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著作权规定合理使用

著作权规定合理使用

发布时间:2021-08-08 20:00:11

1. 著作权合理使用有哪些相关法律规定

合理使用是著作权法中的一项重要的制度,是指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以一定版方式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权作权人的同意,也不向其支付报酬。在一般情况下,未经著作权人许可而使用其作品的,就构成侵权,但为了保护公共利益,对一些对著作权危害不大的行为,著作权法不视为侵权行为。这些行为在理论上被称为“合理使用”。

2. 什么是著作权中的合理使用

合理使用是著作抄权法中的一项重要的制度,是指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以一定方式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同意,也不向其支付报酬。在一般情况下,未经著作权人许可而使用其作品的,就构成侵权,但为了保护公共利益,对一些对著作权危害不大的行为,著作权法不视为侵权行为。这些行为在理论上被称为“合理使用”。

3. 哪些情形属于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我国著作权法在针对合理使用情形有明确的规定,分别是以下情形,大家可以对照自己看看自己是否在合理使用的范围:

合理使用情形1-个人使用: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
合理使用情形2-适当引用: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包括在通过信息网络提供的他人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合理使用情形3-时事新闻报道中使用: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以及在向通过网络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发表作品。
合理使用情形4-对时事性文章的使用:刊登或播放已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以及向公众通过网络提供已经在网络上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提供的除外。
合理使用情形5-对公众集会上讲话的使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播放或者通过网络提供在公共集会上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提供的除外。
合理使用情形6-在课堂教学或科研中使用: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以及通过网络向少数教学、科研人员提供少量已经发表的作品。
合理使用情形7-国家机关公务使用: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发表的作品,包括在合理范围内通过网络向公众提供已经发表的作品。
合理使用情形8-图书馆等对馆藏作品的特定复制和传播: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和美术馆等机构,为了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可以在不经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的情况下复制本馆收藏作品,包括以数字化形式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
合理使用情形9-免费表演:免费表演已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
合理使用情形10-对室外艺术品的复制: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
合理使用情形11-制作少数民族语言版本: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在国内出版发行,以及通过网络向中国境内少数民族提供。
合理使用情形12-制作盲文版本:将已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以及通过网络以盲人能够感知的独特方式向盲人提供已经发表的文字作品,但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以上为著作权法合理使用的情形,由于篇幅限制,介绍得相对比较简略,如果想要进行进一步了解或者需要具体的案例,欢迎前往维权骑士网站查看版权知识课程,专门针对著作权法的这部分有发给长详细的解读,还搭配了具体的生活案例。

4. 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包括哪些情形

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根据《著作权法》第22条: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二)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三)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四)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
(七)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八)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
(九)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
(十)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
(十一)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
(十二)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5. 如何理解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

