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AI换脸APP是否侵犯著作权

AI换脸APP是否侵犯著作权

发布时间:2021-08-02 03:42:33

Ⅰ AI 换脸app一夜刷屏惹隐私争议,为何说它是另一个“潘多拉魔盒”

最近很火的AI换脸APP让很多人玩的不亦乐乎,它完全满足了很多人的明星梦,只要换个脸电影的主角就是自己了。而且这种技术所呈现的换脸效果还不错,脸部表情也很自然。但是在这个软件火爆的背景下,很多人都在担忧个人的隐私安全问题。

由此可见,无论从用户信息安全来看还是从影视剧片段的产权来看,如果APP所属方处理不好,那这款APP就真的可能会成为另一个“潘多拉魔盒”。

Ⅱ 多种AI换脸软件因侵犯隐私被叫停,ZAO有何底气以身试险

ZAO的底气来自于人们对它的迷恋与过度信任,虽然这是一个事实,但不得不说,它是一个可悲的事实。
ZAO这款换脸软件自从出现后,就快速超越了其他换脸软件,受到了广大人们的热烈欢迎,可谓是换脸软件中的“网红”,如今许多AI换脸软件因为涉嫌侵权被叫停,但ZAO还是如风中杨柏一样屹立不倒,这都源自于人们对它的过度信赖。



但真的是很可悲,可悲到不愿意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可悲到不敢活到现实中来,怕被伤害,怕社会中的一切不理解,归根究底在于人内心深处的懦弱,缺少面对生活的勇气,不知道你们遭遇了什么,但真心的希望你们能够尽快找到自己的定位,“活过来”,为自己而活。不要再给毫无人味的某些事物以身试险的机会,这样不仅拯救了你们自己也是拯救了他人。

Ⅲ 换脸app照火了,会不会涉及版权侵权等其他问题

换脸APP要么是把电影或者电视的某个视频片段的明星脸换成另外一个明星脸来恶搞,要么是换成自己的脸,这本身就已经侵权。

总之,换脸APP只能进行有限的娱乐和无限的恶搞,对于个人没有多大的正面意义,反而所起到的负面影响更大。如非必要,最好还是不要过度迷恋这款软件,以免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Ⅳ AI 换脸app一夜刷屏惹隐私争议,它还能“zao”多久

在一夜之间有一款叫做ZAO的APP,在朋友圈里传的特别的火。这是用户通过自己上传的照片,用AI换脸功能,把自己喜欢的影视剧中的角色换成自己,和明星一起演戏。再把这些视频分发到朋友圈里面。

虽然现如今这款APP还有很多的缺陷,比如说换脸之后的不自然,但是网友们玩得特别的嗨。在玩的过程当中逐渐的冷静下来才发现,这款APP在无形当中,也有很大的隐患。


另一方面ZAOAPP没有获得明星们肖像授权,如果说用户用明星脸进行变脸,一旦明星认为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那么ZAOAPP完全可以把法律的锅甩给用户,而自己不承担任何的侵权责任。

在8月31号晚,ZAO修改了此前的用户协议。即便如此,其中还有着很多的条款,需要商榷,有很多的路还需要探索。

Ⅳ 网红用AI技术换脸明星,是否构成违法

最近AI技术成为了我们热议的话题,很多人都可以把自己的脸变成明星,特别是很多网红把自己的脸变成明星,这种行为让很多明星的粉丝感觉到不快。很多粉丝认为这种行为已经违法了,但是真的违法了吗?我个人觉得这种行为违法了,接下来我们就来讨论讨论。


AI技术触犯了明星的隐私权。AI技术让人可以随便的变成明星,虽然明星是公众人物,但是明星也有隐私权和肖像权,没有经过明星本人的同意就把他们的照片什么的传到网上并且成为了谋求利益的行为,这样子是完全不可取的。很多人会说发几张明星的照片怎么呢?其实最主要的是他们的行为是有利可图,真的很不恰当。

希望AI技术可以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光明。

Ⅵ AI换脸技术真的会侵犯我们的权益吗

说无需担心的第一个理由,就是AI换脸不管多真实多立体,它呈现出来之后还是平面的。这一点不难理解,因为显示给我们看这些视频的媒介,不管是电脑还是手机,它的屏幕就是平面的。


