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物权灭失后如何主张权利

物权灭失后如何主张权利

发布时间:2021-08-05 04:38:17

❶ 标的物灭失后物权如何主张

你好!
标的物灭失,物权已经消失,但如果标的物的消失是因为侵权造成的,可以主张侵权损害,要求对方赔偿损失。
如有疑问请追问,满意请采纳,谢谢

❷ 标的物灭失后能否提起物权确认之诉,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一、诉讼标的物灭失案件的审判思路是怎么样的?
确立如下审判思路:首先应该及时释明引导当事人选择恰当的诉讼请求;其次要掌握此类案件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再次要在特定案件中确立灭失标的物的价值认定方法与评估鉴定的限定;最后要正确把握标的物灭失案件中酌定损失方式的适用。
二、诉讼标的物灭失的范围界定
诉讼标的物是当事人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本文所指的诉讼标的物仅限于通常意义上的财物,不包括行为等。在合同法中,标的物灭失指彻底毁坏不留残值以及下落不明等情形,如合同法第一百四十二条表述为“标的物毁损、灭失”。本文所称的标的物灭失,是为了研究和表达上的需要对某一类案件情形所作的统称,不同于法律中常用的灭失,比其范围要广,是泛指同一类型的案件。既包括物理意义上的毁损、彻底毁坏不留残值,也包括下落不明,还包括诉讼中查找不到的拟制灭失。根据标的物灭失的情形,以及与诉讼的关系,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涉及标的物灭失的案例,可以分成三种类型。
1.实际灭失。即在诉讼时,标的物确实已经毁损、毁灭或者下落不明(如遗失等)。此种情形比较常见,案例一即属于此种类型,车辆经过多次交易,查找不到下落。
2.拟制灭失。即在诉讼中,一方否认持有标的物,或者认可持有但拒不提供标的物,导致人民法院在该案的审理中,无法查明标的物的确切下落。如案例三:原告孙某母亲死亡后,原告应被告王某的要求,购买了金首饰3件(价值12092元),作为陪葬品交给王某。但王某没有将其用于陪葬而是据为己有,原告要求返还。被告则辩称放入死者衣服口袋一并火化了,不应该承担返还责任。
3.金钱灭失。这是指在家事纠纷诉讼中,有证据能证明一方曾经持有一定数量的共有金钱,但在诉讼中,曾经持有的一方主张现在已经部分或全部使用完毕,而相对方又无证据证明该金钱现在仍然存在。如案例二。
三、及时释明引导当事人选择准确的诉讼请求
固定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是法官审理案件的第一步,也是请求权基础分析法的基础,因此法官需要让当事人明确和固定诉讼请求,才能开展后继的审理工作。为了保障审判的针对性以及诉讼的经济性,相关司法解释明确法官可以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予以释明,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35条的规定,以及《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4条的规定。在标的物灭失案件中,当事人可能会提出返还财产、分割财产、确认物权、赔偿损失等不同的诉讼请求。由于灭失的类型不同,会导致诉讼请求与案件不匹配,请求的内容不具有可执行性或可裁判性。如果简单机械地按照当事人的请求进行审理,就会增加诉累,也会影响裁判的可接受性和可执行性。因此,为了妥善解决纷争,在审理此类案件时,应当根据不同的请求权基础,以及不同的灭失类型,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进行评估分析。如果认为其诉讼请求不当,应及时向当事人作出释明,引导当事人选择恰当的诉讼请求。具体而言,可以按下列情形予以释明:
