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某杂志编辑想刊登鲁迅的一篇文章,但想到前阵子其子周海婴与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官司纠纷,不敢贸然行动。那
不需要。中国著作权法的规定的保护期限是作者死后50年。鲁迅逝世于1936年,早已过了保护期。其作品已成为公共资源。
周海婴与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纠纷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事情。其时还在保护期内。
当然这个保护期仅仅只的是作者及继承人获得财产收益的期限。其他权利,比如说作品完整权,署名权等是永远保护的
② 为什么周海婴作为鲁迅的儿子,没有从文,反而成了科技工作者
想必鲁迅先生都是众所周知的,他的一生给众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鲁迅先生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主要人物,给世人们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起初的时候他是学医学的,后来他看我国的人们不仅仅是身体上出现了问题,在精神上他们也也已经开始麻木了,所以他想要拯救人们,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弃医从文。
因为他特别迷恋科研,最后成为无线电专业的专家,更是做到了国家副部级干部位置,可以看得出来他的成就也是很突出的。他之所以不像鲁迅一样选择从文,是每个人的出发的和想法都是不一样的,其中也有兴趣爱好的驱使,而且各自的年代里的思想是不同的,但是不管他们的选择是怎样的,他们都为国家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这也是值得敬畏的。
③ 请问谁有作家周海婴个人简介的详细资料谢谢.
周海婴简介
周海婴出生于1929年9月。在他将出世时,许广平一度出现难产的迹象。当医生为此征求鲁迅意见是留大人还是留孩子时,鲁迅不假思索地说:“留大人。”结果母子平安。
也许鲁迅认为这孩子是意外的收获,为了孩子的坚强,他对新生命倾注了异乎寻常的爱。海婴这个名字,鲁迅取自上海出生的婴儿这一意思。他对海婴的教育完全按照他于1919年写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思想来实行,尽量创造机会让海婴自由地成长,希望海婴成为一个“敢说、敢笑、敢骂、敢打”的人。
鲁迅病重、逝世的那一年,周海婴年仅7岁。坎坷的经历、特殊的家庭背景,使他待人处事格外小心谨慎。他回忆在北大物理系读书时,同学可以打桥牌、跳交谊舞,他出于好奇,偶尔走去观看,就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说什么“鲁迅的儿子不好好读书,只知道打牌跳舞”。
周海婴承认,对名与利想得不多,看得很淡,只想做一个实实在在的普通人。小时候,父母就教导他不能以名人的孩子自居。周海婴夫人马新云回忆说,1945年她家搬到上海霞飞坊62号,与住在64号的周海婴是邻居。弄堂里的孩子们常在一起玩耍,大家并不在意周海婴是鲁迅的儿子,周海婴也从不刻意去摆架子,孩子们彼此平等、感情融洽。
④ 周海婴周海婴
周海婴(1929年—2011年)鲁迅和许广平仅有的1个儿子,1952至1960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无线电专业。1960年起在国家广电总局工作。原国家广电总局副部级干部,无线电专家,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另任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理事长,中国鲁迅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鲁迅纪念馆、绍兴鲁迅纪念馆、厦门鲁迅纪念馆名誉馆长,北京鲁迅中学、绍兴鲁迅中学名誉校长,中国鲁迅研究室、上海鲁迅纪念馆顾问,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CRSA)顾问等。2011年4月7日凌晨在北京逝世,遗体告别仪式于4月11日举行。
⑤ 周海婴的介绍
周海婴(1929年9月27日—2011年4月7日),周树人(鲁迅)和许广平仅有的1个儿子,1952至1960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无线电专业。1960年起在国家广电总局工作。原国家广电总局副部级干部,无线电专家,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另任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理事长,中国鲁迅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鲁迅纪念馆、绍兴鲁迅纪念馆、厦门鲁迅纪念馆名誉馆长,北京鲁迅中学、绍兴鲁迅中学名誉校长,中国鲁迅研究室、上海鲁迅纪念馆顾问,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CRSA)顾问等。2011年4月7日凌晨在北京逝世,遗体告别仪式于4月11日举行。
⑥ 周海婴他为鲁迅的儿子但他为什么没有被当时的报社报道
当时主要是周海英还比较小,所以说媒体各方面都对他有一种保护,并没有大肆宣传。
⑦ 周海婴是谁
是鲁迅和许广平的儿子
⑧ 鲁迅与我七十年的著作权纠纷
案情回放
2001年4月,案外人南海出版公司通过与原告周海婴签订图书出版合同获得《鲁迅与我七十年》一书的专有出版权。合同第三条约定在合同有效期内未经双方同意,任何一方不得将第一条约定的权利许可第三方使用,如有违约,另一方有权要求经济赔偿并终止合同。2001年10月18日,南海出版公司同意被告某报连载《鲁迅与我七十年》一书。该报社自2001年10月30日至 2002年 2月 8日,分28期转载了《鲁迅与我七十年》一书的部分内容。在此期间,周海婴曾向该报编辑部索要个别期报纸,并向其提供正误表。2002年3月 10日周海婴向该报编辑部去函询问稿酬事宜,但始终未收到稿酬。后周海婴以该报未经其许可刊载《鲁迅与我七十年》,侵犯其享有的修改权、发行权为由,诉至法院。
判决结果
法院经审理认为,使用他人作品应当同著作权人订立许可使用合同。周海婴作为《鲁迅与我七十年》一书的著作权人,在与南海出版公司签定的出版合同中,严格限定了南海出版公司许可第三人使用作品的权利,故在未征得周海婴同意的情况下,南海出版公司无权擅自许可该报连载周海婴的作品。该报仅获得南海出版公司的同意,但未得到周海婴的许可即转载了周海婴的作品。周海婴书信的内容虽未明确反对该报社连载其作品,但从周海婴向该报收集连载报纸、寄。正误表、询问稿酬等情况,不能得出其对该报的连载行为表示同意的结论。该报连载《鲁迅与我七十年》一书的行为事先没有取得周海婴的许可,事后亦未获得周海婴的同意,其行为侵犯了周海婴的著作权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法院依据著作权法判决被告向原告周海婴公开赔礼道歉,赔偿原告周海婴经济损失人民币22万元。
⑨ 周海婴作为鲁迅的儿子,为何不从文反倒成了科技工作者
有哪条法律条文规定鲁迅的儿子一定要成为一个文人,不能从事其他的工作。这实在是太教条了,属于一种本位主义的思想。鲁迅是民国时期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很多的作品都反映了当时那个腐朽的社会,揭露社会黑暗的一面。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他很多作品都成为了经典之作,他的爱国主义情怀也让他成为一代伟人,但是鲁迅在教育方面不是一个很教条的人,他从来不约束他自己的儿子学习什么内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想让他自己的儿子以后做他想做的事情,不是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之下。
周海婴从小对科学就非常的感兴趣。这和她的父亲要走的道路大相迳庭。一个学文,一个学理,但是鲁迅从来没有不是阻止他的行为,鲁迅的坚决的支持他的儿子走自己的道路。周海婴能有这样的父亲太幸运了
⑩ 鲁迅写关于周海婴的故事
在上海出生的婴儿,取名“海婴”。周海婴是鲁迅一家的奇迹,一次是避孕失败,一次是难产幸存。两次奇迹都似乎见证了周海婴是珍贵的,以后需要加倍呵护,特别是鲁迅老年得子,他对周海婴更是关怀备至,有时还有一些显摆的意思。只要家中来了客人,海婴就算睡着了,也会被鲁迅抱出来,供朋友们欣赏赞美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