主权。
年幼的孩子也是一样,最近在网上看到的一段视频就是如此,一个在餐厅里吃饭的孩子,每当看到别人企图夹走自己面前的菜的时候,都会边哭边阻止对方的动作,似乎在他眼里看在,饭桌上的这道菜就是一块“不容侵犯的圣地”,明明这么大一盘菜,他自己根本吃不完。
㈡ 孩子的物权敏感期千万别忽视,哪4招帮你度过这个阶段
如果孩子有明显的恐慌害怕,父母要做的是先从孩子的角度体会他的感受:既想要玩具,又害怕上前。这个时候如果孩子没有及时得到父母的支持和保护,他可能会在以后的类似场合产生恐慌。有的孩子看到其它小朋友靠近就害怕,甚至还有的孩子看到其它小朋友过来就赶紧把自己手里的玩具扔了。有些父母不仅不支持和理解孩子,反而焦急地催促孩子自己去把玩具要回来。因为他们担心孩子要是不锻炼这种勇气和胆量,他以后就会是个"懦弱的"、被别人"欺负"的孩子。孩子的物权敏感期千万别忽视!
03 帮助孩子建立规则
物权敏感期,也是家长建立规则的最好时期,要帮助孩子们明确物权的归属,懂得先征得玩具的主人同意才能玩,捍卫自己物权的同时,也尊重他人的物权,培养他们的正确意识。
04 培养爱分享的家庭氛围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你的身教远胜于言传,因此家长的示范作用很重要。与其喋喋不休的说教,不如父母先做给孩子看。
如果非常熟,关系非常好,我可能会在照顾自家娃的同时,也帮助对方的孩子用语言询问或者找玩具来交换,甚至会用其它玩具转移注意力,或者找一个两个孩子可以一起玩的,比如泡泡机之类的。当然如果是关系一般的脸熟之人,我还是会做好自己的这部分。
如果对方能主动出来和自己孩子沟通就非常好,如果对方没有反应,我还是会直接和对方说。 如果是两个孩子的家庭,兄弟姐妹之间抢玩具,同样需要尊重每个孩子的物权意识。
㈢ 如何培养孩子的物权意识
培养孩子的"物权"观念,让孩子拥有自尊自主的意识,帮助孩子懂得珍惜自己的物品,维护自己的权利,尊重别人的物品,是个极易被人忽视而又对孩子健康成长很有积极意义的问题。尊重孩子拥有的这些物权,将会促进孩子在方方面面的有益发展。而尊重别人的物品则是一种社会规则,尊重这个规则会使孩子在交往中受到欢迎,成功顺利地进行社会化。
培养物权意识的方法:
1、灌输轮流”、借用”的观念
通常孩子抢夺或撕毁别人的东西,有可能是因为好奇,此时父母应趁机灌输孩子轮流”、借用”的观念。告诉他:长针走到5的时候,你才可以玩那些拼图,现在让弟弟先玩。”或是那是姐姐的彩色笔,你要先问姐姐愿不愿意借给你!”
