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机构设置
按照精简抄机构、优化效能的原则,在减少管理层级、提高管理效率的基础上,知产法院设立立案庭、审判第一庭、审判第二庭、审判第三庭、审判监督庭共5个审判庭,设立技术调查室和司法警察支队2个司法辅助机构,设立综合办公室1个综合行政机构。
立案庭负责对本院受理的各类案件进行审查立案。审判第一庭、审判第二庭、审判第三庭负责审理知识产权相关民事和行政案件。审判监督庭负责各类知识产权再审案件的审理。技术调查室负责对案件审理中涉及的技术问题协助调查、询问、分析、判断,为合议庭裁判案件提供技术意见。司法警察支队负责司法警察警务工作、警卫法庭、送达有关法律文书以及院内保卫等工作。综合办公室主要承担审判管理、综合调研、政治工作、纪检监察、后勤服务等日常保障职能。
『贰』 我想问下有关北京法官任职资格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北京市公务员就可以了。
第二个问题:第九条 担任法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满二十三岁;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四)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
(五)身体健康;
(六)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本科毕业或者高等院校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具有法律专业知识,从事法律工作满二年,其中担任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应当从事法律工作满三年;获得法律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或者非法律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具有法律专业知识,从事法律工作满一年,其中担任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应当从事法律工作满二年。
本法施行前的审判人员不具备前款第六项规定的条件的,应当接受培训,具体办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制定。
适用第一款第六项规定的学历条件确有困难的地方,经最高人民法院审核确定,在一定期限内,可以将担任法官的学历条件放宽为高等院校法律专业专科毕业。
更多问题,你可以到法律教育网论坛上问一下,那里都是司考备考学员,大家对这些关于法官或者检察官的知识都是比较有了解的。
『叁』 如何通过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对专利复审委
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组办公室:白象集团董事长是全国人大代表,买了1台我专利产品仿造后非法获利上亿元,被起诉后要给50万元私了不成,提出专利无效。我相信国家知识产权政策,05年维权以来遭受一系列失败,亲身经历和宣传报道截然相反,这场行政腐败案怎样解决。1.在外地法院起诉9家侵权企业:下午要进行证据保全,企业上午就拆除了仿造设备;法官进入企业帮助隐瞒侵权设备数量;侵权企业拒不让法官进入车间保全,事后只象征性交点罚款了事……,9次证据保全只有3次成功。2.专利复审:因本专利国际首创找不出无效理由,侵权白象集团同专利复审合议组勾结,在复审文件作假拖过举证期限,找到接近材料也不能驳倒本专利,就串通我专利代理人徐国文,利用我患病不懂复审法规,扣押我陈述意见、骗取我的签字,在复审档案没留下本专利创造性资料,只有白象代理意见,合议组以“很容易想到……”枉法裁决专利无效。3.北京法院起诉专利复审委:判决书不用法规评价技术争议论述,只讲复审决定书的话,甚至帮助弥补决定书里错误;同意主审员代表复审委法庭发表违反科学言论;对程序违法视而不见……,法院两审败诉。我新发现合议组复审文件作假证据,07.11.13向北京高院递交行政判决书不服申诉状。4.我七次在中纪委举报合议组作假和专利代理人勾结导致专利无效,历时一年多搬动了复审委廖涛主任和国知局纪检书记。解释会上廖主任说“专利实体已终审结案不予讨论”,作假主审员在法规和证据前当面说假话,不纠正还表示认同,把文件作假说成是工作失误;涂改文件日期说是申请代理人所为;徐国文欺骗签字是双方争议与合议组无关……,前后得到3个国知局信访回复【面前尚未发现违纪行为】。随之我揭露专利复审合议组行政腐败的博客被网易屏蔽了。5.到北京知识产权局投诉徐国文欺骗委托人:盛安平处长只对徐要活动费询问,以“没有权利调查复审档案”为由,不查其它违规内容。3个月后告诉我“已对徐国文做出惩戒决定,但《专利代理惩戒规则》没规定要把内容告诉投诉人。”。我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进行投诉,才拿到《惩戒决定书》复印件。《惩戒书》把给合议组活动费收据改称为承诺书;不认证徐违规事实却说【投诉人所主张的其他事实和理由,没有取得确切的证据支持。】、【被投诉人认识到了自身的错误,并表示愿意退还代理费等措施,以消除不良影响。】,徐得到最轻“警告”惩戒处罚。事后徐国文态度强硬不退还钱,说明《惩戒书》只是走个形式。我在全国中华专利代理人协会投诉:受理后说“工作忙”至今没有回话。6.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行政复议:法律事务处以【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行政复议规程》第2条】,不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处理的决定,驳回了行政复议的申请,说“应到北京政府申请或者到法院起诉北知局”。09.4.8我只好在北京市政府提起行政复议。虽还没有回答但结果可预料到,国家机构并不是有法规就可以通行的。我严格按照法规和程序走,但到哪个管理部门都用歪曲的法规使我碰壁,又都成为我的被告,卷入领导干部级别也越来越高,都喊“保护知识产权”,但出现问题时却不按照法规查处,千方百计为违规者开脱处罚责任,其目的尽人皆知。发明人成为上访专业户,国知局人说我“在无理取闹!”,像孔东东说【都是偏执型精神障碍!】。北京高院申请再审,09.4.8受理法官电话里说“案件积压太多还需要等待,你的案子不用开庭,直接裁定就可以”。文件作假是犯罪,新证据不经过开庭认证,就下裁定书合法吗?开庭后不管判决如何,这个过程才能证明弱势群体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维持原判”我就可以到最高法院申请再审;如果按照上述书内容判决“驳回重审”,合议组就逃避了文件作假的责任追究。复审委金泽俭主任坚决的说“复审委的裁决没有错误,法院不会受理你的申诉再审!”我怀疑复审委的人在玩手段干扰法律审判,现法规足以应对所有发生纠纷,但不能得到认真执行。因为没有对专利裁决错误处罚规定,培养了一批以权谋私者。最高法公布知识产权典型案例都从技术判别对或错,从不说文件作假、枉法裁决干扰了专利复审案,行政腐败是每年大量起诉复审委根本原因。全国腐败滋生唯独专利复审委没有出现一起腐败案,我就是想通过再审证明“专利复审也存在腐败”!只要让我和被告对付公堂,肯定能揭开复审腐败盖子,还要让一大批人行为有所收敛。现在需要能说实话的法院,向社会公开我的冤案和它产生的原因,减少侵犯知识产权的发生率,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难度在于不能承认存在腐败。请您们帮助向北京高院反映我的请求,【北京高院应按照法律程序公开再审我的申诉案件】。请分析我判决不服的申诉状,采取措施彻底杜绝这种腐败现象,他们存在只能败坏社会风气,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不能再这样延续下去了。
