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百度输入法就知识专利状告搜狗,要求赔偿一亿元你怎么看
2016年10月28日下午消息,网络今日表示已正式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起诉搜狗侵权,诉称搜狗旗下“搜狗拼音输入法”“搜狗手机输入法”侵犯了网络输入法多达十项技术专利,要求搜
狗赔偿金额一亿元。
对此,我认为这是关于知识产权的有一次关注,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必须引起国内的重视,因为我国和外国对知识产权这块的重视程度是不一样的。我国对专利这块的重视程度还很薄弱,盗版,侵权等现象常有发生。中国人都觉得免费习惯了,然后就顺其自然的以为所有的知识产权都是免费的,不会再收费了,接着就构成了侵权。最终给自己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和名誉损失。
在2016年5月19日的时候北京市知识产权局裁定苹果电脑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北京中复电讯、北京中复电讯工体东路电讯商场三家公司销售的苹果iPhone6、iPhone6plus两款手机侵犯“手机(100C)”(专利号:ZL201430009113.9)外观设计专利,裁定上述三家单位停止销售iPhone6、iPhone6plus手机。这引起了国内的一顿反响,给手机界的巨头苹果手机重重一击,这次诉苹果侵权的佰利公司,是深圳百分之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百分之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发布了“100+V6”手机,即外观专利“手机(100C)”的手机上市型号,不过市场上鲜见该机销售。2014年7月,“手机(100C)”得到专利授权,而苹果的iPhone6手机发布于2014年9月。此次侵权纠纷是苹果2012年来第二次在中国遭遇类似案件。因此知识产权必须引起我国国民的重视。
『贰』 输入法专利战再起波澜,百度诉搜狗索赔千万
输入法专利战再起波澜,网络诉搜狗索赔千万输入法专利战再起波澜,网络诉搜狗索赔千万 2019年1月22日上午,网络公司起诉搜狗公司侵害发明专利权系列纠纷案件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原告网络公司是输入法用于输入修改的方法与装置的专利权人。涉案专利的发明点是什么呢?用专利术语表述就是:用户仅需要在编码字符串或候选词条中的任意一处选择待修改项,涉案专利即会在用户所选的待修改项处及其对应的候选词条或编码字符串处显示候选修改项,从而最大可能地向用户提供与其当前修改需求相对应的候选修改项,方便用户的修改,提升用户的输入修改体验。网络公司认为搜狗公司未经其许可,使用了涉案专利方法,并制造、销售、许诺销售了侵犯涉案专利权的搜狗输入法软件产品(包括IOS版和安卓版),落入了涉案专利权利要求1和8的保护范围,侵犯了原告享有的合法权利,请求法院判令被告搜狗公司立即停止侵权并赔偿原告网络公司经济损失1000万元。事实上,搜狗与网络的输入法专利大战由来已久。网络曾于2016年10月,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起诉搜狗侵权,诉称搜狗旗下搜狗拼音输入法、搜狗手机输入法侵犯了网络输入法多达十项技术专利,要求搜狗赔偿金额共计一亿元。网络搜狗为何要围绕着一个小小的输入法打得如此不可开交?
