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物权的消失方面抛弃和混同

物权的消失方面抛弃和混同

发布时间:2021-08-05 02:40:42

① 急求物权变动与原因行为的区分原则

一、物权的变动的概念

物权的变动,是物权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总称。从权利主体方面观察,即物权的取得、变更和丧失。由于物权法律关系的特性,不特定的义务人仅负有不非法干涉物权之行使的不作为义务。所以,义务的适当履行表现为尊重物权的现状,即在物权人取得权利时,尊重其权利;在其权利变更后,尊重其变更后的权利;物权如果消灭,义务人的义务也就不存在了。

1、物权的产生,即物权人取得物权。它在特定的权利主体与不特定的义务主体之间形成了物权法律关系,并使特定的物与物权人相结合。物权的取得:

(1)原始取得,
(2)继受取得。
2、物权的变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的物权的变更,是指物权的主体、内容或客体的变更。但是严格来讲,物权主体的变更是权利人的更迭,应属物权的取得与丧失的问题。

(2)狭义的物权的变更,仅指物权的内容或者客体的变更。

(a)物权内容的变更,是指在不影响物权整体属性的情况下物权的范围、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如典权期限的延长、缩短,地役权行使方法的改变,抵押权所担保的主债权的部分履行。

(b)物权客体的变更,是指物权标的物所发生的变化,如所有权的客体因附合而有所增加,抵押权的客体因部分灭失而有所减少。

3、物权的消灭,从权利人方面观察,即物权的丧失,可以分为绝对的消灭与相对的消灭。

(1)绝对的消灭,是指物权本身不存在了,即物权的标的物不仅与其主体相分离,而且他人也未取得其权利,如所有权、抵押权因标的物灭失而消灭,典权因期限届满而消灭。

(2)相对的消灭,则是指原主体权利的丧失和新主体权利的取得。例如因出卖、赠与等行为,使一方丧失所有权而另一方取得所有权。严格地说,物权的相对消灭并非物权消灭的问题,而应当属于物权的继受取得或主体变更的问题。

物权的变动原因

物权法律关系作为一种民事法律关系,因一定的法律事实而产生或消灭。而作为主体所享有的权利,物权也因法律事实而取得或丧失。这些引起物权取得或丧失的法律事实,正是物权取得或丧失的原因,可以将其划分为两类即民事法律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以外的原因。了解这些原因,对于明确物权的归属、判断财产的权利状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物权的取得

能够引起物权取得的法律事实主要有以下几项:

1、民事法律行为。这是取得物权的最常见的法律事实。例如,因买卖、互易、赠与、遗赠等行为取得所有权,通过物的所有人与其他人的设定行为为他人设定典权、抵押权、地役权、质权等他物权。

2、民事法律行为以外的原因。主要有:

(1)因取得时效取得物权;

(2)因公用征收或没收取得物权;

(3)因法律的规定取得物权(如留置权);

(4)因附合、混合、加工取得所有权;

(5)因继承取得物权;

(6)因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取得所有权。

(二)物权的消灭原因

能够引起物权消灭的法律事实主要有以下几项:

1、民事法律行为。主要有:

(1)抛弃。这是以消灭物权为目的的单方法律行为。抛弃只要权利人一方作出意思表示即生效力,故抛弃是一种单方法律行为。抛弃的意思表示不一定向特定人为之,只要权利人抛弃其占有、表示其抛弃的意思,即生抛弃的效力。但他物权的抛弃,须向因抛弃而受利益的人为意思表示;不动产物权的抛弃,还需办理注销登记才发生效力。原则上物权一经权利人抛弃即归消灭;但是如果因为物权的抛弃会妨害他人的权利时,则物权人不得任意抛弃其权利。例如农村承包经营户的承包经营权,因有对农村集体组织的义务,所以不能随意抛弃,以免损害农村集体组织的权利。

(2)合同。这是指当事人之间关于约定物权存续的期间,或约定物权消灭的意思表示一致的民事法律行为。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或约定物权消灭的合同生效时,物权即归于消灭。例如,债务人将其土地使用权抵押后,经与抵押权人协商,另以价值相当的房产做抵押,消灭原来的土地使用权抵押。