2、订立规矩
鼓励孩子想要什么要跟大人讲,规定在公共场所或别人家里,什么东西是可以拿的,什么是不可以的。最基本的规矩是:想要什么,在拿起来之前,先询问大人可不可以。”
3、让孩子知道凡事要商量
孩子还小,也许不了解为什么看到喜欢的东西不能拿走,这时家长可以这样回应他们:如果你想要这个东西,可以告诉妈妈,让我看看可不可以?”让亲子之间,可以有谈”和商量”的余地。
4、明白偷”与借”的差别
父母必须让孩子明了借与偷之间的差异,及其不同的后果,当你对孩子说:不可以偷拿别人的东西”时,让他了解偷”,是不对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5、为拿(偷)东西付出代价
为了帮助孩子了解,随意拿人家东西是不对的行为,是需付出代价的。当孩子有不当行为时,父母可以罚他做一些额外的工作,或是要他放弃一样他很珍爱的物品,让他同样感到失去喜爱东西的痛苦感受。
6、将拿(偷)的东西归还
孩子拿(偷)了别人的东西,还得自己规还;如果有必要,父母可以陪同孩子一起去。父母若发现孩子拿(偷)别人东西时,应先了解其动机,再做适当的处理。父母可以批评和处罚他,但不要忘记孩子也有自尊心,父母若能尊重孩子,孩子就学会尊重自己,有了自尊心,就不会轻易去拿(偷),或是做其他不好的事了。
7、学习分享
当家中来小朋友做客时,正是大孩子学习分享的最佳时机,父母可以请大孩子为小Baby拿奶瓶、递尿片或说故事,赋予他责任感和使命感,借此方式让他跨过成长的门槛。
8、重承诺
处理孩子抢夺别人东西时,父母千万不要使用哄骗的方式。如随口承诺:你先把东西还给别人,以后妈妈再买给你。”说完也就忘了,孩子一旦有受骗的感觉,下次就很难再相信父母的话了。
9、适时的赞美
如果经过父母的解释、教导,孩子逐渐改正了坏习惯,父母应适时地给予孩子赞美和鼓励,如:你真乖,妈妈很高兴你这样做。”孩子便会知道这个行为是妈妈喜欢的,在鼓励和赞美之下,他自然会慢慢养成良好的社会行为。
10、坚持原则
父母对孩子订出奖惩规则后,就要切实遵守。千万不要为了贪图方便或疏忽,今天可以,明天却又不可以,朝令夕改,会使孩子莫名其妙,产生混淆不清的误导。
11、有效的亲子关系
良好的亲子对话是很重要的,借着沟通可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并鼓励他说出生活中所发生的大小事,便可提早防范许多观念上的偏差或不良的行为。
㈣ 自己孩子不愿意分享玩具,是不是自私
④合理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当孩子两三岁的时候,确实是他们认识世界,以及评判周围事物的重要过程,就像我们上面所说的“物权敏感期”,也是他们在这个阶段必然会经历的一个状态。
所以,我们一定要认同孩子这种所谓的物权归属,同时利用引导的方式,去让孩子安然的度过,而不是一味的训斥孩子,因为暴力压迫是不会带来好的结果的。
㈤ 如何引导孩子学会分享
1、理解孩子的行为表现。当孩子表现为东西占用性,不愿意跟别人分享这种行为时,首先家长要理解他这种行为表现,这是正常的,说明孩子已经开始树立起自己的物权意识,通过对物品的确认,来认知物品与自己的关系,这是每个孩子都必须经过的一个过程。
2、不较真不责骂。帮助孩子顺利度过物权意识敏感期,教会他学会分享的正确做法是不较真不责骂。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不会分享是自己教育缺失,有失面子等,于是禁不住责骂孩子,与孩子较真,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对的。
3、找准机会适当提醒。比较常见的是当孩子跟别人玩耍时,面对彼此的玩具难免会产生一些摩擦,家长面对这种情况可适当提醒孩子,教育他:小伙伴把他们的玩具分享给你玩,你高兴吗?当孩子点头后,再告诉他:那你把玩具分给其他小伙伴玩,他们也高兴是吗?这样就可以不强迫、自然性过度给孩子分享的意识。
4、分享后归属。当孩子分享他的玩具给别的小伙伴玩时,让孩子明白玩具是属于他自己的,在别人玩完之后也要让小朋友知道需要还回来的,这样让孩子慢慢懂得也愿意分享了。
5、不引逗孩子。物权意识初期敏感期的孩子,家长切记不可去引逗孩子,当孩子不愿意分享时就马上抢夺孩子手中的东西给其他小朋友,孩子大哭时也不要说他小气,这是不对的等等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语。
