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工作成果和奖励情况是一回事吗
不是一回事儿工作成果,还是你做一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啊,就是成果,而奖励也是有实质性的物质或者精神上的奖励。
Ⅱ 彭胜权的成果奖项
彭教授从事中医教学、医疗、科研工作40余年,成绩斐然,桃李芬芳,于1998年获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尤其注重临床,主持总结“大胆改革,回归临床,首创温病学教、医、研三位一体新体制”教研项目,获1993年“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省级二等奖”。“中医类专业课程优化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2004年获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及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05年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03年在广州抗击“非典”战役中贡献卓著,先后获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抗“非典”一等功、中共广东省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广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抗非典模范”、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和奖章。共培养博士15名、硕士生5名。主编、参编出版著作二十六部,包括国家新版规划教材《温病学》、《中医药高级丛书?温病学》、《中医生手册》、《中医急症实用手册》等,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曾多次被邀赴日本及芬兰、港澳台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和教学,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二等奖,主编《中医内科学》获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教材二等奖;《紫地合剂开发研究》获1998年国家教委三等奖;《血证系列研究》获1998年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医名言录》获1991年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Ⅲ 肖启华的成果奖项
1、“上海水产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称号,上海水产大学,2004年;
2、第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上海水产大学信息学院,2004年;
3、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上海水产大学信息学院,2005年;
4、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上海水产大学信息学院,2007年;
5、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公开观摩比赛二等奖,上海水产大学,2007年;
6、上海水产大学师生联系工作优秀指导教师,上海水产大学,2007年。
Ⅳ 专利、论文属于奖项还是成果
专利、论文属于成果.
Ⅳ 黄盛璋的成果奖项
黄盛璋曾多次获得中国科学自然科学二等奖、重大成就奖。
北京市高等科学技术成果奖。
中国科学学个人著作二等奖。
已发表论著三百篇,已经集个人论文集三本:《历史地理论集》、《历史地理与参古论丛》和《中外交通与交流研究》。
Ⅵ 有专利有研究成果的奖项
市级,省级,国家级都设有专利奖
Ⅶ 杜昱光的研究成果及奖项
先后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220余篇;撰写中英文论著5本;申请发明专利近百项,授权30余项。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50余人,合作博士后7名。2000年获大连市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0年获全国大北农科技成果奖(个人奖);2001年获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获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度大连市优秀发明家称号; 2005年获大连市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3年国家海洋科学技术一等奖。2014年辽宁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海南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Ⅷ 职称评审表任现职后取得的成果及受奖情况等级怎么填
1.按时间顺序抄逐件填写。
2.成果取得的经济效益:达多少万元,节约资源数量,提高使用效率数。
3.管理效益:达到的减员人数,提高的单位时间数,产品单位时间增加数等。
4.技术效应:在同行业中相比较,国际、国内的地位,或相当于国际什么时间的水平,促进国内的某项技术进步。专利情况(如果有)。
5.安全环保效益,对这两方面做出的贡献。
6.质量效益:提升产品质量的程度。
7.宣传效应:取得的荣誉、表彰,由哪一级发放。
Ⅸ 杨吾扬的成果奖项
杨吾扬先生不仅是国内外公认的中国地理学数量化先驱、理论化的倡导者,还结合实际做了许多创造性工作。此方面的重要创新之一是风向在城市规划和工业布局中的最佳运用。建国后,规划设计部门在布置总图时,沿袭了前苏联的主导风向原则。但我国广大季风区每年有风频相当但方向相反的风向,若按主导风向原则布局,污染难逃。对此,杨先生与董黎明先生提出用盛行风向、最小风频等多因素代换单一主导风向,并提出了风向与工业区布置的图式以及中国风向地理区划。这一成果被世界气象组织认为是创新性发现,受到了国内外的重视。为此他应邀参加了许多行业的咨询和规范制订工作;并被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T.Oke专函邀请去参加热带气候技术会议。次年T. Oke先生来华,专程来北大访问,与杨先生交流。中国卫生规范的制订人、国家医学科学院卫生所的钮式如教授对该成果的评价是:“论据充足、结合实际,对我们很有几读的价值”。该研究成果被写入我国城市规划教科书,并于1987年获北京市学术成果奖。
已存在上千年的商品经济,使我国城乡中心地空间分异明显。1990年以来,杨吾扬教授以中心地方论为矢,射城市与区域规划之的,将克里斯塔勒的正六边形市场区原理巧妙地应用于北京商业中心和网点布局的选址和预测,受到了国内外的重视。他主持编写、出版的《商业地理学》获得了甘肃省教材奖。
杨吾扬先生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在城市体系和经济区划方面的研究。他提出了城市体系的级别、数目和规模对应模式,以我国一些大中城市为例,实证效果良好。在为体制改革服务的中国经济区划研究中,他将经济地域从上至下划分为经济地带、经济区、经济地域类型,提出经济地带和经济地域类型是均质区或规范区,而经济区则是枢纽区,灵活起见可设经济亚区。他认为中心城市、交通与能源在经济区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劳动地域分工规律下的远景性、开拓性和阶段性才是制定经济区划的基本原则。从而将科学规律、区划框架与区划的工作原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也发展了D. Whittlesey的节点区和均质区概念。
杨吾扬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地理教育家。他40余年勤奋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曾为北京大学本科生讲授“经济地理学概论”、“交通运输地理学”,为研究生讲授“区位论”、“地理学思想史”、“理论地理学”等多门课程。还在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众多大学讲课或做学术报告,受到学生的爱戴。他培养了16名硕士生、25名博士生、5名博士后合作者,桃李满天下。他主持和撰写的《交通运输地理学》、《区位论原理》、《地理学思想简史》、《商业地理学》、《高等经济地理学》等论著使几代地理学者受益。同时也不愧为北京大学人文地理重点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在以上多个方向引领了学科的发展。
杨吾扬先生治学严谨,为人谦和,处世潇洒,像空谷幽兰一样默默散发着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