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和剽窃是同一概念,指将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窃为己有。
判断文字雷同是否构成抄袭和剽窃的依据有以下几点:
一、字数的多少 “使用”相同或相似文字的字数多,并多处“使用”,或反复“使用”,相同或相似程度高。如果仅仅是几句话,或少数文字雷同,不构成抄袭。但是雷同字数的多少不是判断抄袭与否的主要依据。
二、“使用”文字在作品中的地位 即使有的作品“使用”他人作品雷同的文字不多,但是足以构成该作品的精髓或主线,也构成侵权。如“使用”他人创作的经典故事,该故事在该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或贯穿全文,且故事的描述基本一致就构成抄袭。
三、是否是合理引用 《著作权法》第22条的规定,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而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或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而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的,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超过“合理使用”限度的“使用”行为当然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侵权”,就是抄袭。 判断是否合理使用,可参考目的性要件、比例性要件、形式要件和合法性要件等因素。
四、两者使用相同描述是否属于公共知识领域 根据著作权法基本原理,作品的构成元素、原生材料、事实等创作素材属于公有领域,任何人都可以利用他们进行创作。一部作品的独创性正在于作者运用其独特的技巧、知识、判断等思维和表达能力对这些原始素材进行独特加工。因此,创作新作品时,对他人既有作品中所表述的历史背景、客观事实、统计数字等可以自由利用,但绝不能完全照搬他人对上述素材的描述方式。当某一思想只有唯一的或为数极少的表达时,即表达与思想融合为一时,该表达才进入公共领域而为著作权法排除保护,如:科学公式、发明方案,设计方案,国家法律、时事新闻、历法、通用表格等。否则,对“共知知识”、“客观事实”的介绍同样要受著作权法保护。 即使对于作为公共知识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无论何人何处的表达都不可能具有唯一性。“每个时代都会根据现实需要重新诠释历史,所以,相同的历史才可以写出无数不同的关于历史的文字。” 每个作者对于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的描写,即表达方式,是一种个人创作的结果,是一种智力成果,应受法律保护。
❷ 请举例两个侵犯知识产权的例子。
看法条好了,法条说“应该……”或“不得……”等,这些都算。我给你找了《著作权法》中的2个条文。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
(二)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
(三)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五)剽窃他人作品的;
(六)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七)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的;
(八)未经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出租其作品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九)未经出版者许可,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的;
(十)未经表演者许可,从现场直播或者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或者录制其表演的;
(十一)其他侵犯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的行为。
第四十七条 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可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三)未经表演者许可,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四)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五)未经许可,播放或者复制广播、电视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六)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权利人为其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采取的保护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技术措施的,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七)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删除或者改变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八)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
❸ 举出几个计算机软件使用上侵犯版权的例子
还不给积分!!谁给你这个回答就是笨蛋了 我要说了我就是诽谤别人侵权了
❹ 请问我要把有名的童话故事用于商业有版权吗
看你如何使用童话故事里的内容了。其内容如果在作者去世50年后或没有继承人的话,那版故事本身的权内容是没有版权的。但故事本身如果有人把它转化成影视 漫画 人物形象 绘本等作品。你要是从中节选某一部分的话,那么你就必须得到权利人的批准才可使用。当然没人告你就不叫侵权,就跟没有交警你违章也没关系一个道理。不知道我的回答对你可否有用。
❺ 一千零一夜这类的儿童故事有版权吗,如果做成音频发布了算侵权吗
一千零一夜这类的儿童故事有版权吗,如果做成音频发布了算侵权吗?