1.实际灭失请求赔偿。标的物确实已经毁损、毁灭或者下落不明的,当事人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当事人要求返还的,因此时标的物已不可能重现,除可以返还替代物外,应当向其释明变更诉讼请求为赔偿损失。
2.拟制灭失避免诉累。持有标的物的一方否认持有标的物的,权利人可以要求返还财产(若不能返还则赔偿损失),或者直接要求赔偿损失。权利人仅要求返还财产的,在不能查找到具体标的物的情况下,为减少诉累,应向权利人释明增加若不能返还则赔偿损失的请求,人民法院在审理时应一并查明标的物的价值;当事人坚持不增加的,可以只判决返还,但应向当事人释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494条的规定。因为根据该条的规定,在不能执行原物的情况下,可能要再次引发诉讼来确定赔偿损失的金额。
3.实际灭失不确权及其例外。对于标的物确实已经毁损、毁灭或者下落不明的,一般不宜提起物权确认之诉,应当予以释明,引导其主张赔偿损失。因为标的物存在,物权就存在;标的物一旦毁损灭失,则特定物之上的物权也不复存在,这时物权已经消灭。原物权已经不存在,行使物权请求权的基础已经丧失,就不能再行使物权请求权了,只能另行提起侵权之诉。此时即使曾经的物权人请求确认物权,亦不应简单支持其请求,而应当予以释明,引导其主张赔偿损失。但是,有原则就有例外,当实际灭失的标的物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争议,对灭失之前的所有权归属进行确认,对当事人双方存在确认利益且具有现实的争诉价值时,允许对过去的物权进行确权是恰当的。[1]因此,当事人对确实已经毁损、毁灭或者下落不明的标的物存在物权争议,若物权争议的当事人仅存在物权争议,不负有赔偿或补偿责任,且只有确定物权人,才能进一步向负有赔偿或补偿责任的责任人主张权利时,物权争议者可以提起物权确认之诉。权利人请求确认物权成立的,应支持其诉讼请求。
4.抵押物实际灭失的释明。抵押权人对已经实际灭失的抵押物要求行使优先受偿权的,此时应该根据我国物权法第一百七十四条的规定,向当事人释明,抵押权人可以就该抵押物的保险金、赔偿金或者补偿金优先受偿。当抵押物实际灭失后不存在或无法获得保险金或侵权赔偿时,若抵押物的灭失系因抵押人过错所致,应向抵押权人释明变更诉讼请求为以抵押物价值为限承担赔偿责任,或者要求另行提供抵押物。
四、准确分配对标的物进行确定的证明责任
在涉及标的物灭失的案件中,标的物的确定直接影响审判的进程,无论是返还还是赔偿的诉讼请求,都必须建立在标的物确定的基础上。在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明确后,第二步要对标的物进行确定,只有证明标的物现时仍然存在,才能判决返还财产;或者通过证明标的物的原先存在状态,才能进而确定该标的物的价值,才能确定判决赔偿的具体金额。因此,标的物的确定对于案件的审理进程至关重要。
综合上面所说的,诉讼标的物被灭失那么就会涉及到赔偿的事宜,对于此案件,执法人员在审理的时候就会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处理,在审判的思路上就会结合案件的整个的过程来确定责任,最后决定该由谁来进行赔偿这个损失。

