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预扣预缴个税和综合 纳税汇算问题
预扣预缴,如果本人告之单位(出版社)协助扣缴全部已知收入。
1月应纳税所得(7500-五险一金)+(6500*80%)-5000
2月应纳税所得(7500-五险一金)*2+(6500*80%)*2-5000*2
.....
12月应纳税所得(7500-五险一金)*12+(6500*80%)*12-5000*12
如果不需单位协助,单位只需计算工资收入7500元的个税即可,明年员工自行进行汇算清缴。
2. 2021年起个税预扣预缴有新办法,与之前有什么不同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新公告,从2021年1月1日起,简便优化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纳税方法
此公告对于年收入低于六万元,每个月工资波动性较大的纳税人,是有好处的,避免纳税人预扣预缴个税后,后面还要再办理年底的汇算清缴,申请退税等操作,这就是本次公告的重大意义。
3. 应预扣预缴税额2019年应该怎么计算有没有快速计算的方法
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如果觉得计算麻烦,可以在“神武3手游”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新个税”获取2019个人所得税计算器
4. 2019新个税的应预扣预缴税额如何算
根据税法及相关规定,从今年1月1日起,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按照累计预扣法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累计预扣法,简单来说就是将您在本单位年初以来的全部工薪收入,减去年初以来的全部可以扣除项目金额,如减除费用(也就是大家说的“起征点”)、“三险一金”、专项附加扣除等,减出来的余额对照相应预扣率表(与综合所得年度税率表相同)计算年初以来应预缴的全部税款,再减去之前月份已经预缴的税款,就能计算出本月应该预缴的税款。
在实际计算税款时,单位办税人员将本月的收入、专项扣除等金额录入税务机关提供的免费软件后,可以直接计算出本月应该预缴的税款。之所以采用这种预扣税款方法,主要是考虑到税改后工资薪金所得计入综合所得,按年计税、税款多退少补,如果还按照税改前的方法预缴税款,将有不少工薪纳税人年终需要补税或者退税。而采用累计预扣法,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对大部分只有一处工薪所得的纳税人,纳税年度终了时预扣预缴的税款基本上等于年度应纳税款,年终将无须再办理汇算清缴申报;同时,即使纳税人需要补税或者退税,金额也相对较小,不会占用纳税人过多资金。
5. 2021年个税预扣预缴出新规,你知道有哪些办法
累计收入低于6万元的纳税人,暂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在其累计收入超过6万元的月份和当年的后续月份,将被扣缴预缴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人应该如何理解和掌握新的扣缴预付款政策,对于符合公告要求的纳税人,当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当期本年度的个人所得税时,累计费用扣除额从一月开始,直接以当年计算6万元。
代扣代缴人核实情况后,可以按照本《公告》规定的方法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人需要根据前一年的扣缴申报单确定符合《公告》要求的纳税人,然后执行本公告,必须从“当年一月的扣缴申报单”开始,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在“申报表”的“上一年度每个月申报,年收入不超过6万元”的相应纳税人的备注栏中填写,这可能就是2021年个税预扣预缴的新规相关决定。
6. 2019新个税的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怎么计算
根据税法及相关规定,从今年1月1日起,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按照累计预扣法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累计预扣法,简单来说就是将您在本单位年初以来的全部工薪收入,减去年初以来的全部可以扣除项目金额,如减除费用(也就是大家说的“起征点”)、“三险一金”、专项附加扣除等,减出来的余额对照相应预扣率表(与综合所得年度税率表相同)计算年初以来应预缴的全部税款,再减去之前月份已经预缴的税款,就能计算出本月应该预缴的税款。
在实际计算税款时,单位办税人员将本月的收入、专项扣除等金额录入税务机关提供的免费软件后,可以直接计算出本月应该预缴的税款。之所以采用这种预扣税款方法,主要是考虑到税改后工资薪金所得计入综合所得,按年计税、税款多退少补,如果还按照税改前的方法预缴税款,将有不少工薪纳税人年终需要补税或者退税。而采用累计预扣法,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对大部分只有一处工薪所得的纳税人,纳税年度终了时预扣预缴的税款基本上等于年度应纳税款,年终将无须再办理汇算清缴申报;同时,即使纳税人需要补税或者退税,金额也相对较小,不会占用纳税人过多资金。
7. 新税实施后应预扣预缴税额如何算
新税实施后按新的扣税标准5000元以上起征个税可以扣除房贷,子女,父母的抚养费等,你到网上查一下就清楚了。
8. 预扣预缴个税的计算公式
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示例说明:
王丽2019年每月工资均为30000元,每月减除费用5000元,“三险一金”扣除为4500元,享受专项附加扣除额度2000元,假设没有减免收入及减免税额等情况。对应预扣率表可以得出,王丽前三个月应当按照以下方法计算预扣预缴税额。
1月份:(30000–5000-4500-2000)×3%=555元;
2月份:(30000×2-5000×2-4500×2-2000×2)×10%-2520-555=625元;
3月份:(30000×3-5000×3-4500×3-2000×3)×10%-2520-555-625=1850元;
上述计算结果表明,由于2月份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为37000元,已适用10%的税率,因此2月份和3月份应预扣预缴税款有所增加。
居民个人预扣预缴方法:
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时,按以下方法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见附件1)。
年度预扣预缴税额与年度应纳税额不一致的,由居民个人于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税款多退少补。
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上述公式中,计算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税额的预扣率、速算扣除数,按《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