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物权的内容可以由当事人进行约定

物权的内容可以由当事人进行约定

发布时间:2021-08-02 21:13:56

A. 物权的种类和内容是法定的那么具体的含义是什么

这是物权法定原则的基本内涵之一。

1、物权的种类法定是指:

当事人设定的物权必须符合现行法律的明确规定,即“只允许当事人按照法律规定的物权秩序确定他们之间的关系”。

如果法律无明文规定物权种类时,则不能解释为法律允许当事人自由设定,只可解释为法律禁止当事人创设此种物权。

2、物权的内容法定是指:

禁止当事人创设与物权法定内容相悖的物权,当事人不得逾越法律规定的物权内容的界限,改变法律明文规定的物权内容,如约定永久性地限制所有人对其所有物的处分权,亦即取消所有权中的处分权能。

由于所有权是所有人对其所有物于法令限制范围内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无论设定用益物权还是担保物权,都不能对物权人处分权设定永久的期限限制,否则将使所有权有名无实。

(1)物权的内容可以由当事人进行约定扩展阅读:

我国《物权法》中的物权基本原则:

第四条 平等保护国家、集体和私人的物权

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五条 物权法定原则

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

第六条 物权公示原则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

第七条 取得和行使物权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原则

物权的取得和行使,应当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B. 我国民事法律规定,物权可以由当事人约定吗

可以,但是必须是自己的物权。物权简单来说就是你对你自己东西的占有权,使用权、处分权等。比如你就可以和你朋友约定把自己的车子送给他或者卖给他,这就是双方当事人对物权的约定。

C. 我国民事法律规定,物权可以由当事人约定吗

物权法定原则,也称为物权法定主义,是指物权的种类与内容只能由法律来规定,不允许当事人自由创设。

D. 物权可以由当事人约定对不对

不好意思,物权全部都是法定的,不可以约定。

E. 简析物权法定原则的内涵

您好!
《物权法》第5条规定:“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此即物权法定原则。由于物权是支配权具有,排他效力、优先效力和追及效力,为了维护交易安全,故适用法定原则。狭义的物权法的原则包括种类法定与内容法定。广义的物权法定原则还包括效力法定与公示方法法定。我国采用广义的物权法定原则。
1、种类法定。
又称“类型强制”,指哪些权利属于物权,只能由《物权法》或其他法律作出规定。违反物权法定创设的所谓“物权”,不具有物权的效力。
2、内容法定。
又称“类型固定”,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①物权的内容由法律确定,当事人不得约定与物权的法定内容不相符合的权能内容。例如,当事人不得约定某一所有权不具有处分效力。
②当事人不得通过约定违反物权法关于物权内容的强行性规定。例如,当事人不得约定“流质契约”。
3、效力法定。
《物权法》未设明文。效力法定,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①当事人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效力来确定物权的效力。例如:《物权法》第158条规定,未登记的地役权不具有对抗善意第三人的效力,当事人如果约定未登记的地役权具有对抗善意第三人的效力,则当事人的约定对于善意第三人“不算数”。
②当事人不得改变法律关于物权效力的规定。例如:《物权法》第202条,抵押权人应当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行使抵押权,如果抵押人与抵押权人约定,抵押权人可以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完成后两年内行使抵押权,则抵押权的效力必须“缩短至”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内。法律|教育网编辑整理
4、公示方法法定。
《物权法》未设明文,物权法定原则应当包含公示方法法定。例如,《物权法》第228条规定,以应收账款质押的,登记机关为信贷征信机构,如果当事人在“公证机关”进行出质登记,则权利质权“未设立”。
如能进一步提出更加详细的信息,则可提供更为准确的法律意见。

F. 物权法定原则有哪些内容

《物权法》第5条规定:“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此即物权法定原则。由于物权是支配权具有,排他效力、优先效力和追及效力,为了维护交易安全,故适用法定原则。狭义的物权法的原则包括种类法定与内容法定。广义的物权法定原则还包括效力法定与公示方法法定。我国采用广义的物权法定原则。
1、种类法定。
又称“类型强制”,指哪些权利属于物权,只能由《物权法》或其他法律作出规定。违反物权法定创设的所谓“物权”,不具有物权的效力。比如:地方人大不得通过立法承认“居住权”为用益物权;法院不得在判决中承认“让与担保”为担保物权;当事人约定创设的法律没有规定的“物权”,不具有物权的效力,顶多具有合同效力。
2、内容法定。
又称“类型固定”,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①物权的内容由法律确定,当事人不得约定与物权的法定内容不相符合的权能内容。例如,当事人不得约定某一所有权不具有处分效力。
②当事人不得通过约定违反物权法关于物权内容的强行性规定。例如,当事人不得约定“流质契约”。
3、效力法定。
《物权法》未设明文。效力法定,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①当事人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效力来确定物权的效力。例如:《物权法》第158条规定,未登记的地役权不具有对抗善意第三人的效力,当事人如果约定未登记的地役权具有对抗善意第三人的效力,则当事人的约定对于善意第三人“不算数”。
②当事人不得改变法律关于物权效力的规定。例如:《物权法》第202条,抵押权人应当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行使抵押权,如果抵押人与抵押权人约定,抵押权人可以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完成后两年内行使抵押权,则抵押权的效力必须“缩短至”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内。法律|教育网编辑整理
4、公示方法法定。
《物权法》未设明文,物权法定原则应当包含公示方法法定。例如,《物权法》第228条规定,以应收账款质押的,登记机关为信贷征信机构,如果当事人在“公证机关”进行出质登记,则权利质权“未设立”。