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是各国著作权制度中对著作权限制的主要内容。合理使用制度体现了著作权法保护作者和其他著作权人的利益与促进知识与信息广泛传播的双重目的。合理使用的正当性可以从多方面加以认识,包括激励与接近之平衡、宪法与公共利益、以交易成本和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经济学分析等。在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仍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国颁布实施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对合理使用的规定即是这种体现。
“合理使用”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不经著作权人的许可,也不必向其支付报酬而对作品所进行的使用。合理使用制度最直观的考虑是不允许使用他人作品会阻碍自由表达与交流思想,它最关注的是非营利目的的使用。换言之,“合理使用”原则允许在不经著作权人许可的情况下对著作权作品进行使用。它服务于一种设计,这种设计是要确保著作权人对作品表达性方面的控制而又不会延伸到作品不受著作权保护的方面。
合理使用制度作为著作权限制最重要的一种形式,自然可以定位于对著作权的限制。从各国著作权法的规定看,著作权法对著作权这种专有权都规定了一些限制。其中有些限制适用于作品或者与作品相关的某些方面,如著作权人发行和展示作品的专有权受制于首次销售原则限制;而有些限制适用于著作权作品使用的特定类型,如引用方面的合理使用。对合理使用来说,该原则也是对所有著作权人专有权利的某些方面的限制。如计算机程序复制品的所有人为了备份而制作一个复制品,根据合理使用原则,没有侵犯程序著作权人的著作权。在合理使用原则下,本来由著作权人控制对作品著作权使用的行为如复制作品,可以由使用者自由使用。从各国著作权法的规定看,批评、评论、新闻报道、教学、学术和研究等性质的对作品的使用被划定为合理使用行为。也就是说,著作权法列举了一些特定的使用作为合理使用行为。但是,在具体涉及到合理使用判断的著作权案件中,无论一个使用作品的行为是否被列入有限分类的行为,都不能简单地确定是否为一种合理使用。没有在明确的分类中的作品使用也可能是合理使用,而在列举范围内的行为也可能不是合理使用。各国在司法实践中也发展了判断合理使用的标准和方法。如在美国,法院首先考虑行为是否列入了一个或几个广义和模糊的对合理使用的分类中,然后考虑界定合理使用的因素。在确定被告行为是否为合理使用时,法院考虑的因素包括:使用的目的和性质、作品的性质、作为一个整体的著作权作品被使用的量和实质部分、使用效果对著作权作品的潜在市场和价值的影响。

6. 什么是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著作权,亦称版权,指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对其创作的文学.科学和艺术作品依法所享有的权利。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大类,第十条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 (一)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二)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三)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四)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五)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即以复制、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或者改编、翻译、注释、编辑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权利;以及许可他人以上述方式使用作品,并由此获得报酬的权利。1234是人身权,5是财产权。合理使用指他人依法律的明文规定,不必经著作权人许可而无偿使用其作品的行为。著作权法22条第二十二条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二)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三)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视节目或者新闻纪录影片中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四)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已经发表的社论、评论员文章; (五)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 (七)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八)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 (九)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 (十)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 (十一)将已经发表的汉族文字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文字在国内出版发行; (十二)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7. 著作权合理使用需要哪些条件

您好,根据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合理使用必须构成以下四个条件:
(一)被使内用的作品必须已经发容表;
(二)使用作品的目的必须是出于非商业用途;
(三)合理使用不应侵犯著作权人的著作财产权以外的其他合法权力;
(四)合理使用还需尊重被使用作品著作权人的著作人身权,使用作品必须指明作者的姓名、作品名称、作品的出处等。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8. 版权法中规定的合理使用必须满足的条件

版权法中规定的合理使用必须满足的条件,我国法律规定,属于合理使用的,不仅不必取得权利人许可授权,也不必支付使用费。但是,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及出处,并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那么版权法中规定的合理使用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版权法中规定的合理使用必须满足的条件我国版权法里有规定对于侵权的例外,其中一部分是关于合理使用中的个人使用。我国版权法几乎完全照搬国外的模式以及综合考虑了伯尔尼公约TRIPs协议WCT等国际公约。其中也规定了各个国家可以在国内版权法中设置一些例外。但是这些例外必须要符合一个三步检验标准:第一步:必须限于某种特殊情况第二步:不得与受保护的作品或者版权持有人的正常利用相抵触第三步:不得损害作者的合法权益基于以上三条,我国版权法中规定的合理使用必须满足的条件可归结为以下四点:一、被使用的作品必须已经发表;二、 被使用作品的目的必须是出于非商业用途;三、合理使用不应侵犯著作权人的著作财产权以外的其他合法权利;四、合理使用还需尊重被使用作品著作权人的著作人身权,使用作品必须指明作者的姓名、作品名称、作品的出处等。版权法中规定的合理使用必须满足的条件为以上内容,想要了解更多内容,欢迎拨打八戒知识产权在线客服。八戒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专注:商标、专利、版权、域名等知识产权业务方向。主营业务三大板块:常规知识产权、涉外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交易。互联网+知识产权行业的黑马型企业。

阅读全文

与著作权规定合理使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
我要发明机器人300字 浏览:341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