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数字版权
互联网环来境下,数字版权可自以定义为作者享有的以数字化方式保存、复制、发行作品的权利。
数字版权是随着数字出版的产生而出现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WCT)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WPPT)做出明确规定:《伯尔尼公约》第九条所规定的复制权及其所允许的例外,完全适用于数字式使用作品的情况。美国1998年《数字千年版权法》和中国2001年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也都有类似规定。这意味着,数字化是对传统作品的一种复制行为,不构成新作品,传统作品作者对数字化作品仍享有著作权。
那么,互联网环境下,数字版权保护就是如何对作者的数字化作品的著作权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规定:著作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和以复制、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或者改变、翻译、注释、编辑等方式使用该作品的权利,以及许可或禁止他人以上述方式使用作品,并由此获得报酬的权利等。因此,任何人对他人作品进行数字化,都应该得到原作品作者和相关权利人的授权或许可后方能实施。
㈡ 当经典走进数字阅读时代,如何维护版权
日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起诉 《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和同方知网 (北京) 技术有限公司侵犯著作权一案。由于此次涉案的作品为汪曾祺的短篇小说 《受戒》,引发业界内外关注。
业内人士表示,越来越多的经典正在走进数字阅读,但是相关的侵权案件却时有发生。数字网络条件下,版权作品的表现形式、传播渠道越来越多样化,作品相关权利的授权情况越来越复杂。著作权作为一种基础性资源,支撑着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文化娱乐、网络信息等产业,如何有效维护,正在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
侵权案高发易发,数字版权盗版容易维权难
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网络版权产业整体产值突破5600亿元,同比增长超三成。不过,网络也日益成为侵权盗版的高发易发领域,业界人士认为,网络盗版让以创新为核心的版权产业面临严峻挑战。
此次引发关注的 《受戒》 一案中,文著协诉称,汪曾祺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为涉案作品 《受戒》 的作者,依法享有完整著作权。汪曾祺去世后,其著作权利由三名子女共同继承,后经授权,文著协对涉案作品进行集体管理。今年6月,文著协发现,被告通过电子化复制,将 《北京文学》《文学界》 《芳草》 等九种期刊、杂志上刊载的涉案作品,在被告经营的网站和客户端上向公众提供。其中PC端网页通过付费下载800余次;安卓客户端通过付费下载近400次;iOS客户端通过付费下载近400次。
文著协认为,涉案作品及作者汪曾祺,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华人中享有极高的知名度,两被告未经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涉案作品的行为,已经侵犯了涉案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为此,文著协请求法院判令被告一和被告二连带赔偿经济损失五万元及相关费用支出。
数字阅读如今已是大势所趋,但数字出版物只需简单的复制粘贴便可轻易盗版,因此,此类案件举证难,往往需要面对海量的侵权方。比如,某作家在博客发表一篇文章后,后发现该文被网站大量抄袭,关键词搜索网页最多时达到160万个,随后便向数百家疑似侵权方表达了版权诉求。最终,在法庭调解后作者获赔5000元。
加强监管的同时,作者和企业都需要加强版权意识
如何在行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能够应对不断涌现的新型侵权盗版行为,成为当下出版界的焦点。
比如,著作权法规定,版权保护的有效期限是作者有生之年以及去世后50年,此后作品可以被任意使用。那么涉及古籍版权应该如何处理? 此前,中华书局为 《二十四史》《清史稿》《国学备要》 等古籍版权,在全国范围内发起13起诉讼,引起了业界对古籍数字版权问题的极大关注。其中被告之一是某知名电子书公司,其擅自在多款产品中预装了中华书局享有著作权的点校史籍,侵犯了原告的署名权、复制权等多项权利,最终,法院判定这些电子书侵害了著作权。
有业内人士指出,有时,作者的一女二嫁,也可能构成版权侵害。2010年,某知名作家与人民文学出版社签订了作品的专有出版权,随后他又与某网站签订了该作品的数字版权。一年后,作品的数字版上线销售。人民文学出版社将作家和网站告上法庭。法庭上,两家各执一词,也都出示了签约合同,宣示拥有该书的数字版权。该案件涉及到数字版权的归属纠纷,暴露出了数字出版界行业内的一大问题———这位作家表示,自己“不懂”网络,所以才一女二嫁。有评论认为,许多作者对版权概念的“不懂”,于是既不懂得尊重别人的权利,别人侵犯了自己的权利也不懂得维护。
业内人士透露,面对互联网侵权现象高发、涉案作品海量等特点,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力度,确保监管准确有力、科学有效。一方面,通过第三方网络版权监测平台,从源头有力地监控并预防重大侵权盗版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建立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网络版权管理模式,比如建立多样的版权合作平台,并建立企业自律公约。此外,应加快建设包括版权在内的知识产权信用体系,提高侵权假冒的违法成本,对重复侵权和故意侵权行为规定惩罚性赔偿措施,建议加大司法惩处力度。
㈢ 数字版权的国内现状
目前我国数字出版市场虽已取得巨大的进步,但是中国出版业由传统的出版模式向数字化模式转型的道路不会平坦,版权问题随时可能影响该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于数字版权保护,由于数字出版是以技术开发与版权增值为核心的产业,版权保护是其发展的核心问题。在美国,版权产业是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和信息经济的驱动力,可以说,没有版权保护,就没有好莱坞的全球市场。在我国,由于数字技术对传统版权保护带来的冲击,数字作品的版权不能得到充分保护,著作权人的权益每每受到伤害,再加上为数相当多的网民缺乏良好的版权保护意识以及正确的数字消费观等,导致数字出版产业链不完善,无法进行正常的产业循环,数字出版业难以得到健康发展。以上是我们在数字出版领域之间还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事实证明,图书数字化以后,盗版极其容易,复制件与原件一模一样,而且复制几乎没有什么成本,这就使得网络出版的版权控制更加困难。