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知识产权保护的专家解析
网络著作权保护的基石
蒋志培(原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现在中国每年受理知识产权案件三万多件,其中著作权案件占
将近一半,从全国来看有四分之一涉及网络。北京市的著作权纠纷中,一半都是网络案件。翻开知识产权保护的历史,利益的平衡是一个基石,司法者立法者都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个问题。要实现网络著作权保护,总的来讲是利益的平衡。在创造自己价值的同时注重保护他人的权益,这就是利益平衡原则。从网络服务的信息产业到著作权的各个环节,都应当考虑合法权益怎样才能更充分地得到保护。网络著作权保护中涉及一系列技术问题,比如链接、搜索引擎、视频、网上电视等一系列增值服务项目。而这些增值项目总是不由自主地以追逐利益为主要目的,从而侵害权益人的权利。这就需要我们的法律保护不断完善,要让业界各个环节的人都有一定的法律可遵循,要让人们知道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不对的,实现有法可依。
保护著作权=保护自己
孙雷(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文化室处长):近年来,随着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加强,以及网络市场经营秩序的不断健全,越来越多的网站开始走授权经营的道路。不少网站不仅通过作者取得使用权,同时使网站自身成为著作权所有人。对于这些网站来讲,保护著作权也就是保护他们自己。而要解决获取合法授权的问题,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授权机制,促进著作权人与网站之间的合作,不断完善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机制,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网络技术与著作权保护的协调发展。
著作权人与网络内容或者服务提供者之间的紧密合作,是推动中国网络传播发展的主要动力。现在提到著作权纠纷,对涉及新型网络技术的案件,无论是著作权人还是网络内容的提供者都希望从法官那里寻求支持,找一个说法。中华文化向来提倡和谐,判决并不是解决网络纠纷的主要方法,全国法院系统大力提倡并在实践中加强纠纷调解力度,这是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兼顾当事人利益,尤其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做法。
网络著作权保护要与时俱进
陈锦川(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新的传播技术、新的商业模式不断引发新型著作权案件,因此,网络著作权保护必须与时俱进。比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著作权案件呈现了某一时期以某一类型为主导与其他类型案件并存并不断增多的复杂情况。关联案件数量多,与网络的特点相适应。因作品被多家网站使用,同一著作权人分别起诉多家网站,或者多个权利人共同起诉同一网站的案件占有一定比例。这一方面反映出了现在权利人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的增强,另一方面给法院的审判工作带来极大的压力。
因此,网络著作权案件审理,要坚持三个基本原则:第一是依法审理;第二是平衡,要通过案件审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促进文学艺术作品的传播,确保广大网民的知情权,促进网络技术和新的商业模式的发展;第三要注重技术与法律实施的关系,法官首先必须了解新的技术,了解新的商业模式,在这个技术上正确适用法律,但又不要受技术和商业模式的限制。
近日,2010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剑网行动”在全国正式启动,这也是2005年以来开展的第六次专项行动。
实际上,随着互联网和手机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著作权保护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对此,有关专家学者就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人与公众利益的平衡、如何加强著作权的保护、网络技术发展对著作权保护提出的新挑战等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支持创新,但是也不要丢弃了,古人已经研究出来的正确、实用、科学的知识和理论。那些追求线条各异造型古怪,独一无二的建筑以及日用品设计,虽然是创新了,但是其不实用不科学的特点,导致建筑盖起来以及商品生产出来后,却达不到满意的功能和效果,既浪费材料又浪费人工,无形中产生了更多的高科技生活垃圾,浪费了消费者的热情和辛苦钱,导致实用后产生难以抹去的失望,以及不良的心理阴影。希望知识产权的保护能起到好的正面的作用,不要制约了社会各种科技正常的发展,也不要使一些有稀奇古怪想法的人,走入了误区,偏离了科学实用以及造福人类的宗旨。
会不会导致有些非研究人员,自私的使用阴谋诡计和极端的做法,剥夺和霸占真正研究成果人的科研成果?导致研究人没有受益而引来祸端?如何避免这种现象,有待于制定出更合理的相关保护法规。
⑵ 广东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的协会简介
广东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目前有会员单位300余家。协会组织由具有悠久历史、良好行业信誉和健全高效销售网络的广东省医疗器械工业公司出任会长单位、广州、深圳、佛山等地知名行业内企业出任副会长单位、省内各大型医疗单位和有实力的企业出任常务理事单位和聘请医疗行业知名专家教授及行业内离退休政府官员出任顾问等组成。