『肆』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属于最高法的管辖吗
最高院管辖全国各地各级法院,北京知识产权院上一级是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上一级才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院)。
『伍』 北京市知识产权院院长宿迟是几级法官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为正厅级建制,院长是正厅级的高级领导干部,一级高级法官。
『陆』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介绍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成立于2014年11月6日。法院审判办公楼座落于北京市海淀区彰化路18号。集中管辖原由内北京市各个中容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知识产权民事和行政案件。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是全国首家知识产权审判专业机构,按照中央司法体制改革的精神,突出主审法官、合议庭的主体地位,努力实现“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其中主审法官实行员额制,通过法官遴选委员会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组织的考核选拔,从北京三级法院经验丰富的优秀知识产权法官中遴选产生,平均年龄40.2岁,91%均为研究生以上学历,从事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年限平均为10年,近五年人均承办案件数为438.5件,知识产权审判经验和审判能力较为突出。
『柒』 北京市知识产权法院应聘条件 律师资格考试 公务员考试
你好 我是知识产权毕业的学生 考的公务员 我报名的时候写的是毕业证上的“法回学(知识产权)”答在报考专业上没什么问题。再一个就是你得看看招录单位那个面的需求表,比如要法学(法律)专业的后面会解释说包括哪些具体专业。希望对你有帮助
『捌』 新一天知识产权请问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高院附近有法律工作者吗
并不全是由中级法院管辖,首先,这是法律的明确规定,其次是考虑到知识产权纠纷的专业性质及标的额较大等原因。
一、著作权侵权诉讼管辖法院
1、级别管辖: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的管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该条体现的是人民法院的级别管辖,即关于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的第一审在中级人民法院,第二审在高级人民法院。
2、地域管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适用地域管辖。即“侵权实施地、侵权复制品储藏地或者查封扣押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商标权侵权诉讼管辖法院
1、级别管辖:商标权民事纠纷案件的管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案件有关管辖和法律适用范围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 本解释第 一条所列第1项第一审案件,由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授权确定其辖区内有关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本解释第 一条所列第2项第一审案件,根据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确定管辖。
商标民事纠纷第一审案件,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
各高级人民法院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在较大城市确定1一2个基层人民法院受理第一审商标民事纠纷案件。 ”
2、地域管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权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适用地域管辖。即“因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提起的民事诉讼,由商标法第十三条、第五十二条所规定侵权行为的实施地、侵权商品的储藏地或者查封扣押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三、专利权侵权诉讼管辖法院
1、级别管辖:专利权民事纠纷案件的管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专利纠纷第一审案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2、地域管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权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规定适用地域管辖。即“因侵犯专利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侵权行为地包括:被控侵犯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产品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等行为的实施地;专利方法使用行为的实施地,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等行为的实施地;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制造、销售、进口等行为的实施地;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实施地。上述侵权行为的侵权结果发生地。
四、最高人民法院于2010年1月28日发出了《关于调整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的通知》,调整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级别管辖标准。
(1)高级人民法院管辖诉讼标的额在2亿元以上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以及诉讼标的额在1亿元以上且当事人一方住所地不在其辖区或者涉外、涉港澳台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
(2)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上述标准以下,除应当由经最高人民法院指定具有一般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之外的知识产权民事案件。
