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物权法上,登记对抗主义有哪些情形
物权法上,登记对抗主义的情形正在建造的船舶、航空器抵押的情形。船舶、航空器未专经登记,属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二十四条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第一百八十八条以本法第一百八十条第一款第四项、第六项规定的财产或者第五项规定的正在建造的船舶、航空器抵押的,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1)物权登记对抗谁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八十条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下列财产可以抵押:
(一)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
(二)建设用地使用权;
(三)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
(四)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
(五)正在建造的建筑物、船舶、航空器;
(六)交通运输工具;
(七)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财产。
抵押人可以将前款所列财产一并抵押。
⑵ 《物权法》第一百八十七和一百八十八条 关于登记对抗和登记生效的问题
这个要分动产和不动产的,动产抵押权一般不是以登记为生效要件;不动产抵押权一般是以登记为生效要件。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⑶ 登记对抗的物权以及登记生效的物权有哪些
不动产物权公示方式是登记。登记效力有两种立法例。一个是登记对抗主义,一个是登记生效(要见)主义。 登记对抗主义的有,地役权、动产抵押权。登记生效主义,有建筑物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动产抵押权。
⑷ 《物权法》房屋设立抵押,抵押权是登记对抗,还是登记生效谢谢……
关于抵押权登记的效力,我国对于不动产抵押权和权利抵押权采取登记生效回主义,对答于动产抵押权采取登记对抗主义。登记生效主义,是指抵押权的设定,以登记为发生效力的要件,换言之,未经登记,抵押权不仅不能对抗第三人,而且在抵押当事人之间也无约束力,亦即抵押权根本不能成立。
⑸ 物权中的登记对抗和登记生效究竟怎么区分
登记对抗主义就是说不登记物权也成立不过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
登记生效主义又叫登记要件主义,是指不登记物权不成立
⑹ 关于物权的登记对抗主义
可以基于买卖合同。在登记生效主义下协助登记是主给付义务。在登记对抗主义下协助登记可作为从给付义务,这种义务基于诚实信用原则产生。
⑺ 民法中的登记生效的物权能否对抗善意第三人。
比如,甲买了抄一套别墅让他的袭情人乙居住,为了防止被老婆发现,所以将房子登记在乙的名下,但是购买房屋的所有费用都是由甲支付的,这里,甲才是真正的房屋所有权人。几年后,甲、乙因为房产所有权问题产生了矛盾,并且甲未进行异议登记,在甲向法院请求确认物权之前,乙将房屋卖给了丙,丙即为善意的第三人,甲是不能要求丙返还房屋的,因为登记是一种公示,公示即产生公信力,即使乙不是真正的所有权人。但是如果甲事先进行了异议登记,那么就不存在善意的第三人了,甲可以要求丙返还房屋,因为异议登记,通俗讲就是告诉第三人,这个房产的物权归属目前存在争议,降低了登记的公信力。
⑻ 不动产物权变动中的登记对抗模式是什么意思
不动产物权变来动中的登记对源抗模式是什么意思?登记对抗和登记要件的区别是什么?
简单说就是登记对抗就是在财产转让合同有效基础上,财产权转移了,但不登记该财产转移事实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而登记要件只要不登记财产权压根不发生转移。一般动产买卖使用等级对抗,而不动产买卖适用登记要件主义。
那在登记对抗模式中如果第三人的行为合法,那不动产怎么处理?谁应该负赔偿或者连带责任?
如果合法,当然不动产就合法转移给善意第三人,此时由原出卖人向原买受人承担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