『叁』 搜狗百度互诉案逆转 搜狗起诉的专利为何失效
近日,两家输入法市场领先者,又因为专利侵权一事“开打”。然而就在搜狗官方回应28日网络反诉其专利侵权时,搜狗公司于2015年向网络公司旗下输入法产品提起的17项专利侵权诉讼中,大部分专利均已被宣告无效!不知这则消息是否会加快搜狗网络互诉案的进程。
网络反诉搜狗输入法侵犯10项技术专利
28日,网络正式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起诉搜狗侵权,起诉书中称“搜狗拼音输入法”和“搜狗手机输入法”侵犯网络输入法10项技术专利。根据网络公司提交的起诉书,此次网络起诉搜狗侵权的十项专利均是关于输入法产品,涵盖用户输入时常涉及到的表情输入、词库联想、个性化设置同步、输入修改等方面。索赔金额1亿元。
搜狗起诉网络侵权专利中八项已被宣告无效
就在搜狗官方回应网络侵权在先,2015年就已提起17项专利侵权诉讼状告网络输入法产品侵权时,根据最新的专利无效结果显示,搜狗用来状告网络的专利,已大部分被宣告无效。
经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合议判定,搜狗2015年起诉网络的17项专利中,除去尚未公布结果的3项以外,被宣告无效或部分无效的专利数量多达8个。这意味着这些专利的技术方案属于或大部分属于现有技术,已不适合行使其专利权。搜狗“被无效”的专利当中,也包括标的一亿赔偿天价的 “一种向应用程序输入艺术字/图形的方法及系统”(专利号为200610127154.2)的专利,此专利的23项权利要求当中,17项被宣告无效,这其中包括所有的独立权利要求。
这也就是说,任何企业或者个人拥有的专利,都可能因为质量不过关而被取消。而所谓独立权利要求,是指在一项专利诉讼中,专利拥有者最主要的权利要求。一旦独立权利要求被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无效,那么这一专利的权威性也会大打折扣,相当于被做了“限缩”处理。作为打击“假专利”的有效手段,专利无效程序在挑战低质量和过于宽泛的专利权利要求方面,是行之有效的准司法程序,它有效地维护了专利法的严肃性,与广大公众的利益。
专利复审委员会对无效宣告请求进行审理时,判定该专利权是否有效,一般会从专利的新颖性和创造性两方面进行。搜狗被宣告无效的专利都为不具备专利法意义上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它们或者于搜狗申请之前已被现有技术公开,或者只是微小的技术或体验更新,审理之后被认为缺乏新颖性或创造性。这也侧面反映出,国内输入法市场需要通过自身不断创新共同提高整体行业水平。
———————————
关注【智高点商标服务】,快速了解商标业界资讯;
【公众号ID】: gaodian02 为你提供商标注册、交易、托管、融资/质押、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
『肆』 百度诉搜狗不正当竞争案是怎么回事
第十八条是对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第九条、第十条、第十四条规定的不正当竞争民事第一审案件的级别管辖所作的解释,即一般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但考虑到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不正当竞争案件可能会增加,为了减轻相关中级人民法院的案件压力,同时也方便当事人诉讼,该条第二款规定,各高级人民法院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确定若干基层人民法院受理不正当竞争民事第一审案件,但已经批准可以审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的基层人民法院,可以继续受理。当然,对于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其他不正当竞争案件,应参照上述级别管辖的规定。第五条的规定禁止了利用他人的注册商标,企业名称、姓名,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以及质量标志、产地标志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这类行为有多种称谓,主要有"仿冒行为"、"欺骗性交易行为"以及"市场混淆行为"。虽然该条款在反法实施以来做出了卓越贡献,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无论是条文本身还是规定的实际适用都存在一些问题,也积累了可观的案例素材与执法经验供修订该条款时吸纳。第九条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第十条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手段侵犯商业秘密:(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本条所称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第十四条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伍』 百度是否抓取了搜狗的内容,搜狗为什么没有起诉百度侵权
您好!正确的是,搜狗复制了网络的资料内容,没有明显的违规,也并无大碍的,况且网络的内容比搜狗的更真实准确。
『陆』 谁能提供一下几个知识产权的案例
你好,来源 大律师网
