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登记立案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登记立案需要提交材料如下
自2015年5月1日起北京各级法院将正式实施立案登记制。现特将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立案材料基本要求作简要介绍,以便于当事人立案。
一、一审行政案件(原告为中国大陆当事人)需要提交的材料
1、起诉状正本及副本各一份(如有第三人,每增加一名当事人需多提交起诉状副本一份),起诉状应当列明原告、被告、第三人(如有)的简要信息,案由,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最后落款为“此致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当事人签字盖章(当事人为自然人的亲笔签名,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盖本单位公章)。
2、当事人起诉的行政诉讼被告所作出的行政行为文书原件及复印件(复印件份数同起诉状份数)。
3、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当提交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当提交该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身份证明书(以上三份材料加盖该单位公章)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身份证复印件。原告如委托代理人,还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根据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委托的代理人包括:(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对于以上代理人还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1)律师应当提交律师执业证、律师事务所证明材料;
(2)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应当提交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基层法律服务所出具的介绍信以及当事人一方位于本辖区内的证明材料;
(3)当事人的近亲属应当提交身份证件和与委托人有近亲属关系的证明材料;
(4)当事人的工作人员应当提交身份证件和与当事人有合法劳动人事关系的证明材料;
(5)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推荐的公民应当提交身份证件、推荐材料和当事人属于该社区、单位的证明材料;
(6)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应当提交身份证件以及以下证明文件:社会团体属于依法登记设立或者依法免予登记设立的非营利性法人组织;被代理人属于该社会团体的成员,或者当事人一方住所地位于该社会团体的活动地域;代理事务属于该社会团体章程载明的业务范围;被推荐的公民是该社会团体的负责人或者与该社会团体有合法劳动人事关系的工作人员。
4、行政诉讼中涉及第三人的,如该第三人为中国大陆公民,原告需提供公民的身份证号码或经常居住地地址;如该第三人为中国大陆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原告需提供该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组织机构代码证打印件或工商登记信息打印件。境外第三人则只需提供其住所地。
5、原告如果在立案阶段提交证据的,需提供与起诉状份数相同的证据材料,所有证据提供形式为A4纸大小,每页下方编写页码并制作证据目录,证据目录需注明证据的序号、名称、来源、证明目的和页码,并由当事人或者代理人签字或盖章。
二、一审行政案件(原告为港、澳、台及外国当事人)需要提交的材料
原告为港、澳、台及外国当事人在一审行政立案程序中提交的材料除以下需要特别注意的以外,其他要求与中国大陆当事人提交的材料一致。
1、在起诉状最后落款处不必由原告本人签字盖章、只需有原告委托代理人的签字即可,但该委托代理人应当具有代为起诉、签署起诉状的代理权限。
2、作为境外当事人,应当提交经所在国公证机关证明,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或者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该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的当事人情况及委托材料。法人或其他组织应提交公司存续证明材料、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材料及授权委托材料;自然人应提交其身份证件材料及授权委托材料。
三、一审民事案件需要提交的材料
一审民事案件立案程序中需要提交的材料除需要注意以下问题外,其他要求同一审行政案件要求。
1、一审民事案件无须提交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文书。
2、一审民事案件中如被告为自然人,原告需提供该被告的身份证号码或经常居住地地址;如被告为法人或其他组织,原告需提供该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组织机构代码证打印件或工商登记信息打印件。
⑵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机构设置
按照精简抄机构、优化效能的原则,在减少管理层级、提高管理效率的基础上,知产法院设立立案庭、审判第一庭、审判第二庭、审判第三庭、审判监督庭共5个审判庭,设立技术调查室和司法警察支队2个司法辅助机构,设立综合办公室1个综合行政机构。
立案庭负责对本院受理的各类案件进行审查立案。审判第一庭、审判第二庭、审判第三庭负责审理知识产权相关民事和行政案件。审判监督庭负责各类知识产权再审案件的审理。技术调查室负责对案件审理中涉及的技术问题协助调查、询问、分析、判断,为合议庭裁判案件提供技术意见。司法警察支队负责司法警察警务工作、警卫法庭、送达有关法律文书以及院内保卫等工作。综合办公室主要承担审判管理、综合调研、政治工作、纪检监察、后勤服务等日常保障职能。
⑶ 新一天知识产权请问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高院附近有法律工作者吗
并不全是由中级法院管辖,首先,这是法律的明确规定,其次是考虑到知识产权纠纷的专业性质及标的额较大等原因。
一、著作权侵权诉讼管辖法院
1、级别管辖: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的管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该条体现的是人民法院的级别管辖,即关于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的第一审在中级人民法院,第二审在高级人民法院。
2、地域管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适用地域管辖。即“侵权实施地、侵权复制品储藏地或者查封扣押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商标权侵权诉讼管辖法院
1、级别管辖:商标权民事纠纷案件的管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案件有关管辖和法律适用范围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 本解释第 一条所列第1项第一审案件,由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授权确定其辖区内有关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本解释第 一条所列第2项第一审案件,根据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确定管辖。