G.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面对各种各样的事物,人们为了更好的定分止争,逐渐形成了一套物权制度,而物权法正是规定各种物权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正如民法有“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等原则一样,物权法也有自己的原则。下面我就自己对物权法浅显的理解来简要分析一下物权法的原则。
首先是物权法定原则。
物权法定原则,是指物权的种类,内容,效力和公示方法都应有法律明确规定。其主要内容有:(一)物权的种类必须由法律规定,任何当事人不得随意创设。例如现在我国法律规定的物权有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等,当事人不得约定法律外的其他权利为物权。(二)物权的内容由法律规定,当事人不得创立与法定物权内容不相符的物权。例如所有权的内容可以为法律规定的各种动产和不动产,但当事人不能根据约定对人享有所有权。(三)物权的效力必须由法律规定,当事人不能基于其合意对顶物权的效力。如法律规定在对土地所有权上设立地上权时,该所有权的使用,收益权能即受到限制。而此种规定不能由当事人根据合意做出。(四)物权的公示方法应由法律规定。例如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不动产物权变更须经登记始生效,动产物权的变动交付即生效。而其他由当事人创设的公示方法均为无效。
物权法规定物权法定原则有其原因。其根本原因要从物权本身的性质方面来考察。物权是权利人直接支配特定物并享有其利益的权利,是一种绝对的,公开的,具有排他性的权利。如果物权不是由法律规定而是由当事人任意规定,那么人民间的交易活动将混乱不堪。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债权奉行的是合同自由的原则,即当事人可以在符合法律规定达成合意的情况下任意设定债权,而债权的标的物---各种各样的动产和不动产---恰恰是由物权来规定的,也就是说,物权是债权的基础,只有在物权得以确定的前提下,债权才能合理,稳定的存在,这就要求物权有相当的稳定性。而如果物权不是法定而是由当事人任意规定,那么物权就毫无稳定性可言,而以之为基础的债权制度也会随之土崩瓦解。综上,物权法定既是其本身性质决定的,也是其他法律制度对它的要求。
其次,是一物一权原则。
一物一权原则,是指在同一物上只能成立一个所有权,不能成立两个以上的所有权的法律原则。理解该原则时应该注意两个方面:一个是对“一物”的理解。所谓一物是指一个物权的客体只能是一个独立的特定物,而不是指物的一部分(如汽车上的轮胎)或集合物(如一座图书馆);一个是对“一权”的理解,“一权”是指一物上只能存在一个所有权,但同一物上可以同时成立数个互不相矛盾的物权。如可以在所有权上同时设定抵押权和地上权。但是要指出的是,同一物上也不得成立两个或两个以上非所有权的其他物权,如一个楼房价值100万,房主把它以100万价格抵押给一个人后,又把它以100万的价格抵押给另一个人,则第二次抵押无效。
一物一权原则,从根本上来说,是出于确定所有权,定分止争的需要。如果说物权法定原则规定了物权的内容,种类,效力,变更方式,为物权规则的正常运行设立了前提条件,那么一物一权原则则确定了物权的真正归属,为各种物品定了“名分”,为物权的正常行使提供了保障。
最后是公示公信原则。
公示公信原则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公示原则,公示原则是指当物权发生变动时(如设立,转移)要通过一定的公示方法向社会公开,使第三人知道物权变动的情况。和对人的,不公开的债权不同,物权是一种对世的公开的权利,只有让世人明知物权的真正归属及物上的权利情况(即物上除所有权外是否还有抵押权等),才能保证交易安全,有序,正常的进行。根据物权法定原则,物权的公示方法也必须由法律来确定,关于公示方法原则上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不动产的登记制度。关于此项制度,学理上分为登记要件主义,以德国为代表;登记对抗主义,以法国为代表;折中主义,以瑞士为代表。我国对此的规定是不动产的转移,交付...登记后生效。无论采取何种主义,不动产物权的设立,转移,变更等变动情况都要被记载于登记簿上,以备人们查阅,而这样恰恰能达到公示的么地。另一种是动产的交付制度。交付简单地说就是占有的转移。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交付必须要有两个条件,即标的物的转移和当事人之间达成的交付的合意。但是现实生活中,简易交付,占有改定,指示交付等非现实交付也大量存在。虽然后三者没有现实的交付行为,但由于其达成了交付的合意,构成了观念上的交付,现实生活中并不影响交易的进行,故法律也承认这几种交付方式。二是公信原则。公信原则是指只要对一个物权做了公示,则次物权即具有社会公信力。也就是说,第三人有理由相信公示的内容是真实的,并且基于次做出的交易行为受法律保护,即使该物权根本不存在或有瑕疵。但前提是第三人须是善意的,如果是恶意的则不受法律保护。

H. 无法定物权的时候,当事人可约定创设具有物权性质的合意。如何在物权法定下,合意物权性质可以举例子么

不是现在物权法定,就意味着以前无权可以约定,以前是债权物权不分,现在物回权分答离出来而已。这是回答的你标题的问题。

这是你正文中的问题,你所指的是情况,在善意取得制度没有出现之前,其实就是有效的,只不过在善意取得出现后,认为合同效力待定,在去年生效的买卖合同解释中,归回合同都有效。在法学人看来,只是正确观点的回归。

阅读全文

与物权的内容可以由当事人进行约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
我要发明机器人300字 浏览:341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
上海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浏览: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