(3)撤销权的行使。法律或合同规定有撤销权的,因撤销权的行使会导致物权消灭。例如,承包经营权人没有按承包合同的规定向集体组织交付承包收益时,集体组织可以撤销其承包经营权。

2、民事法律行为以外的原因。主要包括:

(1)标的物灭失。物权的标的物如果在生产中被消耗、在生活中被消费,如油料燃烧、食物被吃掉、汽车报废;或者标的物因其他原因灭失,如地震、大火导致房屋倒坍、烧毁。在这些情况下,由于标的物不存在了,因而该物的物权也就不存在了。惟应注意的是,标的物虽然毁损,但是对于其残余物,原物的所有人仍然享有所有权。如房屋毁坏,房屋所有权虽然消灭,但所有人基于所有权的效力,取得砖土瓦木等动产所有权。另外,由于担保物权的物上代位性,在担保标的物灭失或毁损时,担保物权续存于保险金、赔偿金等在经济上为该标的物的替代物之上。

(2)法定期间的届满。在法律对他物权的存续规定了期间时,该期间届满,则物权消灭。

(3)混 同。这是指法律上的两个主体资格归属于一人,无并存的必要,一方为另一方所吸收的关系。混同有债权与债务的混同和物权的混同,这里专指物权的混同。物权的混同,是指同一物的所有权与他物权归属于一人时,其他物权因混同而消灭。例如甲在其房屋上为乙设定抵押权,后来乙购买了该栋房屋取得其所有权,则所有权与抵押权同归于一人,抵押权消灭。另外,物权的混同还指所有权以外的他物权与以该他物权为标的物之权利归属于一人时,其权利因混同而消灭。例如,甲对乙的土地享有使用权,甲在其土地使用权上为丙设定了抵押权,后来丙因某种原因取得了甲的土地使用权,这时土地使用权与以该土地使用权为标的的抵押权归属于一人,抵押权消灭。

物权因混同而消灭,是为原则。但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物权虽混同也不消灭。同一物的所有权与他物权归属于一人时,如果对于所有人有法律上的利益,或对于第三人有法律上利益时,他物权就不因混同而消灭。例如,甲将其所有的房屋先抵押给乙,然后又抵押给丙,乙为第一次序的抵押权人,丙为第二次序的抵押权人,以后如果甲取得乙的抵押权或乙取得甲的所有权时,依混同消灭的原则,使乙的抵押权消灭,则甲就可能因丙升为第一次序的抵押权人受到损害,所以从甲的利益出发,乙的抵押权就不因混同而消灭。再如,甲对乙的土地享有地上权,并将该地上权抵押给丙,后来甲又取得了该土地的所有权,发生了所有权与地上权的混同,如果使甲的地上权消灭,则势必引起丙对抵押权消灭,所以甲的地上权不因混同而消灭,以免损及丙的利益。

另外,作为一般原则的例外,以他物权为标的的权利,其存续对于权利人或第三人有利益时,也不因混同面消灭。例如,甲与乙对于丙的地上权都有抵押权,甲为第一次序抵押权人,乙为第二次序抵押权人,以后甲因某种关系取得了丙的地上权,这时地上权与以该地上权为标的抵押权归属于一人。如依原则,甲的抵押权应该消灭,但这会影响到甲的利益,所以甲的抵押权不消灭。再如,甲将其地上权抵押给乙,乙又以该抵押权(连同主债权)为丙设定了权利质权,如果后来乙取得了甲的地上权,这是地上权与以该地上权为标的的抵押权的混合,乙的抵押权应该消灭。但如果这样,就会导致丙的权利质权的消灭,这是有失公平的,所以乙的抵押权不消灭。

② 不动产物权的一般消灭原因

原因有:一 不动产物的灭失,如房子倒塌,拆迁。 二 法定期限届满 ,主要是指他物权回,答如抵押权,在债务到期后六个月内不行使则丧失请求担保的权利。三 混同,主要也是指他物权,如抵押权人购买了抵押物,则所有权与抵押权混同,抵押权消灭 四:民事行为,1 抛弃,如房主不要该房子了,到登记部门注销,2合同行为,主要是指用合同的形式约定的他物权到期之后,他物权丧失,3撤销行为,如土地承包经营权人长期抛荒,发包人撤销其承包权。