肯定是有版权的,商用肯定是需要买版权的。
(九)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十)放映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
(十一)广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
(十二)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十三)摄制权,即以摄制电影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权利;
(十四)改编权,即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
(十五)翻译权,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
(十六)汇编权,即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十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❻ 版权时代到来,吴青峰哽咽回应著作权纠纷,这个故事有哪些的前因后果
林暐哲的生命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人,那就是吴青峰,他花费了很大的人力物力精力去培养这一个人,才就是因为看到了他身上的闪光点,所以在之后两个人合作的越来越顺手,赚的钱也越来越多,欲望也越来越膨胀,但是却在这个时候,吴青峰提出了解约,林暐哲同意了,但心底却打着一个小算盘,此时的吴青峰还处于一个懵懂无知的状态,以为真的能够和平解约。
所以即使是两个人解约之后,吴青峰还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明林暐哲是一个很好的老板,一路帮助自己成长,同时吴青峰也用自己的行动回报了林暐哲。
❼ 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司的星球故事被侵权事件始末
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一切都不是无缘无故的……一个被弄坏的玩具,一句冷酷的话语,一个愤怒的表情——它们都会留在某处,永远不会消失。——卓尔克·恩维
最初,星球故事绘本系列是发布在小书房网站原创阅读区的,在2007年,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司的武玉增编辑和我约稿,后来又亲自上门拜访,希望能由他们公司来出版这个系列。于是,2008年初,他们用未来出版社的书号出版了我的书。可等我收到样书才发现,这套书的封面已经被改了,颜色全部不对了,还加了一堆乱七八糟的标识,而且开本也不对了,再看内文印刷,也出现了好几处本来不应该出现的低级错误。
原来,我和他们签署的合同里就特别提到过,如果要对此作品做任何出版的改动,一定要经过作者本人认可。所以我立刻联系了这套书的编辑武玉增,提出抗议,并要求他们就此事做出公开道歉,可他们完全拒绝为自己的错误承担相应责任,还要我也别再继续声张此事,以免影响图书的网上销售。
但,本着对信任我的每一个读者负责的原则,我还是把这套书的印刷问题和山东 这种极度不尊重作者也不遵守承诺的行为在网上公开了,并在公开的发帖里提出,如果出版方仍旧对自己的错误行为不做任何补救,我只能按照合同条款终止和他们的合作,收回我的版权。
而他们对此做出的回应是:一、在拖了两个月的时间之后对我说,网络销售被我的发帖影响,稿费不能再按合同支付给我(实际上他们除了30%的预付款之外就没有再付过我一分钱);二、联系了各个我发过贴的网站,把我之前的声明基本上删除得干干净净。于是,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在2008年9月又发了一个公开声明(见附录),按照合同第九条,声明收回这套书的版权,并呼吁大家不要再购买这套印刷上有问题的侵权出版物。
本来,小书房论坛还有一份很全的发帖留底(他们能删除别的论坛发帖,到底删除不了我自己网站的发帖),可是2008年刚刚过去,一直给小书房提供服务器的edong公司却突然停掉了小书房网站,之后又告诉我们网站服务器硬盘在搬家的时候碰坏了,有部分数据找不回来了,而找不回来的部分中恰恰就有08年小书房全年的发贴——当然我不能说这件事和山东世纪金榜有直接关系,只是现在想想,这一连串的事件也确实是巧合得令人眼前发黑。其实,我是一个不喜欢整天回忆过去的人,尤其是那些曾经受到的伤害,我总是对自己说,过去了就过去了吧,人活着是要朝前看的。
星球故事原创绘本被侵权这件事,自从发了声明之后,我也就不想再去重翻那一页了,甚至连在自己家隔壁的小书摊上又看到这套书,我也只是一笑置之。可是,偏偏就有一些伤害了别人的人,他们很有耐心,一次又一次地重新揭开他们受害人的创口——从2008年耐心地等到现在,他们居然又能把这套书拿到网上再度出售,先是2011年我发现这套书在当当上架了,我据理力争让这套书下架了才没多久啊,2012年的第一个月我又发现这套书在京东图书商城上架了,后来我甚至在两个淘宝商城也发现了这套书的销售链接。我真的完全有理由怀疑,如果不是当初山东世纪金榜谎报了印数,那就是他们又继续加印了,否则,这个声称当初只印刷了5000套的星球故事系列,怎么可能卖到那么多地方去的?
本来,这套绘本已经有机会重新出版,但因为如今满世界都是这套老掉牙的侵权书在低价出售,原来要和我合作的正派出版社也选择了敬而远之。少出版一套书,对一个在出版界待了N年的人并不算什么致命伤,但是,一想到正版书还没有出版,就已经被盗版书打到完败,我的心情就降到了冰点。我就是在这样一种眼睁睁看着正版书变成盗版书一样不招人待见而盗版书肆无忌惮到处吆喝叫卖的奇特心情下,将这件事又从头回忆了一遍,并在这里写下来,我只希望法律界的朋友们能够告诉我,我到底应该通过什么方法去申张一个著作权人的正当权利?我只希望不管是谁能不能告诉我,应该怎么做才能让这些阴魂不散的侵权者彻底退散?
此刻,窗外正细雪纷纷。“大雪小雪又一年”,在这个春天即将到来的日子里,我唯一的愿望是中国的著作权人不会一直被抛弃在冷酷的冬天,如果,我今天经受的一切,可以让整个出版界的风气能够变得哪怕稍微好一点点,我也甘愿放弃今年所有新作品的约稿,投入这场维权的战斗。最后,谢谢每一个读完这篇辛酸回忆的人,并祝愿所有好人一生平安!
❽ 关于侵犯著作权的案例分析
1、李复某说法不合法。根制据《著作权法》第二条:“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故李某抗辩理由不成立。 2、李某侵犯张某著作权。适用于《著作权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第五项“剽窃他人作品的”侵权情形(李某未经张某许可,原封未动照搬其作品,用于商业活动)。 3、李某的商标专用权有效期为2002年2月10日至2012年2月09日止享有商标专用权(李某胜诉); 商标被撤销、不保留申请记录,不享有商标专用权(李某败诉,商标被商评委撤销)。
❾ 如果一些故事是来自民间,被出版社收录然后出书成册,那么我对这些故事进行改编成电影,会不会侵犯版权
不会侵权,民间故事并不是出版社原创,出版社只对这本书的独特编排有版权,对其中的某一个故事无版权的。——上师文化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