一些新出版的畅销图书很快被做成电子书在网上流传,但这往往是一些个人网站未经授权擅自制作的,是违反著作权法的行为。因此,目前很多出版社都不愿意让自己出版社的图书数字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数字出版中盗版问题的恐惧。版权的法律保护问题解决不好,即使产业本身具有发展潜力,出版社对数字出版也只能是敬而远之。尽管目前比较流行的数字版权技术DRM是采用下载计费、数字底纹加密和硬盘绑定等措施实现对网络出版物传播范围的控制,它可以严格控制电子图书的阅读期限、阅读次数,不经授权读者不能将电子图书复制给朋友,也不能打印,可以对网络出版物进行一些必要的版权控制和管理,但网络出版物形式多种多样,制作技术手段不断进步,硬件产品日新月异,很难形成一种通用的、有效的数字版权技术来彻底地保护各种网络出版物,并且保证其加密技术永远不被破解。因此,数字出版领域的版权保护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出版社进入数字出版领域的障碍之一。对此,除了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外,也要在版权保护的技术方面加以突破和创新。
首先,“出版”是有权限的;互联网上发布资讯是很方便,方便到什么人都可以发。于是不良信息、错误信息也遍布整个网络,有序的信息是财富,无序的信息是垃圾。更重要的是“出版”是有版权的。现在的网络资讯大多数是你抄我、我抄他,快捷的复制技术培养了一大批Google作者,借助Google和Copy他们可以在几天内完成一篇宏伟大作。出版商们敢将自己的吃饭家伙发布在这样的媒体上吗?
所以数字出版首先因素:数字出版物只能看,不能无偿传播。(现在国内的一些原创文学网站已经采用了后续章节以图片方式发布的方法)
其次,我国有关数字出版的法律依然滞后。我国有关网络出版的法律法规迄今为止只有两部,这两部法律对于发展日新月异的网络出版业来说,可谓“年代久远”。因为法律的滞后,数字出版领域的版权纠纷由来已久,且呈愈演愈烈的趋势。
话说白了,其实数字出版的迷茫性核心,是版权的归属性和利益分配问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满足了媒体广布要求(谁不想自己的作品多发),但损伤了媒体的赢利要求(谁愿意自己的东西被滥发)。更何况,掌握着现代化的快速内容发布的非正规通道,利用非自产内容粘着住大量读者,硬割去了大量的广告份额,这才是出版数字化的伤心这处。
㈣ 数字版权保护是怎么一回事
如果不是靠作品吃饭的话,一般人可能确实对这个不是那么了解,数字版权保护实际上就版相当于给你的权数字作品比如文字啊、图片之类的上了一把保护锁,这样别人就没那么轻易地盗取你的作品了。版权家在版权服务这一块做的蛮好,搞原创的朋友都喜欢上版权家,为自己的作品申请作品登记证书。
㈤ 国内有哪些著名的数字出版品牌,急求
中国出版(010-59757238,以出版物生产和销售为主业,集纸质出版/数字出版/版权贸易/信息服务/艺术品经营等业务于一体的专业化大型出版集团,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凤凰传媒(025-83658113,始于1985年,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多元化新传媒企业,极具影响力的规模型出版产业集团,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教育出版(010-58938300,以图书/期刊/电子音像产品/数字出版物出版和销售为主业,综合实力较强的教育出版集团,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中南传媒(0731-84405077,世界知名的信息服务和传播解决方案提供商,华文全媒介内容运营商,大型传媒集团,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科技出版(010-64002238,依托原中国科学出版集团组建而成,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十大文化出版企业集团,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中文传媒(0791-85896008,中国出版文化企业知名品牌,全国领先的现代文化产业集团,大型出版传媒集团,中文天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出版(十大图书出版企业,集编辑/印刷/发行/物资供应/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文化产业集团,山东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时代出版(0551-63533112,安徽出版集团旗下,从事图书/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网络出版物的出版/销售/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业务,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出版联合(0571-85170300,十大文化出版企业,以图书/期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多媒体出版物的出版/制作/发行为主业,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出版传媒(0311-88641242,全国知名大型综合性文化企业集团,主要从事图书报刊/电子音像/数字网络出版/出版物资贸易和文化投资等,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㈥ 数字版权的简介
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信息技术向各个领域的不断延伸,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势头强劲,并日益成为我国出版产业变革的“前沿阵地”。有预测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网络出版的销售额将占到出版产业的50%,而到2030年,90%的图书都将是网络版本。
数字版权也就是各类出版物、信息资料的网络出版权,可以通过新兴的数字媒体传播内容的权利。包括制作和发行各类电子书、电子杂志、手机出版物等的版权。
一般出版社都具有该社所出版图书资料的自行出版数字版权,少数有转授权,即可以将该数字出版权授予第三方机构进行使用。
㈦ 目前,数字出版的版权比较混乱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为1、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还不完善,有法律漏洞可循。 2由于对版权问题的轻视在法律方面。 3我国法律对于新闻内容的严格控制 4我国新闻行业的竞争的不激烈
㈧ 数字出版的版权比较混乱的原因是什么
1、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还不完善,有法律漏洞可循。
2、由于对版权问题的轻视在法律方面。
3、我国法律对于新闻内容的严格控制
4、我国新闻行业的竞争的不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