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高晓松谈知识产权

高晓松谈知识产权

发布时间:2021-08-04 21:23:13

㈠ 如何看待高晓松的跨界能力

非常喜欢高晓松的一句话:路走了44年,方向却不止一边,行装偏爱黑色,内心却仍是此间少年,护照48页,但每个终点都值得赞颂千篇,旅程左右万里,时差却最多一天,世事上下千年,却偏要说出瞬间。

高晓松给我个人的感觉,就是这个人深不见底,也不知道他看了多少书,反正就是觉得这个人特别博学多才,无论从事哪个领域都有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在那支撑着,拍电影,写书,音乐人,也唱过歌,主持人,脱口秀,这些都不在话下,他就是一个潇洒的性情中人,总是喜欢随遇而安,却到哪儿都能绽放光彩。

㈡ 高晓松说硕士在他家基本等同于文盲,这是为何

高晓松之所以说硕士在他家基本等同于文盲,并不是调侃,也不是自傲,而是真真实实的事实。我们可以从高晓松的家人所任职的职位中看到他们的学历层次。高晓松的外公不仅是力学的专家,更是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外婆是北京航空学院的筹建者之一;爷爷是清华大学校长;父亲是美国洛城摄影学会会长;母亲是清华大学的教授。从高晓松这几个亲近亲属的成就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高晓松说硕士在他家基本等同于文盲一点都不夸张。

人到中年的高晓松,近几年因为主持《奇葩说》及《晓说》,让观众真正感受到他博学多才的一面。无论是知识面、还是口才、或是思想,都让很多很多年轻人崇拜不已。

㈢ 高晓松说的美国剧本在哪个网站申请专利和版权所有

你可以这晓松奇谈阿甘正传(上)中的前几分钟看到

㈣ 曾经火遍全国的高晓松,从万众追捧到人人喊打的“洋垃圾”,他经历了什么

高晓松之所以变成人人喊打的洋垃圾,主要还是因为他在公共场合说的话让人觉得莫名其妙,甚至崇洋媚外。每当自己国家出了什么事情的时候,他总是喜欢当理中客,说别的国家就做的很好,这样的话,对我们没有任何帮助,还会显得他高人一等,所以,他被人讨厌不是没有理由的。

和外表的憨厚不同,私下的高晓松是一个比较自傲的人。他觉得自己的文化水平很高,总喜欢发表观点,而且有些观点,不是基于事实,而是基于喜好,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情,他也喜欢侃侃而谈,大放厥词。

比如说,他曾经说世界杯上的比赛都是假的,球员都在踢假球,这样的言论,很难让人相信他是一个清华出来的高材生。一个人无知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无知的情况下还有表现自己,这就让人很搞不懂的。现在的高晓松,早就已经没有了之前那么信任他的观众,可以说,这一切都是他自己作没的。

知识产权保护可笑 你的知识都是古人给的

知识即是古人言又如何,知产即文化发展结果。
尔不尊重他人知识结晶,与他人抢劫掠夺相等。
不想谈你想法简单幼稚,且说你知识浅薄无知。
若有不懂自行网络去罢,莫不要在此自取嘲笑。

㈥ 高晓松在《晓说》和《晓松奇谈》中讲的东西有哪些是错误的

也许我晓松奇谈看得少,我总觉得高晓松很片面,很主观,当然了,脱口秀嘛,主观为主。但是知识面有倾向与主观态度的偏颇叠加在一起,就容易误导。所以我看晓说的时候就经常听他说,却和我知道的内容相悖,我还得自己去查证。这种情况越多,就越觉得他主观,我一边听就得一边辨认,累。所以说他直男癌痞。典型北京大嘴爷们儿的感觉。不像看纪录片,事事有依据,客观多,主观少,听着轻松。不过小松说得有趣,纪录片有的很无趣。我感觉高晓松是个任性的人,他只看他想看到的,只吸收他想吸收的,所以他的观点不是学术型客观的。这让我这个观众有点难受。可能我还不能完全放松,把他这种似聊天的单向知识或者观点的传达看成一个有趣的脱口秀娱乐吧。