4月26日是第16个世界知识产权日,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在杭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去年全国法院新收各类知识产权一审案件130200件,比2014年上升11.73%,同时发布了2015年中国法院10大知识产权案件和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
发布会上,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宋晓明介绍,截至2015年底,全国法院新收各类知识产权一审案件130200件,比2014年上升11.73%。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五省市收案数量持续在高位运行,新收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数约占全国法院该类案件总数的70%。
最高法院副院长陶凯元表示,今年中国法院系统将重点加强专利商标授权、确权相关司法解释的论证起草,开展商业模式创新、标准与专利、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的研究,同时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国际对话交流,推动知识产权国际治理规则的革新和优化。
发布会上,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陈国猛表示,浙江知识产权案件主要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收案量持续增长,司法逐渐成为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的主渠道。二是案件类型全面,覆盖所有类型的知识产权与各种方式的市场竞争行为。三是重大疑难复杂及新类型案件不断增多,审理难度不断加大。
『柒』 输入法侵权"罗生门" 百度搜狗意欲何为
(原标题:输入法侵权“罗生门” 网络搜狗意欲何为)
文·本报记者 马爱平
■行业观察
日前,网络起诉搜狗侵权,诉称搜狗旗下“搜狗拼音输入法”“搜狗手机输入法”侵犯了网络输入法多达十项的技术专利。网络要求搜狗赔偿1亿元,法院现已正式受理该案件。
从网络的起诉书来看,此次网络输入法起诉搜狗侵权的十项专利均是关于输入法产品,涵盖用户输入时常涉及到的表情输入、词库联想、个性化设置同步、输入修改等方面。
实际上,虽然目前仅有媒体对于网络起诉搜狗事件的简单报道,双方也并没有直接喊话。不过,既然双方是全方位的竞争对手,时间又是双方发布财报的日子,因此这场战事更显得意味深长。
搜狗网络“宿怨”已久
“这可能不符合常识判断和认知。”互联网资深观察者李东楼说,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搜狗输入法最早于2006年6月推出,而网络输入法则最早推出在2010年10月,比搜狗晚上线4年之久,此前并不被人熟知。因此,李东楼说,这次网络竟然起诉搜狗输入法知识产权侵权令人十分惊讶,毕竟行业当中的追赶者起诉领先者涉嫌知识产权侵权,这在互联网行业内并不多见。
实际上,一年前,搜狗输入法曾先后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和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及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网络输入法专利侵权前后共计17项,索赔金额共计2.6亿元,这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史上专利第一案,轰动一时。
不过,一年前搜狗状告网络输入法的侵权案目前仍未结案。据了解,就在搜狗提出侵权诉讼之后,网络随后向法院提出了搜狗诉讼网络输入法涉嫌侵权的17项专利无效的异议。
今年4月,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对此进行口头审理。并且,就在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对此案所涉17项专利中的5项专利做出了有效审查判定。
“再结合此次媒体突然爆出网络起诉搜狗输入法知识产权侵权并索赔1亿这个案件,可以看出网络这次的起诉极有可能是对搜狗1年前起诉其侵权案的‘反制措施’。” 李东楼说。
大战背后是市场竞争
巧合的是,网络选择起诉搜狗输入法侵权的时间,刚好是双方发布第三季度财报之后不久。根据网络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网络总营收达到182.53亿元,同比下滑0.7%,创历史新低,自上市以来出现的首次“负增长”。
而据搜狗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搜狗第三季度营收达1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尽管从营收规模上来看,目前两者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是一个首次“负增长”,一个则是连续几个季度超行业平均增速,境遇完全不同。
分析人士称,网络最为依赖的是其传统业务搜索引擎广告,这占到其总营收的90%以上,在受到魏则西等一系列危机公关事件等影响之后,尽管网络也尝试向O2O、互联网金融等诸多领域进行布局,但已连续几个季度的增长变缓。而老对手搜狗持续十几个季度的高速增长和连续创出营收新高,令网络压力大增。
“因此,分析来看,网络此举一方面可能可以转移媒体对其营收不够理想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还可以消除此前搜狗起诉网络输入法侵权案件的不良影响。”李东楼说。