❸ 在民法中原始取得完成后,取得人拥有该遗失物的物权,原物权人不得就该物主张任何权利

我也木有搞懂,要不你去“新华考资”查查相关案例,我当时考司考的时候用的资料都是在“新华考资”找的,你可以直接搜索“新华考资”去查找资料...预祝你新年快乐..我不是做广告的,如果信得过我,就去“新华考资”自己下载...

❹ 求大神告知,物权法第二百四十五条,请求权一年未行使丧失后如何救济

《物权法》第二百四十五条 占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被侵占的,占有人有权请求返专还原物;对属妨害占有的行为,占有人有权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因侵占或者妨害造成损害的,占有人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占有人返还原物的请求权,自侵占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未行使的,该请求权消灭。

该条规定的是占有人的占有返还请求权,这个一年期限是除斥期间(是指在一定期限内不行使权力,自期满时丧失权利的期间,是个时间段),只要超出一年,占有人丧失权利;对比原物所有人,物权是绝对权力,无论何时,所有人都有权对侵占人提起原物返还请求权。

❺ 有关抵押物灭失后如何救济(以下为个案)

依据物上代位性,抵押权人有权逾期后优先执行灭世后财产赔偿款。

❻ 用益物权已消灭情况下,怎样主张民事权利

这是经济法的范畴

用益物权,是物权的一种,是指非所有人对他人之物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排他性的权利。比如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自然资源使用权(海域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取水权和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捕捞的权利)。
“用益物权”这一概念在中国《民法通则》中没有出现,有关用益物权的规定也只有零星几条。物权法草案第123条规定:“用益物权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严格说来这也不是用益物权的立法定义。因此,在中国民事立法上难以给用益物权一个明确定义。在民法学上,所谓用益物权,是指非所有人在他人所有的物上享有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的他物权。[1]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2] 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中文名
用益物权
出 处
《物权法》
举 例
土地承包经营权
定 义
非所有人在他人所有的物上享有
特 征
着眼于财产的使用价值

❼ 物权请求权原物灭失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五十专七条规定:属“生效法律文书确定被执行人交付特定标的物的,应当执行原物。原物被隐匿或非法转移的,人民法院有权责令其交出。原物确已变质、损坏或灭失的,应当裁定折价赔偿或按标的物的价值强制执行被执行人的其他财产。”这是司法界比较推崇的观点。

也有人为既然原物灭失,物权返还请求权的基础就不存在了,应另行起诉。

❽ 关于房屋 物权灭失如何认定 谢谢

翻建房屋没申报(登记)并非就属于违章建筑。
至于老房子,你拆除完成的那刻,就已经事实不存在了,也就无所谓所有权了。
至于拆迁,该补偿的还是补偿。

❾ 标的物灭失,可否进行确权之诉

当事人拥有一所房屋,并在1960年取得房产证,后在文革期间由于历史原因,搬出该住所,但一直在就房产税。1983年当地政府房管部门将该房一并征用给某公司,该公司将原房屋拆除进行了翻建,目前对于原房是否被拆亦然是本案的焦点,后一、二审法院认定原房已经被拆。标的不存在缺乏确权的事实基础,驳回了当时人的诉讼请求。 暂且抛开事实的部分,就标的物灭失可否确权,谈一点看法。从法律理论上讲,权利到底是主体性还是客体性的?当然从完整的权利角度讲权利是主客体的统一,没有权利主体或者没有权利客体都是不存在权利的,当然客体存在的情况下,对于主体是可以部位的,如遗失物无人领取的归国家所有,无人继承的遗产归国家所有。这都是权利主体的补救制度。而权利的标的一旦丧失,是无法补救的,但是能不能因为权利的标的丧失就当然的剥夺主体的权利,权利就此消灭。当然不是这样的,若如此财产的侵权就无法救济,财产一旦受到损害必然其损失部分就相应的灭失,若其对应的权利也灭失。那么侵权损害的请求就缺乏了基础。因此在标的物灭失之后,应当承认其存续期间的权利人,亦然享有对于该物的权利。 从现行的法律规定看《侵权责任法》的第十五条规定规定的恢复原状、赔偿损失都是在承认非法灭失部分的权利亦然存在,《物权法》的三十六条的规定,其逻辑前提也是承认非法灭失的财产,所有人的权利亦然存续的前提下规定的,负责根本无法操作。 当然在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及合法的行为消灭标的物的,是对于权利的放弃,权利当然消灭这既是《物权法》三十条的规定,在非法毁损标的物的情形下,是不能使用该条而认定物权消灭的。

❿ 在所有权人行使返还原物请求权时,标的物已经毁损灭失了,是不是所有权人就丧失了请求返还原物的权利

首先,天然孳息的归属有约定的从约定,无约定的归用益物权人,无用益物权人的归所有权内人。所以有权要求容返还小牛。
其次,义务以可能为前提,返还原物请求权以原物或孳息存在为前提。小牛已经灭失,不能再要求返还。
再次,相对人是善意时,只能要求返还现存利益,不能要求补全损失。所以不能要求赔偿小牛的价款。

阅读全文

与物权灭失后如何主张权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
上海工商局咨询热线 浏览:177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告代理词 浏览:603
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浏览:702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