㈦ 高晓松为何连续四期讲述一本销量惊人的书

因为这本书非常有意义,它可以帮助很多人找到自己应该找到的方法。

㈧ 如何评价高晓松的知识结构

从去年开始看晓说,到现在每周跟晓松奇谈,基本上他的每一期节目都有看,很喜欢他这种散漫的胡侃,讲一些奇闻轶事。

题主问高晓松的知识结构,这个我们只能通过他的节目的选题来进行一些窥测。我认为他所讲的内容主要就是三大类。
第一类话题是历史,政治,地理,军事。爱好历史的都知道,这些知识向来是相辅相成,要杂糅在一起来讲的。这一部分可以归类为高晓松的兴趣爱好,这一类占了节目绝大部分。可以从节目中看出高晓松在这些方面涉猎很广,是读过很多的书,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是他虽然了解的很多,但是绝大多数都是浅尝辄止,并没有多少深入的了解,与做学术的相差甚远。之所以在他了解不是很多的情况下可以侃得这么风生水起,主要是这几个原因。首先,他有一个背后团队帮他提供大量的素材。其次是他的选题比较独特,新奇,都是一些我们接触的主流历史所忽略的角落。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由于他的家庭出身,他从小到大所接触的信息以及他看事情的方式会有别于从小被主流媒体宣传之下的我们。所以同样的事情从他口中说出会有一些不一样的味道。我想这也是他节目的核心竞争力吧。
第二类话题是音乐,娱乐,电影。这一类属于他的专业知识吧。作为一个圈内人,给外人普及一些行业知识,这个没什么好说的。
第三类话题是他的个人见闻。其实这个不能单算一类话题,它实际上是将他自己的见闻杂糅在其他的话题中去讲的。出身的差距,决定了他的人生必定要比绝大多数人要就精彩的多,也使得他有料可爆,有话可说。再加上北京人特有的“侃”才,使节目变得有趣。不过个人的故事是有限的,所以他很多时候不得不把话题转移到历史政治等一些可以提前准备的内容上了。这一点在他讲台湾系列的时候尤为明显,实际上他在台湾并没有待过多长时间,对台湾的文化,现状认识着实有限,为了藏拙,只能把话题扯到国共内战上。
至于题主提到了经济和体育等方面。经济方面他基本上没提过,只是在讲各个国家的时候提了一些人尽皆知的事实,所以我认为他这方面基本上小白。体育印象中只有晓说讲了一期世界杯赌球,看完之后我细思了一下,漏洞百出,估计他的消息基本来自道听途所,全篇扯淡。另外一个他不懂体育,至少是不懂足球的旁证是在巴西世界杯期间全然回避有关足球,只讲南美的解放史。作为一个真球迷,在如此盛会面前全然不提足球,他也真忍得住。即使他忍得了,为了收视率,节目组难道就认为在那个时间历史会比足球话题收视更多。综上推断,他也不懂体育。

㈨ 高晓松说:硕士在我家基本是文盲,是不是开玩笑

高晓松一家人的学历都是很高的,他所说的硕士在他们家基本算是文盲,这并不是他在跟大家开玩笑的。

因为清华是很多人羡慕的高等学府,但在高晓松家里,却是很平常的了,因此高晓松说硕士在他们家就是文盲,也就不足为怪了。

㈩ 高晓松说明朝是“三无朝代”后,为何被专家批为“哗众取宠”

因为明朝并非像高晓松说的那样糟,在明朝还是可以举例出很多值得称赞的明君、名将、名士。高晓松曾经在一档节目当中称明朝是“三无朝代”,既:无明君、无将士、无名士,但事实并非如此,因此这遭到了很多专家的嘲讽,为此还说高晓松是在“哗众取宠”,而专家之所以这样评价他是因为高晓松所知道的只是片面而已,而且有很多都是后朝代杜撰出来的,并非是历史上的事实之事。

还有就是说无名士,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朱元璋是个“文盲”的原因,才会导致高晓松有这种想法,虽然朱元璋没文化,但不代表,明朝就没名士,要知道在明朝最不缺的就是明士,比如:王明阳、杨慎、解元、徐渭、刘伯温等,这几位哪一位不是有才之人,影响着后世,而且在这里我们要着重的说明一点,那就是在我国四大名著里面有三大名著都来自明朝,分别是:《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单从这方面来说明朝还缺“名士”吗?

所以我觉得高晓松纯粹就是在胡说八道,如果非要说他说的是真话,那么我可以理解为:他心里的明君、名将、名士都非同一般人,或者说明朝的这些明君、名将、名士只是达到他的期望值。

阅读全文

与高晓松谈知识产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
上海工商局咨询热线 浏览:177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告代理词 浏览:603
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浏览:702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