③ 《物权法》上的混同与《合同法》上的混同有何区别

主要在结果上,
合同法上的混同造成了债权和债务的消灭。
物权法上的混同则会造成新的物权人的产生,接着可能导致新的债权债务的产生。

④ 谁能帮我~~~了解物权法的来~ 从物权与债权的权利性质、内容和效力方面,分析两者的区别。

1、物权是支配权,债权是请求权。

2、物权是对世权,债权是对人权。
3、物权是绝对权,债权是相对权。
4、物权法定,债权具有任意性。
5、物权体现静态财产支配关系,债权体现财产流转关系。

6、物权不具有期限性,债权具有期限性。
7、物权变动的法定与公示,债权则否。

⑤ 关于物权中的混同原则

首先担保物权分抵押、质押、留置。
房屋为不动产,在我国法律上只能版设置抵押权权。不动产的抵押已登记为法定生效要件。先登记的抵押权优先于后登记的。
甲与乙如果先登记的,其抵押权优先于丙。
如果甲同时享有房屋所有权和与乙的担保物权,相对后登记的丙就享有优先受偿权。
即假设房屋1000万,乙的担保物权为700万,丙的为700万。则房屋拍卖后的1000万要优先清偿前一个担保物权700万,剩下的300万偿还给丙。丙剩余的400万债权转化为普通债权,只能向原债务人追偿。
丙在债务无法清偿时当然可主张拍卖房屋。当然甲如果不想房屋拍卖也可直接偿还丙可对房屋主张的400万。
如在不同部门(如房产局和土地局)同一天登记的,可视为同一顺序,同等受偿。一人500万。

⑥ 物权因混同而消灭的例外

例如《担保法解释》第77条规定的例外,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顺序在先的抵押权与该财产的所有权归属一人时,该财产的所有权人可以以其抵押权对抗顺序在后的抵押权。

⑦ 物权法上的混同,应该怎么理解

与附合合在一起理解,附合是二物合在一起不可分割;混同是二者不可辩认。

⑧ 司法考试民法中引起物权的消灭的原因有哪些

物权消灭,是指物权因法律行为或因法律行为以外的原因而不复存在。它可以分为物权的绝对消灭与相对消灭。绝对消灭指物权客体灭失,不可能于该物之上再存在一个物权。相对消灭指物权移转,一主体物权消灭,另一主体则对该物享有物权。

一、物权消灭,根据其原因,可分为以下两种:

(1)因法律行为而消灭,指因民事主体的意思表示而消灭物权的情形。其方式包括抛弃、合同和撤销权之行使。其中,抛弃主要指为消灭物权所为之单独行为。在这些情形中,物权权利人应向登记机关进行消灭物权的意思表示并办理涂销登记,否则,不发生物权消灭的效力。

(2)因法律行为以外的原因而消灭。其主要方式包括:一是标的物消灭,此时应依社会观念判断标的物是否消灭。二是因法定期间之完成而消灭,如抵押权因主债权的消灭而消灭。三是混同,即同一物的所有权及其他物权,归属一人。但如物权之存续于所有人或所有人以外的物权人本人或第三人有法律上利益时,物权并不因此而消灭。一般情况下,因法律行为以外的原因致使物权消灭时,无须进行登记。

二、物权消灭的原因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混同。物权消灭原因的混同,是指两个无并存必要的物权同归于一人的法律事实。这时的混同虽然表现为权利的混同,但实际上却是权利与义务的混同。物权混同时,对混同的效力有不同的主张:两物权混同时,其中一物权被他物权吸收而消灭;由于同一物上所有权或他物权的同时存在,或定限物权与以其为标的其他定限物权同时存在,并无不可,且其在不动产登记上有一定效力,因此,物权不因混同而消灭;两物权混同时,原则上其中一物权消灭,但该物权对本人或第三人有利害关系时不消灭。