⑶ 医疗器械专利怎样申请
一、申请专利必需按照规定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必要的申请文件,申请文件可以直接面交专国属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处以及各代办处,也可以挂号邮寄国家知识产权局,还可以委托代理机构代理人办理。
二、申请专利应需提交的文件:
(1)申请发明专利的,申请文件应当包括:发明专利请求书、说明书摘要(必要时应当提交摘要附图)、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必要时应当提交说明书附图)。
(2)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文件应当包括:实用新型专利请求书、说明书摘要及其摘要附图、权利要求书、说明书、说明书附图。
(3)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文件应当包括:外观设计专利请求书、图片或者照片(要求保护色彩的,应当提交彩色图片或者照片)以及对该外观设计的简要说明。
⑷ 我国知识产权法的专家有哪几位
郑成思,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知识产权中心主任,全国人大 法律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内知识容产权研究会会长,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员。已逝世。是我最崇拜的知识产权专家。吴汉东,蒋志培,李顺德,唐广良,刘春田,江镇华,陶鑫良~~~还有不少。
⑸ 兆阳医疗器械
体验方法
免费体验的。好比商场购物时试用(试穿)一样,无限制时间,有疗效,自愿购买,无能力购买继续体验。
治疗器的资质
兆阳不是保健理疗床,而是严格认证的国家Ⅱ类医疗器械, 2004年-2005年,兆阳在辽宁省三甲医院经过严格的临床检验,专家认定对十二种慢性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且安全无副作用,现很多中国百姓把理疗器和治疗器混为一谈,由此也会有上当受骗的经历。
兆阳采用的原材料是韩国产贵蛇纹石,被称做“韩国之光”,是从矿山里采出后经兆阳高科技纳米技术加工后形成六角片, 把这个六角片称作黑绿玉片(因贵蛇纹石是呈黑绿色),其实在矿物学上并无黑绿玉一词,但随着兆阳在中国的推广传播,兆阳黑绿玉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有很多小企业或个人就找出又黑又绿的石头称是黑绿玉原石,制成仿冒兆阳的床垫高价出售,消费者对此应提高警惕。
功能原理
兆阳治疗器是 根据中医学的经络学、推拿学,西医理疗等原理,运用现代电子技术及采用玉石制成的辅助治疗器,作用于人体病变部位及病变组织器官所属经络穴位,起到缓解疾病和辅助治疗的一种先进医疗设备;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中医经络推拿技术、远红外治疗器专利技术、西医理疗技术于一体的产品。他具有耗电量小、操作简单、性能稳定、安全可靠、应用范围广、疗效明显、无副作用等特点。本产品利用治疗球释放远红外线所产生光热特性,通过治疗球的指压作用使温热传入人体,以调节人体气血运行,促进新陈代谢及血液循环,增强脏腑功能,达到缓解疾病和辅助治疗的效果。振动治疗球内置高性能振动装置,对人体皮肤和肌肉进行振动按摩,有促进血液循环作用。
疗效
对于慢性疾病来说是最好的治疗帮手。
兆阳治疗器是百益无害的。只有亲身体验才能亲身体会到其疗效与好。
我帮你看了下 没有副作用的 因为加热效果最好 不加热也是有效果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⑹ 知识产权保护对我们医疗器械行业的健康发展有什么作用
只是产权的保护,对我们医疗器械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最起码他让知识产权成为了可能
⑺ 哪位业内人士帮忙介绍一下,我想看看知识产权法,国内知识产权法权威专家有权威著作有哪些多谢!
权威主要是中南政法的吴汉东,至于其著作你可以到中南的知识产权网站去看一下,很全的。
⑻ 知识产权案例分析,该医疗器械的发明人是谁
MS集团可以请求专利局宣告发明专利B无效。
在请求书上可以列举B是A的延续,B的专利保护权限也正是A的保护权限。且A和B的发明人为同一个人。这种情况下MS集团的胜诉可能性要大得多。 MS集团的职务发明创造的主张当然成立,因为根据专利法有关职务
⑼ 在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过程中,有哪些知识产权问题
Q1:产品研发过程中,需要多次修改,最终才能制造出样机,即使有了样机,也可能会做出改进,那么,在哪个环节申请是最合适呢?
事实上因为产品的开发周期非常长,医疗器械行业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不知道你们的产品在设计开发还没有定型的时候,是否涉及到要给外部相关的机构来看,如果没有的话,那我建议等设计定型之后一定要申请专利。不过前期的话,因为方案在不断修改,要跟研发经常沟通。
最初要评估方案哪些地方需要修改,如果核心部分是不会修改的,那么你就对不会修改的那个部分的技术特征进行申请。
对于要修改技术特征的专利期限的延长这一问题,就要对这些需要修改的技术进行综合评估,评估什么时候申请专利比较合适。评估的时候最开始要考虑抵触申请的应用,就是说自己的在后申请不会因为自己在前申请的公开而导致在前申请作为一个前案来回驳在后申请的创造性。这块的话,我觉得更多的是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了解研发的进度,然后进行一些技术点切割和合理安排申请时机。
Q2:他人的产品已经在市场上销售了(公开技术),这样申请的专利是否白费呢?