3D视觉的原理并不复杂,比如TOF和雷达相似,是计算通过光线发射到返回的时间。因为人脸是立体的,所以返回光线也会出现时间差,这样一个3D化的人脸就被电脑利用时间差绘制出来了;双目方案则是通过两个摄像头的视角差来测量;3D结构光与TOF相似,只不过这些光会连结成多边形,这些多边形又会因为面部的凹凸不平而发生变形,计算机拍下它们的具体形状当作这个人的。所以不必担忧。

Ⅶ ai换脸侵犯肖像权吗

AI换脸是否侵犯肖像权,要看使用人的目的是否以营利为目的、有无给权利人造成损害,不能一概而论。

肖像权,是公民对于自己肖像的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未经本人同意,他人不得享有,侵犯肖像权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实践中侵犯肖像权,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以营利为目的,未经本人同意而使用,即使用人希望通过使用他人肖像而获得利益;2、未经肖像权人许可,不以营利为目的而使用,给肖像权人造成实际损害的,如丑化、歪曲、污损等,给肖像权人造成精神上的损害等;

3、使用人超出肖像权人的许可范围使用,这种情况往往涉及到合同违约以及侵权竞合的问题。

附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通则》第一百条:“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Ⅷ AI换脸软件为何总是昙花一现是不是涉及侵犯个人隐私

“蚂蚁呀嘿,蚂蚁呀呼,蚂蚁呀哈……”相信过去一周,你一定看到过不少这个BGM的魔性变脸视频。通过相关模块,只需要一张照片就可以自动生成诙谐好玩的动态唱歌视频。蚂蚁呀嘿变脸视频的火爆程度堪比短视频欠揍神曲《你打不过我吧》。然而,在火爆了不到一周后,幕后产品Avatarify却于3月2日凌晨悄然从App store下架了。关于下架原因,目前官方并未说明。有网友表示,Avatarify只从中国区App Store下架,其余地区仍可正常下载,下架原因或与此前火爆一时的“Zao”下架原因类似,涉及隐私安全等问题。对于AI换脸软件,有网友表示,这种技术没有监管的话,会有很多麻烦事儿出现。肖像侵权,造谣生事等等就跟着来了。技术不是问题,但是道德伦理层面有很大问题。


尽管现在无法判断软件运营方收集人脸数据和授权是否出于恶意,但网友的担心却是可以理解的。随着AI技术进步,刷脸支付频繁使用在生活中,通过换脸技术,不法分子录制视频再把人脸换掉,很可能以假乱真进行犯罪行为。对此,安全专家认为,企业应当提高活体鉴别技术。

宋宇波说:“要采用多因子验证方式,也就是说采用多种认证方式提高身份确认可信度;在人脸识别时,不仅要采用活体的验证。现在随着技术发展,人脸识别可以做到,判断出拍摄的是真人还是照片或视频,也建议厂商在实现相应技术的时候,提高自身防范机制。”

人工智能技术与立法要齐头并进

在大数据和算法之下,个人隐私常常无处逃遁,普通人对于利用AI作恶也无力抵抗。对此,法律专家认为,发展人工智能,治理也需跟上。企业需自发承担伦理责任,保持敬畏之心;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与立法也要齐头并进。

邱鹭风说:“建议我们国家,要赶快制定相关的科技方面应用,还有监督方面的法律规定,至少可以用行政法规的方式先行补上漏洞,比如可以有一个相关的,对公民个人信息和隐私的保护法规,禁止所有企业用霸王条款的方式强制用户授权。”

Ⅸ 换脸app照火了,用户隐私会不会被泄露

像支付宝、微信这样的超级企业,一般都不会泄露用户的隐私。至于像这种恶搞和娱乐的换脸APP,我是信不过的,也绝不会使用它。

当这个换脸APP的平台得到大规模的发展和应用之后,可以说个人的隐私根本就无法得到保证。任何人都可能拿着其他人的图片进行各种各样的恶搞和娱乐,对于这样的软件,个人十分反感,并且是绝不会使用的。

阅读全文

与AI换脸APP是否侵犯著作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
我要发明机器人300字 浏览:341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
上海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浏览: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