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侵犯著作权罪为何属于刑法犯罪
(抄1)侵犯著作权的民事责袭任:凡著作权法第四十六条、死四十七条列举的侵权行为,均可给予民事制裁,适用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公开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责任方式。
(2)侵犯著作权的刑事责任:侵犯著作权的犯罪是违反著作权法律、法规、侵犯作者和其他著作权人以及作品传播者依法享有的权利的情节严重的行为。对犯罪行为的刑事制裁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有期徒刑的最高刑期为7年;罚金可以单处,也可与有期徒刑、拘役并处。我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和二百一十八条对各种侵犯著作权行为作出了明确的量刑标准。
(3)侵犯著作权的行政处罚:著作权侵权的行政处罚是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对违反著作权法的某些侵权行为给予行政制裁。《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对侵权行为可以给予行政处罚,即没收非法所得和罚款。行政处罚是著作权管理部门实现其管理职能的具体行政行为,也是其主动行为,自己发现后者受害人要求、他人举报都是进行行政处罚的行为依据。著作权的行政保护除了对严重的侵权行为科处行政处罚以外,还有海关扣押等行政制裁措施。
㈡ 侵犯著作权能判缓刑吗
侵犯著作权类犯罪从轻或减轻处罚情形
(一)侵犯著作权类犯罪法定的从轻或减轻处罚情形
1、犯罪年龄:
A、未成年犯。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满七十五岁的人过失犯罪。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共犯身份:
A、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B、胁从犯。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3、违法阻却事由:
A、防卫过当。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避险过当。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犯罪形态:
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二)侵犯著作权类犯罪酌定的从轻或减轻处罚情形
1、犯罪年龄:
A、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特殊身份:
A、聋哑人或盲人。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法定行为事由:
A、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B、坦白。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C、立功。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犯罪形态:
A、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B、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教唆未遂。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根据悔罪态度、社会危害性、一贯表现、被害人过错情况等因素,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从轻、减轻处罚
A、积极赔偿受害人。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等情况,可以减轻处罚。
B、退赃、退赔。对于退赃、退赔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退赃、退赔行为对损害结果所能弥补的程度,退赃、退赔的数额及主动程度等情况,可以减轻处罚。
C、当庭自愿认罪。对于当庭自愿认罪的,根据犯罪的性质、罪行的轻重、认罪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可以减轻处罚,依法认定自首、坦白的除外。
D、取得被害人或其家属谅解。对于取得被害人或其家属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罪行轻重、谅解的原因以及认罪悔罪的程度等情况,可以减轻处罚。
E、对于初犯、偶犯,可以根据具体案情从轻、减轻处罚。
三、侵犯著作权类犯罪缓刑情形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不适用缓刑:因侵犯著作权被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罚后,再次侵犯著作权构成犯罪的;不具有悔罪表现的;拒不交出违法所得的;其他不宜适用缓刑的情形。
四、侵犯著作权类犯罪减刑情形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㈢ 侵犯著作权罪是公诉案件吗
刑法中的绝大多数罪名是公诉案件,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包括:
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1)侮辱、诽谤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的,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2)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
(3)虐待案(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第一款规定的);
(4)侵占案(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的)。
2、人民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1)故意伤害案(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
(2)非法侵入住宅案(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规定的);
(3)侵犯通信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的);
(4)重婚案(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的);
(5)遗弃案(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的);
(6)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一节规定的,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7)侵犯知识产权案(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七节规定的,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8)属于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对被告人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
对上列八项案件,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对于其中证据不足、可由公安机关受理的,或者认为对被告人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应当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已经作出不予追究的书面决定的案件。
综上,一般而言,侵犯著作权罪属于自诉案件。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