创新才是技术发展根本
实际上,在整个科技互联网行业,关于专利侵权方面的案件并不少见。比如苹果和三星就经常互相起诉对方专利侵权。而在国内,近几年,科技行业里的知识产权案件也越发常见。
“网络此次起诉搜狗输入法侵权的动机显然令人产生疑问,到底是真维权,还是博出位的公关战,抑或是对搜狗上次诉讼其侵权的‘鱼龙混珠’,我们目前还不得而知。”李东楼说。
业内人士称,这次双方能够都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企业利益,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而不像之前企业间恶性竞争所用的“暗招”或“坏招”,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说明互联网公司已经真正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技术创新。
李东楼强调,从国家层面上看,互联网公司之间围绕技术专利展开竞争或竞赛更应被鼓励。
“建设创新型国家正是需要科技公司率先重视产品和技术创新,而不是通过简单复制或模仿式创新这样的扭曲价值观来占领市场,这有利于中国企业真正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 李东楼说。
『捌』 知识产权侵权怎么申诉
您好,首先向您解释,申诉是指您被告侵权,所以申诉。前提是您是“侵权方”。
一般的技术要点就是:一、商标,证明自己使用商标与投诉者注册商标相比较不近似或使用更早;二、专利,证明自己销售产品与投诉者专利权相比较不近似或使用更早;三、著作权,证明自己销售产品与投诉者著作权相比较不近似或使用更早;但是作为重要知识产权的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本身就是市场竞争的武器,建议被投诉者痛定思痛,尽快注册或申请属于自己的自主的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
如果是淘宝商品被投诉侵犯知识产权:
(一)如果因商品商标权而受到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处理,申诉时至少需要提供以下凭证中的一项:
1、投诉撤销书:
被投诉人可与投诉人联系协商,向其解释进货渠道。若双方达成谅解,则可请投诉人出具投诉撤销书,说明此项投诉撤销;
2、进货凭证:
如果被投诉人商品是通过正规的渠道进货的,可提供进货凭证。但只有发票等可被证实的进货凭证方才有效,收据和购买小票都是无效的;
3、授权凭证:
如果被投诉人有该品牌的授权,可提供授权凭证,比如经销协议、品牌授权协议等。
(二)如果因专利侵权而受到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处理,申诉时至少需要提供以下凭证中的一项:
1、专利权证:
如果被投诉人拥有所售商品的专利权,可以提供专利权证书进行申诉;
2、向投诉方进货的凭证:
如果所售商品是向投诉人即专利权人进货的,您可以提供进货凭证进行申诉。但只有发票等可被证实的进货凭证方才有效,收据和购买小票都是无效的;
3、投诉方专利权存在问题的凭证
『玖』 哪些案件属于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
人民法院受理的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有:
1.著作权权属、侵权、合同纠纷案件;
2.邻接权权属、侵权、合同纠纷案件;
3.专利申请权纠纷案件;
4.专利权权属纠纷案件;
5.专利申请权、专利权转让合同纠纷案件:
6.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
7.假冒他人专利纠纷案件;
8.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费纠纷案件;
9.职务发明创造发明人、设计人奖励、报酬纠纷案件;
10.发明人、设计人资格纠纷案件;
11.商标权权属、侵权纠纷案件;
12.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商标转让合同纠纷案件;
13.厂商名称、字号或商号、服务标记纠纷案件;
14.伪造、冒用质量标志纠纷案件;
15.伪造产地纠纷案件;
16.仿冒、伪造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纠纷案件;
17.虚假宣传纠纷案件;
18.侵害商业秘密纠纷案件;
19.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纠纷案件;
20.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技术中介合同纠纷案件;
21.科技成果转化合同纠纷案件;
22.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技术秘密转让合同纠纷案件;
23.侵害发明权、发现权以及其他科技成果权的纠纷案件;
24.诉前申请停止侵犯专利权的案件;
25.与计算机网络域名的注册、使用有关的纠纷案件;
26.植物新品种申请权纠纷案件;
27.植物新品种权权属纠纷案件;
28.转让植物新品种申请权和转让植物新品种权的纠纷案件;
29.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的纠纷案件;
30.其他与知识产权有关的纠纷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