(3)经最高人民法院指定具有一般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可以管辖诉讼标的额在500万元以下的第一审一般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以及诉讼标的额在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且当事人住所地均在其所属高级或中级人民法院辖区的第一审一般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具体标准由有关高级人民法院自行确定并报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玖』 北京市知识产权法院的上一级法院是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于2014年11月6日起履行法定职责。
北京知识产内权法院按容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决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北京、上海、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案件管辖的规定》,集中管辖原由北京市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知识产权民事和行政案件。
因此,北京市知识产权法院的上一级法院为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拾』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登记立案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登记立案需要提交材料如下
自2015年5月1日起北京各级法院将正式实施立案登记制。现特将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立案材料基本要求作简要介绍,以便于当事人立案。
一、一审行政案件(原告为中国大陆当事人)需要提交的材料
1、起诉状正本及副本各一份(如有第三人,每增加一名当事人需多提交起诉状副本一份),起诉状应当列明原告、被告、第三人(如有)的简要信息,案由,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最后落款为“此致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当事人签字盖章(当事人为自然人的亲笔签名,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盖本单位公章)。
2、当事人起诉的行政诉讼被告所作出的行政行为文书原件及复印件(复印件份数同起诉状份数)。
3、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当提交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当提交该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身份证明书(以上三份材料加盖该单位公章)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身份证复印件。原告如委托代理人,还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根据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委托的代理人包括:(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对于以上代理人还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1)律师应当提交律师执业证、律师事务所证明材料;
(2)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应当提交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基层法律服务所出具的介绍信以及当事人一方位于本辖区内的证明材料;
(3)当事人的近亲属应当提交身份证件和与委托人有近亲属关系的证明材料;
(4)当事人的工作人员应当提交身份证件和与当事人有合法劳动人事关系的证明材料;
(5)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推荐的公民应当提交身份证件、推荐材料和当事人属于该社区、单位的证明材料;
(6)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应当提交身份证件以及以下证明文件:社会团体属于依法登记设立或者依法免予登记设立的非营利性法人组织;被代理人属于该社会团体的成员,或者当事人一方住所地位于该社会团体的活动地域;代理事务属于该社会团体章程载明的业务范围;被推荐的公民是该社会团体的负责人或者与该社会团体有合法劳动人事关系的工作人员。
4、行政诉讼中涉及第三人的,如该第三人为中国大陆公民,原告需提供公民的身份证号码或经常居住地地址;如该第三人为中国大陆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原告需提供该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组织机构代码证打印件或工商登记信息打印件。境外第三人则只需提供其住所地。
5、原告如果在立案阶段提交证据的,需提供与起诉状份数相同的证据材料,所有证据提供形式为A4纸大小,每页下方编写页码并制作证据目录,证据目录需注明证据的序号、名称、来源、证明目的和页码,并由当事人或者代理人签字或盖章。
二、一审行政案件(原告为港、澳、台及外国当事人)需要提交的材料
原告为港、澳、台及外国当事人在一审行政立案程序中提交的材料除以下需要特别注意的以外,其他要求与中国大陆当事人提交的材料一致。
1、在起诉状最后落款处不必由原告本人签字盖章、只需有原告委托代理人的签字即可,但该委托代理人应当具有代为起诉、签署起诉状的代理权限。
2、作为境外当事人,应当提交经所在国公证机关证明,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或者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该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的当事人情况及委托材料。法人或其他组织应提交公司存续证明材料、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材料及授权委托材料;自然人应提交其身份证件材料及授权委托材料。
三、一审民事案件需要提交的材料
一审民事案件立案程序中需要提交的材料除需要注意以下问题外,其他要求同一审行政案件要求。
1、一审民事案件无须提交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文书。
2、一审民事案件中如被告为自然人,原告需提供该被告的身份证号码或经常居住地地址;如被告为法人或其他组织,原告需提供该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组织机构代码证打印件或工商登记信息打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