(2)抛弃。抛弃是指权利人不将其物权移转于他人而使其物权归于消灭。抛弃是单独行为。抛弃物权,应有意思表示。

(3)标的物灭失,是物权消灭的当然原因。

(4)因法定原因而消灭。例如,采矿权因法定原因而被撤销。

(5)法定期间之经过

(6)他人因时效取得物权而使原物权消灭。因时效完成而取得所有权的,不仅原所有权消灭,而且存在于该标的物上的其他物权也消灭。因时效完成而取得其他物权的,原存在于该标的物上的不能相容的同种物权也消灭。

(7)担保物权所担保的债权消灭。担保物权以所担保的债权存在为前提,因此,所担保的债权消灭时,担保物权也消灭。应注意,最高额抵押权在其存续期限未届满前,并不因其所担保的债权额为零而消灭。

⑨ 请问关于法律上的抛弃 他物权的抛弃须向因抛弃而受利益的人为意思表示是什么意思呢 为什么呢

你问的是物权的问题。
物权分为自物权和他物权。
所有权是唯一的自物权,所以自物权即所有权。
他物权又分为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用益物权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自然资源使用权(海域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取水权和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捕捞的权利)。
担保物权包括:抵押权、质押权、留置权。
“抛弃”是指权利人不将其物权移转于他人而使其物权归于消灭的单独行为。物权为财产权,权利人在原则上得任意抛弃其物权,但该权利如与他人利益有关时,则须加以限制。
抛弃物权,一般应依一定的方式为之,使生抛弃的效力。因抛弃为单独行为,属民事法律行为的一种,故须以意思表示为之,抛弃人须具备行为能力,始能合法有效。
所谓“他物权的抛弃须向因抛弃而受益的人为意思表示”的原因除了抛弃行为是法律行为故有意思表示外还有其他原因:他物权有相对人,所以应该向对方做出意思表示。
所以具体地说,抛弃担保物权,如质权、留置权,则因该物权有特定的相对人,抛弃人须向因抛弃而直接受益者,作出抛弃的意思表示,并交付该动产。抛弃不动产物权,则须向因抛弃而直接受益者作出抛弃的意思表示,并为注销登记。这样能够使相对人行使自己的权利。
而对于所有权,属于绝对权,没有相对人,所以它的抛弃:对于动产所有权,除作出抛弃的意思表示外,须放弃对该动产的占有,以满足物权变动的公示原则。对于不动产所有权,除作出抛弃的意思表示外,须向登记机关进行注销登记,始生抛弃的效力。
综上,由于所有权时对世权,没有相对人,所以它的抛弃不会涉及其他人的利益,故没有相对人更谈不上为意思表示。而他物权因为有相对人,任意抛弃会损害相对人利益,故需要向相对人为意思表示。
够详细了吧?呵呵,就这些,希望你能够了解。

补充:我给你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就拿质权来说吧。
旺财把自己的骨头质押给小强,小强就是质押权人,旺财是出质人,质押物即骨头归小强占有。小强后来发现自己爱上旺财了,所以就决定抛弃这个质押权。他不能在没有任何人知道的情况下说抛弃就抛弃,而应该告诉旺财:旺财,我抛弃质权,这个骨头还给你。因抛弃而受益的人就是旺财。
因为他物权有相对人,所以要为意思表示,就拿刚才那个例子说吧。只有小强告诉了旺财(即为意思表示),旺财才可以把这个骨头继续质押给如花、星星等别的人了啊。也就是说,出质人才可以继续行使自己对别人出质的权利。

至于为什么所有权不需要,我再举个例子。
旺财有一栋别墅,他不想要了,只需要向登记机关做注销登记,公示一下就可以了。意思就是,旺财谁的钱都不欠,他的别墅也没有抵押、质押什么的,任何人对这个别墅都没有任何权利,他想扔就扔,不需要别人的同意和认可。

现在明白了吗?
如果还不行,加QQ568189902,我仔细跟你说。
先采纳了吧......

⑩ 哪些物权因混同而消失

你好,混同是有关债的概念,混同,是指债权和债务同归一人,致使债的关系消灭的事实;添附是关于物权的概念,主要适用于所有权,添附主要有混合、附合、加工三种方式。

阅读全文

与物权的消失方面抛弃和混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
上海工商局咨询热线 浏览:177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告代理词 浏览:603
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浏览:702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