6、接受孩子的分享。当多次训练孩子分享的意识时,孩子就会逐渐将手中的东西分享给我们大人吃,这时候一定要接受,不能说宝宝吃,妈妈不吃”,这是拒绝孩子的分享,孩子就会产生一种失望,久而久之就不愿意分享了,因为感受不到分享的乐趣。
㈥ 如何帮助孩子度过秩序敏感期
㈦ 如何培养幼儿整理物品的能力
早教的重要性已经被许多生理研究结果所印证。经研究发现,婴幼儿时期是孩子版神经系统发育最快、权各种潜能开发最为关键的时期,确实是进行教育的好时机。其中0到3岁是宝宝早教的黄金时期,这时候给宝宝进行早教是非常必要的。而且,0-6岁期间,宝宝会经历口唇敏感期、手脚敏感期、空间敏感期、否定敏感期、物权敏感期、身份确定的敏感期、语言敏感期、感官敏感期、动作敏感期等等,早期的教育对孩子度过各种敏感期非常有帮助。家长可以选择专业的早教机构进行早教,也可以在家早教。1岁以下的宝宝通常要对其记忆力、听觉能力、感觉能力、动作能力、模仿能力进行训练。在家与在早教中心的区别在于早教中心的教学互动游戏比较丰富、教玩具种类多、而且有很多年龄相仿的小朋友,系统性地学习和良好的社会化环境会让宝宝的早教效果更好。除此之外,早教也要注重家长与孩子的互动,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宝宝的成长非常重要。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
㈧ 宝宝的物权意识敏感期被破坏了怎么办还能补救吗
我这么看: 1,相对于占有意识,风度感更难在幼儿期培养,在幼小时植入过这个思想对孩子成长是很有益的。 2,孩子现在对于自己的东西不太会保护,不会强硬的抢回来,这也不是大问题。一方面可以请老师稍为照顾,制止、批评这些争抢举动,第二这个意识也好培养,让孩子选喜爱的玩具,然后告诉他如何爱惜好这些玩具,轻拿...轻放,用心玩,玩过回复原装放好。然后渗透一些东西是你的,可以给小朋友玩但要记得收回的意识,没问题的。
㈨ 什么是儿童敏感期呢
幼儿的情绪变幻莫测,随着见识的增长,很多时候都会钻牛角尖,还爱跟父母闹别扭、发脾气。在成长的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行为让爸爸妈妈们难以理解,许多稀奇古怪的行为会让我们困扰、生气。同时会让亲子关系产生矛盾,形成消极情绪的恶性循环,造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是因为孩子正处于敏感期。幼儿的敏感期存在于各个阶段,并且是充满弹性,因人而异的。在孩童的心理发展中会出现各种敏感期,如行走敏感期、细节敏感期等等。这是孩子在用一种独特并且强烈的方式去感知这个世界,这一时期孩子对很多事情充满好奇并且会解锁很多新技能,这也对孩子之后的智力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什么是儿童敏感期
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孩子成长过程中,会对环境中的某一项特质专心,而拒绝接受其他特征的事物。
如何陪伴孩子度过敏感期
那么,如何帮助他们顺利度过敏感期呢?
01自由环境
解放孩子的头脑,让孩子的思想从道德与成见中解放出来,解放他的双手,从“这儿不许动”、“那儿太脏不要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孩子玩水时,给他们穿上防水服,挽起他们的衣袖,在孩子耳边告诉他“开心得玩吧!”
02把握敏感期
孩子进入物权意识的敏感期,常常说“这是我的”“那是我的”,任何东西都不愿意与别人分享。作为父母,千万不要武断的认为孩子是自私的。不要不断到在孩子耳边唠叨:“不要那么自私嘛。”其实这是在进行物权归属的练习,通过对物品归属权的确认,来认知他与物品的关系。
当孩子进入逻辑思维敏感期的阶段时,最大的表现就是不停的询问“为什么”。有些家长可能会觉得烦,甚至会对孩子发火,叫孩子闭嘴。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这样的阶段,作为家长一定要理解并珍惜,因为在逻辑思维敏感期阶段,是孩子学习并认知这个世界的一个非常宝贵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