我想我对这点不是非常明白,是他人申请的,还是说你去针对别人的产品去申请的专利?我根据自己猜测,可能是这位同行是说别人的产品在卖了,我们去针对竞争对手的产品申请专利是吧?
如果是这个意思的话,我的看法是这涉及到侵权过程中的证据收集。比如说,你去拿你申请的专利去控告人家说你侵权,这个涉及到对方要在先使用,或者使用公开来举证,这个问题的话,往深里谈,可能会涉及到知识产权的恶意诉讼,但是这个恶意诉讼是否成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他能够提出他在先使用或者公开使用的证据,那么你申请的专利确实是白费了,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他举不出来的话,这个要根据法院的一个具体裁量。
Q3:关于怎么延长专利的保护周期,能否举例具体讲解?
首先要分析自己的产品或者技术方案有多少个可专利点,并检索判断单独申请各个可专利点的授权可能性,对于授权可能性非常高的单个技术点,就可以先去申请专利,同时一个产品必定有很多技术点,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去申请这些可专利性非常强的技术点。
举个例子,一个产品有10个可以授权的技术点,那这10个技术点并不需要同时去申请,而是今天可以丢一个出去,明年再丢一个出去。如果每一个技术点都能保护到产品的话,那么专利的保护期限实际上是以最后一个丢出去的专利再加20年来算的(如果是申请发明专利)。这就是延长专利保护周期的一种类型。
另外一种可以参照药品的方法,我可以首先给一个范围比较大的,比如说一个药品的化学通式出去,然后利用专利申请把这个最大的范围圈起来,后面可以逐步细化,比如说我在隔年或者在什么时候选择时机选择某一个组合物的具体种类,参照我刚才说的第一种情况一样,再去申请一些专利出来,形成一个专利网络。
Q4:我所在企业医疗产品专利挖掘深度不够,外观设计较多,实用新型也都是以整机进行申请,如何挖掘有质量的专利呢?
关于有质量的专利,首先从我的角度,专利法实施细则二十条第一款来讲的话,我觉得保护的范围不清楚,就是说你阐述的范围不是非常的清楚,因为有质量的专利,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从我的角色来讲的话,以结合为导向,有质量的专利就是能够创造价值的专利,不管它是发明、实用新型还是外观设计。
我看到科曼的一个声明,大家可能有关注到迈瑞跟科曼最近两年来的知识产权纠纷,迈瑞拿了一件实用新型专利去起诉科曼,所以我个人认为专利的类型不是影响到专利申请质量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更重要的是怎么样能够创造价值。
从专利挖掘的角度讲的话,因为专利起的一个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要制衡对手,如果专利挖掘的时候能更多的参考和研究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技术,对你家产品和竞争对手的产品的共性,进行专利申请,在前期布局专利的时候,我建议更多的是考虑这方面的一个因素。
Q5:您能从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我国的医疗器械企业该如何更好发展,实现与欧美公司的深入竞争吗?
我觉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医疗器械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并且从目前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在中高端的医疗器械这一块技术是明显落后于欧美公司的,当然在属于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植入医疗器械这一块,特别是血管支架这一块,确实已经实现了国产完全替代进口产品,因为它的市场占有率已经高达90%以上。
所以我觉得这个主要是看你所在的企业目前的技术储备以及具体所在细分的市场。如果你的企业在一个中低端的市场,从公司经营的角度来讲要明确自己的品定位,以及我的市场定位。
对于中低端的产品的话,最好跟欧美公司的产品销售、主要市场避开,比如说我可以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政策,欧美公司的主要产品有可能就在欧美主要的主流消费市场里面,但是对于中低端产品的话,我们可以去一些东南亚国家,或者是说其他一些经济欠发达,但是人口又比较多的地方,比如说印度,或者是其他更多的地方。
假如说你所在的公司是一个位于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公司,比如说现在的高端诊疗设备,联影,高端诊疗设备在中国目前还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
起步型的企业怎么样去跟欧美公司竞争?我个人认为还是参考刚才中低端产品的一个发展路径,假如你所在的企业确实是在技术上属于国内领先,那怎么样实现跟欧美公司的深入竞争的呢?
第一个,我们可以从知识产权申请角度,我可以布局一系列包抄型的专利,扩大利用专利去制衡竞争对手的一个机会。第二个,我可以从公司的市场策略上面形成一些竞争,比如说,有些欧美公司在中国销售的话,它需要一个本土的销售渠道的建立,那么对于这类型的公司的话,可以跟他们形成一个战略性的同盟来应对其他的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