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宅基地使用权人配偶可继承吗

宅基地使用权人配偶可继承吗

发布时间:2021-08-01 14:01:01

⑴ 宅基地使用权能继承吗

农村居民所使用的宅基地权属是归村集体所有,村民仅享有使用权,内没有所有权。宅容基地不属于公民的私有财产,因而不发生继承问题。然而房屋等不动产是建筑在宅基地之上的,房屋是属于居民自己所有的,因此遵循“房地不分离”的原则,凡是房屋产权合法继承的,宅基地的使用权也随之转移。

⑵ 宅基地的使用权能继承吗

父母的宅基地不是遗产,不可直接继承。

1、宅基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管理法规定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

2、宅基地使用权具有无偿性、人身依附性及保障性,是一项特殊的用益物权,属于依法不能作为遗产的“特殊的财产”;

3、宅基地使用权是家庭共同共有财产,在以户为单位的家庭关系存续期间,家庭成员不得请求分割宅基地使用权,家庭个别成员的死亡,并不必然导致户的消灭,也就不会产生宅基地使用权的分割问题,无法形成死亡人对宅基地使用权的个人份额,自然谈不上个人财产,不能作为遗产继承;

(2)宅基地使用权人配偶可继承吗扩展阅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这一规定充分说明,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只能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不可能取得所有权,所以也就不存在所有权的继承问题。农民作为经济组织的成员,対于宅基地拥有的是用益物权,即使用和收益的权利(自用或者出租),其处分宅基地使用权的行为属于无权处分(买卖和继承不行)。

⑶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否享有继承权

没有。

宅基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宅基地是村集体依法无偿划拨给农民建房的,农民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而使用权是不能作为个人财产继承的。

至于宅基地的继续使用问题:继承人如果继承了宅基地上的房子,继承人可以继续使用宅基地,直至宅基地上的房子灭失。

《土地管理法》
第八条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第十条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
《继承法》
第二条 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

第三条 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
(一)公民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五)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六)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

⑷ 户口不在本地拥有宅基地的人已经去逝 配偶回来要继承可以吗

如你所说的话,宅基地和房子一半都是遗产,父母配偶和子女可以依法继承。另一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归配偶所有。
如果父母先前已过世,那么,配偶和子女都是第一顺序继承人。第一顺序继承人可以共同继承,也可以放弃继承权。
所有继承人带着合法证件和死亡证明,到房产局办理继承过户,就行。几百块的费用。

⑸ 宅基地使用权能否继承

国家土地局关于《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第四十九条规定:继承房屋取得的宅基地,可确定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由此可知,宅基地所有权不能继承,但可以继承宅基地的使用权。
对于宅基地,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村民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2004年,国土部明文规定,严禁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与此同时,继承法也表明,子女是父母财产的法定继承人,而房屋也是遗产范畴之一。
农村村民取得宅基地的前提是其“村民”身份,村民首先要属于这一村集体才能取得宅基地;同时村民有的只是宅基地的使用权,宅基地所有权还是在村集体,村民不能随意处置宅基地。所以,宅基地不属于个人财产,也不是遗产,不能被继承。
【拓展】作为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不能继承农村宅基地上的房屋
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主体上分析,我国相关法律均规定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主体仅限农村居民,物权法第一百五十三条明确了“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适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
如果允许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继承,拥有宅基地,就与土地管理法的规定相悖。而且宅基地是村民按户申请使用,宅基地使用权属于村民户内家庭成员共同共有,户内某个家庭成员死亡,并不必然导致户的消灭,宅基地使用权仍然是家庭共有财产而非被继承人的个人财产。
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性质上分析,宅基地使用权是特殊的用益物权,它是国家为了保障农民利益和农村资源稳定而赋予农民的具有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性质的一项权利。
它的特殊性在于一是具有人身依附性,只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才能取得;二是具有福利性,村民一般无偿取得宅基地使用权,在取得宅基地使用权后,享有长期占有、使用的权利。
正是因为宅基地使用权具有这些特殊性,使其不同于一般的财产权,若允许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外的人继承,可能会损害其他村民的利益,有违该权利的设计初衷,且违反土地管理法确定的“一户一宅”原则。
参考资料:城里人能否继承农村老宅-新华网案例:农村宅基地上建设的房屋能否继承-人民网

⑹ 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能否继承

农村宅基地所有权是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所有不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宅基地所有权都是不能继承的。宅基地使用权是归农村居民所有的,那么宅基地使用权可以继承吗?小编会在下文中为您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宅基地使用权能否继承?

宅基地属于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宅基的地使用权不属于被继承人遗留下的合法财产,不能被继承。

《宪法》第10条的规定:农村与城市的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土地管理法》第八条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第六十二条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根据以上规定,宅基地所有权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使用权由村民按户所有,宅基地的面积受到严格限制。

宅基地使用权继承后能否买卖?

根据我国《物权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在司法实践的指导》规定,我国农村宅基地的买卖是被允许的,但又有诸多的限制条件。具体的买卖效力如下:

1、宅基地使用权不得单独转让,有下列转让情况之一,应认定无效:

(1)城镇居民购买;

(2)法人或其他组织购买;

(3)转让人未经集体组织批准;

(4)向集体组织成员以外的人转让;

(5)受让人已有住房,不符合宅基地分配条件。

2、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转让人拥有二处以上的农村住房(含宅基地);

(2)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转让;

(3)受让人没有住房和宅基地,符合宅基地使用权分配条件;

(4)转让行为征得集体组织同意;

(5)宅基地使用权不得单独转让,地随房一并转让。

不管是宅基地所有权还是宅基地使用权都是不能当做遗产继承的。但对于在宅基地上修建的房屋而言,则是可以当做遗产继承的。我国农村宅基地的买卖是被允许的,但又有诸多的限制条件。所以买卖宅基地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让自己吃亏。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7-03-30,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点击领取看房红包,百元现金直接领

阅读全文

与宅基地使用权人配偶可继承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
我要发明机器人300字 浏览:341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
上海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浏览: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