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者与著作权人所指向的对象不同的几种情况
作者与著作权人所指向的对象不同的几种情况,作者,主要是说明一种事实状态,指的是创造作品的人。著作权人,主要是指一种权利归属,指的是该作品的著作权由谁享有。在大多数情况下,作者和著作权人是同一实体,在这种情况下,不易产生侵权问题。但是偶尔也会有特殊情况出现,下面小编介绍作者与著作权人所指向的对象不同的几种情况。作者与著作权人所指向的对象不同首先,需要明确一点作者即创作作品的公民直接创作作品的自然人是著作权的原始主体。所谓直接创作的作品:指作者通过自己的独立构思,运用自己的技巧和方法,直接(包括书面的、口头的和立体的形式表现)反应自己的思想与感情、个性与特点的作品。帮助作者修改稿件、编辑、校对、审稿等不能成为作者,因为他们是在作者创作基础上进行修改的。其次,作者与著作权人所指向的对象不同的几种情况:1、主要是利用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单位承担责任的工程实际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这样的职务作品,作者只有署名权,其他著作权归单位;2、合同约定权利属于他人的,作者不是著作权人。比如委托创作合同、单位的劳动合同:出版社的编辑根据出版社交给的任务编写的书,一般根据合同著作权属于出版社;唱片公司的职员编写的歌曲,一般根据约定著作权属于单位;编剧创作的剧本,著作权的归属也主要由合同约定;3、作者死亡的情况,著作权由继承人享有并行使。总之,著作权人不一定是作者,但作者可能是著作权人。
2. 作者与著作权人的联系与区别。
一般作者就是著作权人,但是比如,著作权进行了转移(买卖,赠与,专继承),那么此时属,著作权人就不一定是作者了,而且,如果是委托设计,那么有约定归委托人,那么委托人就是著作权人,又比如,是职务作品,单位是著作权人,作者只有署名权等。
3. 创作者是否一定是著作权人
一般情况下,作者是创作作品的著作权人,依法享有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但《著作权法》第17条规定:“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说明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可以依双方的约定由委托人享有。此时,受托人只是事实上的作者,而不是委托作品的著作权人。也就是说,创作者不一定是著作权人。 在现实生活中,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纠纷经常发生。如委托他人写回忆录,作品反映了委托人的思想、经历与生活,委托人提供的特定素材。委托人认为著作权当然属于自己所有,而受托人则认为自己参加了创作,当然享有著作权;又如某学校委托某录音像部门摄制录音录像教材,或者某名人委托某画家为其画一幅肖像画等等,这些都涉及到著作权的归属总问题。因而,我国著作权法对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采取合同约定的方法解决。委托人与受托人应当根据平等、自愿的原则,在意思一致的基础上达成著作权归属的协议。双方可约定将著作权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分别归受托人和委托人所有,如合同约定由受托人享有署名权,委托人享有其他的著作财产权。双方也可以约定著作权归双方共有。委托合同可以采用书画形式,也可通栏用口头合同,但为了避免将来发生纠纷,应当尽量订立书面合同。 如果没有订立合同或合同没有明确约定著作权的归属,则著作权归受托人享有。该规定是从“直接创作作品的人是作者“这一原则来的,是为了保护作者的创造性劳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同时规定:“按照著作权法第17条规定委托作品著作权属于受托人的情形,委托人在约定的使用范围内享有使用作品的权利上;双方没有约定使用作品范围的,委托人可以在委托创作的特定目的范围内免费使用该作品。
4. 软件著作权申请,著作权人跟申请人必须是同一人吗
软件著作权申请,著作权人跟申请人必须是同一人。
只有著作权人才可以申请登记;依版靠自己具有的条件权独立完成软件开发,并对软件承担责任的自然人可以作为申请人申请登记。
个人申请登记需要提交个人的身份证复印件A4,如果是二代身份证则正反两面信息都要复印。
法人申请登记要公司需要提交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事业单位需要提交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复印件,机关需要提交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社团法人提交社团法人证书复印件。都应是A4格式。
5. 简答题,作者与著作权人的关系(著作权法)
著作权人是著作权法保护的主体:即享有著作权权利和承担著作权义务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9条规定:“著作权人包括:一、作者;二、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
00(一)作者: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
00直接创作作品的自然人是著作权的原始主体。所谓直接创作的作品:指作者通过自己的独立构思,运用自己的技巧和方法,直接(包括书面的、口头的和立体的形式表现)反应自己的思想与感情、个性与特点的作品。帮助作者修改稿件、编辑、校对、审稿等不能成为作者,因为他们是在作者创作基础上进行修改的。
001.被视为作者法人和非法人单位也是著作权原始主体:比如: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
002.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和非法人单位;如果没有相反的证明,就是作者。(但不能说没有署名的人就不是作者)
00(二)其他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和非法人单位;通过继承、遗赠、转让、委托关系可以成为著作权的主体。
00《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3条(六)规定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作为遗产可以继承。第16条还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著作权法第19条规定:“公民在死亡后,其作品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在本法规定的保护期内,依照继承法的规定转移。”
00(三)未被视为作者的法人和非法人单位(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15条、第16条)
00(四)国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国家作为著作权主体也有几种情况:
001.作者身前将作品原件及著作权中的财产权无偿转让给国家,或者将已发表的作品的著作权中的财产权无偿转让给国家;
002.作者通过遗嘱方式将其全部或部分作品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在他死后赠送给国家;
003.作者死亡后,其作品著作权中的财产权无人继承又无人受赠,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由国家享有;
002.著作权属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变更、终止后,没有承受其权利与义务的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著作权由国家享有。
00(五)外国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2条和第13条:分为三种情况:
00A.外国人的作品第一次在中国境内发表;外国人的作品首次在国外发表,三十天内在中国境内发表被视为首次在中国境内发表;
00B.双边协议,如两个国际公约;
00C.与中国公民合作创作作品的外国作者,但如果中国公民放弃权利或转让权利,而该外国人所在国与中国没有双边协议或不是两个公约的成员国,他也不能成为著作权的主体。
00著作权人与作者的区别:著作权人不一定是作者,但作者可能是著作权人。
6. 作者与著作权人关系
这个问题,我好想回答过,
一般作者就是著作权人,但是在发生著作专权继承,交易等情属况下,著作权人就发生了转移,但是转移的也只是“财产权”,对于书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修改权还是属于原作者的。
作者一般都是人,当然如果是单位意志下并由单位承担责任的著作那么单位就是作者。
职务作品,一般作者都只有署名权,对于“财产权能”都归属于单位,单位可以说是著作权人,行驶权利。
7. 论述创作人不等于作者,作者不等于著作权人
你好。
创作人不等于作者:创作人的意义很广泛,可以是思想的,理论的,但是只要自己没有讲其变成作品,而由他人变成作品,则不是作者。比如,创作人有创作想法,将构思告诉第三人,由第三人完成写作,则第三人为作者。
作者不等于著作权人:根据我国著作权法规定,演讲人的演讲稿由他人执笔,但是著作权归演讲人所有。
有问题可以继续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