商标民事纠纷第一审案件,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
各高级人民法院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在较大城市确定1一2个基层人民法院受理第一审商标民事纠纷案件。 ”
2、地域管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权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适用地域管辖。即“因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提起的民事诉讼,由商标法第十三条、第五十二条所规定侵权行为的实施地、侵权商品的储藏地或者查封扣押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三、专利权侵权诉讼管辖法院
1、级别管辖:专利权民事纠纷案件的管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专利纠纷第一审案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2、地域管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权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规定适用地域管辖。即“因侵犯专利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侵权行为地包括:被控侵犯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产品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等行为的实施地;专利方法使用行为的实施地,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等行为的实施地;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制造、销售、进口等行为的实施地;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实施地。上述侵权行为的侵权结果发生地。
四、最高人民法院于2010年1月28日发出了《关于调整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的通知》,调整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级别管辖标准。
(1)高级人民法院管辖诉讼标的额在2亿元以上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以及诉讼标的额在1亿元以上且当事人一方住所地不在其辖区或者涉外、涉港澳台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
(2)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上述标准以下,除应当由经最高人民法院指定具有一般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之外的知识产权民事案件。
(3)经最高人民法院指定具有一般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可以管辖诉讼标的额在500万元以下的第一审一般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以及诉讼标的额在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且当事人住所地均在其所属高级或中级人民法院辖区的第一审一般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具体标准由有关高级人民法院自行确定并报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⑷ 法院法官名单
首席大法官
王胜俊
一级大法官
沈德咏
二级大法官
张军
万鄂湘
江必新
苏泽林
奚晓明
熊选国
李玉成
李克
刘家琛
王秀红
黄尔梅
景汉朝
池强
张立勇
张忠厚
张文显
康为民
周玉华
罗布顿珠
罗殿龙
郑少三
李少平
赵祥娃
肉孜·司马义
王维山
左世忠
公丕祥
应勇
周溯
南英
马三刚
马新岚
王振华
刘玉顺
孙华璞
安东
齐奇
许前飞
郑鄂
钱锋
高勇
董治良
梁明远
刘晓阳
⑸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审判结果,怎么查询
中国裁判文书网是最权威的信息来源。http://wenshu.court.gov.cn/
在网页右下角有快速链接:
或者版也可以直接权进入检索框,通过“高级检索”指定法院,可以查看该法院的审判文书。
另外,中国知识产权裁判文书网(http://ipr.court.gov.cn/)也可资参考。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目前并没有全部的裁判文书上网。也就是有可能查不到某个已经审结的案件的裁判文书。
⑹ 北京几个法院,分别把每个的名字说一下
北京高院下辖法院除了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外,还有以下法院
⑺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介绍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成立于2014年11月6日。法院审判办公楼座落于北京市海淀区彰化路18号。集中管辖原由内北京市各个中容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知识产权民事和行政案件。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是全国首家知识产权审判专业机构,按照中央司法体制改革的精神,突出主审法官、合议庭的主体地位,努力实现“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其中主审法官实行员额制,通过法官遴选委员会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组织的考核选拔,从北京三级法院经验丰富的优秀知识产权法官中遴选产生,平均年龄40.2岁,91%均为研究生以上学历,从事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年限平均为10年,近五年人均承办案件数为438.5件,知识产权审判经验和审判能力较为突出。
⑻ 北京市知识产权院院长宿迟是几级法官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为正厅级建制,院长是正厅级的高级领导干部,一级高级法官。
⑼ 北京市知识产权法院的上一级法院是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于2014年11月6日起履行法定职责。
北京知识产内权法院按容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决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北京、上海、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案件管辖的规定》,集中管辖原由北京市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知识产权民事和行政案件。
因此,北京市知识产权法院的上一级法院为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⑽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是怎么回事
北京受理知识产权案件的专门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